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创”并举 还学于生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全国小语会主办的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大会于2012年11月14~16日在厦门举行。本次大会观摩课在落实“语文素养——养成”这一新理念方面有所突破。课堂上教师“让学”、还学于生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大赛观摩课所展现出来的“真”和“创”以及还学于生,足以给我们多种启示。
  一、真正留足实践时空,还学于生
  实践是需要时间保证的。此次赛课,参赛教师们给了自己最大的挑战,几乎挤出一半的课堂时间给学生。低年级识字写字自然不必多说,10分钟写字练习是底线,中高年级的读书思考时间也充足。江西省甘密老师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整整花了近10分钟让学生默读课文整理文章脉络,学习“孔隙”特点时又花了近2分钟让学生独立圈画体会,最后还有小练笔。浙江省王彧钊老师执教《维也纳生活圆舞曲》也一樣,虽然课前让学生练习“过目不忘”快速阅读之功,但课堂上还是留下9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静静地读课文,尝试概括小标题,后又花了大约6分钟让学生自读余下内容并批注。单纯从量化的时间来看,参赛老师们都明显增强了还学于生的意识,也基本做到了,这可以说是一大进步。
  在空间上,或自主或合作,完全取决于任务的难易程度,而非表演形式需要。辽宁省干琳老师执教《杨氏之子》,在初步理解文意环节,先让学生集体回顾学古诗方法,再自主理解,然后才以有些词较难、无注释、需要学习小帮手互助为由,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江西省甘密老师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也是先让学生自己读文思考问题“文章按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再同桌合作完成游程图,然后集体交流游程图,最后同桌利用游程图概括文章大意。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全员参与,共同提高。
  二、真实依学引导实践,还学于生
  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是学生成长的基础。创意则是课堂的动力,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在本次赛课中,假问题、假思考、假答案少了,多了真实引导学习的痕迹,我们从中真切地听到了学生拔节长高的声音。如,四川省万力老师执教《比本领》一课,在指导学生读好词语中的多音字“了”之后,还提供四组词语“知了、了解、成功了、会读了”,以测试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在指导读好“他们俩”之后,巧妙联系说话——“你觉得他们俩读得怎么样?”“我觉得我们俩读得很好。”——引领学生进一步读准读好,并积累运用新词。
  再如,《维也纳生活圆舞曲》一课,浙江省王彧钊老师耐心地引领——
  师:课文写什么?
  生:鸟叫声、鲜花、街道、小酒馆。(答案过于随意且没扣题)
  师追问:围绕刚才的问题“维也纳和圆舞曲有什么关系”,可以怎么概括?
  生:鸟叫是音乐。
  生:鸟叫是免费音乐会。
  师:再简洁一点。
  生:免费音乐会。
  师:这个词简洁地写出鸟叫和音乐会、圆舞曲的关系。像这样,该如何概括下面三个部分呢?
  学生填表概括:芬芳的钢琴、畅如流水的街道、地上的音符、酒馆音乐会、弯曲的街道。(这样的答案显然恰切多了)老师再次引导提炼合适的概括。
  师:这么多好的词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引发学生用语言描绘心中所想象的美景)
  师配乐带领学生读概括出来的小标题。生既了解文脉,且仿佛亲身游览了维也纳。
  学生在学习任务的指引下,在教师有层次的点拨下,一步一步由不会到会,由不好到好,进步喜人。
  三、真实扣准学情起点,还学于生
  崔峦老师一再强调,教学要有年段学习目标意识。本次观摩课的老师虽和执教班级的学生不认识,但他们依着确知的学段,根据可预测的学生现有学习进度与执教课文的距离,判断学情,选定比较科学合理的教学起点,为还学于生做好铺垫。福建林佩菱老师执教人教版二年级《“红领巾”真好》,巧借课前谈话和初读课题之机,以“鹭岛”的“鹭”,“红领巾”的“领”为范,复习形声字识字的办法。课中学生反复利用此法或猜读或分解识认,轻松识记本课8个生字,正确书写4个生字,还拓展认识3个生字。学生对形声字记字留下了深刻印象。吉林隋红军老师执教六年级《不留余地的狼》,课前预测学生肯定读过关于狼的故事,大胆让学生填空猜测故事内容,学生面对新鲜的学习方式很感兴趣,彼此合作创造了一个完整有趣的故事。辽宁干琳老师执教五年级《杨氏之子》,确知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古文,但古诗已学过很多,于是利用古诗学法顺利迁移到学习古文,并多次示范,选择难读的人物对话指导朗读。学生在短短一节课中读出了古文的韵味和故事的情味。
  四、文体意识清晰明确,还学于生
  阅读课要上出符合课型、文体特点来,让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得智。本次赛课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姥姥的剪纸》《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属于情感性比较浓烈的文章。执教老师紧抓住这一点,巧妙蓄势,引领学生投入情感,课堂上师生之间声情并茂的朗读互动给听课者留下深刻印象。其中浙江刘广祥老师执教《姥姥的剪纸》,扣住“栓”字,当堂吟唱催眠曲的那一幕,相信不只是学生,台下的听课者都被带进了姥姥那份舐犊情深的温暖里。有了这么感人的磁场,老师后来的配乐范读,引读,更一步步把学生带进整篇文章浓浓的爱意和思念之中。云南省陈文老师也专门设计对话朗读、小练笔,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接受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以及彭德怀对战士的爱。
  《记金华的双龙洞》属于游记,没有什么情感波澜,但作者记载在游记中的所见所感却必须让学生体会到,今后才有利于迁移写作。甘密老师巧妙设置角色游戏,自己当船工,让学生当游客,和着音乐,一同游览孔隙。
  师:乘客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我们准备好了,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
  师:船开动了,乘客们你们有什么感觉呀?
  生: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师:你们敢不敢动一下?
  生:不敢,因为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
  师:要是肩背稍微拱起一点儿,准会怎样?(生对答)要是臀部稍微抬高一点儿,准会怎样?(生对答)哇,终于从孔隙出来了,乘客们,你们又有什么感觉?
  生:太好了,终于不用胆战心惊了……
  五、语言实践巧妙无痕,还学于生
  “一堂语文课就是一堂解读课。”曹文轩教授在大赛总结点评時如是说。解读什么?2011年版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既要解读文本内容也要关注文本表达,且解读应持学生视角,引领学生凭借课文学习如何使用语言文字。本次观摩课不单明显呈现出对学生语言文字学习的重视,且从字到词到句式到段落篇章,从修辞欣赏到写作技巧的点拨,力求紧密结合文本理解精心渗透,做到言意兼得于无形。如,重庆余晓娟老师执教《雷雨》一课,以正确流利朗读为基础,巧妙贯穿起“越来越”短语的运用,一节课里,学生不仅从文中知道了“越来越亮”“越来越响”“越下越大”等词,还会用“越来越”改写文句。最后,学生还运用“越来越”大概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变化。再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学习孔隙部分时,虽然主问题是“文中哪些词句写出孔隙窄小”,教师却能多次及时地小结有关游记写作的方法,如:“作者没有用具体数字写孔隙的宽度,而是通过所看见的船有多小来写孔隙窄小。”“作者用自己准备乘船时的具体感受写孔隙窄小。”“作者写船开动后,自己的心里感觉写孔隙窄小。”最后总结出游记写作基本思路,学生练笔水到渠成,迁移顺畅。
  六、教学媒介简单实用,还学于生
  随着教学理性的增强,教学媒介唯课件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些简易好用的传统教学媒介重现于本次观摩课上。如,《雷雨》一课,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教生字,写字之前利用课后生字表齐读复习本课该写的生字。《维也纳生活圆舞曲》一课,请学生上台板写小标题,既考查概括能力,也检查字词书写情况。《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福建郑玮瑜老师请学生观察自己的课题板书,欣赏汉字书写的规律及形体美。《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直接引用课后问题“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彭德怀爱骡子?”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诸如此类,听课者由衷感受到:教学媒介就是媒介,一切以方便学生学,以成就学生学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还学于生,不仅还给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自由,更关注到还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意识和效能,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些都靠教师尊重课堂真实,创意设计教学而来。当然,语文教学探索是没有止境的,本次观摩课也同样留下思考:
  1. 课堂上应该关注哪些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在夯实字词基础以外,中高年级的课文该选取哪些表达的妙点作为教学任务加以落实。相对于文本内容,文本表达艺术难以只归结为一点、两点,授课时间有限,课标在这方面也比较模糊,这容易给课堂实践带来迷茫或负担。
  2. 读写结合仍需斟酌。崔峦老师在开幕式上强调:要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和形式,培养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的表达能力。尽管本次观摩课,为写而写的现象减少了,有机促进阅读理解或水到渠成读写迁移的现象增多了,但读与写分属两个领域,为了写,阅读思维总会突兀地被打断,即使如阅读批注式的写作,也看得出教师游移于读写两端,较多关注写的正确通顺,对批注的质量反而引导不足,不能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辛铭)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5课《画风》。  【教学目标】  1. 巩固识记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指导书写“眨、斜”。  2. 领会课文中小朋友的创意,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合作与创新精神。  3.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中三位小朋友画风方法。积累语言,拓展思维。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知识的迁移运用以及合作与创新
期刊
片段一:锁定词语,品出个中味  师出示词语:检阅?摇?摇?摇羡慕?摇?摇?摇隆重?摇?摇?摇盛大?摇?摇?摇鸦雀无声?摇?摇?摇情不自禁  生读词语,提醒书写注意点。  师出示:  师: 这是篆书的“慕”。 “慕”,和心情有关,下面的部件“ ”是“心”的变体,所以不能少一点,写成“小”。工整、漂亮的字,总会让人心生羡慕,动笔写一写“羡慕”这个词吧。  生书写。  师: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学习、
期刊
【教学目标】  1. 读懂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一个人。  2. 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3. 培养健康向上的心态,从生活中不断地去发现人性美、表现人性美、赞扬人性美。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作前指导课;第二课时:作后讲
期刊
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是名师应具备的四大教育素养。其中教育思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和灵魂,决定教师知不知道“教”(教的方向),教育智慧决定教师能不能够“教”(教的本领),专业精神决定教师愿不愿意“教”(教的动力),专业人格决定教师“教”得多好(教的背景)。  柏拉图曾说过:奴隶之所以是奴隶,乃是因为他的行为并不代表自己的思想而是代表别人的思想。名师应该是教育的主人,而不是奴
期刊
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双轨并行,也就是在阅读教学时要解决习作教学内容指导和形式指导的问题。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永远的童年”中的单元习作第二个题目(写童年趣事。写之前,可以借助童年生活的照片打开记忆的闸门,也可以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一同回忆……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完后,把习作读给别人听,再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为例,阐述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如何双轨并行,突破
期刊
追求忘我?摇?摇?摇相信梦想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师毕业后,初出茅庐的我背着行囊告别乡村生活,只身来到宁德师范附属小学任教。初来乍到,感觉一切都是新的,思想单纯得像一汪清水,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孜孜不倦学习,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学习、工作是我当时生活的全部内容。  当时我担任的是语文学科教学。上好课,让学生喜欢我的课,这是我首先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为此,我向同事学,向书本学,钻研教材,琢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40至42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体积公式的发现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归纳推理与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  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需要 
期刊
语言与语境的关系极其密切,二者相伴而行,密不可分。言语的交流必须依赖一定的语境,任何一种语言一旦脱离了语境,都将只是一些逻辑意义上的符号,是根本无法实现交际目的的。而离开语境谈交际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英语语境的创设,充分发挥其在语言的研究及其使用方面应有的作用。《英语》(闽教版)新教材注重语境的创设,旨在通过真实的语言环境,创设真实的语言交流及英语学习的语言氛
期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类考试或各级媒体举办的知识竞赛等活动都与电子技术设备联系在一起,给人们带来了不少便捷,尤其是现在的电脑阅卷,既让人耳目一新,也解放出了一定的人力劳动。但如果仅凭此就得出“单一的标准答案是发展的趋势”的结论,那便大错特错了,因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当今世界已进入到一个多元共生并存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各种观念在一起碰撞,各种思想在一起激荡,各种文化在一起交融,在意识形态领
期刊
教育均衡化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怎样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关键因素就是师资力量的均衡化。如何有效提升福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三校区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提升教师的教育管理理念、教师的团队创新意识?日前,作为福建省第一家公办教育集团,福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举行了“魅力同心源”教师素养提升培训班。培训班的学员主要由教育集团龙江、南湖、阳泉三校区年轻骨干教师组成。培训旨在让教师们接触最有思想的人士,聆听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