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对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中国旅游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主要是教学上的衔接,教学上的衔接主要是中高职衔接模式、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衔接,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及其他专业中高职衔接参照。
[关键词]中职 高职 衔接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F5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5-0180-02
1 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
2011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职学校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当今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发展必然趋势,是中高职学校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表现。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的衔接,有利于为我国旅游业培养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从而促进我国旅游业迅速、健康、和谐的发展。
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中高职改革风潮,为了使中高职衔接模式更通畅,都在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模式,现在存在类型大致可分三大类:
中高职衔接的一种学制结构及衔接模式,该模式有以下三种,如表1:
2 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2.1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模式
我国现有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相对独立性的衔接结构,即中职和高职各学习3年,学生主要通过参加高考考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二是相对一体化的衔接结构,即中职与高职根据整体设计的课程体系所形成的一种学制性衔接模式,如“4”年制、“5”年制等。但是这些模式在制定的衔接上都存在着,衔接内容的不合理性,没有根据专业安排的科学性制定相关的课程,衔接过程中存在重复性。目前高职招生考试几乎等同于普通大学的入学考试,高职学校招生录取考试的理想模式应该是“文化课+专业技能”的综合考评。但是现在中高职入学考试仍采取文化考试为主,技能考试未纳入中职升学考试中。让中职生在升学过程中,容易造成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实践。
2.2 中高职的培养目标具有很大差异性,培养目标的混淆。
中职学校对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注重岗位职位技能的培养和传授,培养目标的主要核心是以学生就业为主。根据中职就业岗位分析,在整个教学中,通过简单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教学,主要存在不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注重专业技能操作的教学。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中职相反,高职更多的是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不注重专业技能的实际操作。中职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基层服务人员,高职目标的定位是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等专门人才,更多的是针对岗位群体,人才培养的面相对较宽。由于中高职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在专业的课程体系衔接的体系上有很多脱节。在我国高职教学中过程中,往往更多的是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处理好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的问题,对职业人才的培养影响很大。
2.3 目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完善。
中高职衔接中课程的衔接问题是中高职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全国各地都未对如何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做出具体的规范要求,而且在中高职的衔接过程中,也并没有出现一个真正意义上能解决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方案,问题主要表现在:
2.3.1 中高职所学的专业课程重复。
全国各地都未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没有中高职衔接的统一教材。同时中高职并没有统一确定各自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样就造成了在学习专业课程中重复学习专业知识的现象。
2.3.2 公共基础课脱离专业和社会。
公共基础课是学习专业课的基础,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同时公共基础课也应该与社会相衔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在中高职学校,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对于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更多需求的是实用性,而不是理论的知识。通过对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辅助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理解,全方面的掌握专业在社会岗位中的实践能力,融入社会。这实际上反映出中高职在课程结构设计指导思想上的差异。
3 浅析旅游管理专业中高教育衔接的策略
首先必须意识到中高职衔接教育对职业教育以及旅游业的重大意义和作用。重新审视并针对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障碍,将这些障碍一一清除,才能使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出整合功能。我们必须构建完整的中高职衔接职教体系,构建合理的中国高职衔接模式,制定正确的中高职衔接培养方案,构建精准的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中、高职的合理定位,统筹安排。
3.1 招生政策的改革和教学制度的规范
建立一套符合职教特点的高职入学体系,制定招生改革录取方案。当下高职招收中职学生入学考试,仍是通过参加普通高考模式对中职学生进行招收,职教特点不明显。通过制定高职院校对中职学生进行自主招生,制定出一部招生改革方案,为中职毕业生继续深造提供机会和条件,架起我国的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衔接的桥梁。目前教育部对现有模式的中高职衔接教育招生,给定了一定的计划政策。尽管这个计划政策在全国各地运行中稍有增长,但这比例对于现有的学校和学生期望值仍有很大的差距。如果国家能扩大高职衔接、高职本科衔接的招生计划比例,放权给高职院校,将中职入学考试与中职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考核、综合素质相结合,来完善现有的自主招生制度和政策。例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在《旅游地理》、《旅游概论》、《餐饮服务》等课程中有选择地进行理论考核,并在学生选择就读方向的专业,例如升学专业偏向导游方向,可以加试导游模拟讲解、例如升学专业偏向酒店方向,可以加试中餐摆台和客房铺床等技能考核,根据不同专业方向来进行考核选拔。最后,基础文化知识课考试与专业理论考试、专业技能考试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录取选拔。2012年初,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利用骨干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契机,针对中职学生制定并试行了《中高职衔接招生考核录取方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社会反响强烈。 建立和完善中高职衔接的教学管理机制,实行中高职衔接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从中高职办学、教学、管理在内的教育制度上的衔接,在招生录取制度和学制的衔接上要突出职业两字。中职的入学考试应该按照中高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考核,根据基础文化知识课考试与专业理论考试、专业技能考试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录取选拔。择优录取,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3.2 制定合理的中高职衔接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中高职衔接主要是专业课程的衔接,专业的设置是从社会行业岗位实际需求而制定的专业。中、高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设置上都是社会岗位实际需求而制定的专业,从而通过对行业岗位需求的分析,确定课程体系,来制定相关的专业课程,达到社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加强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必须依据各地和行业的岗位需求,制定合理的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使中高职教育在专业上做好有力的衔接。要深层次研究中高职旅游服务管理专业,从不同阶段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层面去分析、去剖解, 这样才能将中高职衔接口突破,进而延伸和拓宽专业设置。只有制定合理的中高职衔接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才能使中高职衔接健康、有序的发展。
2012年3月,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对我校中职毕业生按照不同专业进行单独招生。同年9月中高职衔接工作深入实战,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对进校的的中职生按照不同的专业单独编班开展组织教学;同时开始实行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我校也参与了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中职阶段。2013年初,我校正积极准备2013年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学院的单独招生考试。
3.3 中高职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衔接。
培养目标都主要从行业的职业岗位不同要求及相应行业规范中去制定规格。中高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两者都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等特点。
3.3.1 中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主要培养,在服务与管理第一线从事酒店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旅行社门市、导游服务、计调、旅游景区服务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酒店基层服务能力,旅行社基层服务能力。
3.3.2 高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 高端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根据社会需要和旅游行业要求,通过校企深度融合,构建开放的人才培养机制,并结合岗位任职资格标准,创新“1+X+Y”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从事旅行社、景区、饭店等旅游企业的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3.4 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
在中高职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上,需要具有多年教育经验的中高职教师全程参与,同时也需要企业的参,共同制定出适合中高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探讨社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岗位培养规格模块中,确定对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哪些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课程体系,确定专业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衔接: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与中职合作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文化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教学计划(中职阶段):(表2)
职业资格证书衔接:中职阶段进行初级培训,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进行中级培训,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中职阶段:职业资格证书考证情况表(表3)
4 总结
课程体系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部分,合理的课程体系衔接,有利于教育重复和资源浪费。获得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自发组织与中职学校制定一套合理的中高职衔接方案,结合当地的经济的发展,从中高职衔接的模式、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建设,从形成适合本地办学的特点。
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是中职与高职未来发展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后高职的大部分的学生可能来源于中职学校。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保证高职学员的质量,才能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人才,才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处理好这一衔接关系,需要三方不断努力的协助和合作:需要中高职院校的努力,也需要职业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也需要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只有三方努力协作,才能共同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育锋.中澳两国中高职衔接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2,(25).
[2]高原.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05).
基金项目
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2012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于中职视角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课题编号:GZY12B29)。
作者简介
朱晓玲(1985——),女,羌族,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教师,大学本科,四川理工学院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陈世勇(1971——),男,羌族,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教师,大学本科,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
姜周舟(1982——),女,羌族,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教师,大学本科,绵阳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
[关键词]中职 高职 衔接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F5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5-0180-02
1 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
2011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职学校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当今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发展必然趋势,是中高职学校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表现。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的衔接,有利于为我国旅游业培养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从而促进我国旅游业迅速、健康、和谐的发展。
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中高职改革风潮,为了使中高职衔接模式更通畅,都在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模式,现在存在类型大致可分三大类:
中高职衔接的一种学制结构及衔接模式,该模式有以下三种,如表1:
2 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2.1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模式
我国现有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相对独立性的衔接结构,即中职和高职各学习3年,学生主要通过参加高考考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二是相对一体化的衔接结构,即中职与高职根据整体设计的课程体系所形成的一种学制性衔接模式,如“4”年制、“5”年制等。但是这些模式在制定的衔接上都存在着,衔接内容的不合理性,没有根据专业安排的科学性制定相关的课程,衔接过程中存在重复性。目前高职招生考试几乎等同于普通大学的入学考试,高职学校招生录取考试的理想模式应该是“文化课+专业技能”的综合考评。但是现在中高职入学考试仍采取文化考试为主,技能考试未纳入中职升学考试中。让中职生在升学过程中,容易造成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实践。
2.2 中高职的培养目标具有很大差异性,培养目标的混淆。
中职学校对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注重岗位职位技能的培养和传授,培养目标的主要核心是以学生就业为主。根据中职就业岗位分析,在整个教学中,通过简单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教学,主要存在不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注重专业技能操作的教学。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中职相反,高职更多的是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不注重专业技能的实际操作。中职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基层服务人员,高职目标的定位是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等专门人才,更多的是针对岗位群体,人才培养的面相对较宽。由于中高职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在专业的课程体系衔接的体系上有很多脱节。在我国高职教学中过程中,往往更多的是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处理好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的问题,对职业人才的培养影响很大。
2.3 目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完善。
中高职衔接中课程的衔接问题是中高职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全国各地都未对如何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做出具体的规范要求,而且在中高职的衔接过程中,也并没有出现一个真正意义上能解决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方案,问题主要表现在:
2.3.1 中高职所学的专业课程重复。
全国各地都未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没有中高职衔接的统一教材。同时中高职并没有统一确定各自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样就造成了在学习专业课程中重复学习专业知识的现象。
2.3.2 公共基础课脱离专业和社会。
公共基础课是学习专业课的基础,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同时公共基础课也应该与社会相衔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在中高职学校,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对于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更多需求的是实用性,而不是理论的知识。通过对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辅助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理解,全方面的掌握专业在社会岗位中的实践能力,融入社会。这实际上反映出中高职在课程结构设计指导思想上的差异。
3 浅析旅游管理专业中高教育衔接的策略
首先必须意识到中高职衔接教育对职业教育以及旅游业的重大意义和作用。重新审视并针对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障碍,将这些障碍一一清除,才能使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出整合功能。我们必须构建完整的中高职衔接职教体系,构建合理的中国高职衔接模式,制定正确的中高职衔接培养方案,构建精准的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中、高职的合理定位,统筹安排。
3.1 招生政策的改革和教学制度的规范
建立一套符合职教特点的高职入学体系,制定招生改革录取方案。当下高职招收中职学生入学考试,仍是通过参加普通高考模式对中职学生进行招收,职教特点不明显。通过制定高职院校对中职学生进行自主招生,制定出一部招生改革方案,为中职毕业生继续深造提供机会和条件,架起我国的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衔接的桥梁。目前教育部对现有模式的中高职衔接教育招生,给定了一定的计划政策。尽管这个计划政策在全国各地运行中稍有增长,但这比例对于现有的学校和学生期望值仍有很大的差距。如果国家能扩大高职衔接、高职本科衔接的招生计划比例,放权给高职院校,将中职入学考试与中职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考核、综合素质相结合,来完善现有的自主招生制度和政策。例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在《旅游地理》、《旅游概论》、《餐饮服务》等课程中有选择地进行理论考核,并在学生选择就读方向的专业,例如升学专业偏向导游方向,可以加试导游模拟讲解、例如升学专业偏向酒店方向,可以加试中餐摆台和客房铺床等技能考核,根据不同专业方向来进行考核选拔。最后,基础文化知识课考试与专业理论考试、专业技能考试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录取选拔。2012年初,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利用骨干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契机,针对中职学生制定并试行了《中高职衔接招生考核录取方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社会反响强烈。 建立和完善中高职衔接的教学管理机制,实行中高职衔接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从中高职办学、教学、管理在内的教育制度上的衔接,在招生录取制度和学制的衔接上要突出职业两字。中职的入学考试应该按照中高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考核,根据基础文化知识课考试与专业理论考试、专业技能考试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录取选拔。择优录取,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3.2 制定合理的中高职衔接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中高职衔接主要是专业课程的衔接,专业的设置是从社会行业岗位实际需求而制定的专业。中、高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设置上都是社会岗位实际需求而制定的专业,从而通过对行业岗位需求的分析,确定课程体系,来制定相关的专业课程,达到社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加强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必须依据各地和行业的岗位需求,制定合理的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使中高职教育在专业上做好有力的衔接。要深层次研究中高职旅游服务管理专业,从不同阶段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层面去分析、去剖解, 这样才能将中高职衔接口突破,进而延伸和拓宽专业设置。只有制定合理的中高职衔接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才能使中高职衔接健康、有序的发展。
2012年3月,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对我校中职毕业生按照不同专业进行单独招生。同年9月中高职衔接工作深入实战,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对进校的的中职生按照不同的专业单独编班开展组织教学;同时开始实行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我校也参与了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中职阶段。2013年初,我校正积极准备2013年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学院的单独招生考试。
3.3 中高职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衔接。
培养目标都主要从行业的职业岗位不同要求及相应行业规范中去制定规格。中高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两者都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等特点。
3.3.1 中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主要培养,在服务与管理第一线从事酒店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旅行社门市、导游服务、计调、旅游景区服务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酒店基层服务能力,旅行社基层服务能力。
3.3.2 高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 高端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根据社会需要和旅游行业要求,通过校企深度融合,构建开放的人才培养机制,并结合岗位任职资格标准,创新“1+X+Y”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从事旅行社、景区、饭店等旅游企业的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3.4 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
在中高职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上,需要具有多年教育经验的中高职教师全程参与,同时也需要企业的参,共同制定出适合中高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探讨社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岗位培养规格模块中,确定对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哪些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课程体系,确定专业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衔接: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与中职合作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文化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教学计划(中职阶段):(表2)
职业资格证书衔接:中职阶段进行初级培训,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进行中级培训,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中职阶段:职业资格证书考证情况表(表3)
4 总结
课程体系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部分,合理的课程体系衔接,有利于教育重复和资源浪费。获得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自发组织与中职学校制定一套合理的中高职衔接方案,结合当地的经济的发展,从中高职衔接的模式、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建设,从形成适合本地办学的特点。
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是中职与高职未来发展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后高职的大部分的学生可能来源于中职学校。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保证高职学员的质量,才能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人才,才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处理好这一衔接关系,需要三方不断努力的协助和合作:需要中高职院校的努力,也需要职业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也需要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只有三方努力协作,才能共同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育锋.中澳两国中高职衔接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2,(25).
[2]高原.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05).
基金项目
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2012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于中职视角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课题编号:GZY12B29)。
作者简介
朱晓玲(1985——),女,羌族,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教师,大学本科,四川理工学院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陈世勇(1971——),男,羌族,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教师,大学本科,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
姜周舟(1982——),女,羌族,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教师,大学本科,绵阳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