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陌生小伙来到关老家
那是2001年的春天,家住河北三河的青年王树才在看电影《有话好好说》时被影片中的北京琴书串场配唱吸引。他那时是第一次听到这么京味十足、优美亲切的曲唱。他兴奋地看完电影,回家后一直在想:“这韵味动人的唱段是哪种鼓曲,演唱者又是谁呢?我一定要尽快了解到,争取早日见到这位演唱的艺术家。”这个喜爱演唱的文艺青年竟产生了一定要拜师学唱的强烈愿望。当他乘长途汽车来到北京时,才觉得自己太荒唐。北京这样大的城市,连一点线索都没有,找人无异于大海捞针。白白转了大半天,他只好在傍晚回到家。后来他请教了作家浩然,才知道琴书泰斗关学曾先生和他所在的单位。第二天,他又起了大早,终于在当天找到了关老的家。王树才远道而来,向关老表达了学习北京琴书的迫切心情。他的执著朴实使老艺术家很感动:“到我这儿,就如同是自己的家,你想学我教你。”关老的话使树才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
老师倾囊传授
那时,年近八旬的关学曾先生每周六上午都坚持为来家里的学生义务授课,中午还请大家吃炸酱面。王树才来自三河,每次在关老家学唱就是一天,傍晚才离开。平时他只要有空就会赶到老师家,每次来关老都热情传授,尤其对他在演唱的发音、吐字上要求極严。为他开蒙的北京琴书《长寿村》这个段子,第一句是“谁都爱听长命百岁这句吉祥话”,树才就学了半年,正如他回忆起老师时深情说的:“师父对我传艺真可谓是倾囊相授,不厌其烦,有时一个唱腔反复领着我唱几十遍,真是用匙一点点喂出来的!”
有一次,树才由远路赶到老师家。一进门,头发凌乱,上衣也不齐整。关老有些不高兴了,叫他:“树才,你去照照镜子!”在镜子前,王树才发现自己衣冠不整的样子感到十分惭愧。关老又说:“别忘了自己台上是演员,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算平时也要注重仪表,给观众留下好印象。”关老经常提醒树才学习、继承琴书艺术时要发扬认真刻苦、推陈出新的精神,并不时地告诫他,不仅要唱好琴书,更要重视艺德。
2003年,王树才到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大专尖子班学习,200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曲艺团,成为北京琴书曲种的专业演员。这期间,他常随老师去天津演出,并在电视台拍摄专题节目。
永远难忘的时刻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6年夏季,关学曾先生得病住进了友谊医院,这时候团里正在紧锣密鼓张罗王树才的拜师事宜。拜师仪式定在八月底的一天,这一天“引、保、代”三师和受邀嘉宾都到齐了,不想关老却陷入了昏迷状态。这可把司仪崔琦和刘兰芳、李金斗、赵玉明、马玉萍急坏了。时间一秒一分地过去了,等待显得那么漫长。现场一片寂静,静得连地上掉一根针的声音都听得见。此刻,王树才的心怦怦直跳,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默念着:“老师您可千万挺住啊!”也许是王树才虔诚的心意感动了上天,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关老师忽然睁开了眼,并叫树才扶着他坐了起来。拜师仪式终于开始了,树才郑重地跪下向老师磕了头。关老向大家说道:“谢谢大家,望多照顾树才。”随后,老人家躺下闭上了眼,这一瞬间的情景使在座的人深受感动。树才每回忆起此刻情景,都会热泪盈眶。拜师之后,王树才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他更加自觉地肩负起传承发扬北京琴书的使命。
传承艺术任重道远
如今,作为北京琴书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王树才已经在曲艺舞台上演出十多年了,每年演出200多场,最多的一年曾达到过400余场。多年的勤奋和努力使他获得了“市级文艺三下乡先进个人”称号。传统节目《杨八姐游春》《鞭打芦花》《长寿村》等段子他演唱起来得心应手、韵味十足。每次唱完,他都被观众要求返场,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他还曾在北京人艺的话剧《莲花》中用北京琴书串唱,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2015年5月20日,他在民族宫举办了个人专场演出。去年,在新排的章回鼓书《古城暗战》“智闯宣武门”一场中,王树才以大段的琴书演唱成功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近年,他还在大型曲艺剧《京韵》中有精彩的唱段,同时,也尝试创作、改编了一些表现新题材的唱段,涉及养老院养老模式、南水北调工程等,作品得到观众好评。
在演出和创作之余,王树才还抽出时间、放弃休息去讲课,教授北京琴书。几乎每周他都赶到京郊密云东绍渠小学教唱琴书,他教授的小学生们已能演唱《东坡与小妹》《长寿村》等唱段。在他的精心呵护下,一代鼓曲新人正在成长。想来,如果关老有知,也应为北京琴书艺术后继有人感到欣慰吧!
那是2001年的春天,家住河北三河的青年王树才在看电影《有话好好说》时被影片中的北京琴书串场配唱吸引。他那时是第一次听到这么京味十足、优美亲切的曲唱。他兴奋地看完电影,回家后一直在想:“这韵味动人的唱段是哪种鼓曲,演唱者又是谁呢?我一定要尽快了解到,争取早日见到这位演唱的艺术家。”这个喜爱演唱的文艺青年竟产生了一定要拜师学唱的强烈愿望。当他乘长途汽车来到北京时,才觉得自己太荒唐。北京这样大的城市,连一点线索都没有,找人无异于大海捞针。白白转了大半天,他只好在傍晚回到家。后来他请教了作家浩然,才知道琴书泰斗关学曾先生和他所在的单位。第二天,他又起了大早,终于在当天找到了关老的家。王树才远道而来,向关老表达了学习北京琴书的迫切心情。他的执著朴实使老艺术家很感动:“到我这儿,就如同是自己的家,你想学我教你。”关老的话使树才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
老师倾囊传授
那时,年近八旬的关学曾先生每周六上午都坚持为来家里的学生义务授课,中午还请大家吃炸酱面。王树才来自三河,每次在关老家学唱就是一天,傍晚才离开。平时他只要有空就会赶到老师家,每次来关老都热情传授,尤其对他在演唱的发音、吐字上要求極严。为他开蒙的北京琴书《长寿村》这个段子,第一句是“谁都爱听长命百岁这句吉祥话”,树才就学了半年,正如他回忆起老师时深情说的:“师父对我传艺真可谓是倾囊相授,不厌其烦,有时一个唱腔反复领着我唱几十遍,真是用匙一点点喂出来的!”
有一次,树才由远路赶到老师家。一进门,头发凌乱,上衣也不齐整。关老有些不高兴了,叫他:“树才,你去照照镜子!”在镜子前,王树才发现自己衣冠不整的样子感到十分惭愧。关老又说:“别忘了自己台上是演员,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算平时也要注重仪表,给观众留下好印象。”关老经常提醒树才学习、继承琴书艺术时要发扬认真刻苦、推陈出新的精神,并不时地告诫他,不仅要唱好琴书,更要重视艺德。
2003年,王树才到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大专尖子班学习,200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曲艺团,成为北京琴书曲种的专业演员。这期间,他常随老师去天津演出,并在电视台拍摄专题节目。
永远难忘的时刻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6年夏季,关学曾先生得病住进了友谊医院,这时候团里正在紧锣密鼓张罗王树才的拜师事宜。拜师仪式定在八月底的一天,这一天“引、保、代”三师和受邀嘉宾都到齐了,不想关老却陷入了昏迷状态。这可把司仪崔琦和刘兰芳、李金斗、赵玉明、马玉萍急坏了。时间一秒一分地过去了,等待显得那么漫长。现场一片寂静,静得连地上掉一根针的声音都听得见。此刻,王树才的心怦怦直跳,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默念着:“老师您可千万挺住啊!”也许是王树才虔诚的心意感动了上天,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关老师忽然睁开了眼,并叫树才扶着他坐了起来。拜师仪式终于开始了,树才郑重地跪下向老师磕了头。关老向大家说道:“谢谢大家,望多照顾树才。”随后,老人家躺下闭上了眼,这一瞬间的情景使在座的人深受感动。树才每回忆起此刻情景,都会热泪盈眶。拜师之后,王树才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他更加自觉地肩负起传承发扬北京琴书的使命。
传承艺术任重道远
如今,作为北京琴书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王树才已经在曲艺舞台上演出十多年了,每年演出200多场,最多的一年曾达到过400余场。多年的勤奋和努力使他获得了“市级文艺三下乡先进个人”称号。传统节目《杨八姐游春》《鞭打芦花》《长寿村》等段子他演唱起来得心应手、韵味十足。每次唱完,他都被观众要求返场,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他还曾在北京人艺的话剧《莲花》中用北京琴书串唱,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2015年5月20日,他在民族宫举办了个人专场演出。去年,在新排的章回鼓书《古城暗战》“智闯宣武门”一场中,王树才以大段的琴书演唱成功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近年,他还在大型曲艺剧《京韵》中有精彩的唱段,同时,也尝试创作、改编了一些表现新题材的唱段,涉及养老院养老模式、南水北调工程等,作品得到观众好评。
在演出和创作之余,王树才还抽出时间、放弃休息去讲课,教授北京琴书。几乎每周他都赶到京郊密云东绍渠小学教唱琴书,他教授的小学生们已能演唱《东坡与小妹》《长寿村》等唱段。在他的精心呵护下,一代鼓曲新人正在成长。想来,如果关老有知,也应为北京琴书艺术后继有人感到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