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从呱呱坠地的第一声啼哭开始,便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何为音乐?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艺术。维克多·雨果曾这样表述它,“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可见,音乐本身是一种感知,是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贫富,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瑰宝。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作为世界八大艺术之一的音乐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有一部分拥有音乐天赋并且有音乐情怀的人,坚定地选择了音乐作为自己的职业和毕生的追求。国家一级演员张岩生就是这样一位既有天赋又有情怀的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多年来,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声乐艺术追求的脚步。与此同时,张岩生作为国家一级导演,更注重演唱具有思想内涵和社会价值的声乐作品。他坚信,优秀的声乐作品除了温润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外,还要有社会的责任和担当。近年来,他不仅独立导演完成了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歌剧《图伯特》、音乐剧《那山那海那片情》,他创作并演唱的歌曲《锡伯人》《西迁的路》《第一书记》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原创作品将歌唱性、音乐性与民族性完美融合,用歌声传承文化之根、民族之魂,从而讴歌新时代、新精神!
一、追忆历史,唱响《锡伯人》的文化之根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文化的自我认同意识是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内在根基。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锡伯族作为56个民族中的一员,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锡伯族的总人口较少且集中居住在辽宁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霍城等地,所以很多人不知道或是不了解锡伯族。作为锡伯族优秀的儿子,张岩生热爱着自己的民族,并希望更多人了解锡伯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优秀的歌唱家,他的血液里流淌着锡伯人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并希望通过自己的歌声让更多人走近锡伯族,感受锡伯族文化的魅力!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他创作并演唱的具有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歌曲《锡伯人》萦绕在听众耳边。
歌曲《锡伯人》获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小型舞台作品歌曲资助项目。该歌曲以第二人称为创作视角,描写了公元1764年锡伯族西迁之前的东北故土第一故乡——沈阳,与西迁之后的西部边塞第二故乡——新疆伊犁察布查尔的风土人情及东西两地锡伯人跨越时空的温情对话,歌颂了锡伯人在255年前为了祖国西陲的发展、边疆的稳定、民族的团结,舍小家为国家的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兼有文学性与艺术性的歌词,将与听众一起追忆锡伯族的历史生活与民族文化。该歌曲中有一段叙述性的歌词,“你来自古老的嘎仙洞,白山黑水你纵马驰骋,你壮别辽河泪洒家庙,万里西征赴使命”,“你是乌孙山下警惕的眼睛,靖远寺钟声悠扬享太平,你开渠垦荒让西迁永恒,千里边关见神勇……”这样的词意在东西两个时空中回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简洁而又准确生动的刻画出锡伯人生活环境的大变革。高潮处“嚯哩吔锡伯人……”这是生活在第一故乡的锡伯人对生活在第二故乡亲人的呼唤,更是第二故乡游子对第一故乡的眷恋和期盼。“赤胆忠诚镌刻在每个锡伯人的灵魂……”表达了锡伯人维护国家边疆安全稳定的坚定信念和对祖国的赤胆忠心。
《锡伯人》作为少数民族题材的歌曲,有着浓郁的锡伯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从曲调上来说,该歌曲以锡伯族传统民歌《狩猎歌》为依托,与商调式巧妙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旋律线和听觉享受。这种叙述式的语调把锡伯人情牵两地、亲如一家的博大情怀,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歌曲亲切朴实,朗朗上口。张岩生在这首歌曲的演唱上,通过他纯正、厚重的男中音音色,把他对锡伯先人的敬仰及对锡伯民族深厚质朴的情感深情地咏唱出来,使听者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久久难以平静、不能忘怀。在歌曲的二度演唱处理上,堪为男中音美声唱法民族化处理的典范,也将成为民族歌曲用美声唱法演绎的一次成功教案。特别是歌曲第二段锡伯语的演唱,将锡伯族的语言文化传递给听众,与整首歌曲交相呼应,听众会对锡伯族的历史、文化有全面的了解,为锡伯人甘于奉献、艰苦奋斗、勇于担当、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感动。
二、走进锡伯人,感受《西迁的路》的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包括爱国主义、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守信尚义、自强不息。其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周恩来总理曾说,“中国是古老的民族,也是勇敢的民族。中华民族有两大优点:勇敢,勤劳。这样的民族多么可爱,我们爱我们民族(当然其他民族也有他们可爱之处,我们决不忽视这一点),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锡伯人继承了中华民族勇敢、勤劳的优点同时,更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身为锡伯族的后裔,张岩生的血液里依然流淌着先辈们对民族的爱,对祖国的爱。他要用歌声讲述锡伯族祖先的动人故事,传送锡伯族先辈们戍边屯垦、艰苦奋斗西迁精神,让锡伯族的后人不忘锡伯民族家国情怀的品格,继承发扬锡伯民族舍小家为国家的奉献与担当的精神。
西迁节是锡伯民族的西迁戍边纪念日,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锡伯族西迁节的时间是农历四月十八日,所以叫“四一八节”,因有怀念亲人之意,又叫怀亲节,锡伯语稱“杜音拜专扎坤”。每年的这一天,东西两地的锡伯族民众欢聚一起,载歌载舞、共进野餐、共叙离别之情、思乡之情,以纪念当年祖辈踏上西迁之路,驻防戍边的英雄业绩。
歌曲《西迁的路》是辽宁省委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2017年度人才培养项目。该歌曲的歌词来自锡伯族著名诗人阿苏的诗歌《西迁的路》,这首诗以锡伯民族西迁的史实为背景而创作的。据史料记载,“公元1764年,清政府为了加强新疆伊犁地区的边境稳定,从盛京(今沈阳)等地调集了一支由骁勇善战的锡伯人组成的西迁队伍。他们告别了亲人,带着家乡的泥土、种子、帐篷,赶着牛车、牛棚、马匹,冒着严寒酷署,走荒漠、战瘟疫、遇野兽,走过了春秋冬夏,经历了生死离别,历时一年四个月,行程一万余里,最终有5050名锡伯族军民抵达伊犁,囤聚在伊犁河南岸,被称为锡伯营。”简略的文字记载的背后是锡伯人对国家的一片赤诚,在一年多的路途中,他们不仅与天斗、与地斗,还要防止猛兽的攻击。而让他们心痛的是,这次迁徙有90多名锡伯人牺牲,他们没有抵达使命之地,也永远回不去故土了。原本在东北过着安逸生活的锡伯人,为了国家边境的安宁,他们背井离乡、骨肉分离,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对祖国的忠诚与担当。 从2005年第一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来到锡伯族的第二故乡,张岩生每年都给自己留出时间,到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采风,当他读到诗人阿苏的诗歌《西迁的路》时,他流泪了。一丝悲凉的旋律油然而生,他将对锡伯族祖辈的敬仰之情化作涌动的旋律,去讲述锡伯民族西迁的历史,讲述锡伯人为了国家的安定、民族的团结做出的巨大牺牲,用歌声去歌颂锡伯人用民族的坚强脊梁谱写着爱国主义的英雄史诗和民族和谐的乐章!歌曲《西迁的路》延续着《锡伯人》浓烈的民族特色。因为西迁的路当时走的是外蒙,也就是现在的蒙古共和国的线路,所以,张岩生在该歌曲里把马背民族特有的长调音乐风格与锡伯族的音乐个性巧妙融合,形成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旋律。《西迁的路》第一段就用锡伯语演唱,具有强烈的代入感。或许你听不懂歌唱的内容,但听众能在音乐的旋律及演唱者的情绪中感受到西迁路途的遥远、困难与艰辛。歌词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更是对作品的自信表现,让听众静下心来,聆听锡伯族的心声,走进锡伯人的故事。紧接着第二段用大家熟知的语言去演唱,使听众身临其境的去感受锡伯族的民族之魂,从而从音乐本体的诠释上产生共鸣。这首歌虽然以低沉下行音阶为旋律走向,但却透露出西迁勇士的坚定的脚步,宏伟的气魄,展现出勇于担当的锡伯人面对恶劣的环境、亲人的离去没有退缩。他们坚信,既然选择了这条西迁的路,就要一往无前,不会回头!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
三、精准扶贫,《第一书记》情系百姓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经历过风雨,更创造过辉煌。四季在更替,时代在变迁,唯一恒久不变的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之魂。历史的车轮在前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华民族逐渐变得强大,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有着14亿人口的中国,8亿多是住户农民。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与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共话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问题时指出“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围绕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来实践,我们实践过程是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走”。歌曲《第一书记》就是在习总书记这句朴实而坚定的话语中,对广大党员、干部吹响决胜小康社会的冲锋号中创作的。
作为辽宁省委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2018年度人才培养项目的歌曲《第一书记》,以第二人称的视角,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第一书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忙碌场景。正如歌词所写“撸起袖子挥汗如雨,卷起裤脚从不犹豫。你熟悉每条小路通向哪里,家家门槛的高高低低在你心底。”为了更好工作,他们要了解每户村民的家庭状况;为了帮助百姓脱贫,有风险的致富项目往往是他们第一个冲在前,只为振兴乡村,带领乡亲们过上小康生活。而这群可爱的人,却来自五湖四海的不同岗位,只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他们放下了本职工作,毫不犹豫的走进农村,走进基层,带去党对人民的温暖和关怀,做一名让更多百姓致富的引航者。歌曲歌颂了第一书记脚踏实地、敢于担当、率先垂范、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和心系百姓的奉献精神。
歌曲《第一书记》以浓郁的东北秧歌调为依托,并在此基础上凝练出既有东北地方特色,又“通俗易懂”的旋律,创作出有时代感的音乐节奏,呈现出有地域特色的时代之歌。该歌曲通过张岩生纯朴细腻的演唱,在听众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一名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时刻心系百姓,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而他厚重的音质,如同一位百姓向大家讲述着他身边的第一书记,一步一个腳印,一棒接着一棒带领乡亲们往前走。此刻,百姓感恩第一书记,感恩党中央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征途上为他们做的一切!
《锡伯人》《西迁的路》《第一书记》看似各具特色的三首歌曲,却都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无论是255年前为了国家踏上西迁之路的锡伯人,还是响应党中央号召,放下本职工作投身第一书记角色中的党员干部,他们有着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为了祖国的安宁与富强,舍小我、为大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何为事而作”,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张岩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情系民族,情系国家,用歌声传承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创作出了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刘 雪 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一、追忆历史,唱响《锡伯人》的文化之根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文化的自我认同意识是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内在根基。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锡伯族作为56个民族中的一员,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锡伯族的总人口较少且集中居住在辽宁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霍城等地,所以很多人不知道或是不了解锡伯族。作为锡伯族优秀的儿子,张岩生热爱着自己的民族,并希望更多人了解锡伯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优秀的歌唱家,他的血液里流淌着锡伯人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并希望通过自己的歌声让更多人走近锡伯族,感受锡伯族文化的魅力!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他创作并演唱的具有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歌曲《锡伯人》萦绕在听众耳边。
歌曲《锡伯人》获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小型舞台作品歌曲资助项目。该歌曲以第二人称为创作视角,描写了公元1764年锡伯族西迁之前的东北故土第一故乡——沈阳,与西迁之后的西部边塞第二故乡——新疆伊犁察布查尔的风土人情及东西两地锡伯人跨越时空的温情对话,歌颂了锡伯人在255年前为了祖国西陲的发展、边疆的稳定、民族的团结,舍小家为国家的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兼有文学性与艺术性的歌词,将与听众一起追忆锡伯族的历史生活与民族文化。该歌曲中有一段叙述性的歌词,“你来自古老的嘎仙洞,白山黑水你纵马驰骋,你壮别辽河泪洒家庙,万里西征赴使命”,“你是乌孙山下警惕的眼睛,靖远寺钟声悠扬享太平,你开渠垦荒让西迁永恒,千里边关见神勇……”这样的词意在东西两个时空中回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简洁而又准确生动的刻画出锡伯人生活环境的大变革。高潮处“嚯哩吔锡伯人……”这是生活在第一故乡的锡伯人对生活在第二故乡亲人的呼唤,更是第二故乡游子对第一故乡的眷恋和期盼。“赤胆忠诚镌刻在每个锡伯人的灵魂……”表达了锡伯人维护国家边疆安全稳定的坚定信念和对祖国的赤胆忠心。
《锡伯人》作为少数民族题材的歌曲,有着浓郁的锡伯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从曲调上来说,该歌曲以锡伯族传统民歌《狩猎歌》为依托,与商调式巧妙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旋律线和听觉享受。这种叙述式的语调把锡伯人情牵两地、亲如一家的博大情怀,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歌曲亲切朴实,朗朗上口。张岩生在这首歌曲的演唱上,通过他纯正、厚重的男中音音色,把他对锡伯先人的敬仰及对锡伯民族深厚质朴的情感深情地咏唱出来,使听者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久久难以平静、不能忘怀。在歌曲的二度演唱处理上,堪为男中音美声唱法民族化处理的典范,也将成为民族歌曲用美声唱法演绎的一次成功教案。特别是歌曲第二段锡伯语的演唱,将锡伯族的语言文化传递给听众,与整首歌曲交相呼应,听众会对锡伯族的历史、文化有全面的了解,为锡伯人甘于奉献、艰苦奋斗、勇于担当、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感动。
二、走进锡伯人,感受《西迁的路》的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包括爱国主义、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守信尚义、自强不息。其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周恩来总理曾说,“中国是古老的民族,也是勇敢的民族。中华民族有两大优点:勇敢,勤劳。这样的民族多么可爱,我们爱我们民族(当然其他民族也有他们可爱之处,我们决不忽视这一点),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锡伯人继承了中华民族勇敢、勤劳的优点同时,更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身为锡伯族的后裔,张岩生的血液里依然流淌着先辈们对民族的爱,对祖国的爱。他要用歌声讲述锡伯族祖先的动人故事,传送锡伯族先辈们戍边屯垦、艰苦奋斗西迁精神,让锡伯族的后人不忘锡伯民族家国情怀的品格,继承发扬锡伯民族舍小家为国家的奉献与担当的精神。
西迁节是锡伯民族的西迁戍边纪念日,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锡伯族西迁节的时间是农历四月十八日,所以叫“四一八节”,因有怀念亲人之意,又叫怀亲节,锡伯语稱“杜音拜专扎坤”。每年的这一天,东西两地的锡伯族民众欢聚一起,载歌载舞、共进野餐、共叙离别之情、思乡之情,以纪念当年祖辈踏上西迁之路,驻防戍边的英雄业绩。
歌曲《西迁的路》是辽宁省委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2017年度人才培养项目。该歌曲的歌词来自锡伯族著名诗人阿苏的诗歌《西迁的路》,这首诗以锡伯民族西迁的史实为背景而创作的。据史料记载,“公元1764年,清政府为了加强新疆伊犁地区的边境稳定,从盛京(今沈阳)等地调集了一支由骁勇善战的锡伯人组成的西迁队伍。他们告别了亲人,带着家乡的泥土、种子、帐篷,赶着牛车、牛棚、马匹,冒着严寒酷署,走荒漠、战瘟疫、遇野兽,走过了春秋冬夏,经历了生死离别,历时一年四个月,行程一万余里,最终有5050名锡伯族军民抵达伊犁,囤聚在伊犁河南岸,被称为锡伯营。”简略的文字记载的背后是锡伯人对国家的一片赤诚,在一年多的路途中,他们不仅与天斗、与地斗,还要防止猛兽的攻击。而让他们心痛的是,这次迁徙有90多名锡伯人牺牲,他们没有抵达使命之地,也永远回不去故土了。原本在东北过着安逸生活的锡伯人,为了国家边境的安宁,他们背井离乡、骨肉分离,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对祖国的忠诚与担当。 从2005年第一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来到锡伯族的第二故乡,张岩生每年都给自己留出时间,到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采风,当他读到诗人阿苏的诗歌《西迁的路》时,他流泪了。一丝悲凉的旋律油然而生,他将对锡伯族祖辈的敬仰之情化作涌动的旋律,去讲述锡伯民族西迁的历史,讲述锡伯人为了国家的安定、民族的团结做出的巨大牺牲,用歌声去歌颂锡伯人用民族的坚强脊梁谱写着爱国主义的英雄史诗和民族和谐的乐章!歌曲《西迁的路》延续着《锡伯人》浓烈的民族特色。因为西迁的路当时走的是外蒙,也就是现在的蒙古共和国的线路,所以,张岩生在该歌曲里把马背民族特有的长调音乐风格与锡伯族的音乐个性巧妙融合,形成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旋律。《西迁的路》第一段就用锡伯语演唱,具有强烈的代入感。或许你听不懂歌唱的内容,但听众能在音乐的旋律及演唱者的情绪中感受到西迁路途的遥远、困难与艰辛。歌词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更是对作品的自信表现,让听众静下心来,聆听锡伯族的心声,走进锡伯人的故事。紧接着第二段用大家熟知的语言去演唱,使听众身临其境的去感受锡伯族的民族之魂,从而从音乐本体的诠释上产生共鸣。这首歌虽然以低沉下行音阶为旋律走向,但却透露出西迁勇士的坚定的脚步,宏伟的气魄,展现出勇于担当的锡伯人面对恶劣的环境、亲人的离去没有退缩。他们坚信,既然选择了这条西迁的路,就要一往无前,不会回头!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
三、精准扶贫,《第一书记》情系百姓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经历过风雨,更创造过辉煌。四季在更替,时代在变迁,唯一恒久不变的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之魂。历史的车轮在前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华民族逐渐变得强大,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有着14亿人口的中国,8亿多是住户农民。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与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共话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问题时指出“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围绕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来实践,我们实践过程是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走”。歌曲《第一书记》就是在习总书记这句朴实而坚定的话语中,对广大党员、干部吹响决胜小康社会的冲锋号中创作的。
作为辽宁省委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2018年度人才培养项目的歌曲《第一书记》,以第二人称的视角,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第一书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忙碌场景。正如歌词所写“撸起袖子挥汗如雨,卷起裤脚从不犹豫。你熟悉每条小路通向哪里,家家门槛的高高低低在你心底。”为了更好工作,他们要了解每户村民的家庭状况;为了帮助百姓脱贫,有风险的致富项目往往是他们第一个冲在前,只为振兴乡村,带领乡亲们过上小康生活。而这群可爱的人,却来自五湖四海的不同岗位,只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他们放下了本职工作,毫不犹豫的走进农村,走进基层,带去党对人民的温暖和关怀,做一名让更多百姓致富的引航者。歌曲歌颂了第一书记脚踏实地、敢于担当、率先垂范、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和心系百姓的奉献精神。
歌曲《第一书记》以浓郁的东北秧歌调为依托,并在此基础上凝练出既有东北地方特色,又“通俗易懂”的旋律,创作出有时代感的音乐节奏,呈现出有地域特色的时代之歌。该歌曲通过张岩生纯朴细腻的演唱,在听众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一名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时刻心系百姓,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而他厚重的音质,如同一位百姓向大家讲述着他身边的第一书记,一步一个腳印,一棒接着一棒带领乡亲们往前走。此刻,百姓感恩第一书记,感恩党中央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征途上为他们做的一切!
《锡伯人》《西迁的路》《第一书记》看似各具特色的三首歌曲,却都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无论是255年前为了国家踏上西迁之路的锡伯人,还是响应党中央号召,放下本职工作投身第一书记角色中的党员干部,他们有着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为了祖国的安宁与富强,舍小我、为大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何为事而作”,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张岩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情系民族,情系国家,用歌声传承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创作出了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刘 雪 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