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而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又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方向、过程及结果评估,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然而,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现状看,一些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对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及原则缺乏应有的思考,对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过于强调知识性目标而忽视其他目标的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不够清晰恰当,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意义、策略和要求把握不够准确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阻碍了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我们将在分析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谈谈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与原则,以期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所裨益。
一.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存在片面性,过分强调知识性目标。如有位老师设计的《松树金龟子》的教学目标是:了解金龟子的生态习性;感受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这样的目标定位只是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而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缺乏考虑。
我们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当具有课程意识,应当以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为依据,科学地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是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语文教学目标要包括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调查等技能;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人、对己、对自然的态度,对事物的价值判断等。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内容时,要全面考虑这三个维度,不可偏废。学生的实际是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现实依据。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学生的发展体现出巨大的个体差异。我们要承认差异,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我们感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要注重以下五个依据。
1.要依据语文学科课程的总体目标来制订每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每一节课既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又是整个教学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拟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高瞻远瞩从整体来看局部,使它成为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童年”,虽然各篇的体裁、表达的情感或观点各有所不同,但是文章都以童年时代的回忆为主要内容。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就应该从单元学习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既让学生与作者一起回忆童年,又能从中得到感悟与启迪。
2.要依据新课程三维目标来确立课堂教学目标。要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在具体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根据课堂教学的不同内容,有时可以并列三维目标的要求,有时则不一定要强加上智能培养或思想情感教育目标,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把这些目标隐含在学科知识的教学之中。
3.要依据教材内容的实际来预设教学的具体目标。教学目标应是教材内容的提炼,而不是教材内容的纲要罗列。要具体剖析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时要求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在制定思想情感教育目标时,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知识的教学之中,做到恰如其分。要立足文本,不能脱离教材内容做生硬的说教。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闻二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新闻,新闻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的起点,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将文体知识的掌握作为本课教学重点,在此基础上再体会出当时作者写作此两则新闻时的喜悦、自豪之情。
4.要依据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来思考教学目标。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把握和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和消化情况,估计他们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困难。要抓住一些倾向性、总体性的问题,结合新知识的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制订教学目标。
5.要依据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来处理教学目标。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相互影响、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伴随着师生主体性的发挥,课堂教学不时会生成新的目标,超出教师在上课前的预设。所以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有一定的灵活性,留有一定的张力空间。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情况,要鼓励师生在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充满人文关怀。
二.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在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有些教师存在目标设立的随意性的问题。设计教学目标缺乏指导原则,缺少系统性、全局性的考虑。落实课程目标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其途径是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本质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现代课程观与现代教学观的具体化,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
我们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应遵循以下五条原则。
1.全面性原则。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指向认知,而应该是在认知建构的过程中,促进情绪体验,感受过程,掌握方法,促进正确价值观的自然形成。教学目标要涉及课程三维目标的各个方面,课堂教学应当同时兼顾三维目标体系这个有机的整体,在课堂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受到足够重视,反映能力要求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组织教学内容的主导性目标,而“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设置则是实施上述两类目标的基础。例如《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有位老师的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及其思想和艺术成就。2.通过本文的学习,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表现人物的手法。过程与方法
1.先补充《红楼梦》相关知识,再讲解本文的典型环境,最后通过鉴赏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把握人物的性格。2.知识讲解和研究性阅读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2.了解封建社会的腐朽及其必然灭亡的规律。这个目标设计,看似教师试图从三个维度出发,兼顾了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但是实质上在“知识与技能”这一个维度设计中,缺乏“技能”方面的目标设定,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设计中,又将学生阅读兴趣及了解封建社会规律纳入其中。这样的目标设计看上去涉及三个方面,但是其实质内容没有体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
2.系统性原则。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孤立地就课时而设计课时目标,而是要从“学科课程目标→学科学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逐步系统化,上下贯通,相互联系。各课时教学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要把它们放在一个单元系统中考虑,才能实施有效的教学。例如,在设计《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有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一、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二、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三、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个设计没有注意单元教学目标和本课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没有关注散文中人物描写的教学要求。
3.操作性原则。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不是学习的终点,而应该是学生能力发展的有效路径。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学目标不能面面俱到,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教学进程,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技术和社会实际,使教学目标便于操作,又具有实效性。例如,设计《湖心亭看雪》这一课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一、掌握本文中“雾凇沆砀”“毳衣”等文言词语和“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特殊句式的解释;二、从对雪景的描述、巧遇相同志趣之人的情节安排以及“独”等词语的感悟中,体会作者赏雪的心情。这样结合文本的设计才具有操作性。
4.具体性原则。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必须明确、具体、有针对性,即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共同基础以及学习兴趣、习惯等,把教学目标细致化、具体化。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诗四首》的教学目标,有的教师这样设计:一、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二、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表面来看,这一教学目标设计似乎涵盖了三维目标,但是这三个目标过于笼统,既没有结合诗歌本身的内容来设计,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够具体,也缺乏针对性。也就是说,这一个教学目标似乎放在任何一首诗歌的教学中都可以用。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应结合具体诗歌加以设计。例如,教学《诗四首》其中的《归园田居》时,教学目标应该具体设计为:一、重点理解“愿无违”三个字隐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二、试比较“草盛”“苗稀”“晨兴”“带月”等词语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心情。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当堂背诵这首诗。
5.科学性原则。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要明确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教学目标要针对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有意识地改变实际教学与现代教育思想不相一致的现象,使得目标设计具有科学性。例如,在设计《故宫博物院》一课的目标时,有的教师把“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体会方位词语运用的正确性”设计成“掌握方位词语的准确性”,目标指向有所偏颇。
总之,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中起着统领的作用。有了正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材料才得以组织和调整,教学活动才得以合理安排和开展,学习结果才得以预测和分析,学习评价才有科学的依据。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符合新课程理念,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重视养成学生的完整人格。只有这样,实现语文教学高效率才会成为可能。
吴伟昌,语文教研员,现居江苏无锡。本文编校:左晓光
一.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存在片面性,过分强调知识性目标。如有位老师设计的《松树金龟子》的教学目标是:了解金龟子的生态习性;感受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这样的目标定位只是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而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缺乏考虑。
我们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当具有课程意识,应当以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为依据,科学地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是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语文教学目标要包括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调查等技能;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人、对己、对自然的态度,对事物的价值判断等。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内容时,要全面考虑这三个维度,不可偏废。学生的实际是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现实依据。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学生的发展体现出巨大的个体差异。我们要承认差异,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我们感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要注重以下五个依据。
1.要依据语文学科课程的总体目标来制订每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每一节课既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又是整个教学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拟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高瞻远瞩从整体来看局部,使它成为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童年”,虽然各篇的体裁、表达的情感或观点各有所不同,但是文章都以童年时代的回忆为主要内容。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就应该从单元学习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既让学生与作者一起回忆童年,又能从中得到感悟与启迪。
2.要依据新课程三维目标来确立课堂教学目标。要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在具体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根据课堂教学的不同内容,有时可以并列三维目标的要求,有时则不一定要强加上智能培养或思想情感教育目标,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把这些目标隐含在学科知识的教学之中。
3.要依据教材内容的实际来预设教学的具体目标。教学目标应是教材内容的提炼,而不是教材内容的纲要罗列。要具体剖析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时要求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在制定思想情感教育目标时,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知识的教学之中,做到恰如其分。要立足文本,不能脱离教材内容做生硬的说教。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闻二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新闻,新闻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的起点,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将文体知识的掌握作为本课教学重点,在此基础上再体会出当时作者写作此两则新闻时的喜悦、自豪之情。
4.要依据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来思考教学目标。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把握和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和消化情况,估计他们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困难。要抓住一些倾向性、总体性的问题,结合新知识的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制订教学目标。
5.要依据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来处理教学目标。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相互影响、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伴随着师生主体性的发挥,课堂教学不时会生成新的目标,超出教师在上课前的预设。所以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有一定的灵活性,留有一定的张力空间。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情况,要鼓励师生在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充满人文关怀。
二.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在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有些教师存在目标设立的随意性的问题。设计教学目标缺乏指导原则,缺少系统性、全局性的考虑。落实课程目标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其途径是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本质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现代课程观与现代教学观的具体化,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
我们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应遵循以下五条原则。
1.全面性原则。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指向认知,而应该是在认知建构的过程中,促进情绪体验,感受过程,掌握方法,促进正确价值观的自然形成。教学目标要涉及课程三维目标的各个方面,课堂教学应当同时兼顾三维目标体系这个有机的整体,在课堂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受到足够重视,反映能力要求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组织教学内容的主导性目标,而“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设置则是实施上述两类目标的基础。例如《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有位老师的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及其思想和艺术成就。2.通过本文的学习,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表现人物的手法。过程与方法
1.先补充《红楼梦》相关知识,再讲解本文的典型环境,最后通过鉴赏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把握人物的性格。2.知识讲解和研究性阅读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2.了解封建社会的腐朽及其必然灭亡的规律。这个目标设计,看似教师试图从三个维度出发,兼顾了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但是实质上在“知识与技能”这一个维度设计中,缺乏“技能”方面的目标设定,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设计中,又将学生阅读兴趣及了解封建社会规律纳入其中。这样的目标设计看上去涉及三个方面,但是其实质内容没有体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
2.系统性原则。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孤立地就课时而设计课时目标,而是要从“学科课程目标→学科学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逐步系统化,上下贯通,相互联系。各课时教学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要把它们放在一个单元系统中考虑,才能实施有效的教学。例如,在设计《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有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一、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二、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三、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个设计没有注意单元教学目标和本课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没有关注散文中人物描写的教学要求。
3.操作性原则。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不是学习的终点,而应该是学生能力发展的有效路径。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学目标不能面面俱到,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教学进程,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技术和社会实际,使教学目标便于操作,又具有实效性。例如,设计《湖心亭看雪》这一课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一、掌握本文中“雾凇沆砀”“毳衣”等文言词语和“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特殊句式的解释;二、从对雪景的描述、巧遇相同志趣之人的情节安排以及“独”等词语的感悟中,体会作者赏雪的心情。这样结合文本的设计才具有操作性。
4.具体性原则。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必须明确、具体、有针对性,即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共同基础以及学习兴趣、习惯等,把教学目标细致化、具体化。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诗四首》的教学目标,有的教师这样设计:一、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二、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表面来看,这一教学目标设计似乎涵盖了三维目标,但是这三个目标过于笼统,既没有结合诗歌本身的内容来设计,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够具体,也缺乏针对性。也就是说,这一个教学目标似乎放在任何一首诗歌的教学中都可以用。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应结合具体诗歌加以设计。例如,教学《诗四首》其中的《归园田居》时,教学目标应该具体设计为:一、重点理解“愿无违”三个字隐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二、试比较“草盛”“苗稀”“晨兴”“带月”等词语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心情。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当堂背诵这首诗。
5.科学性原则。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要明确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教学目标要针对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有意识地改变实际教学与现代教育思想不相一致的现象,使得目标设计具有科学性。例如,在设计《故宫博物院》一课的目标时,有的教师把“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体会方位词语运用的正确性”设计成“掌握方位词语的准确性”,目标指向有所偏颇。
总之,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中起着统领的作用。有了正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材料才得以组织和调整,教学活动才得以合理安排和开展,学习结果才得以预测和分析,学习评价才有科学的依据。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符合新课程理念,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重视养成学生的完整人格。只有这样,实现语文教学高效率才会成为可能。
吴伟昌,语文教研员,现居江苏无锡。本文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