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美”是中国现代诗人、学者闻一多提出的诗歌主张,他提出在创建格律诗时应该:“诗的实力不独包括着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有建筑的美。”“三美”原则去品读鉴赏唐宋诗词,特别是格律诗,不仅有助于我们将诗词中的一些意象深入理解,领悟到其中优美的意境。
关键词:“三美”;意境;建筑美
所谓“三美”是中国现代诗人、学者闻一多提出的诗歌主张,他提出在创建格律诗时应该:“诗的实力不独包括着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有建筑的美。”音乐的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重音、押韵、停顿等方面的美;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建筑美是针对自由体诗提出来的。
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刺史的可以说是不乏名人,不过,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东坡了。他们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缅怀的政绩,而且也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诗词文章与传闻轶事,所以又有人们称他们为“风流太守”。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
《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在长庆或四年春(公元823或824年)任杭州刺史时所作。白居易在杭州时,写了许多有关湖光山色、歌咏西湖的诗作。而这首《钱塘湖春行》被誉为赞美西湖的顶级之作,它处处紧扣西湖特有的景色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自然的与景物融为一体。
这首诗的音乐美,不仅表现在外在形式的押韵,即每联韵脚都押“i”韵,朗读起来节奏明快,还体现在诗的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动词“争”“啄”的美感。这两句诗,有莺莺燕燕的动态美,有莺歌燕舞的音乐旋律美。莺是歌手,它歌唱着江南的旖旎风光;燕是候鸟,春天又从南国飞来。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这又正是初春季节,蜷缩了一冬的鸟儿们,它们争抢着向阳的暖树,来一试它们嘹亮的歌喉。它们啄泥衔草,营造新巢,处处透露出春的活力。这就是一首初春交响曲。在平仄方面,符合七言律诗“平起平收式”,既首联首句“孤山寺北贾亭西”以平声开头,尾联“绿杨阴里白沙堤”又以平声收尾,整首诗浑然一气。诗歌节奏紧凑和谐,完全与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对春天的赞美融为一体。
《钱塘湖春行》的绘画美,主要着眼于春天的绿。首联“水面初平云脚低”中就展现了这样一幅西湖初春美景:在水色天光的混沌中,天空中舒卷起重重叠叠的白云。天空中的白云,与湖面蕩漾的绿水连成了一片,很好地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西湖初春的树,自然是披上了新绿的了。最美的要数颈联的色彩,“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乱花”一词写出了地上各种五颜六色的小花,地上还有刚刚长起来的没过马蹄的小草,处处透着初春的美丽。美术画讲究色彩的搭配映衬,红花还需绿叶配,地上整块的新绿映衬着色彩斑斓、闪闪烁烁的小花,这就是一幅鸟语花香的西湖春景图,这很像当代山水画大师白雪石的名作。最后一联“绿杨阴里白沙堤”,试想,在春天里,西湖边处处都是绿毯似的嫩草,可是在东面,还有一道引人眼睑的风景——白沙堤。这一道长长的绿杨中映衬着一条白色,有事一幅清新优美的小画。这些色彩,无论从整体看,还是从局部去欣赏,无不透露着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颂。诗人表面是在写景,它的妙处不仅是对景物的细致刻画,而且在于即景抒情。即写了融和盎然的春意,又写了自然之美给诗人的集中而饱满的感受。白居易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所以他会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连忘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沙堤,即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西湖三面环山,白堤中贯,在湖东一带,总揽全湖之胜。而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也确曾修堤蓄水,灌溉民田,不过其堤在钱塘门之北,可是后人多误以白堤为白氏所修之堤了。
这首诗的建筑美,在前文的平仄、押韵等方面已经作了分析,此诗外形的匀称、均齐自不消说,特别值得欣赏的是第二、三联的工整、对仗美,形式与内容达到了完美统一。这首诗的巧妙还在于“三美”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如第二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在形式上对仗工整,在格律上讲究仄起平收。在内容上,“早莺”的“早”和“新燕”的“新”,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两者连成一副完整的画面。第三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同样运用对仗句,用“乱花”“浅草”表现多种色彩搭配上绿色,调配成这样一幅色彩鲜丽的图景:新绿的小草铺满大地,在这一片绿地毯上五颜六色的小花竞相开放,这一派充满生机、有声有色的景象,构成了新鲜而美丽的意境,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到了杭州之后的欢快感情。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
用闻一多的“三美”原则去品读鉴赏唐宋诗词,特别是格律诗,不仅有助于我们将诗词中的一些意象深入理解,领悟到其中优美的意境,而且能让我们更好地领悟诗词中的内涵,更好地理解诗词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参考文献:
[1]陈伯海.唐诗学书系之五:唐诗学文献集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2]傅德岷.唐诗宋词鉴赏辞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5.
[3]俞兆平.闻一多论新诗的绘画美[J].厦门大学学报,1984(1).
作者简介:
古国忠,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惠水县第二中学。
-bidi-font-family: 宋体’
关键词:“三美”;意境;建筑美
所谓“三美”是中国现代诗人、学者闻一多提出的诗歌主张,他提出在创建格律诗时应该:“诗的实力不独包括着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有建筑的美。”音乐的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重音、押韵、停顿等方面的美;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建筑美是针对自由体诗提出来的。
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刺史的可以说是不乏名人,不过,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东坡了。他们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缅怀的政绩,而且也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诗词文章与传闻轶事,所以又有人们称他们为“风流太守”。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
《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在长庆或四年春(公元823或824年)任杭州刺史时所作。白居易在杭州时,写了许多有关湖光山色、歌咏西湖的诗作。而这首《钱塘湖春行》被誉为赞美西湖的顶级之作,它处处紧扣西湖特有的景色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自然的与景物融为一体。
这首诗的音乐美,不仅表现在外在形式的押韵,即每联韵脚都押“i”韵,朗读起来节奏明快,还体现在诗的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动词“争”“啄”的美感。这两句诗,有莺莺燕燕的动态美,有莺歌燕舞的音乐旋律美。莺是歌手,它歌唱着江南的旖旎风光;燕是候鸟,春天又从南国飞来。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这又正是初春季节,蜷缩了一冬的鸟儿们,它们争抢着向阳的暖树,来一试它们嘹亮的歌喉。它们啄泥衔草,营造新巢,处处透露出春的活力。这就是一首初春交响曲。在平仄方面,符合七言律诗“平起平收式”,既首联首句“孤山寺北贾亭西”以平声开头,尾联“绿杨阴里白沙堤”又以平声收尾,整首诗浑然一气。诗歌节奏紧凑和谐,完全与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对春天的赞美融为一体。
《钱塘湖春行》的绘画美,主要着眼于春天的绿。首联“水面初平云脚低”中就展现了这样一幅西湖初春美景:在水色天光的混沌中,天空中舒卷起重重叠叠的白云。天空中的白云,与湖面蕩漾的绿水连成了一片,很好地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西湖初春的树,自然是披上了新绿的了。最美的要数颈联的色彩,“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乱花”一词写出了地上各种五颜六色的小花,地上还有刚刚长起来的没过马蹄的小草,处处透着初春的美丽。美术画讲究色彩的搭配映衬,红花还需绿叶配,地上整块的新绿映衬着色彩斑斓、闪闪烁烁的小花,这就是一幅鸟语花香的西湖春景图,这很像当代山水画大师白雪石的名作。最后一联“绿杨阴里白沙堤”,试想,在春天里,西湖边处处都是绿毯似的嫩草,可是在东面,还有一道引人眼睑的风景——白沙堤。这一道长长的绿杨中映衬着一条白色,有事一幅清新优美的小画。这些色彩,无论从整体看,还是从局部去欣赏,无不透露着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颂。诗人表面是在写景,它的妙处不仅是对景物的细致刻画,而且在于即景抒情。即写了融和盎然的春意,又写了自然之美给诗人的集中而饱满的感受。白居易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所以他会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连忘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沙堤,即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西湖三面环山,白堤中贯,在湖东一带,总揽全湖之胜。而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也确曾修堤蓄水,灌溉民田,不过其堤在钱塘门之北,可是后人多误以白堤为白氏所修之堤了。
这首诗的建筑美,在前文的平仄、押韵等方面已经作了分析,此诗外形的匀称、均齐自不消说,特别值得欣赏的是第二、三联的工整、对仗美,形式与内容达到了完美统一。这首诗的巧妙还在于“三美”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如第二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在形式上对仗工整,在格律上讲究仄起平收。在内容上,“早莺”的“早”和“新燕”的“新”,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两者连成一副完整的画面。第三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同样运用对仗句,用“乱花”“浅草”表现多种色彩搭配上绿色,调配成这样一幅色彩鲜丽的图景:新绿的小草铺满大地,在这一片绿地毯上五颜六色的小花竞相开放,这一派充满生机、有声有色的景象,构成了新鲜而美丽的意境,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到了杭州之后的欢快感情。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
用闻一多的“三美”原则去品读鉴赏唐宋诗词,特别是格律诗,不仅有助于我们将诗词中的一些意象深入理解,领悟到其中优美的意境,而且能让我们更好地领悟诗词中的内涵,更好地理解诗词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参考文献:
[1]陈伯海.唐诗学书系之五:唐诗学文献集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2]傅德岷.唐诗宋词鉴赏辞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5.
[3]俞兆平.闻一多论新诗的绘画美[J].厦门大学学报,1984(1).
作者简介:
古国忠,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惠水县第二中学。
-bidi-font-family: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