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提升幼儿园的育人工作效率,往往会采取家园合作的模式。家园合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于幼儿的发展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意义重大。本文中,笔者主要对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方面进行细致深入地分析,希望能给相关的幼儿教育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教育;习惯养成;研究
在整个人生受教育的各个阶段中,幼儿教育可以说是第一个阶段,也是最基础的阶段,这一时期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后期各方面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幼儿园教育工作不仅仅只依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力量,还需要家庭教育和家长的配合,在二者的合作中逐渐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家园合作的意义
所谓家园合作,就是指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合作来参与和促进幼儿成长,实现双边的互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在实际的合作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师应掌握儿童发展的身心规律和特点,采用符合幼儿发展的保育方法。作为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长期性,运用好家长与幼儿这种较为特殊的亲情关系,采用多样性的教育方式。家园合作可以发挥二者的教育优势,保证幼儿教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现如今,很多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会陷入一定的误区。人文儿童的教育就应该以感情为前提,对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这对于幼儿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另外,幼儿园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忽视幼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因此,实行家园结合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将家园双方的教育优势相结合。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的完整性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会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1.建立家园联系的纽带
一般来说,家园之间联系的纽带就是家园联系表,通过联系表的建立,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家长可以通过家园联系表了解到幼儿在幼儿园中的状态和表现,同时幼儿教师也可以通过家园联系表来了解幼儿在家的状态。这样一来家长对幼儿的督促和管理会更加专业,幼师也可以根据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制定相应的保育方法。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家长和幼儿园还可以根据孩子的成长状态来采取最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孩子会逐渐进步,家长和教师都会十分欣慰。可见,开通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教育通道,加强二者的联系,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还能够达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多开设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
幼儿园的孩子更需要家长的关注,为了能够让家长参与到教育孩子和培养孩子的活动中来,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亲子活动,让幼儿家长们能够前来观摩学习。亲子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是拉近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做好幼儿的家庭教育,同时也是让幼儿得到更多的关注,对生活充满信心。通常情况下,亲子活动的类型有手工制作、集体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等等。通过这些类型的活动,幼儿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培养幼儿懂得感恩和尊重,进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在潜移默化当中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3.定期召开家长会议
说起家长会,人们都会直接想到进入到小学阶段的学生。事实上,幼儿园更应该召开多种形式的家长会,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幼儿的成长打下基础。在召开家长会时,教师可以向家长讲授一些科学的育儿知识,让家长了解到如何教育幼儿。同时,还能够解决家长在日常育儿方面的困惑,因为幼师都是相对专业的保育人员。由于幼儿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习惯,需要幼师和家长加强沟通。家长会就是沟通幼师和家长的最好也是最有效方式。在幼儿家长会上,家长可以提出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畅所欲言。针对家庭教育的迷茫之处,以及幼儿性格、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可以向幼师提问。当然,幼师也可以从专业和实践的角度来要求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工作。在家长会上,家长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心得,将好的育儿经验进行分享交流,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4.做好个别化幼教
幼儿的家庭环境不同,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同,加上幼儿本身就是具有独立性的个体,因此在日常行为习惯表现上就会出现差异。幼儿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行为特点和习惯特征进行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幼师要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家庭环境和家庭背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得心应手。例如,多数幼儿是家长的独生子女,因此父母的溺爱比较严重,使得幼儿逐渐养成了以个人为中心的坏习惯。针对这种情况,幼师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让幼儿了解以自我为中心是不好的习惯,然后逐渐引导幼儿克服这一缺点。同时还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从家庭教育方面入手,改掉幼儿的这一不良行为。还有一些幼儿表现出做事的意志力不强,做事容易半途而廢,或者是遇到问题选择逃避。针对这种现象,幼师则主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鼓励幼儿学会坚持,幼儿有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极大的肯定,这样一来,幼儿的自信心增加,意志力也会逐渐增强。可见,对于不同的幼儿要采取不同的保育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进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5.做好强化巩固工作
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本身就是一个复杂性较强,且难度较大的工作内容。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幼儿新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能说明幼儿已经将其内化,而是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强化和巩固,保证幼儿完全养成了这一习惯。通常情况下,幼儿园可以设置一个奖励墙,如果幼儿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可以给一个奖励,家长也要参与到奖励其中,对幼儿多鼓励,多肯定,久而久之,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就会得以养成。
三、总结
总而言之,幼儿时期可以说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园和家长之间要加强合作,在幼儿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做好联系,做好优势互补,相互交流,共同为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宝冬.家园合作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分析[J].儿童与健康.2018(Z2)
[2]许秋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五法"[J].甘肃教育.2016(12)
[3]杨英当.简论中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61)
[4]冯琳.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学园.2013(34)
(作者单位: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中心幼儿园)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教育;习惯养成;研究
在整个人生受教育的各个阶段中,幼儿教育可以说是第一个阶段,也是最基础的阶段,这一时期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后期各方面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幼儿园教育工作不仅仅只依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力量,还需要家庭教育和家长的配合,在二者的合作中逐渐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家园合作的意义
所谓家园合作,就是指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合作来参与和促进幼儿成长,实现双边的互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在实际的合作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师应掌握儿童发展的身心规律和特点,采用符合幼儿发展的保育方法。作为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长期性,运用好家长与幼儿这种较为特殊的亲情关系,采用多样性的教育方式。家园合作可以发挥二者的教育优势,保证幼儿教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现如今,很多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会陷入一定的误区。人文儿童的教育就应该以感情为前提,对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这对于幼儿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另外,幼儿园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忽视幼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因此,实行家园结合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将家园双方的教育优势相结合。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的完整性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会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1.建立家园联系的纽带
一般来说,家园之间联系的纽带就是家园联系表,通过联系表的建立,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家长可以通过家园联系表了解到幼儿在幼儿园中的状态和表现,同时幼儿教师也可以通过家园联系表来了解幼儿在家的状态。这样一来家长对幼儿的督促和管理会更加专业,幼师也可以根据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制定相应的保育方法。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家长和幼儿园还可以根据孩子的成长状态来采取最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孩子会逐渐进步,家长和教师都会十分欣慰。可见,开通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教育通道,加强二者的联系,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还能够达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多开设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
幼儿园的孩子更需要家长的关注,为了能够让家长参与到教育孩子和培养孩子的活动中来,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亲子活动,让幼儿家长们能够前来观摩学习。亲子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是拉近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做好幼儿的家庭教育,同时也是让幼儿得到更多的关注,对生活充满信心。通常情况下,亲子活动的类型有手工制作、集体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等等。通过这些类型的活动,幼儿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培养幼儿懂得感恩和尊重,进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在潜移默化当中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3.定期召开家长会议
说起家长会,人们都会直接想到进入到小学阶段的学生。事实上,幼儿园更应该召开多种形式的家长会,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幼儿的成长打下基础。在召开家长会时,教师可以向家长讲授一些科学的育儿知识,让家长了解到如何教育幼儿。同时,还能够解决家长在日常育儿方面的困惑,因为幼师都是相对专业的保育人员。由于幼儿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习惯,需要幼师和家长加强沟通。家长会就是沟通幼师和家长的最好也是最有效方式。在幼儿家长会上,家长可以提出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畅所欲言。针对家庭教育的迷茫之处,以及幼儿性格、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可以向幼师提问。当然,幼师也可以从专业和实践的角度来要求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工作。在家长会上,家长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心得,将好的育儿经验进行分享交流,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4.做好个别化幼教
幼儿的家庭环境不同,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同,加上幼儿本身就是具有独立性的个体,因此在日常行为习惯表现上就会出现差异。幼儿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行为特点和习惯特征进行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幼师要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家庭环境和家庭背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得心应手。例如,多数幼儿是家长的独生子女,因此父母的溺爱比较严重,使得幼儿逐渐养成了以个人为中心的坏习惯。针对这种情况,幼师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让幼儿了解以自我为中心是不好的习惯,然后逐渐引导幼儿克服这一缺点。同时还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从家庭教育方面入手,改掉幼儿的这一不良行为。还有一些幼儿表现出做事的意志力不强,做事容易半途而廢,或者是遇到问题选择逃避。针对这种现象,幼师则主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鼓励幼儿学会坚持,幼儿有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极大的肯定,这样一来,幼儿的自信心增加,意志力也会逐渐增强。可见,对于不同的幼儿要采取不同的保育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进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5.做好强化巩固工作
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本身就是一个复杂性较强,且难度较大的工作内容。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幼儿新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能说明幼儿已经将其内化,而是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强化和巩固,保证幼儿完全养成了这一习惯。通常情况下,幼儿园可以设置一个奖励墙,如果幼儿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可以给一个奖励,家长也要参与到奖励其中,对幼儿多鼓励,多肯定,久而久之,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就会得以养成。
三、总结
总而言之,幼儿时期可以说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园和家长之间要加强合作,在幼儿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做好联系,做好优势互补,相互交流,共同为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宝冬.家园合作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分析[J].儿童与健康.2018(Z2)
[2]许秋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五法"[J].甘肃教育.2016(12)
[3]杨英当.简论中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61)
[4]冯琳.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学园.2013(34)
(作者单位: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