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组建设,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lig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课组是学科教学最重要、最前沿、最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组织,所以现在学校都非常重视备课组建设,备课组的活动也很频繁,丰富。那么,如何在建设备课组过程中努力提高组内教师的专业水平,如何让备课组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呢?笔者认为,以下备课组的建设实践值得尝试。
  
  一、认真开好每一次主题式备课组活动
  
  现在很多学校备课组活动很频繁,但没有针对性,组员集合后随便讲几句,记录一下便草草结束。这样的备课组活动根本无法起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白白浪费了教师的时间。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备课组活动不在多,而在于精,应克服随意性,体现针对性和规范性,能够起到对前期工作及时反馈和总结作用,对后期工作明确引领和指导作用。鉴于以上思考,笔者认为主题式备课组活动值得提倡。
  笔者所在备课组基本每半月召开一次备课组会议,在会议之前备课组长要做好“四定”工作(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持人),并在内网上提前发布。每个备课组成员针对活动主题均要有所准备,每人都要发言,轮流主持,并将讨论内容记录备案。这样一来,每次活动都有问题可讲,并能讲到点子上,时间不长,但非常必要且效果明显。
  
  二、经常组织对常态课的听课评课活动
  
  常态课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主要授课形式,是呈现教会死智慧或问题的主要展台,是数量最多、使用频率最高的授课形式,所以备课组进行对组内教师常态课的听课评课活动非常必要
  笔者所在的备课组基本能做到美洲组织听评课一次,遇到组内老师开课,组内其它老师必须参加,如果课程有冲突,提前调换好,同时还会邀请其它年段老师参加。
  听课听什么?备课组长应在听课前作好分工,一般的听课任务有以下几项:(1)教学主题(2)教学结构(3)教学语言(4)提问艺术(5)走动路线(6)提问人数及分布(7)板书情况(8)教学生成和教学机智(9)学生反映情况。根据参加听课人数的多少,分配不同的听课任务,这样听课老师就可以各司其职,全面开展对课堂的调研,全面了解教师授课过程中的亮点或不足。
  听课后必评课。评课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流程进行:(1)上课老师讲备课思路及预设效果(2)每一位听课老师就自己的听课任务进行反馈和评课,评课时尽量不讲套话、官话,重点讲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3)上课老师和评课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意见,达成共识。
  通过对常态课系统、长期的听课评课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备课组每一位老师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每一位老师上课、听课、评课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形成了备课组的整体特色和风格,大大增强了备课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
  
  现在各中学青年教师的比率都很高,如何提升青年教师的水平,更好地发挥青年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那么备课组如何培养青年教师,让其快速成长起来呢?除了上述两项系统工程以外,笔者认为还应给予青年教师以机会和压力。
  1、给予机会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青年教师有着很多老教师无法比拟的优势,备课组长要善于给机会,搭台子,要勇于让青年教师挑担子。一般来讲,青年教师面对学校给予的机会都会十分珍惜,只要肯钻研,肯努力,再加上组内老师帮助,获得成功的机率是很大的。
  2、给予压力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在给予青年教师机会的同时,还要给予压力,要让青年教师炼好内功,迎接挑战。笔者认为就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以下“修炼路径”很有必要。
  (1)做高考(模拟)卷。备课组应组织青年教师进行高考水平测试或跟学生同时考试,以了解自己的专业水平及努力方向。
  (2)参与命高三月考卷。高三月考次数多,难度大,让青年教师参与命卷工作可以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命题能力和专业素质,可以促使其对课堂教学有更多的思考和更深的研究。
  (3)参与批改高三月考卷。通过考试可以充分反映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答题情况,青年教师参与高三月考卷的批
  改,可以全面了解学生考前、考中的全面信息,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和方向。
  
  四、增强科研意识,以科研促教育促发展
  
  教育科研可以发现教学中的客观规律,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所以在备课组内营造浓厚的科研意识和研究氛围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开展有效的教育科研呢?笔者认为备课组应切切实实地进行一些必要的“草根研究”。“草根研究”是教师教学中的“行动——领悟式”研究,是植根于教学实践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是将探究方法渗透到日常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备课组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组员无论是撰写教育随笔,发表教学论文,申报研究课题还是参加教育教学业务比赛,均应以教学实践的“草根研究”为基点,努力做教学“田野”里的调查者,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自己。这样的研究是实实在在的,是有生命力的,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也一定能对备课组内成员的专业成长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少不了自己的努力,少不了专家的点拨,但同伴互助,氛围引领,制度保障亦是不可或缺的。备课组是教师教学活动赖以开展的最基本组织,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系统、全面的备课组建设工程,必将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必将使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越走越宽。
其他文献
摘要:一九七八年英国学者Brown 和Levinson第一次对礼貌和面子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他们发现在提请求和建议时,if条件句和主句的顺序会产生不同的礼貌效果,条件句先于主句会使言语行为更礼貌,至于为何会这样他们尚未找到原因。本文试从心理情感、信息分布与句尾焦点原则、时间的象似性与语言的线性特征、典型条件句语序对非典型条件句语序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在请求和建议中条件句先于主句会更礼貌的原因。
期刊
摘要:为探索进一步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进行了英语能力分级培养的教学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实施英语能力分级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能够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英语能力;分级培养;学业成绩    1、前言    职业教育是一种生成人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活动,
期刊
摘要: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深受其理念论的影响,理念论是其教育思想的认识论根源。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认识论特征表现为:认识之源与教育目的的高度一致性,人性假设与教育制度的高度一致性,价值论与社会性取向的高度一致性。从认识论到教育目的论、再到社会价值论,柏拉图思想中始终贯穿理念论思想,体现了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的一贯性和彻底性。  主题词:柏拉图;教育思想;认识论特征    一、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理论依据及基本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以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为其办学目标,而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环节是关键。如何针对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设置合理而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独立学院学院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是独立学院这种新兴的办学方式始终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文重点要阐述的问题。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    独立学院是指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尤其是各种有关语言习得的心理学理论,总结日语教学的基础上,提出若干教学策略,以提高外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认知学;外语教学;教学指导    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理论语言学界兴了一个语言学学派——认知语言学。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步步深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成果被广泛的应用于外语教学当中。笔者将总结多年的日语教学经验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分别从“以学生为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由“两高”进行司法解释具有现实的必要性。我国的刑法司法解释体制存在解释主体混乱,司法解释难以保持立法原意等问题。司法解释体制改革要严格限制司法解释的主体,保障司法解释权能够独立行使;强化对刑法的立法解释,防止司法解释越权;引入判例制度,以保证司法解释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加强对司法解释的监督,进一步规范司法解释。  关键词:司法解释;体制改革    一、刑事司法解释体制存在的必要性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对疑问句进行了分类,然后以Grice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以及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在语用学视角下对疑问句进行了分析,试图通过疑问句的语用分析对疑问句的交际作用达到比较完整的理解。  关键词:疑问句;语用;交际    20世纪上半叶以来,语用学在整个语用学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特定的语境中如何理解以及如何运用的学科。它从会话中的双方,即说话人和听话人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进一步加深,教育部为适应新形式变化,及时调整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指出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句子水平上的语言训练,还要逐步发展在语篇上进行交际的能力”。众所周知,语言存在于语篇之中,而不是句子之中。人要研究语言问题必然要把语篇作为研究对象。(胡壮麟;2001,1)[1]目前,我国大学公共英语课本中的课文都是以篇章形式出现,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学生还是习惯把它
期刊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多种教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引导学生在愉悦乐学的氛围中探求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利用;培养;激发兴趣;获取知识    学习兴趣也叫认识兴趣,它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趋近的倾向。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西方的阐释学理论,论证了翻译与阐释学的关系:翻译的过程就是对文本进行阐释的过程,结果必然产生不同的译文,并且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语言因素、文化意象翻译、译者的创造性对《清明》三个英译本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一种语言在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时候,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译者的各自阐释以及文化的差异,产生多元阐释的必然性。  关键词:阐释学;翻译;阐释的多元    一、翻译与阐释的多元    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