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琴书后继有人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jin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陌生小伙来到关老家
  那是2001年的春天,家住河北三河的青年王树才在看电影《有话好好说》时被影片中的北京琴书串场配唱吸引。他那时是第一次听到这么京味十足、优美亲切的曲唱。他兴奋地看完电影,回家后一直在想:“这韵味动人的唱段是哪种鼓曲,演唱者又是谁呢?我一定要尽快了解到,争取早日见到这位演唱的艺术家。”这个喜爱演唱的文艺青年竟产生了一定要拜师学唱的强烈愿望。当他乘长途汽车来到北京时,才觉得自己太荒唐。北京这样大的城市,连一点线索都没有,找人无异于大海捞针。白白转了大半天,他只好在傍晚回到家。后来他请教了作家浩然,才知道琴书泰斗关学曾先生和他所在的单位。第二天,他又起了大早,终于在当天找到了关老的家。王树才远道而来,向关老表达了学习北京琴书的迫切心情。他的执著朴实使老艺术家很感动:“到我这儿,就如同是自己的家,你想学我教你。”关老的话使树才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
  老师倾囊传授
  那时,年近八旬的关学曾先生每周六上午都坚持为来家里的学生义务授课,中午还请大家吃炸酱面。王树才来自三河,每次在关老家学唱就是一天,傍晚才离开。平时他只要有空就会赶到老师家,每次来关老都热情传授,尤其对他在演唱的发音、吐字上要求極严。为他开蒙的北京琴书《长寿村》这个段子,第一句是“谁都爱听长命百岁这句吉祥话”,树才就学了半年,正如他回忆起老师时深情说的:“师父对我传艺真可谓是倾囊相授,不厌其烦,有时一个唱腔反复领着我唱几十遍,真是用匙一点点喂出来的!”
  有一次,树才由远路赶到老师家。一进门,头发凌乱,上衣也不齐整。关老有些不高兴了,叫他:“树才,你去照照镜子!”在镜子前,王树才发现自己衣冠不整的样子感到十分惭愧。关老又说:“别忘了自己台上是演员,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算平时也要注重仪表,给观众留下好印象。”关老经常提醒树才学习、继承琴书艺术时要发扬认真刻苦、推陈出新的精神,并不时地告诫他,不仅要唱好琴书,更要重视艺德。
  2003年,王树才到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大专尖子班学习,200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曲艺团,成为北京琴书曲种的专业演员。这期间,他常随老师去天津演出,并在电视台拍摄专题节目。
  永远难忘的时刻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6年夏季,关学曾先生得病住进了友谊医院,这时候团里正在紧锣密鼓张罗王树才的拜师事宜。拜师仪式定在八月底的一天,这一天“引、保、代”三师和受邀嘉宾都到齐了,不想关老却陷入了昏迷状态。这可把司仪崔琦和刘兰芳、李金斗、赵玉明、马玉萍急坏了。时间一秒一分地过去了,等待显得那么漫长。现场一片寂静,静得连地上掉一根针的声音都听得见。此刻,王树才的心怦怦直跳,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默念着:“老师您可千万挺住啊!”也许是王树才虔诚的心意感动了上天,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关老师忽然睁开了眼,并叫树才扶着他坐了起来。拜师仪式终于开始了,树才郑重地跪下向老师磕了头。关老向大家说道:“谢谢大家,望多照顾树才。”随后,老人家躺下闭上了眼,这一瞬间的情景使在座的人深受感动。树才每回忆起此刻情景,都会热泪盈眶。拜师之后,王树才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他更加自觉地肩负起传承发扬北京琴书的使命。
  传承艺术任重道远
  如今,作为北京琴书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王树才已经在曲艺舞台上演出十多年了,每年演出200多场,最多的一年曾达到过400余场。多年的勤奋和努力使他获得了“市级文艺三下乡先进个人”称号。传统节目《杨八姐游春》《鞭打芦花》《长寿村》等段子他演唱起来得心应手、韵味十足。每次唱完,他都被观众要求返场,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他还曾在北京人艺的话剧《莲花》中用北京琴书串唱,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2015年5月20日,他在民族宫举办了个人专场演出。去年,在新排的章回鼓书《古城暗战》“智闯宣武门”一场中,王树才以大段的琴书演唱成功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近年,他还在大型曲艺剧《京韵》中有精彩的唱段,同时,也尝试创作、改编了一些表现新题材的唱段,涉及养老院养老模式、南水北调工程等,作品得到观众好评。
  在演出和创作之余,王树才还抽出时间、放弃休息去讲课,教授北京琴书。几乎每周他都赶到京郊密云东绍渠小学教唱琴书,他教授的小学生们已能演唱《东坡与小妹》《长寿村》等唱段。在他的精心呵护下,一代鼓曲新人正在成长。想来,如果关老有知,也应为北京琴书艺术后继有人感到欣慰吧!
其他文献
《看今朝》现在好评如潮。在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演出让全场激动,习近平总书记不住地鼓掌喝彩。随后,《看今朝》被调参加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不少观众夸赞说,“这台晚会我们最喜欢《看今朝》”。对这个融合陕北说书和苏州评弹的作品,业内反响更是热烈。北方曲艺界和南方评弹界都纷纷给予肯定与鼓励,对它赞誉有加。现在演出团队正各自抓紧排练,准备参加3月底在天津举办的中国曲艺节
期刊
常连安是相声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相声表演艺术家,更是一位优秀的经营者:他创立的启明茶社被后人称为“相声大本营”。作为大家长,他开启了常氏家族的百年辉煌,同时,常连安还是传媒事业的先行者,他是第一个投资创办娱乐期刊的相声艺人。  一  1946年9月,来启明茶社听相声的观众发现,茶社里出售的除了茶水、点心,还多了一本名为《长春》的画报(图1)。翻到封三,在出版信息中可以看到,画报的全名为
期刊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几乎是中国每个家庭的“年夜饭”。我们家也一样,每年三十晚上全家一起围在电视前看春晚,早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特别是我个人,可能是因为职业和爱好的关系,尤其喜爱看春晚,觉得是一种享受。年年看春晚,年年有收获,细细来品味,感受各不同。下面,是我看完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之后要说的几个话题,一己之见,实话实说,如有错误,大家批评。  话题一:丰富多彩点个赞  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一
期刊
《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诗句,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鸟儿站在高大树木上呼朋引伴的画面。有人在品鉴此句时,可能会将注意力放在对鸾声凤鸣的想象中而忽略发声者所站立的地方―― 扎根于大地的参天大树。没有地基的大楼终将崩解,失了根系的树木也不能久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
期刊
北京西河大鼓联谊会举行  2月28日,在北京曲协的关怀和北京市东城区文联的大力支持下,160余位来自京津冀三地的西河大鼓爱好者在北京东四街道办事处党群活动中心举行联谊会。北京市曲协副主席崔琦,北京市东城区文联副主席李宏,曲艺界知名人士赵玉明、赵连甲、常祥霖、郭铁城、李东才、蔡源莉、包澄洁、李增瑞、胡常棣、武文志、绳宝珍等出席活动。(曲讯)  福建省曲协组织开展“新时代 新征程―― 福建文艺下基层宣
期刊
我们哥儿俩是合肥曲艺团唱快板的演员,准确地说,我们是“李(李润杰)派”快板再传弟子中的一对师兄弟,师承于李润杰先生之子、著名快板书表演艺术家李少杰先生。对于今天的广大观众来说,李润杰的名字显得陌生,但因为他创造了用快板演绎故事、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快板书”形式,一生创作了诸如《劫刑车》《抗洪凯歌》等一大批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对于曲艺行而言,李润杰三个字是一份永远的骄傲与荣誉。  之所以提到师爷李润
期刊
鸡年春晚的语言节目,让拉好架势准备吐槽的人失望了。九个语言节目,有两段相声和一个相声剧。可以说,在今年的春晚舞台上相声是一个丰收的旺年。  越来越多的人说表示春晚的相声和小品好看了,这春晚就好看了。  我“狭隘”地认同这种说法。春晚的舞美能造势,春晚的歌舞是气氛。只有相声和小品才能在谈笑风生中再现现实生活,演我们身边的人,说我们社会上的事儿。  高晓攀、尤宪超俩人一替一句,用《姥说》唤醒了人们的情
期刊
四川竹琴以散文解说,韵文说唱,属于道情类唱曲曲艺。贾派竹琴是成都回族盲艺人贾树三①在长期的“跑滩”、“钻格子”、唱“水棚”中不断吸收整合其他声腔艺术的腔调、技法,在原有唱腔的基础上创新的。他将四川扬琴曲调的优点和川剧的腔调同竹琴特点融合充实,于20世纪20年代改良形成了唱腔丰富、表演细腻、韵味醇厚的竹琴新唱腔。  1930年,教育名士谭创之②等听友在成都东城根街的锦春楼茶馆为贾树三开设竹琴书场,贾
期刊
作为陪伴中国人除夕夜的“精神年夜饭”,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至今已历30余年。2017年央视春晚共有9个语言类节目,不但总数创下近年之最,在创作表演团队、题材内容等方面亦颇具亮點,是春晚这顿“年夜饭”必不可少的珍馐美馔。  语言类节目要赢得观众,就要满足观众的积极审美需求。创演人员要善于倾听时代声音,把握时代脉搏,紧随时代潮流,深入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进行深刻反思,从而努力创作、演绎出最能反映
期刊
如果把央视春晚比作“三十”晚上的年夜大餐,那么语言类节目一定是其中最受期待的一道主菜。作为笑点担当,春晚语言类节目每年从入围、彩排再到正式亮相,一路走来竞争最为激烈,始终都是媒体追逐和观众瞩目的焦点。然而作为曾经最具观众缘的节目类型,近年来,春晚语言类节目却渐渐失去了往日辉煌。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作品少了,让人们笑过之后有所思考、有所回味的作品少了,能够承载一代人记忆的经典之作更少了。诸如春晚语言类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