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王石相伴的关键词一直颇为单纯:万科、登山、自律、勤奋。不论企业家的圈子、学术圈还是媒体圈,称赞他的人都远多于批评他的人。
与一直备受争议的任志强不同,在2013年“红烧肉”事件之前,王石只遭遇过两次相对较大的“公关危机”:一次是2007年的“拐点论”事件,另一次就是2008年汶川地震时的“捐款门”事件。
企业家圈子
与王石关系最好的“圈内人”是冯仑,在王石的新书《大道当然》中,冯仑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最高。二人还与建业集团的胡葆森一起推动过“中国城市房地产协作网络”组织来做行业内交流,后来这个组织发展成为中城联盟。
冯仑有时也会参与王石的登山活动。他在自己的书里同样花了大量篇幅来描写他与王石的交往,并称赞王石的自律令人佩服。他的评价获得了其他和王石有过来往的企业家们的赞同。即使在“拐点论”事件中与王石有过争论的潘石屹,也不得不承认王石的“风格很正派”。
冯仑:王石不是理论很系统的人,但他是经验和直觉非常好的人。经验和直觉之所以非常好,主要是因为他的价值观很好,他的心态也很好,同样经历过的事情,放在他的价值观的检查下,他能够得出的判断跟别人不一样。
比如说企业跟政府的关系通常很难处理,房地产商跟政府、跟社会的矛盾很多,但他拿捏得很好。
潘石屹:我觉得中国有很多优秀房地产公司建的房子比万科的好,从地理位置选择来看也比万科的好,可是万科能够成为全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我认为他成功的秘密就是非常正派,这跟王石(本人的)风格有很大关系。这个风格还是一个比较清新的风格,不会做假账、不会行贿受贿(的风格)。
马云:再比如说他(王石)的原则性,我们有一次在成都喝啤酒,要冰镇的,小姑娘半天拿不出来,后来拿出来的不是冰的,小姑娘解释,王石马上严肃了。
他说:“你说是冰的,如果没有,你应该告诉我。如果你说有冰的是为了把我们哄坐下,你是在骗我,我不吃了。”说完拍屁股就走。大家说都坐下了,就这样吧。王石说:“那你们吃,我自己走。”
我们出国时,一起吃饭,王石说绝不吃中餐。大家因为各种因素到了中餐厅,他宁愿坐在那,就是不吃。
任志强:现在万科比我们大很多,比我们发展得快,但路是我做的,王石尽管不想承认,他也得承认。他最不想承认的是,他曾是我的独立董事。他很成功,只是当时心眼小一点,路走得不太好。那段时间,他老想学,但老觉得学不上,很嫉妒。从哈佛回来以后真的变了很多。我觉得他是越变越好的那种人。过去他根本不敢说,现在我看他放炮比我还狠,真的挺佩服他的。
学术圈
正如郎咸平的《财经郎眼》节目在谈论王石时所描述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王石对地产的判断几乎成了地产界的唯一真理。好多人都是王石的忠实拥趸。”
王石在地产界的“风光”和“话语权”早早奠定,曾经批评过王石的除了李稻葵、郎咸平等人外,大多都是主流学术圈之外的所谓“房地产评论员”们。从去年开始,王石还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MBA和EMBA班当起了老师。
张五常:王石很有点像海明威笔下的黑豹,还活着。
两年多前(指2003年),52岁,他攀登珠穆朗玛峰,到峰顶就立刻下山,死不掉,瘦了20多磅。我问他:“为什么你要做这种傻事呢?”他回应:“没有为什么,只是喜欢这样做。”
吴晓波:作为一个商业文化的观察者,我更愿意以一种常人的心态来揣测王石的动机。在某种意义上,王石好像有着一种很深重的“病人情结”……
王石把万科当成了“病人”,因而必须时时警觉,日日维新;王石把房地产业当成了“病人”,它暴利惊人游戏诡异,充斥着令人迷失的金色陷阱,因而必须让欲望遏制,令心智清明;王石把他自己当成了“病人”,在没有约束、众星捧月中又有多少人能找到自我?王石把这个时代也当成了“病人”,物欲横流,价值多元,到底什么是人们真正渴望的?因为有“病”,所以有所敬畏。
周其仁:我认识的王石,看起来好像一块石,其实是一方玉。
单纯以钱财标准衡量,比王石“成功”的企业家多了去了。能够抵御转型经济中巨大而无处不在的“寻租诱惑”的,硬气如石还远为不够,非品格如玉才经得起几十年岁月的考验。
郎咸平:万科是在特殊环境下做成功的。万科现在做住宅、商业地产、别墅都做不过其他企业。王石这个人做了很多惊世骇俗的事,说了很多惊世骇俗的话,但他现在的外务太多,我看不出万科这颗“过去的明星”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媒体圈
媒体一直待王石“不薄”,他登顶珠峰时,央视做了直播,后来每次登山探险,都有大批媒体记者随行。
2009年,央视将“经济年度人物十年商业领袖奖”颁给了王石;2010年,《南方周末》评选王石为“中国梦践行者”之一,并准备了三个标签让王石选择:企业家、登山家、不行贿,王石选了“不行贿”。王石与媒体的关系好到了什么程度?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赛突发爆炸事件,央视新闻报道联系了正在现场的王石,主持人还错把他当成了央视的“前方记者”。
但王石一直感慨,媒体对自己的言论总是“误读”。他表示,自己几次所谓“惊世骇俗的言论”,都和媒体的断章取义有关。
最有趣的是,王石似乎是个被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区别对待的人。在2008年“捐款门”事件之后,网络媒体几乎一边倒地批评王石,而传统媒体,特别是平面媒体,态度却都相对客观,还有很多明确表示支持王石的做法。
领导人
王石多年来一直声称自己远离政治,甚至和深圳市的领导们都基本没有直接打过交道。就连曾任市长的郑良玉,王石也仅在他调离深圳前和他一起吃过一次饭——“君子之交淡如水”。但作为全中国最著名的房地产企业的董事长,他不可避免地获得了高层的关注。
1997年1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来深圳调研,深圳市领导圈定王石为代表讲万科的科学管理和规范化建设。
没想到王石没有按照安排,却以万科为例,大谈分税制对企业的影响。分税制是朱镕基自1993年起就力推的一项改革。随后,就房地产能否成为刺激内需的支柱产业,王石陈述了四点顾虑——换句话说,是对朱镕基的主张唱了“反调”。这次座谈会上,朱镕基却公开声称要聘请王石为房地产顾问。
1998年1月,王石又突然接到通知,火速进京,这次,叫他来的依然是朱镕基。“朱总理向我询问了对房地产市场走势的看法。”王石后来回忆说。(编辑/张本科)
与一直备受争议的任志强不同,在2013年“红烧肉”事件之前,王石只遭遇过两次相对较大的“公关危机”:一次是2007年的“拐点论”事件,另一次就是2008年汶川地震时的“捐款门”事件。
企业家圈子
与王石关系最好的“圈内人”是冯仑,在王石的新书《大道当然》中,冯仑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最高。二人还与建业集团的胡葆森一起推动过“中国城市房地产协作网络”组织来做行业内交流,后来这个组织发展成为中城联盟。
冯仑有时也会参与王石的登山活动。他在自己的书里同样花了大量篇幅来描写他与王石的交往,并称赞王石的自律令人佩服。他的评价获得了其他和王石有过来往的企业家们的赞同。即使在“拐点论”事件中与王石有过争论的潘石屹,也不得不承认王石的“风格很正派”。
冯仑:王石不是理论很系统的人,但他是经验和直觉非常好的人。经验和直觉之所以非常好,主要是因为他的价值观很好,他的心态也很好,同样经历过的事情,放在他的价值观的检查下,他能够得出的判断跟别人不一样。
比如说企业跟政府的关系通常很难处理,房地产商跟政府、跟社会的矛盾很多,但他拿捏得很好。
潘石屹:我觉得中国有很多优秀房地产公司建的房子比万科的好,从地理位置选择来看也比万科的好,可是万科能够成为全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我认为他成功的秘密就是非常正派,这跟王石(本人的)风格有很大关系。这个风格还是一个比较清新的风格,不会做假账、不会行贿受贿(的风格)。
马云:再比如说他(王石)的原则性,我们有一次在成都喝啤酒,要冰镇的,小姑娘半天拿不出来,后来拿出来的不是冰的,小姑娘解释,王石马上严肃了。
他说:“你说是冰的,如果没有,你应该告诉我。如果你说有冰的是为了把我们哄坐下,你是在骗我,我不吃了。”说完拍屁股就走。大家说都坐下了,就这样吧。王石说:“那你们吃,我自己走。”
我们出国时,一起吃饭,王石说绝不吃中餐。大家因为各种因素到了中餐厅,他宁愿坐在那,就是不吃。
任志强:现在万科比我们大很多,比我们发展得快,但路是我做的,王石尽管不想承认,他也得承认。他最不想承认的是,他曾是我的独立董事。他很成功,只是当时心眼小一点,路走得不太好。那段时间,他老想学,但老觉得学不上,很嫉妒。从哈佛回来以后真的变了很多。我觉得他是越变越好的那种人。过去他根本不敢说,现在我看他放炮比我还狠,真的挺佩服他的。
学术圈
正如郎咸平的《财经郎眼》节目在谈论王石时所描述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王石对地产的判断几乎成了地产界的唯一真理。好多人都是王石的忠实拥趸。”
王石在地产界的“风光”和“话语权”早早奠定,曾经批评过王石的除了李稻葵、郎咸平等人外,大多都是主流学术圈之外的所谓“房地产评论员”们。从去年开始,王石还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MBA和EMBA班当起了老师。
张五常:王石很有点像海明威笔下的黑豹,还活着。
两年多前(指2003年),52岁,他攀登珠穆朗玛峰,到峰顶就立刻下山,死不掉,瘦了20多磅。我问他:“为什么你要做这种傻事呢?”他回应:“没有为什么,只是喜欢这样做。”
吴晓波:作为一个商业文化的观察者,我更愿意以一种常人的心态来揣测王石的动机。在某种意义上,王石好像有着一种很深重的“病人情结”……
王石把万科当成了“病人”,因而必须时时警觉,日日维新;王石把房地产业当成了“病人”,它暴利惊人游戏诡异,充斥着令人迷失的金色陷阱,因而必须让欲望遏制,令心智清明;王石把他自己当成了“病人”,在没有约束、众星捧月中又有多少人能找到自我?王石把这个时代也当成了“病人”,物欲横流,价值多元,到底什么是人们真正渴望的?因为有“病”,所以有所敬畏。
周其仁:我认识的王石,看起来好像一块石,其实是一方玉。
单纯以钱财标准衡量,比王石“成功”的企业家多了去了。能够抵御转型经济中巨大而无处不在的“寻租诱惑”的,硬气如石还远为不够,非品格如玉才经得起几十年岁月的考验。
郎咸平:万科是在特殊环境下做成功的。万科现在做住宅、商业地产、别墅都做不过其他企业。王石这个人做了很多惊世骇俗的事,说了很多惊世骇俗的话,但他现在的外务太多,我看不出万科这颗“过去的明星”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媒体圈
媒体一直待王石“不薄”,他登顶珠峰时,央视做了直播,后来每次登山探险,都有大批媒体记者随行。
2009年,央视将“经济年度人物十年商业领袖奖”颁给了王石;2010年,《南方周末》评选王石为“中国梦践行者”之一,并准备了三个标签让王石选择:企业家、登山家、不行贿,王石选了“不行贿”。王石与媒体的关系好到了什么程度?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赛突发爆炸事件,央视新闻报道联系了正在现场的王石,主持人还错把他当成了央视的“前方记者”。
但王石一直感慨,媒体对自己的言论总是“误读”。他表示,自己几次所谓“惊世骇俗的言论”,都和媒体的断章取义有关。
最有趣的是,王石似乎是个被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区别对待的人。在2008年“捐款门”事件之后,网络媒体几乎一边倒地批评王石,而传统媒体,特别是平面媒体,态度却都相对客观,还有很多明确表示支持王石的做法。
领导人
王石多年来一直声称自己远离政治,甚至和深圳市的领导们都基本没有直接打过交道。就连曾任市长的郑良玉,王石也仅在他调离深圳前和他一起吃过一次饭——“君子之交淡如水”。但作为全中国最著名的房地产企业的董事长,他不可避免地获得了高层的关注。
1997年1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来深圳调研,深圳市领导圈定王石为代表讲万科的科学管理和规范化建设。
没想到王石没有按照安排,却以万科为例,大谈分税制对企业的影响。分税制是朱镕基自1993年起就力推的一项改革。随后,就房地产能否成为刺激内需的支柱产业,王石陈述了四点顾虑——换句话说,是对朱镕基的主张唱了“反调”。这次座谈会上,朱镕基却公开声称要聘请王石为房地产顾问。
1998年1月,王石又突然接到通知,火速进京,这次,叫他来的依然是朱镕基。“朱总理向我询问了对房地产市场走势的看法。”王石后来回忆说。(编辑/张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