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常时期,什么都是非常的,天也是,人也是,连这段时期本身也很非常。
或许江南一帘烟雨氤氲如梦只是文人墨客轻飘飘的臆想,一如滚圆雨滴对于房檐的依附,最终还是碎在了水泥地上,泡影一样散掉了。今年杭州的黄梅天格外的长,长得像我的假期一样,七月初窗外的天色还是一团湿润的昏黄,白天也是阴惨惨的。我想此刻能欢呼雀跃的只有从严冬卷土重来的青苔、霉菌和别的什么糟糕的东西。它们气势汹汹,仿佛也能长到口罩上似的。
武汉好了,又是北京。无所事事的年轻血液又一次被锁在了家里。
闷!
“闷”带来的空缺我总是倾向于用食物填满,胃部的充盈会让血液也暖酥酥的,总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踏实感。母亲很愿意满足我的这一需求,当外卖点的东西终于因为不再有吸引力而退出餐桌以后,她就常常在家里给我做麦糊烧吃。
我自幼就对面食有“来者不拒”的狂热感,不知道是像谁,父亲这边几乎是用米代替了所有的面食,母亲这边喜爱的面食也只限于我们杭城特有的片儿川(一种放肉片和笋片的面条)和小笼包,大人们常打趣说我是北方捡来的,也不无道理。麦糊烧,也有人直接叫它“杭州煎餅”,是为数不多可以自己制作的杭州传统面食小吃。母亲疼爱我,就常常做,只不过在非常时期,她做得频繁许多。
我常常坐在餐桌旁的椅子上呆呆地看着母亲做麦糊烧,打几个鸡蛋,砸在面粉和牛奶里,搅动着变成糊状,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放的盐,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碎葱花就加入了它们。母亲把它们放到平底锅里翻一翻,她时常翻破,然后金黄色的麦糊烧就放到我面前的盘子里了,香香的,上面青翠的葱花很是可爱。咬一口也像闻起来那么香,却很难说出一种固定的口味,因为母亲做麦糊烧的方法本来就是不固定的,有时候盐多了咸;有时候水太多又糊;有的时候烤焦了一片;有的时候薄的脆了;没葱花了她就干脆不放,或者用胡萝卜丝啊黄瓜丝去取代它们。
这也就是为什么母亲做的麦糊烧我总是吃不腻。一直到现在,这个漫长的寒假里,我已经不大记得我到底吃了多少次麦糊烧。
学生在家里上课,我想在这片土地上也没发生过几次,老师和学生都是茫然的,应了那句俗话“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几个月都是这样,早早地起来准备着上网课,书桌上的空间因为放着电脑和笔记本而前所未有得小,电脑也因为总是开着而烫得怕人,对面的老师不知道我们听的怎么样,冷冰冰的四方形里我没看到过其他同学的脸,眼睛总是酸痛的,手指也因为打了太多字而发麻,唯一的便利是查资料方便了许多。上课最辛苦的竟然是父母,他们在家里就像做贼一样,窸窸窣窣的,时不时鬼鬼祟祟地走过来看看课结束了没,到了网上考试的时候更是“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甚至连手机都不玩了。曾经尝试着中午去冲泡一杯咖啡,可咖啡在这段时间里给我增加了白天头昏脑涨和晚上睡不着的困扰,于是连着喝了一年的咖啡也就这么戒掉了。
这样的非常时期,一天最感动的就是在中午十二点钟下课的时候,母亲会把做好的麦糊烧放在电脑旁边,碟子里金黄色的麦糊烧是热的,因为这是她现做的。永远只有一个,剩下两个要我自己去厨房取。倘若碰到老师拖堂我走不开,她会用木铲托着第二个和第三个过来。每次看到这我都要笑,她和我讲我的小眼睛都是发亮的,对我来讲,这个时刻就是一天最快乐的时刻了。她做的麦糊烧到底是不是像我告诉她的那么好吃,我不清楚。她怕热,每次做完麦糊烧身上都是汗,掉进面糊里去几滴我也都尝不出,我只知道她是用心在做,我吃了以后仿佛也比平时有了更多的力气似的。
面粉和鸡蛋的组合不知道被人类变出了多少花样,麦糊烧只是其中并不高明的一种,多少年了还是一成不变的样子。但朴实的东西是永恒的,总能给人以踏实感,麦糊烧能让我安心,像母亲一样。后来她手把手教我做麦糊烧又是另一番滋味。
有些值得珍爱的东西不会变,母亲做的麦糊烧就像杭州的片儿川一样,就算物资充足得多了几片肉,就算里面所有的雪菜都变成批量生产出来的,杭州人也爱吃,因为他们真正爱的是片儿川本身,片儿川是不变的,不计较里面的雪菜或者肉片。但是片儿川有没有变呢?批量生产出来的雪菜再也不是以前自家腌制出来的了。我相信武汉的热干面,北京的炸酱面,广州的竹升面也都是这样吧。非常时期的有些变化总让人彷徨,差异在短时间难以接受是必然的,兜兜转转,我发现我能走的唯一一条路还是调整,去看见事物的本身,因为不管怎么变,真心也好本质也好,都是一样的。
这条路很长,也许未来的时日也是一样。
那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木心说,“人于初交黄梅时收雨,以其甘滑胜山泉,南方多雨,南人似不以为苦”。实话实说,在衣服干不掉的时候,我和母亲都做不到“似不以为苦”,收集梅雨来烹茶这样的闲情逸致在行色匆匆的时代也许很难实现,可是在十二点钟的餐桌前咀嚼麦糊烧,对我来说还算是简单的。在短短一日中最快乐的时光里,仿佛坠落的雨丝也会变慢,静静的,无所事事也变成了“有所事事”。
纷乱中的真情虽简单却显得比任何时期都更可贵,纷乱中的我们在祈求着安康和清明,纷乱中糟糕的东西最终也将走向溃败。反正不管怎么说,我知道,至少母亲做的麦糊烧还是热的,可以帮我抵挡纷繁岁月里冷漠的苦涩。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责任编辑 刘冬杨)
或许江南一帘烟雨氤氲如梦只是文人墨客轻飘飘的臆想,一如滚圆雨滴对于房檐的依附,最终还是碎在了水泥地上,泡影一样散掉了。今年杭州的黄梅天格外的长,长得像我的假期一样,七月初窗外的天色还是一团湿润的昏黄,白天也是阴惨惨的。我想此刻能欢呼雀跃的只有从严冬卷土重来的青苔、霉菌和别的什么糟糕的东西。它们气势汹汹,仿佛也能长到口罩上似的。
武汉好了,又是北京。无所事事的年轻血液又一次被锁在了家里。
闷!
“闷”带来的空缺我总是倾向于用食物填满,胃部的充盈会让血液也暖酥酥的,总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踏实感。母亲很愿意满足我的这一需求,当外卖点的东西终于因为不再有吸引力而退出餐桌以后,她就常常在家里给我做麦糊烧吃。
我自幼就对面食有“来者不拒”的狂热感,不知道是像谁,父亲这边几乎是用米代替了所有的面食,母亲这边喜爱的面食也只限于我们杭城特有的片儿川(一种放肉片和笋片的面条)和小笼包,大人们常打趣说我是北方捡来的,也不无道理。麦糊烧,也有人直接叫它“杭州煎餅”,是为数不多可以自己制作的杭州传统面食小吃。母亲疼爱我,就常常做,只不过在非常时期,她做得频繁许多。
我常常坐在餐桌旁的椅子上呆呆地看着母亲做麦糊烧,打几个鸡蛋,砸在面粉和牛奶里,搅动着变成糊状,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放的盐,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碎葱花就加入了它们。母亲把它们放到平底锅里翻一翻,她时常翻破,然后金黄色的麦糊烧就放到我面前的盘子里了,香香的,上面青翠的葱花很是可爱。咬一口也像闻起来那么香,却很难说出一种固定的口味,因为母亲做麦糊烧的方法本来就是不固定的,有时候盐多了咸;有时候水太多又糊;有的时候烤焦了一片;有的时候薄的脆了;没葱花了她就干脆不放,或者用胡萝卜丝啊黄瓜丝去取代它们。
这也就是为什么母亲做的麦糊烧我总是吃不腻。一直到现在,这个漫长的寒假里,我已经不大记得我到底吃了多少次麦糊烧。
学生在家里上课,我想在这片土地上也没发生过几次,老师和学生都是茫然的,应了那句俗话“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几个月都是这样,早早地起来准备着上网课,书桌上的空间因为放着电脑和笔记本而前所未有得小,电脑也因为总是开着而烫得怕人,对面的老师不知道我们听的怎么样,冷冰冰的四方形里我没看到过其他同学的脸,眼睛总是酸痛的,手指也因为打了太多字而发麻,唯一的便利是查资料方便了许多。上课最辛苦的竟然是父母,他们在家里就像做贼一样,窸窸窣窣的,时不时鬼鬼祟祟地走过来看看课结束了没,到了网上考试的时候更是“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甚至连手机都不玩了。曾经尝试着中午去冲泡一杯咖啡,可咖啡在这段时间里给我增加了白天头昏脑涨和晚上睡不着的困扰,于是连着喝了一年的咖啡也就这么戒掉了。
这样的非常时期,一天最感动的就是在中午十二点钟下课的时候,母亲会把做好的麦糊烧放在电脑旁边,碟子里金黄色的麦糊烧是热的,因为这是她现做的。永远只有一个,剩下两个要我自己去厨房取。倘若碰到老师拖堂我走不开,她会用木铲托着第二个和第三个过来。每次看到这我都要笑,她和我讲我的小眼睛都是发亮的,对我来讲,这个时刻就是一天最快乐的时刻了。她做的麦糊烧到底是不是像我告诉她的那么好吃,我不清楚。她怕热,每次做完麦糊烧身上都是汗,掉进面糊里去几滴我也都尝不出,我只知道她是用心在做,我吃了以后仿佛也比平时有了更多的力气似的。
面粉和鸡蛋的组合不知道被人类变出了多少花样,麦糊烧只是其中并不高明的一种,多少年了还是一成不变的样子。但朴实的东西是永恒的,总能给人以踏实感,麦糊烧能让我安心,像母亲一样。后来她手把手教我做麦糊烧又是另一番滋味。
有些值得珍爱的东西不会变,母亲做的麦糊烧就像杭州的片儿川一样,就算物资充足得多了几片肉,就算里面所有的雪菜都变成批量生产出来的,杭州人也爱吃,因为他们真正爱的是片儿川本身,片儿川是不变的,不计较里面的雪菜或者肉片。但是片儿川有没有变呢?批量生产出来的雪菜再也不是以前自家腌制出来的了。我相信武汉的热干面,北京的炸酱面,广州的竹升面也都是这样吧。非常时期的有些变化总让人彷徨,差异在短时间难以接受是必然的,兜兜转转,我发现我能走的唯一一条路还是调整,去看见事物的本身,因为不管怎么变,真心也好本质也好,都是一样的。
这条路很长,也许未来的时日也是一样。
那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木心说,“人于初交黄梅时收雨,以其甘滑胜山泉,南方多雨,南人似不以为苦”。实话实说,在衣服干不掉的时候,我和母亲都做不到“似不以为苦”,收集梅雨来烹茶这样的闲情逸致在行色匆匆的时代也许很难实现,可是在十二点钟的餐桌前咀嚼麦糊烧,对我来说还算是简单的。在短短一日中最快乐的时光里,仿佛坠落的雨丝也会变慢,静静的,无所事事也变成了“有所事事”。
纷乱中的真情虽简单却显得比任何时期都更可贵,纷乱中的我们在祈求着安康和清明,纷乱中糟糕的东西最终也将走向溃败。反正不管怎么说,我知道,至少母亲做的麦糊烧还是热的,可以帮我抵挡纷繁岁月里冷漠的苦涩。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