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饮食历经历史积淀具有其深厚文化,同时饮食文化与中国传统儒学及祭祀等礼文化联系紧密,先秦是饮食文化的发端,且中西方在饮食上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在文化交流中更值得研究。但从当今文化研究现状看,饮食文化未得到足够重视,故本文对饮食文化做番初探。
【关键词】 先秦;饮食文化;中西方;文化差异
饮食作为人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之所以有其文化,是因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加之幅员辽阔,饮食风俗等具有浓厚的地域多样性,同时饮食文化与中国传统儒学及祭祀等礼文化联系紧密,更为重要的是中西方在饮食上有着明显区别,所以它在文化交流中意义重大。但从当今文化研究的现状看,饮食文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本文将对其做一番初步探究。
一、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饮食文化从无到有有一个过程。上古时期,人类还没有得到开化,故《礼记》云:古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火是制约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因素,人一开始不会用火,故生吃食物而“时多疾病毒伤之害”。直到燧人氏钻木取火人们才学会生火做饭,《韩非子》云: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从这里开始人类逐步向文明。
先秦时期对饮食的重视上升到政治哲学的高度,即“民以食为先”,这是饮食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王学泰教授指出:儒家认为民食问题关系着国家的稳定,饮食是传统政治哲学的精粹所在。这句话很好的概括了传统儒学的执政理念,即广施仁政,不违农时。儒家的尚礼思想也发端于饮食。《礼记》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的要义在于谦让,因此在婚丧宴席等场合上都讲求礼让。礼让一开始的原则是物质条件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即“仓廪粮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所以说它“始诸饮食”。可见,在儒家代表作中多次提到与饮食相关的内容,这正说明儒家对饮食文化在社会中具有的独特地位的高度认同。
二、先秦饮食的分类及方式
关于饮食分类,《礼记》一书有明确的记载,即“饭、膳、羞、饮”。饭指主食,主要是用黍米饭。膳和羞皆指菜肴,东汉经学家郑玄在注解《周礼》时记到:膳,牲肉也;《说文解字》云:羞,进献也,羞从羊。饮指酒水、汤汁等。还有一类值得关注,就是羹。羹介于饭饮之间,现在羹种类繁多,诸如莲子羹等,但最初羹皆肉羹,《尔雅》云:肉谓之羹。而且从字形上看羹字上半为羔,下半为美,古代羔指小羊,美是大羊,可做例证。但后来也有素羹,《礼记》说“羹食自诸侯以下至于庶人无等”。其实羹的出现是饮食进步的体现,先秦时期饮和食分开,即没有将其混杂在一起煮食的做法,因其不合礼制。《论语》中的“一箪食,一瓢饮”等说明这一点。
先秦的饮食方式极为规范。此时青铜器的迅速发展使得饮食器物的规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先说饮食器物。《周礼》云“天子九鼎八簋,卿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或一鼎”,这些食器终成权利象征,也正源于《周礼》对不同阶级的人的不同待遇。另外,菜肴形态及地位尊卑的不同在食具的使用上也会有相应规定。《礼记》云:羹之有菜者用挾,且“饭黍毋以箸”。挾和箸都指筷子,现仍使用。此外,先秦饮食制度是分食制,即人各一鬲一案,且席地而食(席地的礼制是沿袭最初石器时代的遗风)。这与现在不同,现在为合食。因当时是“饭黍毋以箸”,即用手抓饭,所以分食更为卫生和体面。但也有合食的方式,如《礼记》也记到“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这与不同阶级的人的生活水平相关。但无论合食还是分食,食案上的饮食摆放一致。即食案的左边放带骨的肉、饭食、干肉,右边放切好的块肉、汤羹、酒水,外面放肉丝、烤肉,里面放醋酱等调味品。总之,在各个方面都井然有序。
三、先秦饮食的细节管窥
先秦饮食因属礼的范畴,故细节颇多。《论语·乡党》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这段话不难理解,但值得我们注意:一是“不得其酱,不食”。古人都是将煮好的鱼肉蘸着酱吃,所以“脍不厌细”,便于入味,脍本意是“细切的鱼羊肉”。第二:“沽酒市脯,不食”,“沽”通“酤”,一宿之酒叫酤,酒以陈酿为佳,所以不喝沽酒。“脯”是干肉,市脯就是街上卖的干肉,这为什么也不吃呢?原因在于非自己熏干的肉不知道它是什么肉,故不吃。第三,“不撤姜食,不多食”。关于留姜的原因,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说“固姜有辛味而不熏,可以抑倦,故不撤。今饭后进茶或咖啡,古皆无之,故独留姜。”但不能吃多,因姜辣口。第四,祭于公,不宿肉。古祭祀杀牲在临祭之日清晨行事,常人只祭祀一天,但天子诸侯之祭,“其明又再祭,谓之繹祭”,到祭祀结束君王赐肉已三天了,不能再放,“不宿肉”。饮食和礼制、祭祀等封建社会的大事相关联,可以说祭祀也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它们都体现出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故饮食文化在当时的社会中意义胜过现在。
四、饮食文化的中西方比较
先说明一点,这里所谓的中西方主要将中国先秦时期与西方,因先秦时期的饮食制度与西方的共同点较多,这与西方社会的发展历史短,工业文明赶超农业文明的社会背景相关。
(一)中西方饮食的相同之处
现在的中国人吃饭多使用筷子,但是先秦时期筷子的使用并不普遍,相反,对餐刀的使用较多。当时筷子主要是夹汤水中混煮的菜,即“羹之有菜者用挾,其无菜者不用挾”,所以在吃肉食是都是使用的餐刀酱肉切成细片状,蘸酱而食,这些在现在的西方饮食习惯中也存在。其次,先秦时期的分食制与西方现在的饮食方式一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此外,先秦時期强调的饮和食分开的礼制与西方的饮食方式一致。最后,先秦饮食文化的礼制制度与西方的绅士风格的餐桌礼仪相似点很多,如“食不言”等,这都反映出人们对礼让的维护和对和谐生活的追求。这是中西方的共同之处。
(二)中西方饮食的主要区别
中西方在饮食上的区别很多,也很明显,这是双方的文化差异的主要内容。首先,西方在饮食上讲求的是健康和安全,所以他们在制作食物时都相当严谨,做一份面包需要多少克面粉放多少克苏打粉等都井然有序,他们认为越精确就越健康。相反,中国追求的是饮食在于色香味俱全,即“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在做菜时全凭厨师的经验掌握,所以,一门菜不同的人做色香味可能都不同。其次,中国人对饮食赋予的极高寓意是西方无法比拟的。例如先秦时期,天子九鼎,这是以食器作为衡量地位的标志,但是西方只是单纯的吃而已。再次,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与祭祀相关联,即人无论生死都要有饮食的支撑,这是西方所没有的。最后,西方饮食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即各个不同的地域区别不大,但是中方在饮食方面地域差别很大。
五、结束语
先秦饮食文化流传至今,我们已很难在生活中寻找到踪迹了。听说荆山保康一带还流传着早期楚人“苞毛缩酒”的祭祀仪式,这也算是对先秦饮食文化有一定的传承,但诚如《西斋偶得》所记:由古溯今,惟饮食、音乐二者,越数百年则全然不知。这也正是食谱也极少传世的真实写照,但是这些历史记忆仍值得我们探寻。
参考文献:
[1]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2]刘云,刘保国等.中国箸文化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韩非.韩非子[M].湖南:岳麓书社(2006)
[4]王学泰.文化经纬[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5]王学泰.华夏饮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关键词】 先秦;饮食文化;中西方;文化差异
饮食作为人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之所以有其文化,是因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加之幅员辽阔,饮食风俗等具有浓厚的地域多样性,同时饮食文化与中国传统儒学及祭祀等礼文化联系紧密,更为重要的是中西方在饮食上有着明显区别,所以它在文化交流中意义重大。但从当今文化研究的现状看,饮食文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本文将对其做一番初步探究。
一、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饮食文化从无到有有一个过程。上古时期,人类还没有得到开化,故《礼记》云:古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火是制约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因素,人一开始不会用火,故生吃食物而“时多疾病毒伤之害”。直到燧人氏钻木取火人们才学会生火做饭,《韩非子》云: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从这里开始人类逐步向文明。
先秦时期对饮食的重视上升到政治哲学的高度,即“民以食为先”,这是饮食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王学泰教授指出:儒家认为民食问题关系着国家的稳定,饮食是传统政治哲学的精粹所在。这句话很好的概括了传统儒学的执政理念,即广施仁政,不违农时。儒家的尚礼思想也发端于饮食。《礼记》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的要义在于谦让,因此在婚丧宴席等场合上都讲求礼让。礼让一开始的原则是物质条件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即“仓廪粮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所以说它“始诸饮食”。可见,在儒家代表作中多次提到与饮食相关的内容,这正说明儒家对饮食文化在社会中具有的独特地位的高度认同。
二、先秦饮食的分类及方式
关于饮食分类,《礼记》一书有明确的记载,即“饭、膳、羞、饮”。饭指主食,主要是用黍米饭。膳和羞皆指菜肴,东汉经学家郑玄在注解《周礼》时记到:膳,牲肉也;《说文解字》云:羞,进献也,羞从羊。饮指酒水、汤汁等。还有一类值得关注,就是羹。羹介于饭饮之间,现在羹种类繁多,诸如莲子羹等,但最初羹皆肉羹,《尔雅》云:肉谓之羹。而且从字形上看羹字上半为羔,下半为美,古代羔指小羊,美是大羊,可做例证。但后来也有素羹,《礼记》说“羹食自诸侯以下至于庶人无等”。其实羹的出现是饮食进步的体现,先秦时期饮和食分开,即没有将其混杂在一起煮食的做法,因其不合礼制。《论语》中的“一箪食,一瓢饮”等说明这一点。
先秦的饮食方式极为规范。此时青铜器的迅速发展使得饮食器物的规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先说饮食器物。《周礼》云“天子九鼎八簋,卿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或一鼎”,这些食器终成权利象征,也正源于《周礼》对不同阶级的人的不同待遇。另外,菜肴形态及地位尊卑的不同在食具的使用上也会有相应规定。《礼记》云:羹之有菜者用挾,且“饭黍毋以箸”。挾和箸都指筷子,现仍使用。此外,先秦饮食制度是分食制,即人各一鬲一案,且席地而食(席地的礼制是沿袭最初石器时代的遗风)。这与现在不同,现在为合食。因当时是“饭黍毋以箸”,即用手抓饭,所以分食更为卫生和体面。但也有合食的方式,如《礼记》也记到“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这与不同阶级的人的生活水平相关。但无论合食还是分食,食案上的饮食摆放一致。即食案的左边放带骨的肉、饭食、干肉,右边放切好的块肉、汤羹、酒水,外面放肉丝、烤肉,里面放醋酱等调味品。总之,在各个方面都井然有序。
三、先秦饮食的细节管窥
先秦饮食因属礼的范畴,故细节颇多。《论语·乡党》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这段话不难理解,但值得我们注意:一是“不得其酱,不食”。古人都是将煮好的鱼肉蘸着酱吃,所以“脍不厌细”,便于入味,脍本意是“细切的鱼羊肉”。第二:“沽酒市脯,不食”,“沽”通“酤”,一宿之酒叫酤,酒以陈酿为佳,所以不喝沽酒。“脯”是干肉,市脯就是街上卖的干肉,这为什么也不吃呢?原因在于非自己熏干的肉不知道它是什么肉,故不吃。第三,“不撤姜食,不多食”。关于留姜的原因,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说“固姜有辛味而不熏,可以抑倦,故不撤。今饭后进茶或咖啡,古皆无之,故独留姜。”但不能吃多,因姜辣口。第四,祭于公,不宿肉。古祭祀杀牲在临祭之日清晨行事,常人只祭祀一天,但天子诸侯之祭,“其明又再祭,谓之繹祭”,到祭祀结束君王赐肉已三天了,不能再放,“不宿肉”。饮食和礼制、祭祀等封建社会的大事相关联,可以说祭祀也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它们都体现出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故饮食文化在当时的社会中意义胜过现在。
四、饮食文化的中西方比较
先说明一点,这里所谓的中西方主要将中国先秦时期与西方,因先秦时期的饮食制度与西方的共同点较多,这与西方社会的发展历史短,工业文明赶超农业文明的社会背景相关。
(一)中西方饮食的相同之处
现在的中国人吃饭多使用筷子,但是先秦时期筷子的使用并不普遍,相反,对餐刀的使用较多。当时筷子主要是夹汤水中混煮的菜,即“羹之有菜者用挾,其无菜者不用挾”,所以在吃肉食是都是使用的餐刀酱肉切成细片状,蘸酱而食,这些在现在的西方饮食习惯中也存在。其次,先秦时期的分食制与西方现在的饮食方式一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此外,先秦時期强调的饮和食分开的礼制与西方的饮食方式一致。最后,先秦饮食文化的礼制制度与西方的绅士风格的餐桌礼仪相似点很多,如“食不言”等,这都反映出人们对礼让的维护和对和谐生活的追求。这是中西方的共同之处。
(二)中西方饮食的主要区别
中西方在饮食上的区别很多,也很明显,这是双方的文化差异的主要内容。首先,西方在饮食上讲求的是健康和安全,所以他们在制作食物时都相当严谨,做一份面包需要多少克面粉放多少克苏打粉等都井然有序,他们认为越精确就越健康。相反,中国追求的是饮食在于色香味俱全,即“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在做菜时全凭厨师的经验掌握,所以,一门菜不同的人做色香味可能都不同。其次,中国人对饮食赋予的极高寓意是西方无法比拟的。例如先秦时期,天子九鼎,这是以食器作为衡量地位的标志,但是西方只是单纯的吃而已。再次,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与祭祀相关联,即人无论生死都要有饮食的支撑,这是西方所没有的。最后,西方饮食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即各个不同的地域区别不大,但是中方在饮食方面地域差别很大。
五、结束语
先秦饮食文化流传至今,我们已很难在生活中寻找到踪迹了。听说荆山保康一带还流传着早期楚人“苞毛缩酒”的祭祀仪式,这也算是对先秦饮食文化有一定的传承,但诚如《西斋偶得》所记:由古溯今,惟饮食、音乐二者,越数百年则全然不知。这也正是食谱也极少传世的真实写照,但是这些历史记忆仍值得我们探寻。
参考文献:
[1]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2]刘云,刘保国等.中国箸文化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韩非.韩非子[M].湖南:岳麓书社(2006)
[4]王学泰.文化经纬[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5]王学泰.华夏饮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