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城市轨道交通人员密集容易发生密集人群的事故,管理人员更加重视突发大客流问题。文中描述了突发大客流的概述,突发大客流特征,以及突发大客流城市轨道应急响应机制,为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事件的应急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系统;大客流特征;应急策略;组织措施
一、大客流的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的突发大客流常指是车站在某一特定的时段出现客流量突增的现象,有时车站的客流量甚至超过该车站所能承担的最大客流的现象,并且客流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一般分为可预见大客流和不可预见大客流。可预见大客流通常是上下班的客流高峰大客流、举办大型活动后的大客流、节假日大客流和恶劣天气导致的大客流。非可预见性大客流通常指的是大客流量发生的时间具有不可预见性,大客流常常是与日常的正常客流数量相对比的。对于突发大客流的现象常表现为乘客的拥挤感十足,站内的乘客的移动速度大大降低,对于以往的逆行和超越行为的机会越来越少。乘客间的自由活动区域大大降低,身体接触也表现得越来越敏感,不舒适感也明显感觉增强。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对供过于求的情况进行一定的考虑,特别是在车站的大厅和车站的站台等人流量容易积聚的地方,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现可能出现最大客流量的情况,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突发大客流才能从容应对。设备设施故障也能短时间造成客流量快速增加,造成运输能力明显下降,这种情况下乘客需求量不断上升且没有周期性,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客流,也是突发大客流容易产生的原因之一。
二、突发大客流的特征
当大量客流引入车站内,车站的有限空间的客流密度就会越来越大,会导致乘客的正常活动受到的一定影响,甚至会导致乘客的行动路线发生一定的改变。客流量大,客流相对密集,往往会造成乘客出现拥挤的现象。乘客移动出现连续状态,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很容易在某个区域形成滞留情况,出现群集流的情况。群集流泛指截留面的某一断面,当一定量的乘客进入该截面就会形成集结群集,单位时间内集结群集的总人数就是某一时刻的乘客集结流量,流出群集和流出流量与此含义正相反。通过对比某一时刻的当集结流量和流出流量时,可以确定群集流是否处在稳定安全的状态;当出现群集流大于流出流量时,就会出现乘客的数量积聚,就会产生滞留群集的现象。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间越长,就会导致乘客不适的现象增强,而发生群集的伤亡事故的可能性也会大大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相对封闭、客流密集、潜在的危险大、风险系数高、客流的可控性差、疏散条件差、突变性强等问题也非常突出。文中主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特征进行简要的分析,通过运用多站协同的策略对客流量进行必要控制,达到处理应急策略的目的。突发大客流的特征如下所述。(1)随机性强。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处于不均衡状态,经常出现在客流高峰时期运力不足和平峰时期运力浪费的状况,大多数城市平均的时间段都处于高峰时段1/3以下。一些大型活动是造成客流量突然增大的主要原因,客流量大、而且具有随机性,以往的应急方案很难及时处理这一突发状况,这样就迫切需要用结合路网多站的技术措施来对客流量进行疏散,通过动态调节来对客流控制和调节。(2)传播性较快。在网络化运营的管理下,车站的关联性越越来越强,客流量的传播性也较快。当某一上游车站发生大客流的情况,就会对列车的运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拥挤和晚点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这种现象甚至会产生一定的连锁效应,影响传播至下游车站,有时都会影响到整个列车的安全运行,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整个路网崩溃。因此,在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制定决策措施时,应重视从网络协同角度出发,将整个路网的拓扑结构考虑周全,有针对性的制定多站协同组织客流控制方案,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高效、快捷。(3)疏散较困难。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一般相对狭小,不同于地面空间,因此会造成客流量的疏散渠道相对狭小,救援难度也相对较大,特别是一些突发事故会整个系统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從城市轨道交通的本质出发进行设计,有利于对安全的控制。目前而言,客流量控制仍是最有效的控制手段,同时也需要重视各个车站间的动态协同控制,确保客流量得到及时的疏散,防止大客流的积聚。
三、突发大客流城市轨道应急响应机制
城市轨道车站的应急响应机制必须把乘客的安全放在首位,在此前提下疏导客流,确保站内的客流量降低到车站力所能及的范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突发大客流时,乘客仍能按部就班进站和出站,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需要在如下方面加强:(1)科学的进行组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应对突发大客流时,需要在工作人员之间的安排和,各岗位之间配合方面进行加强,并不断完善组织措施,以提高工作人员对现场的客流监控和组织能力。日常工作中需要注重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应对突发大客流的技能的能力。(2)加强售、检票能力。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与售、检票能力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并保留一定的预留能力,必要时刻满足大客流时的需要。此外,还可以通过在站外或通道内增设售票点以及增设临时检票位置来加快乘客的通行速率。(3)加强必要的疏导。疏解拥挤点是疏散措施的重要组织措施,通过对限制客流方向,来进行引导客流量。疏解拥挤点在某种程度可以极大的保证乘客的安全;限制客流方向可以保持通道畅通,减少不必要的交叉干扰;从而正确的引导客流,提升快客流速度。常见的疏导措施技术手段包括设置临时导向、设置警戒绳、采用人工引导以及通过广播宣传引导等。(4)适当的进行分流。当出现大客流发生时,对于客流的增长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在保证站内客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取关闭入口或对部分出入口限制客流的措施,累对控制车站内的客流数量进行控制。(5)提升列车运能。以大客流的方向为主要的控制点,通过减少列车的发车间隔,将客车间的路线进行必要的折返,有多余空余列车的空车线,可以考虑增加列车节数等措施,这样大大提高通行运能,进而降低事发车站的客流压力。
四、结论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往往存在随机性大、传播性快、疏散困难等特征,在大客流发生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各站协同疏散客流的策略来提升运能,这样可以加快疏的客流疏散。对突发事件的预防,构建完善的防灾救援体系以及快速高效地处置突发事件,是地铁运营安全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单位: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
参考文献
[1]温念慈,倪少权,陈钉均,张慧.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协同应急决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07):48-54.
关键词:轨道交通系统;大客流特征;应急策略;组织措施
一、大客流的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的突发大客流常指是车站在某一特定的时段出现客流量突增的现象,有时车站的客流量甚至超过该车站所能承担的最大客流的现象,并且客流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一般分为可预见大客流和不可预见大客流。可预见大客流通常是上下班的客流高峰大客流、举办大型活动后的大客流、节假日大客流和恶劣天气导致的大客流。非可预见性大客流通常指的是大客流量发生的时间具有不可预见性,大客流常常是与日常的正常客流数量相对比的。对于突发大客流的现象常表现为乘客的拥挤感十足,站内的乘客的移动速度大大降低,对于以往的逆行和超越行为的机会越来越少。乘客间的自由活动区域大大降低,身体接触也表现得越来越敏感,不舒适感也明显感觉增强。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对供过于求的情况进行一定的考虑,特别是在车站的大厅和车站的站台等人流量容易积聚的地方,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现可能出现最大客流量的情况,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突发大客流才能从容应对。设备设施故障也能短时间造成客流量快速增加,造成运输能力明显下降,这种情况下乘客需求量不断上升且没有周期性,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客流,也是突发大客流容易产生的原因之一。
二、突发大客流的特征
当大量客流引入车站内,车站的有限空间的客流密度就会越来越大,会导致乘客的正常活动受到的一定影响,甚至会导致乘客的行动路线发生一定的改变。客流量大,客流相对密集,往往会造成乘客出现拥挤的现象。乘客移动出现连续状态,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很容易在某个区域形成滞留情况,出现群集流的情况。群集流泛指截留面的某一断面,当一定量的乘客进入该截面就会形成集结群集,单位时间内集结群集的总人数就是某一时刻的乘客集结流量,流出群集和流出流量与此含义正相反。通过对比某一时刻的当集结流量和流出流量时,可以确定群集流是否处在稳定安全的状态;当出现群集流大于流出流量时,就会出现乘客的数量积聚,就会产生滞留群集的现象。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间越长,就会导致乘客不适的现象增强,而发生群集的伤亡事故的可能性也会大大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相对封闭、客流密集、潜在的危险大、风险系数高、客流的可控性差、疏散条件差、突变性强等问题也非常突出。文中主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特征进行简要的分析,通过运用多站协同的策略对客流量进行必要控制,达到处理应急策略的目的。突发大客流的特征如下所述。(1)随机性强。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处于不均衡状态,经常出现在客流高峰时期运力不足和平峰时期运力浪费的状况,大多数城市平均的时间段都处于高峰时段1/3以下。一些大型活动是造成客流量突然增大的主要原因,客流量大、而且具有随机性,以往的应急方案很难及时处理这一突发状况,这样就迫切需要用结合路网多站的技术措施来对客流量进行疏散,通过动态调节来对客流控制和调节。(2)传播性较快。在网络化运营的管理下,车站的关联性越越来越强,客流量的传播性也较快。当某一上游车站发生大客流的情况,就会对列车的运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拥挤和晚点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这种现象甚至会产生一定的连锁效应,影响传播至下游车站,有时都会影响到整个列车的安全运行,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整个路网崩溃。因此,在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制定决策措施时,应重视从网络协同角度出发,将整个路网的拓扑结构考虑周全,有针对性的制定多站协同组织客流控制方案,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高效、快捷。(3)疏散较困难。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一般相对狭小,不同于地面空间,因此会造成客流量的疏散渠道相对狭小,救援难度也相对较大,特别是一些突发事故会整个系统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從城市轨道交通的本质出发进行设计,有利于对安全的控制。目前而言,客流量控制仍是最有效的控制手段,同时也需要重视各个车站间的动态协同控制,确保客流量得到及时的疏散,防止大客流的积聚。
三、突发大客流城市轨道应急响应机制
城市轨道车站的应急响应机制必须把乘客的安全放在首位,在此前提下疏导客流,确保站内的客流量降低到车站力所能及的范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突发大客流时,乘客仍能按部就班进站和出站,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需要在如下方面加强:(1)科学的进行组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应对突发大客流时,需要在工作人员之间的安排和,各岗位之间配合方面进行加强,并不断完善组织措施,以提高工作人员对现场的客流监控和组织能力。日常工作中需要注重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应对突发大客流的技能的能力。(2)加强售、检票能力。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与售、检票能力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并保留一定的预留能力,必要时刻满足大客流时的需要。此外,还可以通过在站外或通道内增设售票点以及增设临时检票位置来加快乘客的通行速率。(3)加强必要的疏导。疏解拥挤点是疏散措施的重要组织措施,通过对限制客流方向,来进行引导客流量。疏解拥挤点在某种程度可以极大的保证乘客的安全;限制客流方向可以保持通道畅通,减少不必要的交叉干扰;从而正确的引导客流,提升快客流速度。常见的疏导措施技术手段包括设置临时导向、设置警戒绳、采用人工引导以及通过广播宣传引导等。(4)适当的进行分流。当出现大客流发生时,对于客流的增长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在保证站内客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取关闭入口或对部分出入口限制客流的措施,累对控制车站内的客流数量进行控制。(5)提升列车运能。以大客流的方向为主要的控制点,通过减少列车的发车间隔,将客车间的路线进行必要的折返,有多余空余列车的空车线,可以考虑增加列车节数等措施,这样大大提高通行运能,进而降低事发车站的客流压力。
四、结论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往往存在随机性大、传播性快、疏散困难等特征,在大客流发生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各站协同疏散客流的策略来提升运能,这样可以加快疏的客流疏散。对突发事件的预防,构建完善的防灾救援体系以及快速高效地处置突发事件,是地铁运营安全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单位: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
参考文献
[1]温念慈,倪少权,陈钉均,张慧.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协同应急决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07):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