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国菜荟萃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uc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墨西哥国菜:玉米宴
  
  墨西哥人以玉米为主食,国宴也是一盘盘玉米美食。“托尔蒂亚”是将玉米面放在平底锅上烤出的薄饼,类似中国的春饼,香脆可口,尤以绿色玉米所制的薄饼最香;“达科”是包着鸡丝、沙拉、洋葱、辣椒,用油炸过的玉米卷;最高档的“达科”以蝗虫做馅;“达玛雷斯”是玉米叶包裹的玉米粽子,里面有馅拌鸡、猪肉和干果、青菜,肉香伴香嫩叶芬芳,吃后齿颊留香;“蓬索”是用玉米粒加鱼、肉熬成的鲜汤。整席玉米国宴,包括面包、饼干、冰淇淋、糖、酒,一律以玉米为主料制成,令人开眼界。
  
  德国国菜:香肠 火腿
  
  德国人是名副其实的“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民族——吃猪肉喝啤酒。德国人每人每年的猪肉消耗量为65公斤,居世界首位。由于偏好猪肉,大部分有名的德国菜都是猪肉制品。德国的食品最有名的是红肠、香肠及火腿。他们制造的香肠种类起码有1500种以上,并且都是猪肉制品。最有名的“黑森林火腿”销往世界各地,可以切得跟纸一样薄,味道奇香无比。德国的国菜就是在酸卷心菜上铺满各式香肠及火腿;有时用一整只猪后腿代替香肠和火腿。那烧得熟烂的一整只猪腿,德国人可以面不改色地一人吃掉它。
  
  乌干达国菜:香蕉饭
  
  非洲的乌干达,招待客人自始至终不离香蕉。客人入屋,先敬上一杯鲜美可口的香蕉汁,然后端上烤得焦黄的香蕉点心。正餐吃一种叫做“马托基”的香蕉饭。“马托基”是以一种不甜的香蕉品种为原料,剥皮捣成泥状,蒸熟后拌上红豆汁、花生酱、红烧鸡块、咖喱牛肉。吃过“马托基”的人,普遍称赞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饭”,因而它成了乌干达国宴的主菜。乌干达的“国饮”是以香蕉和高粱面混合发酵酿成,香甜醇厚。开宴时,将酒坛摆在桌上,坛顶插着1米长的草管,宾主吮管对吸。
  
  日本国菜:生鱼片
  
  日本人自称为“彻底的食鱼民族”。日本捕鱼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每年还要从国外大量进口鱼虾,一年人均吃鱼100多斤,超过大米消耗量。日本人吃鱼有生、熟、干、腌等各种吃法,而以生鱼片最为名贵。国宴或平民请客以招待生鱼片为最高礼节。日本人称生鱼片为“沙西米”。一般的生鱼片,以鲣鱼、鲷鱼、鲈鱼配制,最高档的生鱼片是金枪鱼生鱼片。开宴时,让你看到一缸活鱼,现捞现杀,剥皮去刺,切成如纸的透明状薄片,端上餐桌,蘸着佐料细细咀嚼,滋味美不可挡。
  
  巴西国菜:烤牛肉
  
  烤牛肉是巴西上层宴客的一道国菜,也是民间最受欢迎的一道菜。烤牛肉不加调料,只在牛肉表面撒点食盐,表层油脂渗出,外面焦黄,里面鲜嫩,有一种特有的香味。烤牛肉依部位有大腿、前臀尖、后臀尖、牛峰、牛排、里脊等十多道,道道色泽不同,风格各异。你要吃什么,服务员便削什么到你盘中。上国菜之前,先上若干道烤“小菜”:烤香肠、烤鸡心、烤鸡腿、烤猪脊、烤猪排……客人对这些菜最好浅尝辄止,不要填满了肚子,因为这些菜只能算是“配角”,烤牛肉才是真正的“大牌”。所以有經验的食客要等到香喷喷的烤牛肉出台时才大开吃戒。
  
  丹麦国菜:魔鬼太阳
  
  丹麦人爱吃鸡蛋糕与甜点,做出了风靡世界的丹麦奶酥。丹麦气候寒冷,大地是个天然的冷冻箱,肉类无腐败之虞,可以拿来生吃。丹麦最有名的国菜就是用生牛肉剁成泥状,上面放一个生蛋黄,与肉搅匀了用汤匙挖下来一口一口吃掉,这道菜叫“魔鬼太阳”,脾胃虚弱的人看到这道菜可能作三日呕,但是丹麦人吃起这道大餐却是食之如甘饴。
  
其他文献
我在晨曦日暮中走过了古城的一街又一巷,触摸那早已斑驳却依然鲜活的院墙,领略了或温婉或浑厚的古老之美,看时光在这里停下脚步又转身。旖旎的大自然用那神奇的手,将我拉进了另一段时光隧道,开始了迷人的天堂之旅。  前往香格里拉的路上,必须经过闻名遐迩的长江第一湾。万里长江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腾而下,与澜沧江、怒江一起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形成了“三江并流”的壮丽景观。到了香格里拉县的沙松碧村,
期刊
“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赏石,自古有之。爱石玩石之人,以此陶冶性情,更当作与自然相融的奇妙之道。  “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追溯起来,我国的赏石文化始于春秋战国时代。战国《尚书·禹贡》记载:“泰山山谷产怪石,是贡品”。而最有名的典故,就是卞和与“和氏璧”的故事。从那时起,人们对石头就有了很高的鉴赏能力和雕琢加工能力。赏石盛行于唐宋,繁荣于明清,发展于现代。因
期刊
“丰碑”自古不是碑    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竖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上有圆孔,“施轳辘以绳被其上,引以入棺也”,亦即下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
期刊
生意人被称为“商人”由来已久,“商人”这一名词是怎么来的呢?  这得从商朝说起,商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有“商葩翼翼,四方之极”之称。以肉食品为例,从黄牛的养殖、贩运、屠宰到销售的全过程,在商代时已经形成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在市場上流通。商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牵着牛车和乘船从事长途贩运的商贾。商代后期,都邑里出现了专门从事各种交易的商贩,吕尚(姜子牙)
期刊
韩南题诗拒婚  張雨    南朝时,福建读书人韩南直到老年时才通过了乡试,但在殿试中又一次榜上无名。皇帝见他白发苍苍,仍求取功名,起了恻隐之心破格将他录取,算是中了“恩科”。  韩南高中之后,在他的家乡一下子成了名人,顿时身价百倍,上门祝贺和提亲的人络绎不绝。韩南知道自己早过了结婚成家的年龄,不打算择偶成家了,但想到上门提亲的人也是一片好心,不能得罪,于是写了一首诗贴在大门上。诗是这样写的:“读尽
期刊
【案情回顾】    肖先生左脚无名指内侧有2个鸡眼,已经长了20多年,最近鸡眼痛得厉害,他决定找人将其挖掉。得知有个游医在东街口邮电大楼前摆摊挖鸡眼,肖先生便前去找他。  肖先生回忆:挖鸡眼的游医是个40多岁的男子,胖胖的,打扮得有些花哨。附近报刊亭的老板说,该男子每天都来这里摆摊,生意不错。游医告诉肖先生,挖鸡眼论“根”收费,每根4元。肖先生不清楚论“根”收费是什么意思,只知道挖1个鸡眼要80元
期刊
七夕夜晚,人们或抬头观看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偷听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同一个七夕节,在各地的节日活动内容虽各不相同,但都有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据史料记载,七夕习俗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
期刊
身边随手可得的食材也许就是一道不错的养生祛病的良方。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下变废为宝的美食做法吧!    【冬瓜皮赤豆饮】    冬瓜是这个季节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在这里我却要问一句:你家的冬瓜皮扔了吗?  中医讲究“食药同源”,有些食物既是美味,又是很好的药材,这些食物不仅能够填腹充饥,同时具有治疗一些疾病的作用,今天我们来说一道用冬瓜皮做的饮品。冬瓜皮与赤小豆、红糖适量,共同煎煮,待豆烂后食豆喝汤,
期刊
“我用两块12伏的蓄电池,就能跑将近30公里。”75岁的杨开生老人兴冲冲地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研究成果”。这位小学都没念完的退休工人,本该安享晚年,却偏偏不“安分”地搞起了“小发明”,他研制的“磁能动力发电装置”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另有10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了外观设计专利。其中“车辆防盗撑脚”、“涨闸自动防盗锁”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已经由扬州、泰州的厂家投入生产。    有自己的“
期刊
趁着假期的空闲,趕回家拜见我的老母。  回到了我长大的老家,真是倍感亲切!家还是我从小生活的那个地方,只是房子变化了,生活设施也更方便了,这里是老人风风雨雨几十年度过的地方,是充满希望和快乐的地方,这里已成了老人难于割舍的地方。  在家的感觉真好!本想回家后多帮老母做一些事,但老人却执意不肯让我做,还说:“你在外辛苦了,回家来就好好歇歇吧!”每到这时,我的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酸楚——我想哭!泪还不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