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须以史为鉴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_wo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当金融资源与体制改革和政治政策相互配套时,“一带一路”才有可能让潜力得以发挥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项目,如果能够成功推行,将给中国和周边各国带来诸多好处。当然,中国和受资助国都需要克服一系列制度挑战。本文将通过历史经验来探讨“一带一路”倡议的潜力以及可能面临的误区。
  对“一带一路”的需求
  中亚的贸易潜力严重受制于该地区落后的基础设施和羸弱的制度。
  中亚地区基础设施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特别是贸易往来。大部分中亚国家的基础设施建于前苏联时期,统一使用前苏联标准,无法满足各个国家自身的需求。前苏联解体后,一些中亚国家宣布将这些基础设施收归国有,但它们并没有去修复或更换老旧的基础设施。例如,在塔吉克斯坦,情况糟糕到居民每天只能获得不到12小时的电力供应。中国的投资可以改善中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困境,但基础设施的改善并不能使这些国家融入国际经济,进行维护和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监管效率低下以及寻租腐败问题严重制约了中亚区域性贸易的发展。根据世界银行对全球189个经济体的经商容易度的排名,中亚国家跨境贸易便利指数的平均排名为第127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贸易促进报告》也指出中亚地区海关行政管理的低效。


  中国在制定“一带一路”倡议行动计划时并没有忽视上述问题。国家发改委曾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中国与邻国之间更多的监管协调,鼓励投资目的地国家的“对外开放”。同时,“一带一路”倡议还强调主权的重要性,中国表达了与中亚各国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望。这样的双重承诺会使中国政策制定者陷入两难,中亚能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受益匪浅,但开放贸易和促进竞争的目标可能会受到中亚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因此,中国必须在不干预中亚国家内政的原则下推动它们的改革,否则“一带一路”倡议不太可能取得成功。
  成功案例:19世纪的美国和英国
  在19世纪工业化时期,美国得益于贸易政策和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双重作用。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并取消关税政策,为美国农产品出口提供了巨大机遇。类似发展机会还有19世纪70年代,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投资(英国提供资金)显著降低了运输成本。19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中西部地区的粮食主要通过北美五大湖和伊利运河被运至东部海岸,之后,铁路取代水路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1870-1890年间,跨大西洋运输成本下降5%,美国内陆地区到东海岸的运输成本大幅降低15%。可见,铁路的发展对美国影响之大。为抓住《谷物法》废除带来的机遇,英国投资者开始投资美国铁路公司,1850-1890年间,美国铁路英里数增长了20倍。这些铁路线路深入内陆地区,使得美国农民能够将粮食出口至英国。美国政府还向铁路公司提供了大量土地,降低了建设新线路的成本,大大加速了这一进程。后来,为了遏制铁路的垄断,美国政府引入了相关管制。
  有观点认为,美国19世纪的经济增长源于保护主义,因为当时美国政府对很多商品实行高关税政策。但是,大西洋两岸原材料和商品价差明显缩窄,这表明运输和物流成本的降低超过了关税的增加。
  中亚地区虽然不太可能复制美国的发展轨迹,但通过英国对美国铁路的投资经验可以看出,中亚地区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将更有助于该地区融入国际贸易体系。此外,如果美国没有废除《谷物法》,高关税成为阻碍出口的壁垒,进而影响铁路投资的热情,铁路的效益也不会这么明显,因此,中亚地区的政府应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开拓出口市场。可见,在合适的政策下,受到国际资助的基础设施项目能极大地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长远发展。
  失败案例:坦赞铁路
  历史上未能竣工或迅速荒废的项目不胜枚举。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是一个典型案例。该项目旨在为赞比亚和坦桑尼亚打造一条铜矿出口的线路,沿线也可以建立农业带。
  坦赞铁路于1975年完工,是当时非洲地区成本最高的三个基础设施项目之一,铁路维护费用也十分高昂。中国承担了建造费用,但维修费则由贫穷的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政府承担。到1978年,即铁路运行了3年后,由于无力维护,坦赞铁路从每天开行17趟列车降至2趟。除资金问题外,坦赞铁路失败的原因还有缺乏训练有素的铁路工人。建造期间,中国提供了13000余名工程师和技术顾问,但他们只是修建铁路,没有帮助提高当地人的技术能力。这导致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无法继续沿铁路修建基础设施,对铁路的需求逐渐减少。
  坦赞铁路的案例可以为中国提供一些教训,即要重视与当地的合作。基础设施并非一次性投资,不能脱离当地实际。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要想获得成功,有资金投入是不够的,应对其资助的项目做出持续性承诺,确保项目接受国也密切参与其中,关注他们的重点考虑事项,以确保长期运营和政策支持。
  “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目标是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合作。中国政府将鼓励项目投资以推进中国利益的实现,并希望参与的企业按照这一目标开展业务。尽管项目由政府主导,但它们属于高经济风险项目,严重依赖于追逐利润的企业。历史经验表明,此种类型的项目中往往存在私营企业和公共部门激励机制的冲突。
  中国明确表示尊重“一带一路”项目接受国的主权。然而在实践中,企业一旦做出大规模投资,就很难保持中立。当所投资的国家出现影响项目可行性和偿债能力的政治冲突时,也很难远离这些冲突。中国政府和企业已经在一些政局不稳定的国家开展了大量海外投资,使得中国成为这些国家的最大境外投资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有可能会遇到上述风险。这就要求中国人具备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技巧,解决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可能面临的潜在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具备为中国和沿线国家带来丰厚回报的潜力,但历史经验同样提醒我们,只有当金融资源与体制改革和政治政策相互配套时,才有可能让潜力得以实现。
其他文献
在过去10年中,大部分发达经济体的生产率增长显著放缓,虽然在计算机、移动通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步。表面上看,所有这些进步都应该起到提振生产率的作用。但在作为世界技术创新领导者的美国,2010-2015年企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平均还不到过去10年的一半。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经济学领域,最近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是所谓的生产率悖论其实并不存在。生产率只是貌似在下降,因为我们用来衡量生产率
期刊
长期经济停滞指的是低于预期值的长期缓慢经济增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长期经济零增长或低增长。全球经济是否正在进入长期经济停滞的时代?这又意味着什么?本文将探讨全球经济长期停滞的诱因及应对措施。  全球经济长期停滞的诱因  经济缓慢增长可能有两个原因:要么是经济增长潜力有限,要么是总需求疲软导致产出增长放缓。缓慢增长的情况是可能出现的,例如,在资本存量达到最优的条件下,当劳动力增长为零甚至为负,同时技术
期刊
2016年10月,在1989年签订《关于耗损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署国将齐聚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审议一份协议修正案,以逐渐减少并最终消除氢氟碳化物(HFCs)的使用。氢氟碳化物现为六大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在世界各地的空调和制冷系统中得到普遍应用。  该修正案无疑是可持续发展的福音,到2050年可以防止高达10130吨-2000吨可改变气候的气体被排放到空气中。仅此—项,就足以完成2015年12
期刊
在历经30多年马拉松式的高速长跑之后,最近两年,中国这个经济巨人的脚步逐渐缓慢下来,进入下行跑道。  下行复下行,何处是归程?中国经济增速下行的底部在何处?何时可望触底企稳?如何作育保障中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能? 这是一切关注中国经济的人们都在探询的问题。  要回答这些问题,既需要精准研判中国经济的运行机理,也需要对当前世界经济“长期停滞”和“新平庸”的态势有深刻了解;既需要锲而不舍地切实推
期刊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推出3年来,引发全球关注和讨论。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在杭州成功举行,世界经济格局的新起点到来。在过去3年里,我们在与其他国家的朋友接触时,总会打一个比方来介绍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一一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提出的登月计划。那时候,世界上没有人相信登月的可能性,但当第一个美国人登陆月球后,大家就知道这个“美国梦”是可以实现的。正如今天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
期刊
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20余年的全球稳定增长时期,宏观经济理论发展相对缓慢,各国宏观调控多是“无为而治”。危机以来,为了走出衰退,各国纷纷重拾宏观调控工具,宏观经济理论中出现了量化宽松、零下界利率、前瞻性指引等新名词,宏观调控的实践也增添了丰富的内容。日前,《中国经济报告》记者就国外宏观调控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价值等问题,专访了耶鲁大学教授、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stephen R
期刊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长复苏弱于预期。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几乎无一例外地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边际效果逐步递减,而财政政策受制于高企的债务水平和冗长的政治议程,被束之高阁。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报告》记者邀请刘元春、苏剑、许伟三位专家围绕后危机时期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经验以及“中国方案”展开深入探讨。  中国经济形势及调控着力点  中国经济报告:如何评价中国近几年的宏调政策工具
期刊
弗里德曼说,政府在货币体系方面的作用已获得广泛认可。但这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从货币政策框架到资源配置,都可能受到政府的过度干预。因此,需要明确界定政府的职能边界。  最佳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什么?是货币市场政策(“直升机撒钱”式的货币融资)还是信贷市场政策(信贷融资)?从历史经验看,决策者很难做出选择,经常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不同利益的博弈也导致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增加。不过,宏观经济理论可以帮
期刊
在中国“一带一路”政策引导下,强调尊重由文化与历史因素形成的各国不同国情的新“丝路共识”,将推动各国基于经济与环境系统相互支持,共建新的利益共同体  2016年5月20-23日,在卡塔尔举办的“阿拉伯世界与中国”是首个中阿之间的非政府会谈。6月20-21日,时隔1个月,“丝路国际论坛”又在波兰华沙召开。  阿拉伯及东欧国家的关注点在于中国在国际上的新兴地位,另外,中国与阿拉伯及东欧国家要共同发展与
期刊
资产评估法出台背景  2006年6月,在财政部的积极推动下,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牵头起草资产评估法,提出迫切需要通过立法解决评估行业行政多头管理、市场人为分割,评估基本准则、标准和规范不统一,评估法律责任不完善、不统一等问题,要统一评估行业管理模式、评估市场准入条件、评估师资格管理制度、评估准则体系和技术规范、评估法律责任等。  但自该法起草开始,就受到社会各界的诸多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