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使学生得到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尽可能多地创造教学效益,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而实施的教学活动。它不仅要求教师拥有科学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还必须积极引导学生有效学习。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强调高中物理学习是一个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在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见解。
一、创设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运用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积极开展合作探讨、交流得出许多不同结论。当学生所得的结论不够全面时,可以让学生留下课后再思考讨论,这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培养他们自主创新的能力。
例如,在讲“力的分解”时,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实验:将橡皮筋套在中指上,将铁钉与橡皮筋连接,钉尖端卡在手心处,用另一只手向下拉铁钉与橡皮筋的连接处,体会一下向下的拉力F产生的效果。再问:高大的桥为什么要造很长的引桥?公园的滑梯为什么较陡?学习“力的分解”后其中的问题便迎刃而解。
又如,在讲“平抛物体运动”时,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飞机投掷炸弹的录像,然后把飞机下有三枚炸弹的画面定格;让学生讨论后提出一些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1)左边三颗炸弹在同一竖直线上,右边三颗炸弹为何不在同一竖直线上?(2)飞机上投下的炸弹做什么运动?(3)飞机做什么运动?从而引入新课教学。
创设物理问题情境的关键在于能激活学生思维,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生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的创设“境”,激发学的“情”,对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二、构建互动、探索、合作的学习
方式,培养探索和协作精神
互动学习以合作交流为主要内容,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过程和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必须合作与交流,通过互动认识物理规律与概念,获取物理知识和经验,培养合作意识,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例如,在讨论一对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做功时,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实现差异互补。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物理角度发现、解决问题,发展探索与创新意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新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投入到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并不断提供探索性学习资源,让学生各方面素质在自主探索中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三、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和应用在充实了高中物理课本内容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高中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任何新鲜事物好奇心重,而这些看似简单的多媒体运用往往能够迅速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讲“滑动变阻器”时,先播放一段在晚会上的录像情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观察会场上灯光的强弱变化,并在最后出现字幕:灯光为什么会发生强弱变化?通过短短的几分钟,教师就将全班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节省了板书和画图时间,维系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强情感教育,营造和谐课堂
教学的本质便是以情感交流为基础,通过创设情感体验产生学习需求,激起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因此,积极营造和谐的物理课堂环境对实现教学目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要一味地盯着学生缺点而忽略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给学生留有说的自由,想的空间,做的余地;课余时间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碰到的疑难问题。
五、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研究性、归纳性、引导性、发现性有机结合构成了创新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课程理念,将各种教学因素优化整合,实现教学方法创新,实施有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有能动性的学习者和创造者,而不是纯粹地接受知识的对象,对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选择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要注意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新。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也是广大教师所追求的目标。由于教学策略具有灵活性、选择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教师在精心设计适宜的教学策略时应仔细考虑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目标、学校的条件、师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尽可能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以上仅是个人对物理教学所作的一点研究,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方法研究定会更加深刻具体。
一、创设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运用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积极开展合作探讨、交流得出许多不同结论。当学生所得的结论不够全面时,可以让学生留下课后再思考讨论,这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培养他们自主创新的能力。
例如,在讲“力的分解”时,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实验:将橡皮筋套在中指上,将铁钉与橡皮筋连接,钉尖端卡在手心处,用另一只手向下拉铁钉与橡皮筋的连接处,体会一下向下的拉力F产生的效果。再问:高大的桥为什么要造很长的引桥?公园的滑梯为什么较陡?学习“力的分解”后其中的问题便迎刃而解。
又如,在讲“平抛物体运动”时,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飞机投掷炸弹的录像,然后把飞机下有三枚炸弹的画面定格;让学生讨论后提出一些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1)左边三颗炸弹在同一竖直线上,右边三颗炸弹为何不在同一竖直线上?(2)飞机上投下的炸弹做什么运动?(3)飞机做什么运动?从而引入新课教学。
创设物理问题情境的关键在于能激活学生思维,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生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的创设“境”,激发学的“情”,对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二、构建互动、探索、合作的学习
方式,培养探索和协作精神
互动学习以合作交流为主要内容,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过程和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必须合作与交流,通过互动认识物理规律与概念,获取物理知识和经验,培养合作意识,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例如,在讨论一对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做功时,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实现差异互补。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物理角度发现、解决问题,发展探索与创新意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新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投入到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并不断提供探索性学习资源,让学生各方面素质在自主探索中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三、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和应用在充实了高中物理课本内容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高中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任何新鲜事物好奇心重,而这些看似简单的多媒体运用往往能够迅速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讲“滑动变阻器”时,先播放一段在晚会上的录像情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观察会场上灯光的强弱变化,并在最后出现字幕:灯光为什么会发生强弱变化?通过短短的几分钟,教师就将全班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节省了板书和画图时间,维系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强情感教育,营造和谐课堂
教学的本质便是以情感交流为基础,通过创设情感体验产生学习需求,激起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因此,积极营造和谐的物理课堂环境对实现教学目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要一味地盯着学生缺点而忽略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给学生留有说的自由,想的空间,做的余地;课余时间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碰到的疑难问题。
五、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研究性、归纳性、引导性、发现性有机结合构成了创新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课程理念,将各种教学因素优化整合,实现教学方法创新,实施有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有能动性的学习者和创造者,而不是纯粹地接受知识的对象,对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选择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要注意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新。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也是广大教师所追求的目标。由于教学策略具有灵活性、选择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教师在精心设计适宜的教学策略时应仔细考虑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目标、学校的条件、师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尽可能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以上仅是个人对物理教学所作的一点研究,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方法研究定会更加深刻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