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8日,班杜拉走了,带着他对人的思考,永远地离开了人的世界。
班杜拉,这个名字或许不广为人知,但在心理学界,他是一座他人难以逾越的“巅峰”。他是现代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被誉为认知理论之父。
他創造性地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自我调节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及三元交互决定论,使其成为当代社会学习理论中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之一。其中他的“观察学习”理论和“自我效能感”论述,在成功的家庭教育中应用甚广。
观察和模仿传递暴力
“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斯金纳的老鼠,班杜拉的宝宝。苛勒的猩猩抓香蕉,托尔曼的白鼠走迷宫。”这句话,在心理学界几乎是人尽皆知的顺口溜,其中关于“班杜拉的宝宝”的“波比娃娃”实验,是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座里程碑,也是班杜拉求证观察学习理论的最佳“助手”。
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最主要的灵魂就是观察学习理论。其主要是指:观察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行为后果,作出自己的行为判断和选择。这一理论十分强调榜样的作用。
观察和模仿是人类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式,尤其对未谙世事的儿童来说。在班杜拉看来,儿童的学习不仅仅发生在直接作用的操作条件反射中,还可以通过观察、听别人讲述等方式间接学习,而且社会行为的学习,更多是依靠观察学习完成的。
人必须拥有一种自我效能感,才能应对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阻碍和不公。
如今随着科技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暴力元素透过电子产品进入儿童视野。这些会不会导致儿童们形成攻击行为,一直是家长们提心吊胆的问题。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暴力影片就开始充斥美国影视市场了。这些影片的暴力因子是否会影响孩童的身心健康?影响有多大?
为此,1961年,班杜拉启动了著名的“波比娃娃”实验,旨在研究榜样在儿童社会化中扮演的角色。在这项实验中,班杜拉特意制作了一部小电影,影片中示范了一个成年人殴打一个波比娃娃,并做出各种吼叫。一群孩子在研究者的引导下看完了这部电影,随后他们被安排在一个放有波比娃娃的房间内玩。班杜拉发现,那些看过成年人暴力示范的电影的孩子,更多模仿电影中的成年人,去攻击房间内的波比娃娃。
“波比娃娃”实验揭示,孩子的行为举止非常受身边人的影响,而作为孩子生活中心点的父母,便是最容易对孩子的心理、行为习惯产生影响的人物。孩子后天的“攻击行为”,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家长。因此,为孩子的“观察学习”创造良好的家庭条件,是家庭教育方式的重中之重。
今年8月7日,在北京动物园内,两家人在游玩时,因为一些琐事引发了群殴。事发后,动物园官微发布的声明刷爆全网,其中一句“双方撕打地点附近的动物们是第一次看到人类之间的打斗场面,令它们印象深刻,当晚部分动物家庭在兽舍内纷纷效仿,场面一度失控,在饲养员的耐心教育下才知道打架不好,特别不好”,更是成为了网友们茶余饭后的笑点。
先不论动物会不会模仿人类的行为,其实这两家人的小朋友更值得关注。视频中,有小朋友在旁边看着—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人的行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小朋友的行为非常容易被塑造,男孩子会更倾向于模仿男性成人的行为模式。那么在其他环境当中,孩子很有可能使用攻击行为。
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父母监督自己的每一个行动是首要的、最主要的教育方法!”他还告诫父母:“你们自己的行为是最有决定意义的东西。不要以为只有当你和孩子谈话,或教训他,或嘱咐他的时候才是教育孩子。你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孩子,即使你们不在家的时候,也是在教育孩子。”
父母自我效能感影响孩子一生
一个孩子的自卑,会留下一辈子的遗憾。孩子刻在骨子里的自卑,很大程度上都是来源于原生家庭的影响。这其中和父母的自我效能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班杜拉曾说,人必须拥有一种自我效能感,才能应对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阻碍和不公,走向成功。“自我效能”这一独特的自我领域,是班杜拉晚年学术兴趣的中心。为此他奋笔疾书,留下大量的相关作品。
20世纪70年代,班杜拉提出,人们对一件事的执着和努力程度,还会与自身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它的信念有关,而这个信念就是自我效能感。
我们很多时候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失败。我们大多在自己不擅长的道路上努力前进,结果换来一次次失败,导致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几乎为零,自己把自己定义为失败者。
此时,心理医生会鼓励我们去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进而鼓励我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去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一点点帮助我们重新获得自我效能感。一次次小成功的积累,更有可能换来日后的大成功,让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期待,这就是“自我效能感”带来的力量。
父母对于教养的自我效能感的缺乏,会让孩子潜移默化形成自卑懦弱的性格。
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养观念、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对孩子影响甚深。然而,在不愁吃穿的今天,很多父母虽然越来越关注自己孩子的前途和身心健康,但对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仍然是盲目的,不良教养方式仍十分常见。其中父母对于教养的自我效能感,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往往被忽略。
父母对于教养的自我效能感,可以被定义为父母对成功完成父母角色的能力的信念,即父母对自身教养能力影响儿童发展能力的自信程度。父母对于教养的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情感、动机、认知和行为途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父母的这种自我效能感,也与儿童的社会情感、行为结果和学业成就有关。这种自我效能感,对孩子自信心的树立有很大的指引作用,也会使得孩子学习活动有更高的能力感,在家庭中有更多的自由感,与同伴交往的满意度更高;相反,父母对于教养的自我效能感的缺乏,会让孩子潜移默化形成自卑懦弱的性格,重则还会患上抑郁症等。
在长篇小说《无声告白》中,小女孩莉迪亚出生在混血家庭,父亲是亚裔,母亲是白人。父亲将自己无法合群的遗憾,变成对她的谆谆教导;母亲则将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化作对她的殷切期盼。成为母亲期盼的医生,和成为父亲期盼的交际达人,几乎是她生活的全部。
在父母消极的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下,莉迪亚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在父母面前,她永远都是笑脸迎人,做事让人放心。而自己在生活中的不顺与烦恼,则埋藏心底,像一块无法移动的大石头,让她自卑与迷失。当生活中唯一可以稍稍交心的哥哥也即将离开她之时,她渐渐被无休止的压抑剥夺了仅剩的求生欲,最终在绝望中一步步走向死亡。
在现世短暂的时空交汇中,班杜拉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经典的理论。虽然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理论会如同天上的启明星一样,永远引导着我们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