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和必修4《生活与哲学》在知识结构上互联互通,内容上存在共性与个性的关联,都对学生辩证思维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哲学原理的视角分析《文化生活》知识。从两本教材互通之处出发,找出《文化生活》知识背后蕴含的哲学原理,有利于学生厘清文化知识的逻辑层次;从共性和个性的角度看待文化间的关系与规律,有利于通过共性理解个性,个性中提炼共性,从而提升学生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从辩证思维的角度看待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待文化的能力。
【关键词】哲学原理;《文化生活》;高中思政課
针对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3《文化生活》和必修4《生活与哲学》的难度和时间分配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会选择在高二第一学期先上《生活与哲学》,第二学期再上《文化生活》。这样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和理解《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在第二学期学习《文化生活》时能运用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来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深入浅出,哲学原理与文化知识互联互通
笔者在教学中也践行了高二上学期先上《生活与哲学》,下学期再上《文化生活》,发现学生掌握了哲学原理和方法论后,从哲学视角学习文化生活知识,更易于理解,学起来轻松有趣,实现了两门课知识间的互联互通,在识记和理解上更深刻。
人们的精神活动需要依赖客观物质,精神产品也需要现实的物质承担者,也就是载体来呈现。这里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其背后的哲学依据,从而链接“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这一原理。讲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时,即一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文化是由特定的经济和政治所支配的,同时特定的文化反作用于特定的经济政治,又对经济政治有巨大的作用和影响。积极向上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进步具有推动作用,消极颓废的文化则是经济和政治进步的障碍。这里则可以链接《生活与哲学》中的社会存在支配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把经济理解为社会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把文化理解为社会意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则可以通过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来理解。这样一来,《文化生活》的知识和哲学原理就水到渠成地串联起来了。
再如,《文化生活》第五课首框中涉及文化创新的主体,可以对接哲学知识群众观,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开创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开创者,是社会变化和革新的主宰力量,启发我们秉承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文化生活》中讲到社会实践和文化创作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要求文化创作者要以当下中国的具体国情为基点,要关注绝大多数人民的的利益和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勇于创新,创造符合时代精神和满足人民精神文明需求的文化作品。从哲学原理的角度看到文化现象和文化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厘清文化知识的逻辑层次,明白《文化生活》的思维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文化的框架结构。
二、高瞻远瞩,共性与个性相互联结
哲学是对人类在具体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具体科学知识的总括和提升,从里面提炼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共性的规律。它是从个别归纳总结最后上升到一般的思维进程,属于归纳思维。《文化生活》是在文化共性视域下对文化个性的阐释。它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进程,是演绎思维。在哲学知识与文化知识中,既有哲学共性和文化个性的相互交织、联结,也有文化共性与文化个性的相互交织、联结。引导学生在共性的指导下分析个性,在个性中体现和归纳共性,是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的提升和迁移。
比如《文化生活》第三课首框中,涉及文化的多样性的知识点。其中讲到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也具有自己的文化特殊性和特色,即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这里链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即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两者在特定的场景下可以彼此转化,要实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此基础上理解对待文化多样性的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对话中,要敬重彼此的不同,容纳民族特色,和谐共处,联合推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在《文化生活》第六课第二框中讲到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同样可以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来理解。
三、统筹兼顾,辩证思维力的提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阐述了多组辩证关系,启发人们用联系、发展、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文化生活》中也富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的内容,充分挖掘并对接哲学原理,逐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深刻领悟哲学原理背后的理论逻辑,尝试迁移与运用。
例如,《文化生活》第四课首框,涉及如何继续传承传统文化,施展传统文化的正面作用的问题。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哲学知识:辩证的否定原理。辩证的否定,不仅不是单纯地肯定所有内容,也不是单纯地否定所有内容,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部分,保留的是旧事物中与时代相符合的部分,它的实质是“扬弃”。在此基础上,理解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待传统文化,应一分为二地领会它在实践中发挥的效用,鉴别内在的积极成分和消极成分。当传统文化的内容与社会和人民的发展要求相契合,是健康的部分,就应持续保留和弘扬;当传统文化的内容与社会和人民的发展要求不相契合,是消极的内容,应该提文化高辨能力,加以改变和移除。
再如《文化生活》第五课首框中,涉及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谈到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联系,这里可以通过认识论中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来梳理两者的联系。第一个层面,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表现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此外,社会实践中不停地出现各种之前未曾出现过的难题,对应哲学中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二个层面,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即文化创新可以鞭策社会实践的向前迈进,能够助力民族文化的繁盛。在认识论中,表现为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促进实践的进步,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标和归宿,实践是验证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尺。这里通过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来分析《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使得看似零散的知识点有了理论依据和框架,更便于整合和理解知识。在分析《文化生活》知识点的同时巩固和提高了辩证思维能力,达成科学精神这一学科核心素养。
在《文化生活》的教学中启发学生发现课文中蕴含的哲理,从结构上、内容上、逻辑思维上加以分析,既巩固了哲学知识,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生活的知识,提升了思维高度,实现两本教材互相贯通,相得映彰的理想效果。新编统编版教材将《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两本书合并为《哲学与文化》,并将哲学内容前置于文化内容正体现了这一优越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韩震,朱明光.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关键词】哲学原理;《文化生活》;高中思政課
针对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3《文化生活》和必修4《生活与哲学》的难度和时间分配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会选择在高二第一学期先上《生活与哲学》,第二学期再上《文化生活》。这样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和理解《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在第二学期学习《文化生活》时能运用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来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深入浅出,哲学原理与文化知识互联互通
笔者在教学中也践行了高二上学期先上《生活与哲学》,下学期再上《文化生活》,发现学生掌握了哲学原理和方法论后,从哲学视角学习文化生活知识,更易于理解,学起来轻松有趣,实现了两门课知识间的互联互通,在识记和理解上更深刻。
人们的精神活动需要依赖客观物质,精神产品也需要现实的物质承担者,也就是载体来呈现。这里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其背后的哲学依据,从而链接“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这一原理。讲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时,即一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文化是由特定的经济和政治所支配的,同时特定的文化反作用于特定的经济政治,又对经济政治有巨大的作用和影响。积极向上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进步具有推动作用,消极颓废的文化则是经济和政治进步的障碍。这里则可以链接《生活与哲学》中的社会存在支配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把经济理解为社会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把文化理解为社会意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则可以通过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来理解。这样一来,《文化生活》的知识和哲学原理就水到渠成地串联起来了。
再如,《文化生活》第五课首框中涉及文化创新的主体,可以对接哲学知识群众观,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开创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开创者,是社会变化和革新的主宰力量,启发我们秉承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文化生活》中讲到社会实践和文化创作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要求文化创作者要以当下中国的具体国情为基点,要关注绝大多数人民的的利益和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勇于创新,创造符合时代精神和满足人民精神文明需求的文化作品。从哲学原理的角度看到文化现象和文化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厘清文化知识的逻辑层次,明白《文化生活》的思维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文化的框架结构。
二、高瞻远瞩,共性与个性相互联结
哲学是对人类在具体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具体科学知识的总括和提升,从里面提炼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共性的规律。它是从个别归纳总结最后上升到一般的思维进程,属于归纳思维。《文化生活》是在文化共性视域下对文化个性的阐释。它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进程,是演绎思维。在哲学知识与文化知识中,既有哲学共性和文化个性的相互交织、联结,也有文化共性与文化个性的相互交织、联结。引导学生在共性的指导下分析个性,在个性中体现和归纳共性,是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的提升和迁移。
比如《文化生活》第三课首框中,涉及文化的多样性的知识点。其中讲到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也具有自己的文化特殊性和特色,即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这里链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即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两者在特定的场景下可以彼此转化,要实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此基础上理解对待文化多样性的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对话中,要敬重彼此的不同,容纳民族特色,和谐共处,联合推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在《文化生活》第六课第二框中讲到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同样可以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来理解。
三、统筹兼顾,辩证思维力的提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阐述了多组辩证关系,启发人们用联系、发展、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文化生活》中也富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的内容,充分挖掘并对接哲学原理,逐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深刻领悟哲学原理背后的理论逻辑,尝试迁移与运用。
例如,《文化生活》第四课首框,涉及如何继续传承传统文化,施展传统文化的正面作用的问题。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哲学知识:辩证的否定原理。辩证的否定,不仅不是单纯地肯定所有内容,也不是单纯地否定所有内容,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部分,保留的是旧事物中与时代相符合的部分,它的实质是“扬弃”。在此基础上,理解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待传统文化,应一分为二地领会它在实践中发挥的效用,鉴别内在的积极成分和消极成分。当传统文化的内容与社会和人民的发展要求相契合,是健康的部分,就应持续保留和弘扬;当传统文化的内容与社会和人民的发展要求不相契合,是消极的内容,应该提文化高辨能力,加以改变和移除。
再如《文化生活》第五课首框中,涉及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谈到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联系,这里可以通过认识论中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来梳理两者的联系。第一个层面,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表现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此外,社会实践中不停地出现各种之前未曾出现过的难题,对应哲学中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二个层面,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即文化创新可以鞭策社会实践的向前迈进,能够助力民族文化的繁盛。在认识论中,表现为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促进实践的进步,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标和归宿,实践是验证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尺。这里通过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来分析《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使得看似零散的知识点有了理论依据和框架,更便于整合和理解知识。在分析《文化生活》知识点的同时巩固和提高了辩证思维能力,达成科学精神这一学科核心素养。
在《文化生活》的教学中启发学生发现课文中蕴含的哲理,从结构上、内容上、逻辑思维上加以分析,既巩固了哲学知识,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生活的知识,提升了思维高度,实现两本教材互相贯通,相得映彰的理想效果。新编统编版教材将《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两本书合并为《哲学与文化》,并将哲学内容前置于文化内容正体现了这一优越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韩震,朱明光.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