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鸽子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othn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阿桂哥 本名沈桂才,先后出版長篇小说《圆梦》、报告文学集《跨越国界的名字》和《界碑下的足迹》、学术专著《在买方市场下经营报纸》,有中篇小说《虞姬别霸王》《洗心》《水岸58号》《进城》《还珠洞》等发表。《美国博士在南宁打“阿桂哥,钟点工”》一文获中国新闻奖。现供职于广西日报社。
  一
  市委书记魏亚楠要接见庄子东,时间约定在星期五上午十时。
  庄子东这时候不再装逼了。他拿回了令许多“码字工”梦寐以求的“布谷鸟文学奖”,而且,他的小说《麻垌渡口》还是名列中篇之首。消息传开,市文化局院子立马就热闹起来。紧接着,就是市委书记要接见的事情,也很快在微信中疯传。
  他也装腔作势地俗了一回。将要“进宫面圣”,众人恭喜,他也有些飘飘然,也精神抖擞笑逐颜开地说:“是有这么一回事。嗯,是有这么一回事。”
  获奖的名单在北京的报刊上刊登后,省里的记者来了,市里的记者来了,摄像的、录音的、拍照的,稀里哗啦,一下子,东昌市文化局院子里那栋偏僻的楼房热闹起来。
  月初的时候,他一个人去北京领奖,悄悄地把奖杯证书拿了回来。他不说,除了老婆,市里基本没人知道。
  在颁奖会上,有娱记采访他。他的那句话“我的小说写的是一个时代的逝去和一个时代的兴盛”,被记者写进了新闻报道里边。他上台领奖的镜头,也曾在电视里一晃而过。事后,他在网上重新看了一回,觉得自己那高瘦的身影在电视画面里晃荡的时间超过半秒钟。能够在电视上有半秒钟的镜头,十分难得。电视黄金时段一秒钟的广告费,那是常人三五年的工资。这半秒多钟,竟然让自己占领了,凭什么?十指梳理头发,也顺便摸了一把脸,然后,他很有一点名家风范地挨靠在电脑前的椅子上。“啪”的一声,把一支香烟点燃……
  “装逼拿了全国大奖。”
  “装逼这次算是要熬出头了。”
  他姓庄,笔名“掉毛的笔”。这笔名四个字,太长。人们需要简短,就好像河南省简称豫、山东省简称鲁一样,简洁的称呼易于上口、记忆和传播,为此,刚一开始,大伙就叫他“庄笔”。因为他的性格,有一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而每有一篇文章发表却又是那么的沾沾自喜,于是,慢慢地,“庄笔”就变成了“装逼”。你不俗,那你还写什么文章发表什么小说散文呢?那不是一样在沽名钓誉吗?大伙觉得,用这个网络热词来叫他,没错。
  记者来了几拨。这些天,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的领导也是接二连三地陪同记者钻进了这栋偏僻的小楼里。呼啦啦,奔出跑进的,于是,就有好事的人把消息打探到了。在本市报纸、电视新闻还没有报道的时候,庄子东获奖的事情就由这个院子流传出去了。
  庄子东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市文化局工作,六年后,他到市群众艺术馆来当了一名副馆长。去年,群众艺术馆综合办公楼重建,因为临时租赁的办公楼拥挤、嘈杂,他很少到办公楼去上班。加上春节刚过,文化活动少了一大半,闲了,他就躲在家里写剧本。如今,要搞“文化下乡”,要排戏,剧本创作基本上就落在了他的身上。他万万没有想到,因为自己躲在家里,反倒是把领导们都扯到了这疙瘩里来。
  这疙瘩,是一个令小车调头都困难的角落。
  本市的报纸、电视和广播都说了这件事,于是,就证实了。一时间,在东昌这个小城,一些文青还真的是有些手舞足蹈了。
  《东昌晚报》的一个女记者林丹丹不满足于发消息,她要写专访。她登门的时候,庄子东与一帮家乡来的朋友正在吃饭。一坐下来,庄子东就要给她喂酒。拿起调羹,舀了一小勺米酒,就要往人家嘴里灌。林丹丹没经历过这样的敬酒风俗,受不了这等的热情,连忙斜身后退。
  “没见过这样喝酒吗?那好,我们先表演一下。”
  端着大海碗,庄子东把酒喂给他身边的朋友。他的朋友,也端起大海碗,把酒喂给他。于是,就轮到了下一个,转了一圈,马上又转到了林丹丹。这时候,她也不推辞了,张开嘴,含住庄子东递来的调羹,把酒吞了。
  “这是我们老家的风俗。”喝了酒,庄子东就解释,“能这样喝酒,说明坐在一起的,都是好哥们,互敬互爱。当然,也有互不嫌弃的意思。”
  “呵呵,好热情的风俗。”
  “当然,说起来有一点不卫生,但你绝对放心,什么肝炎病毒,什么结核杆菌,经过这五十多度的米酒消毒,都杀死了。”
  “当然,真有传染病的人,也是自觉的,不会加入。”庄子东又说。
  经过这么一说,林丹丹也端起碗来,给大伙一一喂酒,也接受大伙儿一一回敬。
  喝了酒,大伙就高兴了。于是就开始唱歌。“妹仔长得好苗条,身穿花衣束紧腰;走起路来风摆柳,哪个看见不讲好?”“哥讲哥来又不来,害妹夜夜房门开;等到三更才去睡,听见风响又起来。”
  专访很快就在晚报上刊登出来。文章详细地报道了庄子东对文学的理解和追求,特别是对他悄悄去领奖返回后又不声不响的事情,更是作了详尽的过程描写和心理刻画。甘于寂寞、不图名利的一个高洁文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如今,文学边缘化,我真的是没有想到,一篇文章获奖还能引起大家关注。”呵呵,他又装了一回。
  记者说,这可不是一般的奖项啊,是全国大奖。
  恰好,市委书记魏亚楠看到了这篇专访。“读书、赏文、码字,重在谋心而非谋生也。谋心即是雅,谋生确是俗了!”看到这样的句子,他的脸上,露出了些许不快。这个哲学系毕业、经历过二十多年基层磨炼的市委书记,知道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他觉得这篇文章有问题。考察使用干部,不都是要求专业化知识化吗?读书用于谋生,拿着文凭找工作,怎么就俗了呢?平时闲聊说说还可以,而报纸这么刊载,难免会有负面作用。
  再往下,他又看到了这么一段文字,说的是庄子钓鱼。“庄子在濮水边上钓鱼。一天,楚王派来两个使臣请他去做官,庄子拒绝了。他说,有一个神龟,被楚王抓到,杀了,剜肉取甲,然后用锦缎包裹,供于庙堂之上。对神龟来说,是被供在庙堂之上好,还是活着在烂泥塘中摇尾巴好呢?使臣说,对于乌龟,当然是活着在烂泥塘中摇尾巴好。庄子说,既然这样,你们为什么还来请我去做官呢?庄子说的神龟故事,包含着退让避祸的心机。他告诉我们,在一定情况下,清心寡欲、安贫乐道,其实就是一种幸福。”这一段话,庄子东是借以说明自己桃李不言、安贫乐道的一种心态。可在魏亚楠看来,却是很不积极的一种态度。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应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这是党和政府提倡和号召的事情。这样的文字,怎么能在报纸上出现呢?他觉得晚报记者和老总的思想认识有问题,至少应该是业务能力和辨别能力不强。他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在报纸上批下一行字。可写一些什么呢?提起笔,他又犯疑了。俗话说,狗屎不掀不臭,作为市委书记,若是写下了批语,这事就闹大了,倒不如当面提醒当面指正,这样,效果或许会好一些。他知道,批评人需要讲究方法。   于是就吩咐秘书安排。他说他要在常委会的会议室接见庄子东,同时,叫上文化局局长李之春和《东昌晚报》社长、总编和鸣一同参加。
  这个接见会的通知,是以市委书记接见庄子东的名义下达的。魏亚楠觉得这样更好。要说经济,东昌市在省里排名靠后,在全国几百个市里那就更是无名小卒。这样一个偏远落后的地方,要想有一点出彩,那就只能依靠民族风情和文化建设才能有一些作为。这样一个偏僻落后的地方,出了一个“布谷鸟文学奖”得主,确实值得点赞一下。新闻炒作了一番,自然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市委书记出面接见一下,那意义就不同了。当然,他更希望通过接见,再一次掀起一个小高潮,从而把前边“庄子钓鱼”的风头盖掉,让人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倡导文化为人民为社会服务这个氛围上来。舆论需要引导,意识形态的工作需要讲究艺术。
  秘书小肖问要不要准备一个讲话稿。魏亚楠摇摇手,说不要了。接见,也就半个小时的事情。除了寒暄和问候,自己的讲话,也不过十来分钟,这一点口才,他自信自己还是有的。但到底说一些什么,这个,他认为还是要有所准备。“你就帮我找一些资料吧,就把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文艺工作的一些指示、讲话资料找来,特别是‘二为’方向的资料。”
  星期五上午九时四十分,文化局局长李之春和《东昌晚报》社长、总编和鸣就来到了市委常委会会议室。
  可庄子东没有一同到来。
  “为什么不一起来?”和鸣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开口问。
  “通知他一起坐车来的,可他说他自己来。”
  庄子东对给他下通知的局办公室的人说,他没有必要从文化局乘车绕过市委大院再到公务员小区去。他说他自己骑车去比较方便。李之春住的地方不在文化局大院。他从市委宣传部空降到文化局任职,依然住在公务员小区。庄子东说的也有些道理。
  “呵呵,你这就不对了。”
  “怎么就不对了?”
  “市委书记接见,这么大的事情,来之前,你都不跟庄子东见见面,商量商量?你只是叫办公室通知他几点钟乘车出发,就这么简单?”
  “这样说来,是有一点不妥。”
  “书记接见,应该是你带着他一起前来才对嘛。至少,也应该约定个时间在市委大院门前会合呀,你们一个前脚进一个后脚到,怎么说也会让人觉得你们之间有些不协调。”
  都是市里的中层领导干部,平时开会经常见面,说话也不必那么拘谨。和鸣将了李之春一军。
  李之春这时候还真的是觉得自己有些不妥了。庄子东一向装逼,莫不是这一次他也要重演一回?他急忙拿出手机,向群众艺术馆馆长要了庄子东的手机号码。可他一连拨打了三次,得到的回音都是电话暂时无法接通。
  他的额头冒汗了。这个时候,距离预约时间只有十分钟。记者们早到了,录像的记者,已经把摄像机架设好,在候着。
  再次拨打,依然是无法接通。李之春觉得,这一次,很有可能是要再一次被那家伙开涮了。
  在领导面前,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很有学问,规范、统一一下意见,这是官场常识。事前没有好好地谈一次,这确实是失误。但这绝对不是李之春工作的逻辑思维存在问题。要是换了别人,他应该是会这么做的。由于对庄子东没有什么好感,甚至是讨厌,看见都觉得心烦,所以在书记接见之前,他没有安排这么一次预演。
  他的一个远房表侄,从部队复员后,聘在群众艺术馆当馆长助理,曾被庄子东这个副馆长弄得十分尴尬,为此,他是既生气又厌烦。他知道自己跟庄子东尿不到一壶,人家也不会听他的。那家伙是很狂是很傲,可他万万没有想到,那家伙竟然会狂傲到如此地步。他原是这么想的,市委书记接见,市属媒体的记者全来了,多大的面子啊,难道那家伙会拿自己的前程和名声开玩笑?接见的是他,他应该不会整出什么幺蛾子来。李之春是这么想的。
  距离预约时间还有六分钟。作为被接见的人物还没有到来,参加会见的媒体记者,这时候开始交头接耳悄悄地议论了。李之春更是坐不住。如果庄子东真的放鸽子,自己该如何收场?抓着手机,他急忙走出会议室,来到楼前的晴雨棚张望。那个平时他不正眼瞧看的干瘦身影,这个时候,几乎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望了一圈,他没有搜寻到他的救命稻草。他不敢久留。他知道,魏书记的时间观念很强,除了市里的“两会”、党代会等重要会议他是准点露面外,其余的大会小会或者其他什么活动,他总是提前到。他不得不朝会议室跑步回来。果然,刚跑到一半手机铃声就响了。和鸣说:“你干什么去了?魏书记已经到了。”也来不及解释,他一路奔跑,冲入会议室。
  魏亚楠提前了三分钟来到现场。望了一眼,见尽是熟悉的身影,他马上就知道庄子东还没有来。
  “李之春呢,怎么也不见个人影?”
  “来了的,来了的,到门外去了——”
  “呵呵,是催人去了吧?”
  魏亚楠知道,文化人的坏毛病多,稀松、疲沓、长发长须不修边幅等,总是喜欢整出一副与常人不一样的模样和做派,以表示他们的不俗,以表示出他们的风骨。这些,他能理解。一个作家的迟到,他不会去计较。对一个作家,你就不能像对一般干部那样。一般干部上班不得穿无领无袖的衣服,可很多艺术家偏偏就喜欢穿宽松的休闲服装,你去要求,那就显得有些过分(当然,隆重的大会他会提出要求。但有的人不穿,他也不会去认真计较)。
  “魏书记——”
  “来,坐,坐。”见李之春十分尴尬地疾步走来,魏亚楠招招手,示意他坐下,“不是还有两三分钟吗?不急,不急,我们等等。”
  于是就等,于是就闲聊别的。可十分钟过去了,庄子东还是没有来到。李之春摸出手机,要打电话。魏亚楠说不要催了,或许是路上堵车了。他努力地让自己保持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于是就讲孟尝君的故事。“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他把冯谖这几句呼喊念了出来。
  很快,一刻钟过去了,还是不见影子。等候已久的记者们,这个时候,耐心已经经受不住考验了,都十分颓废而义愤地退到了一旁的座椅上,挨靠下來。   很快,二十分钟过去了。
  突然间,魏亚楠对庄子东这个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按照常理,一个市委书记,那是多少人想方设法前来套近乎的,可这个庄子东竟然是等候不来!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他是群众艺术馆的副馆长。”
  “我知道他是副馆长,但——能不能把他的简历发过来看看?”
  “我马上叫人发过来。”
  很快,文化局人事科把庄子东的人事档案拍照然后用微信发了过来。接过李之春的手机,魏亚楠大致地浏览了一遍。
  “呵呵,1985年毕业的中文系本科生,副科级干部干了十五年,呵呵,十四年抗战都把日本鬼子打跑了,他一个副科级干部,干了十五年还扶不了正?听说,除了这次获得‘布谷鸟文学奖’,平时他也写了不少的文章,也写过好多剧本让剧团排演过的嘛——”说了这话,侧脸过来,魏亚楠望了望李之春。他那眼神,似乎在追问,这么有才华的一个人,怎么会副科级一干就是十五年?而你提拔重用的那些人,又有谁能够像他这样才华出众?
  在市委书记眼光的扫射之下,李之春再一次慌乱了。黄豆一般大小的汗珠子,立马在他的额头上冒了出来。“这个——这个——,任用干部,那也是要德才兼备嘛。”
  “不算这次‘布谷鸟文学奖’,他平时的那些成绩,我看当个副局长也不为过,而你们——好了,说多无益,你把他的手机号码留给小肖,改日,我亲自登门去拜访,我倒是想看看,他是怎样的有才无德。”
  上午十一时,魏亚楠还有另外一个活动。这时候,他不得不起身离去。
  十分惊慌地离开了常委会议室,李之春矮墩的身子沉闷地压到了小车的皮椅上。那张和珅式的圆脸上,肥肉颤动,把黄豆一般大小的冷汗珠子抖落、甩飞。平时堆满笑容的双颊,这个时候,如同苦瓜一般扭曲和苦涩。“回——局——里——”除了艰难地从齿缝里挤出这一句话,一路上他一言不发,司机也不敢多问。
  庄子东是故意放鸽子的。市委书记接见那又如何?已经是年过半百快要考虑退休的人了,上进几无希望,放鸽子这么小的事情,开除公职也是几无可能,他怕什么?无欲无求也就无所畏惧。他要给李之春一个难堪。李之春这个人有问题,他看不惯。他提拔的,几乎都是他圈子里的人。谁不向他靠拢,谁就靠边。他喜欢喝酒,酒量也大,为此,文化系统一大帮酒鬼基本上都得到了提拔重用;他喜欢打篮球,为此文化系统很多人都去学打篮球了,那些经常跟他在篮球场上奔跑的人,或是提拔了,或是换了一个好的岗位……这些,庄子东都不喜欢,也懒得靠近。更要命的是,他还得罪了李之春。李之春的表侄从部队复员后就留在了东昌,找表叔罩着。李之春当了局长,也就把他的表侄武明带到了文化局,三年后放到了群众艺术馆,聘任为馆长助理,为提拔为副馆长作准备。由于有一个表叔在上边,此人自然是得到了馆长十分的照顾,让他协助分管办公室和外联科。此人踌躇满志,气焰嚣张,很快就得罪了一大帮人,也闹下了一连串的笑话。一次,在办公室人员的周会上,他竟然公开说馆长助理职务高过副馆长,馆长不在,由他话事。他下文规定,今后公务用车,必须填写车辆派遣单,馆长在家由馆长签批,馆长不在家则由馆长助理签批,如果馆长和馆长助理都不在家,则由副馆长签批。文件打印好并加盖公章,当天就发到了各个部门。看到这样的文件,庄子东立马撕碎,并电话告诉出差在外的馆长,说反了天了,竟然会有这样的规定。馆长也觉得武明这样做确实不妥,于是责令把文件收回、销毁。
  这是庄子东与武明的第一次冲突。
  庄子东发现武明三天不来上班,于是就问人去哪了。办公室的人员回答,说武明腰疼,在家休息。庄子东说:“有病不来上班,那是要请假的,不请假又不来上班,那就是无故旷工。”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把庄子东的原话转告了武明。很快,武明就把电话打到了庄子东的办公室里。庄子东说:“有病可以休息,但要完备手续。三天不见人,也没有个手续,谁知道你干什么去了?”武明说:“我有医院病假条。”庄子东说:“有病假条就拿来呀,你是馆长助理,按理说,请假超过三天,那是要上报局里人事科由局长签批的。”听这么说,武明马上爆粗口,说:“人都病倒了,还要来办理请假手续?”庄子东说:“如果你不能来,可以叫家属送过来,我也可以叫人去取然后帮你办理请假手续。你不来上班,一声不吭就不对了。”电话里,武明继续发飙,气势汹汹,说:“我能来,我马上就过来。”果然,他很快就冲到了庄子东的办公室,拍台大骂:“你狗日的庄子东算个屌,老子不怕你!”庄子东说:“我不用你怕,我只要医院给你开的病假条。”
  武明患的是腰肌劳损,医院开的条子,只是说建议免除重体力劳动,并没有全休半休的词语。庄子东说:“这不是假条。你三天不来上班,我可以不计较,但从今天起你必须上班。”武明在街上开有店面,这几天正在料理自家生意,正忙着呢。听到庄子东说要他立即回来上班,马上就又破口大骂:“腰肌劳损不是病吗?死人了才算是病吗?资本家都没有你心黑!立即上班?哼,凭什么听你的?你算个屌!”
  “你出去!”庄子东不想跟这样没有素质的人争吵。
  “我为什么要出去?你以为这里是你家吗?哦,你喊我来我就来,你喊我走我就走,你当我是你们家的佣人?”
  “我数到三,你必须出去,否则我就打110报警!”
  “我偏不走!”武明不但不走,反倒在沙发上坐了下來。
  “一、二、三!”庄子东数着数,当他数到“三”的时候,果然抓起电话,要拨打110。见来真的了,武明只好退到办公室外,站在走廊里。可他不肯就这样走了,他依然大声叫骂:“打110我就怕你吗?你庄子东算个屌,老子怕你才怪!”
  武明就是这样一个嚣张而又无赖的人。来到群众艺术馆不到两年的时间,几乎跟超过一半的人发生争吵。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三年后被提拔当了副馆长。馆长要讨好局长,极力建议,以增强基层文艺工作辅导力量为名一连递上了两次报告。文化局人事科派人前来征求群众意见,庄子东知道这是走过场象征性地履行这个手续而已,但他还是列举了三条反对意见。李之春得知庄子东反对,就说:“你也太小家子气了,都没有一点胸怀,操你妈逼那是一句口水话嘛,纯粹是口头禅,挂在嘴边的话你也拿来当真了?”庄子东说:“操你妈逼就算是口头禅,他公开大声叫喊庄子东你算个屌,老子不怕你,这算不算骂人?”李之春笑笑,说:“那是年轻人火气大嘛,要理解年轻人爱护年轻人……”庄子东无语了。   在武明提拔这件事上,庄子东算是彻底地得罪了李之春。从那以后的十多年里,他就这样被晾了,副馆长这个职务,一干就是十五年。而武明,则是在五年前就通过“竞聘上岗”而回到局里当办公室主任去了。有人说,得罪了局长,副馆长这个职位,不撤你就算你祖宗保佑了。
  你就晾吧。庄子东早就无所谓了。他知道,只要李之春还掌管文化局,自己就绝对没有提升的机会。于是,他就埋头写文章。这些年来,他还真的发表了二十几篇小说,还有十来篇散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开心。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写,总会有出头的那一天。人可以挂起来,但晾不干。
  他总是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很多人练习打篮球去了,很多人练习酒量去了,可他总是甘于寂寞,干着这些在大伙看来几乎是没有前程的事情。
  上边说的,是庄子东第三次放李之春鸽子的故事。
  二
  庄子东与李之春是同龄人。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他们在市委宣传部有过一年多的共事经历,也算得上是老同事。刚开始,庄子东分配到市文化局艺术创作中心,两年后被抽调到市委宣传部帮助工作。当时,李之春也是新分配来的大学生,由于都是年轻大学生,他们还玩得蛮好。只是后来,庄子东发觉李之春这人很有一些市侩,不正道,于是慢慢地就疏远了。后来,庄子东回到了文化局。李之春曾经跟他说,活动活动,争取留下来,毕竟市委宣传部是领导机关,别的不说,单说科长副科长的椅子也多几把嘛,发展的空间大。可庄子东没有进行任何事关自己前途的经营与谋划,他很明白,自己是那种很难获得别人赏识的人,他也不愿意卖乖弄巧讨取别人的欢心。是文化局的来挂职的,就该回到文化局去。他回到了文化局。李之春给他的结论是,不会抓机会,烂泥巴扶不上墙,就只能往下溜。
  越傲越见鬼。庄子东真的是让李之春说对了。从市委宣传部回来的第二年,他就被下放到群众艺术馆当了个副馆长,副科级干部,也算是提拔了。可细心的人马上就察觉,这其实是明升暗降。市文化局机关那么多科室,随便哪个科室都是可以给他个副科长当当的,可偏偏就被丢到了下属机构里去。到市委宣传部帮助工作一年多你都没法留下并正式调入,这就说明,上级领导看不上你,说明你的能力和品德达不到。既然上级领导看不上,文化局也不好重用,幸好当时的局长还是一个公道人,采取了提拔不重用的办法。庄子东大学毕业好几年了,也该提拔为副科长了,怎么提?那就下基层去吧。
  从那时起,庄子东与李之春的距离就越来越远了,甚至是生疏了。可很多年后,当李之春第二次结婚的时候,庄子东还是收到了“红色罚款单”。
  那天清晨,刚一上班,在群众艺术馆的楼前,庄子东就遇见了前来派发结婚请柬的李之春。李之春说:“我正要来找你呢,没想到在楼下就遇见了,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他们一起乘电梯上楼。
  电梯上升到三楼的时候,停住了。电梯门开了,莫小松进来。
  “你好,好久不见。”李之春主动打招呼,并热情地伸出手来。
  “你好,李副部长!”
  “上次你去部里办事,我们还见过,没想到一晃就是三年过去了。”
  “是呀,上次匆忙,手续不全,幸好是你,不然我就得再跑一次。”
  “哦,对了,我都忘记你贵姓了。”
  “免贵,姓莫。”
  “他是莫老爷,大伙都这么叫他。”
  “瞧我这记性!”晃着肥大油光的脑袋,李之春咧着嘴笑,“对了,莫老爷,我星期天第二次结婚,既然遇上了,那就请你赏光。”
  “呵呵,好呀。”莫小松也是咧嘴笑,“那就提前恭喜了。”莫小松语气有些怪怪的。他的“提前”,听起来有些阴阳怪气。
  “提前就不必了,关键的是,一帮老朋友聚一聚嘛。”
  莫小松在九楼上班。电梯停了,他走出电梯。
  李之春紧追出来。
  本来是要一同到十二楼庄子东办公室去的,可这时候,李之春不能让莫小松就这么跑了。他出来了。出于礼貌,庄子东也只好一起出来。
  从皮包里摸出一张红色请柬,李之春就蹲在地上用膝盖垫着,填写。庄子东望了一眼,只见请柬上早打印好了一排文字,无非是某某与某某于几月几日在何地举行新婚典礼,敬请光临之类。这一行简短的文字,时间地点事件很详细,就差邀请谁还空白着。
  蹲在地上,李之春飞快地写下一个“莫”字,往下,他就没法写了。抬头望了望,他的手悬在膝盖边上。
  “我叫莫小松。”
  “哦,莫小松,是莫小松先生。”蹲在地上,李之春飞快地把请柬填写完毕。站起来,双手递了出来,“请你一定光临哟!”
  “一定,一定,沾沾喜气好事嘛。”
  站在一旁,庄子东在笑。他笑的是李之春见谁逮谁的滑稽。想得起的,早写上了名字;想不起的,那就见谁逮谁。
  “高招呀!”
  “没办法,一时间想不起那么多的人。结婚了,不把朋友请到位,也不好交代。萬一哪一天遇上了,别人就会责怪,说结婚也不通知一声,你看不起人呀。唉,做人难啊,请嘛,怕别人封红包增加负担;不请嘛,又怕别人说我门头高了。”
  “呵呵。”
  来到庄子东办公室,两人匆匆聊了几句,李之春就焦急起身了。他还要到别的办公室去派发请柬。他把请柬丢给庄子东,接着就具体的事项说了一通。他说酒会按照名单编排座次,市委宣传部以及文化系统的领导以及中层人员基本都安排在前台就座。考虑到庄子东有过在市委宣传部帮助工作的经历,于是就安排到了前台,方便交流。“特别是新来的常委部长,在‘文化下乡’活动中看过你写的戏,他总说没有见过你这个大作家。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哟,酒会上,你老兄一定要好好表现表现。安排你在前台就座,主要是方便为你引荐。每个人都会有那么几次改变人生的机会,抓住了,你就赢了。可偏偏就有人,在决定自己未来的为数不多的关键时刻掉了链子,落下终生遗憾……你老兄不会想在基层待一辈子吧?”   “谢谢李部长为我操心了。”
  “这是应该的,谁叫我们是老朋友呢?”
  回到办公室,庄子东就把“红色罚款单”往废纸篓里丢了,人就斜靠在沙发上。“什么狗屁东西?好好表现,无非就是暗示我红包大一点嘛。”
  那晚,李之春二婚庆典上庄子东的座位一直空着。他没有去,他随便编造了一个理由就躲过去了。他只是跟了一个人情,按照大伙平时参加普通婚宴的人情标准封了一个红包,交给莫小松带去。
  上边说的,是庄子东第二次放鸽子。
  三
  五一节前夕,魏亚楠还真的是抽出了时间,专门前来看望庄子东。
  那天,得知魏书记要来,李之春早早地站在文化局院子大门外恭候。
  “你就不要去了,你这一去,人家就很有可能闭门谢客了。”魏亚楠这么一说,很明显地透露这样一个信息,上次庄子东放鸽子的原因,就出在你李之春身上。魏亚楠个子不高,但说话声音洪亮、有力,斩钉截铁一般,特别是他那带有责备口气的话语,总是很有艺术地说到要害之处,还真的是让人如芒在背。
  “庄子东这人很牛,我怕他再放一次鸽子。今天一大早,我——我就派人给盯住了,不过,还——还好,他一直在家等候著。”市委书记来到文化系统,作为局长的他不得陪同在身旁,这一点,还真的是令他十分尴尬。这些天,局里边有人在悄悄议论群众艺术馆新的综合大楼及演艺厅副楼的工程承包问题,他心里更是发慌。那个工程,是他通过围标的方式把综合楼交给了他的一个远房外甥承建和装修。庄子东应该也是听说了的,如果那家伙把这些事情跟魏亚楠说了,那……那不……想着这些,他的额头上冷汗一粒一粒地冒了出来,手,也不自觉地颤抖了。
  “你这是多此一举了!”魏亚楠犀利的眼光扫了一眼,继续说,“我跟他没有什么过节,他为什么要放我鸽子?你盯他,能有什么用?再说了,就算人家这次躲开了,我还可以来第二次第三次嘛,刘备还三顾茅庐呢。”
  这一次,庄子东在家迎接了魏亚楠。他们谈了很长时间。
  除了三个记者,其他的人一律挡在了门外。
  魏亚楠一进门,就闻到了一屋子的油茶味。
  厨房里,庄子东的妻子正在用木槌子“嘭嘭”地打油茶。
  “贵客来了,当然是油茶招待。”
  “油茶是个好东西呀,油茶喷喷香,既有茶叶又有姜。当年乾隆喝一碗,金口御赐爽神汤。”念着打油诗,魏亚楠十分高兴地坐了下来,品尝刚刚出锅的油茶。
  打油茶,是壮、瑶、侗等少数民族待客的主要方式。老叶红茶泡水后,用油锅翻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盐和水煮沸,多数加生姜同煮,味浓而涩,涩中带辣。同时,主人家还会备上花生米、爆米花等,这些东西,撒入茶汤之中,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涩。喝油茶不分季节,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不分早晚,随时煮来招待客人。
  “感谢呀大作家,这次不但不放鸽子,还有这爽神汤招待。”气氛和谐了,魏亚楠就随和地开起了玩笑来。
  “我怎么敢放书记鸽子呢?我怎么敢无缘无故地放人家鸽子呢?”
  “对,对,你说得对,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一个市委书记与一个作家的会谈,于是就从放鸽子说起。对于上次的失礼,见魏亚楠并没有丝毫责备的意思,庄子东说话也就放开了。
  古时候,长途通信,人们喜欢用鸽子来完成,这样既快捷又隐蔽。一次,有两个人约定,到时候我们互相通报情况。可到了约定的时间,其中一人只放来了鸽子却没有书信。另一人说,你怎么只放鸽子不给书信?你这是不履行诺言。这就是放鸽子的由来。
  正常交往,不守信诺,当然不好。但有时候,你也不能说他不好。比如,当你要表达某种特殊诉求的时候,放一次鸽子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兵不厌诈嘛;当你发现别人想利用你的承诺来获取好处的时候,适当地放一次鸽子也未尝不可;当别人忽悠你,放他一次鸽子,无声地反击一下,也是无可厚非。可你要放鸽子,那就一定要是在对方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者自己要实现痛击别人某种不正当行为目的的时候,放了鸽子,让对方有口难言,你自己才不至于成为一个不重信义的人。
  庄子东告诉魏亚楠,他放李之春的鸽子不止一次,而且每一次,他都是放得让他像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在局长的位置上,李之春搞了一些改革,中层竞聘上岗就是其中一项。可他的竞聘上岗,其实就是一个幌子,特别是一些热门岗位,不是他首肯的人物,哪怕你的能力再强,哪怕你的竞聘方案写得再好(其实,都差不多,也好不到哪里去),你也无法竞聘上去。因为,所有的评委都是他选定的,事先打个招呼,那个最高分数就注定了属于除了你之外的某一个人。在文化局里,那些经常被选定当评委的人,心里都很是明白,每一次竞聘,他们都会探听局长的底牌,基本上不会胡乱打高分。其实,这评委也很好当,分也很好打。他们根本就用不着去琢磨那些评分标准和细则,只要知道谁该最高分谁该第二谁该第三第四就行了。那些所谓的评分标准和细则,都是网上下载稍加修改后拿来糊弄人的。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嘛。他们知道,作为评委,你若认真去研读认真去执行,那就是自己找累了。
  当然,李之春也不会跟每一个评委打招呼,他用不着兴师动众。有一两个心腹知道就行了,他们会帮他透出去,让起码一半以上的评委明白局长的用人意向。更何况,他还有第二个撒手锏,那就是组织考察和群众意见。这个环节很微妙。纵使你得了很高的分,但组织考察和群众意见的主动权是掌握在人事科手上。人事科是谁管的,呵呵,理所当然是李之春。分寸都在他手上,事情能大能小,就全由他说了算。为此,几年下来,大家都明白了,李之春所谓的竞聘上岗,其实就是捞政声而已,对于上岗者而言,是走走过场而已。就如同他的工程招标一样。久而久之,对竞聘上岗,大家几乎是没了兴趣。
  那一次,文艺科科长这个岗位再次举行竞聘。按照文化系统副科级干部任期满两年即可参加竞聘的规定,一共有十六人符合条件。可在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只有两个人报名。按照规定,必须三人以上报名才算合法。眼看竞聘就要流产了,人事科科长卢植刚急忙跑去请示该如何圆场。卢科长很焦急。他知道这次李局长是要把一个老同学的侄子扶上位,可人数不够竞聘就只能流产。办不好事情,自己就难交差。他动员了好些人,他的口水都说干了,可就是没人响应。大伙都说,副科级干部之中,庄子东资历最老,水平也高,关键的是也对口,应该动员他。他不参加,我们都没脸去报名。   李之春亲自给庄子东挂电话。
  “老兄呀老兄,我来文化局工作虽然已经三年多了,但无论如何我还是文化系统里的一个新兵呀,我的工作还需要得到你老兄的支持。再说,你老兄也是个老副科了,也该心怀进取嘛,也该抓住机会解决了嘛,难道你想老在群众艺术馆待下去?这次,局里拿文艺科科长的岗位出来竞聘,大伙都说你老兄是最佳人选,你应该报名参加,勇敢地接受党和人民的挑选,这才是正着嘛。”
  对这一大通说辞,庄子东只是嘴上“嗯嗯”“哦哦”地应着,他心里想,人家这是要来拉人去陪公子过考拉人头凑数字。他眼睛明亮,鼻梁很高很直,一副精明透亮的样子。特别是那个鼻子,简直就是狗鼻子,嗅觉十分敏锐。想在他面前耍花招,那简直就是自找没趣。
  “我说了这么多,嘴巴都说起泡了,你老兄到底什么态度呀?”
  “没什么态度。”
  “那就报个名吧。”
  “嗯。”
  不好当面驳回,庄子东只能这么含糊地应承了。其实,他就是明确地答应报名也没有什么。报名,并不等于一定要参加竞聘嘛,谁说的报名了就一定得参加?报名参加国际比赛而临阵弃权的多了去了,这又不违法。
  他下定了决心,先报名后弃权。你玩我,我还想玩你呢。他知道,在李之春操纵之下,竞聘根本就不可能是能者上位,他真的不想去参加对于自己来说根本就不可能胜出的竞聘。
  对于人为操纵的競聘,他不关心不过问,所以,他根本就不知道在他之前只有两个人报名的事情。直到竞聘开始的那天下午抽签的时候,他才知道,包括他自己在内,参加竞聘的只有三个人,而且他是最后一个。李之春给他打电话,那是忽悠他前来救场。没有他的报名,这场竞聘就流产了,前边两个人之中某一个等着上位的人,晋升的美梦就要破灭了,起码也是要等到下一轮了。他不想做李之春操纵局势的一枚棋子。这么想着,心里立马就产生了怒气。这怒气,令他膨胀令他抓狂。
  他没有伸手抓阄。当然,也不用他抓,最后一个签理应就是他的。人事科的工作人员说他是二号签。
  每人演讲十五分钟。第一个人演讲完毕之前三分钟的时候,他借口上厕所,于是就溜了。
  人事科工作人员数次拨打电话,呵呵,他的手机关机,人找不着了。
  没有办法,只能宣布停止。李之春十分恼火。
  第二天,庄子东按时上班。
  一大早,人事科科长卢植刚就把电话打到他的办公室。
  “我知难而退,这不犯法吧?”
  “你是在拿我们整个文化系统来开玩笑!”
  “到底是谁拿谁来开玩笑,我看还得好好地理论理论!”
  当然,后来谁也没有去理论。李之春说:“算了,算了,就算我们惹上了一个癫仔吧。”
  听完这么一些故事,魏亚楠哈哈大笑。
  “如果他还生出什么幺蛾子,我还会继续放他的鸽子。”
  “我看可以!”
  他们聊着,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记者同志,这些,请你们不要外传,也不要议论,就当作是一次扯淡会,让这些话语水过鸭背,左耳进右耳出,都记住了吗?至于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该怎么处理,那是组织的事情。”
  “听魏书记的。”
  “大作家呀,人家记者同志也都是有任务在身,我们也不能让明天的报纸开天窗呀,是不是配合一下谈谈正事?”
  “请魏书记作指示。”
  “那我就抛砖引玉,先讲讲大道理,然后你来说说创作感受以及文艺工作该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好吧?”
  “听书记的。”
  责任编辑    坛 荷
其他文献
大暑不期而至  慵懒中听见流浪的心归来  时间蛰伏于彼此退路  夏的惊雷于无声处  七彩太阳雨飘洒  投下令人眩晕的斑斓云影  风若有若无吹拂树叶  光线串珠般照射下来  你在褥热困倦的昏睡里遁迹  如嘶哑的蝉鸣  头饰一朵绽放的蝴蝶结  无瑕的天真将脸颊羞红  夕阳下,你手捧花束  路上听她们轻浅耳语  在细密重叠的花瓣里  寻找鲜艳的心事  夜之心灵密码  夜的天幕有很多皱褶  就像悬疑的故事
期刊
一生中  我掐算过父亲  掐算过他遗留的财产  除了六个儿女,最值钱的  就是一辆永久牌自行车  像爱自己儿女一样  闲下来时,喜欢一遍遍擦拭  各个部位,该放油的放油  该抹灰尘的抹灰尘  锃亮锃亮的样儿  似是在打造理想的人生  而让我难以置信的是  即便让我们稀里哗啦骑坏了  也没见过他搭上母亲  走进一次县城  或者更远的地方  现在,记忆的蛛网  已布满脱漆的车子  轮胎干瘪,后座空荡 
期刊
家族或消失在水里的人  自从孤寂以来  所能学会的,便是不断尝试与自己跳舞  在丢失了旧名字,野生的母亲河旁  在每天的报纸面条马桶  你知道,那时,战争无处不在  咆哮在汤锅里沸腾  在碗盆中回响  即使我们出门在外  寻求儿时的玩伴,膨胀的月亮自我  我依稀记得,在偌大的一片荒地  我抚摸了你的脚踝  你摘掉我的鱼鳃  而他们笑了,就像所有消失在水里的人们  “我们的骨头天生就是趋向透明的” 
期刊
本期散文新观察栏目迎来了江西青年散文作者谢宝光的新作。作为在江西出生、上学,然后在异地工作生活的青年作者,谢宝光成名较早,产量却很低,属于较为典型的“慢写作”一族。此外,散文新观察栏目所推介的90后作者到这一期为止,基本上临近尾声,读者诸君可以注意到,这十几位作者的成长履历起码在一个点位上趋于同一,即他们所出生的省份和工作生活的省份皆为花开两朵的关系,这也是流动性社会的必然产物,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在
期刊
剑书散文集《奔走的石头》最先吸引我的是作者自序《那一季翻山越岭的眺望》。这篇长序让我感兴趣的倒不是作者童年、少年,乃至青年读书与写作的经历,而是他对当代散文不良现象的否定和对散文创作的理解与憧憬。  他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当下散文的“小情绪宣泄”“原貌实录”和传统散文理论“僵化而陈旧的表达”;“低估了散文门槛”而造成缺乏精品的泛滥;“看不到作者本人的心灵”的写作者遍地皆是而量多质劣,以及“人人都可以写
期刊
→ 罗南 广西凌云人,有散文、小说散发在《花城》《作家》《广西文学》《美文》等刊物,有作品入选多种选本,散文集《穿过圩场》获第八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一  二姐不如意的时候就会声讨我,她总喜欢提往事。她说,你小时候,我背你上学,你一哭,老师就叫我出去。我背着你,在操场上转。你总是哭,我便总是在操场上转。你小时候特别爱哭。  ——关于这些,我一点儿记忆都没有了。我的记忆更多的是家门前那片空地,白
期刊
读完陈坤浩《亚拉的礼物》,我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作为90后诗人,尤其是浸染了东西方文化精髓的“学院派”诗人,他们的哲学立场、神话寓意、生活标识和文字品相究竟要达到怎样的质地才能算是好诗,这种标准肯定不是唯一的。正因为如此,我们试着走进陈坤浩的诗歌世界,看看他是怎样为我们呈现出不一样的精神世界。  大多学院派的诗人,他们的诗品总与哲学立场、神话寓意、生活标签和文字品相息息相关,陈坤浩的《亚拉的礼物
期刊
→ 李治邦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文学院专业作家,发表中短篇小说两百多篇,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新华文摘》《作家文摘》等选载,出版长篇小说十多部,编剧电视剧、话剧和小品等作品十多部。话剧剧本《希望之歌》获全国第五届群星奖银奖,电视连续剧剧本《苍茫》获1995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广播剧《咱们工人》获1996年全国政府奖二等奖,短篇小说《关于我爹和鸟》获1994年天
期刊
→ 左娇娇 安徽安庆人,毕业于广西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在《广西文学》发表过多篇小说作品,曾获首届“意林杯”“寻找张爱玲·寻找三毛”文学大赛短篇组一等奖。  缕仪从未想过,自己会在二十年后坐一天一夜的火车到那座南方不知名的城市去看惠琪。那里有她不喜欢的芒果,有臭味熏天的榴莲,有令人难以忍受的炎热,但却住着她一辈子都割舍不了的惠琪。  1998年,肆虐的洪水漫过江浙,那一年缕仪刚刚十九岁,父
期刊
一顶棕树叶做的斗笠  挂在老屋的墙壁上  祖母戴过,祖父戴过  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和我  都戴过  后来别人往城里跑,我往城里跑  斗笠也跟着我往城里跑  它跟我走过大街小巷  我哭泣,或摇头晃脑地笑  它也哭泣,或摇头晃脑地笑  北上蒙古,南下广东  胡子长了一茬又一茬  斗笠也从青年走向暮年  随我飘呀飘,从春飘到秋  从一座城市飘到另一座城市  有一天,我與一个流浪汉  在桥洞不期而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