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唐黄金首饰中有一项高度精巧的工艺,称为“金粟”。今日则称为焊珠,或者金珠焊缀。在墓葬出土的贵族陪葬饰品中,往往可以见到戴有金粟工艺者,其奢华灿烂令人一见难忘。
所谓金珠焊缀,乃是制出极小的黄金圆珠,焊接到金器的表面,形成纹饰。这些金珠确实小如粟米,甚至往往比粟米还要小得多,这也就是唐人以“金粟”一词命名这种工艺的原因。首饰的金底上密布细小的金珠,一接触光照,就会浮动细腻的、变幻不定的闪光,如同水波映泛阳光,效果相当神奇。因此,这样的首饰从汉至唐一直长期流行,并且愈益精工。
汉唐金匠往往会将金饰表面的某些部分填满金珠,其他部分保留金质的素底,这样,就形成了素面的金底与金粟密排两种不同视觉效果的交映。还有一种很普遍的手法,则是在金面上添满粟珠,称为“鱼子底”。鱼子底一般与“金筐宝钿”工艺结合,形成彩色珠宝与细碎金光的互为辉映。
“金筐宝钿”是唐人对当时流行的宝石镶嵌形式的专用称呼。利用细金丝盘成纹饰的外轮廓,焊粘到器表上,形成金丝盘绕成的图案,即是“金筐(框)” 。“宝钿”,是指用宝石(按照今天的标准,实际往往是半宝石)雕琢成小片花饰,利用黏合剂,镶嵌到金丝围成的轮廓之内。另外,如果宝石、珍珠不是装嵌在金框内,而是直接粘缀到饰品表面,则称为“装”。例如,法门寺出土的盛装玉质佛骨舍利的石函,在唐人当时记录的衣物账(物品清单)上即记为“金筐宝钿真(珍)珠装”,实物则是细金丝围成花瓣、叶、鸟的边框,其内镶嵌着形状与之完全契合的各种宝石雕件。另外,有大粒的珍珠通过黏合剂直接粘缀到宝函的外壁上。
“金筐宝钿”的首饰一般都会利用金粟鱼子底填满钿花之间的空隙。陕西长安县南里王村窦曒墓中出土的一套腰带饰件可谓这一工艺组合的巅峰,其华贵的风貌至今让人目眩。这一套腰带饰件不仅是在金板上做出金筐花纹,内嵌红、绿、蓝三色宝石以及珍珠,外填金粟,而且还用凝脂般的白玉琢成饰件的边框,用金钉固定在金板上。令后人啧啧称赞的是,如此瑰丽的腰带居然属于男子服饰,当年曾系在男人腰间。文献中每每提到唐代贵族男性的腰带为“宝钿带” “金钿带”, 窦曒墓出土品正是一个珍贵的范例,让我们能够想象李世民、秦叔宝们一旦穿着锦袍宝带的正装时的动人风采。
通过考古发掘,唐墓中也出土了为数不少采用“金筐宝钿”金粟工艺的女性首饰。其中,河南偃师袁氏墓(葬于开元十七年,即729年)出有一朵“金筐宝钿”金粟的钿花,钿花的背面焊有一个套管,套穿在一支银钗的一条钗股中,这样,钿花就变成了钗头花,一旦把银钗插上发髻,贵重的宝钿花就在髻畔璀璨绽放。这是唐人使用宝钿金粟的珠宝花的一个流行方式,于玲珑钿花的背面配设套管,可以随意地套装到钗头上,也可以随时卸下,让女性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决定钗与花的组合搭配。
有必要知道的是,金粟工艺的历史古老得惊人。据德国人赫尔曼·沙迪特(Hermann Schadt)所著《金工的艺术——珠宝与容器五千年》(Goldsmith’s Art: 5000 Years of Jewelry and Hollowware)一书介绍,从公元前三千年起,金粟工艺(或称焊珠技术,英文为Granulation Technique)就已出世,大约在公元前九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意大利中部的伊特鲁斯坎人将其发展至完美的水平。随着汉代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这一精妙技艺也通过曲折的路线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从此在汉唐金工中大放异彩。
金粟工艺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制作小如粟米的金珠,今日的中文研究中称为“炸珠”。 不过,历代汉语文献中几乎不见任何相关的记载,因此,我们对于晋唐时代的具体制作技术并不清楚。《金工的艺术》介绍了西方传统的炸珠工艺,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书中介绍的第一种方法,见于古罗马历史学家老普林尼(去世于公元79年)《博物志》的记载,乃是于水面下安置一块表面平滑的石头,然后将受热熔化的液态黄金一点点地抛向水中的石面上,熔金遇到冷水即凝成金珠。也可以更为简单,把熔化的黄金直接点入水中。不过,如此方法制出的金珠(Gold Granule)往往呈现为水滴形,并非全然浑圆。
此外,还有利用炭灰制作金珠的途径,可形成圆球形金珠,也就是汉唐饰品上所见的那种金粟珠:最简单的一种是将加热后呈熔化状态的黄金滴入炭灰(Charcoal Dust)内。或者,淘金所得的天然金矿砂经加热熔化之后,放入盛满炭灰的坩埚内,旋转坩埚,由此让金液在冷凝过程中滚成珠状。
最为精巧的技术则是,把高纯度的黄金打成薄金叶,然后剪成大小均匀的碎金片。坩埚底部铺垫厚厚一层炭灰,将若干碎金片放置在灰面上,彼此之间需留有适当距离。然后再铺垫一层炭灰,灰面上摆放碎金片……如此反复,直到炭灰将锅内填满,这样,坩埚内的炭灰内部便分布着若干层的碎金片。下一步便是架火于坩埚之下进行加热。埋在灰里的碎金片达到熔点之后就会熔化,然后自动生成圆珠。利用筛罗从炭灰中滤出金珠,然后,再以网眼大小不一样的筛罗将金珠一次次过筛,由此实行分拣,让大小一致的金珠归类在一起。
中国历史上的黄金工艺始终不断接受外来影响,金粟即是其中突出一例。精湛的异域技术传入以后,总能与本土的既有传统相融合,从而获得进一步提升,形成风貌独具的“中国流派”。典型如窦曒墓出土“金筐宝钿”金粟玉腰带,是将外来的宝石镶嵌、焊珠与本土的琢玉传统结合到一起,并将二者衔接得完美自然,由此创造出一件既绚丽又温润的无上珍品。
到了宋代以后,新的趣味与新的技术兴起,活跃了多个世纪的金粟工艺逐渐被冷落。然而,今天,当那些幸存的出土珍品展示在我们眼前,它们奔放又细腻、华丽而明朗的风貌令人情不自禁地产生崇拜之心、爱慕之情。窦曒墓腰带组件中的圆銙牌,各地唐墓出土的宝钿花,如果直接加以复制,做成吊坠或胸花,也许一样能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会赢得当代时尚女性的喜爱。
所谓金珠焊缀,乃是制出极小的黄金圆珠,焊接到金器的表面,形成纹饰。这些金珠确实小如粟米,甚至往往比粟米还要小得多,这也就是唐人以“金粟”一词命名这种工艺的原因。首饰的金底上密布细小的金珠,一接触光照,就会浮动细腻的、变幻不定的闪光,如同水波映泛阳光,效果相当神奇。因此,这样的首饰从汉至唐一直长期流行,并且愈益精工。
汉唐金匠往往会将金饰表面的某些部分填满金珠,其他部分保留金质的素底,这样,就形成了素面的金底与金粟密排两种不同视觉效果的交映。还有一种很普遍的手法,则是在金面上添满粟珠,称为“鱼子底”。鱼子底一般与“金筐宝钿”工艺结合,形成彩色珠宝与细碎金光的互为辉映。
“金筐宝钿”是唐人对当时流行的宝石镶嵌形式的专用称呼。利用细金丝盘成纹饰的外轮廓,焊粘到器表上,形成金丝盘绕成的图案,即是“金筐(框)” 。“宝钿”,是指用宝石(按照今天的标准,实际往往是半宝石)雕琢成小片花饰,利用黏合剂,镶嵌到金丝围成的轮廓之内。另外,如果宝石、珍珠不是装嵌在金框内,而是直接粘缀到饰品表面,则称为“装”。例如,法门寺出土的盛装玉质佛骨舍利的石函,在唐人当时记录的衣物账(物品清单)上即记为“金筐宝钿真(珍)珠装”,实物则是细金丝围成花瓣、叶、鸟的边框,其内镶嵌着形状与之完全契合的各种宝石雕件。另外,有大粒的珍珠通过黏合剂直接粘缀到宝函的外壁上。
“金筐宝钿”的首饰一般都会利用金粟鱼子底填满钿花之间的空隙。陕西长安县南里王村窦曒墓中出土的一套腰带饰件可谓这一工艺组合的巅峰,其华贵的风貌至今让人目眩。这一套腰带饰件不仅是在金板上做出金筐花纹,内嵌红、绿、蓝三色宝石以及珍珠,外填金粟,而且还用凝脂般的白玉琢成饰件的边框,用金钉固定在金板上。令后人啧啧称赞的是,如此瑰丽的腰带居然属于男子服饰,当年曾系在男人腰间。文献中每每提到唐代贵族男性的腰带为“宝钿带” “金钿带”, 窦曒墓出土品正是一个珍贵的范例,让我们能够想象李世民、秦叔宝们一旦穿着锦袍宝带的正装时的动人风采。
通过考古发掘,唐墓中也出土了为数不少采用“金筐宝钿”金粟工艺的女性首饰。其中,河南偃师袁氏墓(葬于开元十七年,即729年)出有一朵“金筐宝钿”金粟的钿花,钿花的背面焊有一个套管,套穿在一支银钗的一条钗股中,这样,钿花就变成了钗头花,一旦把银钗插上发髻,贵重的宝钿花就在髻畔璀璨绽放。这是唐人使用宝钿金粟的珠宝花的一个流行方式,于玲珑钿花的背面配设套管,可以随意地套装到钗头上,也可以随时卸下,让女性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决定钗与花的组合搭配。
有必要知道的是,金粟工艺的历史古老得惊人。据德国人赫尔曼·沙迪特(Hermann Schadt)所著《金工的艺术——珠宝与容器五千年》(Goldsmith’s Art: 5000 Years of Jewelry and Hollowware)一书介绍,从公元前三千年起,金粟工艺(或称焊珠技术,英文为Granulation Technique)就已出世,大约在公元前九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意大利中部的伊特鲁斯坎人将其发展至完美的水平。随着汉代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这一精妙技艺也通过曲折的路线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从此在汉唐金工中大放异彩。
金粟工艺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制作小如粟米的金珠,今日的中文研究中称为“炸珠”。 不过,历代汉语文献中几乎不见任何相关的记载,因此,我们对于晋唐时代的具体制作技术并不清楚。《金工的艺术》介绍了西方传统的炸珠工艺,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书中介绍的第一种方法,见于古罗马历史学家老普林尼(去世于公元79年)《博物志》的记载,乃是于水面下安置一块表面平滑的石头,然后将受热熔化的液态黄金一点点地抛向水中的石面上,熔金遇到冷水即凝成金珠。也可以更为简单,把熔化的黄金直接点入水中。不过,如此方法制出的金珠(Gold Granule)往往呈现为水滴形,并非全然浑圆。
此外,还有利用炭灰制作金珠的途径,可形成圆球形金珠,也就是汉唐饰品上所见的那种金粟珠:最简单的一种是将加热后呈熔化状态的黄金滴入炭灰(Charcoal Dust)内。或者,淘金所得的天然金矿砂经加热熔化之后,放入盛满炭灰的坩埚内,旋转坩埚,由此让金液在冷凝过程中滚成珠状。
最为精巧的技术则是,把高纯度的黄金打成薄金叶,然后剪成大小均匀的碎金片。坩埚底部铺垫厚厚一层炭灰,将若干碎金片放置在灰面上,彼此之间需留有适当距离。然后再铺垫一层炭灰,灰面上摆放碎金片……如此反复,直到炭灰将锅内填满,这样,坩埚内的炭灰内部便分布着若干层的碎金片。下一步便是架火于坩埚之下进行加热。埋在灰里的碎金片达到熔点之后就会熔化,然后自动生成圆珠。利用筛罗从炭灰中滤出金珠,然后,再以网眼大小不一样的筛罗将金珠一次次过筛,由此实行分拣,让大小一致的金珠归类在一起。
中国历史上的黄金工艺始终不断接受外来影响,金粟即是其中突出一例。精湛的异域技术传入以后,总能与本土的既有传统相融合,从而获得进一步提升,形成风貌独具的“中国流派”。典型如窦曒墓出土“金筐宝钿”金粟玉腰带,是将外来的宝石镶嵌、焊珠与本土的琢玉传统结合到一起,并将二者衔接得完美自然,由此创造出一件既绚丽又温润的无上珍品。
到了宋代以后,新的趣味与新的技术兴起,活跃了多个世纪的金粟工艺逐渐被冷落。然而,今天,当那些幸存的出土珍品展示在我们眼前,它们奔放又细腻、华丽而明朗的风貌令人情不自禁地产生崇拜之心、爱慕之情。窦曒墓腰带组件中的圆銙牌,各地唐墓出土的宝钿花,如果直接加以复制,做成吊坠或胸花,也许一样能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会赢得当代时尚女性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