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是学校教育的“战略同盟”,家庭资源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资源。为了整合德育资源,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学校申报十三五立项科研课题《整合校外资源促进农村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策略研究》,以科研课题引领学校德育,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体,进而提高我校的德育实效。
我校把“春草”作为学校的形象代言,“春草精神”就是学校精神。走进横江校园,满眼新绿,让人赏心悦目;走近横江师生,他们自强不息,洋溢着勃勃的傲然生气,让人肃然起敬。“春草”不仅仅是看得见的校园文化特色,更是学校散发出来的一种气息,这种带着草香的气息,充盈在学校管理、学校德育、学校教学以及学校服务等领域之中,构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满园春草皆风景,一茎一叶总关情。我们提出的精神口号“遇到土壤就生长,给点阳光就灿烂”,通过宣传、宣讲和家校互动等各类活动,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同。在近两年的课题研究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团队对家校合作原则、操作策略进行了思考与实践,并对家校合作的价值达成了共识,这是学校综合性变革的必由之路。
一、家校合作的三大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
学生在学校里出现的大多数问题,通常会在家里折射出来,学校教育中产生的困难,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家庭。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在家校共育中贯彻目标一致原则的重要性,切实保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共同营造良好、和谐的德育教育环境,增强家校共育的合力。
(二)互补性原则
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人的均衡、和谐和全面的发展以及培养健全的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学生的兴趣爱好,还是学生的思维品质、行为习惯,往往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互补性原则,强化家校共育的整体优势。
(三)及时性原则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变化大。苏霍姆林斯基针对上述青少年的特点指出:“正确认识青少年时期的这一特点,是有效地进行教育的前提。”因此,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贯彻及时性原则尤为重要。适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挖掘其积极因素,引导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家校共育的合作效益。
二、家校合作的操作策略
(一)组建家委会
挑选对学校办学思想有较深理解,个人素质较高且有组织能力的家长当代表组成学校家委会。家委会在家校共育中的作用很大。
(二)招募家长志愿者
家长志愿者与家委会成员的不同在于,志愿者只参与学校或班级的一些服务性的事务,是为学生、学校服务的。
(三)家长参与班级文化环境建设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其中,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良好的班級环境有助于班集体的建设。此外,班级文化环境还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班级文化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创设真正属于学生们的乐园。
(四)举办家庭文化周
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家庭文化周”家校联谊活动。每年的家庭文化周可以设不同的主题,例如“家宴乐缤纷”“才艺大比拼”“家庭服装秀”“家书朗读会”“家风家训故事会”“亲子共读”“亲子游园”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成立家长支教团
学校以自愿为原则,招募家长志愿者,成立家长支教团,充分利用家长优质资源。如:每逢社团活动时间,可以请有专长的家长到学校为学生授课,或为社团活动服务。还可以让家长参与到校本课程建设中来,为学生和学校的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六)开展课题研究
学校德育还要善于整合、利用家庭德育资源,为此,学校申报立项科研课题《整合校外资源促进农村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策略研究》,探索整合和利用校外资源,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策略。
三、对家校合作的价值达成深刻的共识
(一)让学生成长为完整、丰富的人
首先,家校合作有助于学生学业成就的获得。家校合作通过丰富的资源生成,整合的教育力量介入和整体的环境协调,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相关研究也证实,家校合作对于儿童的认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家校合作有助于学生社会交往技能的增强和社会性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说,家校合作的实现,将使学生直接面对教师与父母,以及同学的父母。在学校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在家庭与社区的活动中,他将与不同的成人交往。这种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交往,有着清晰的价值追求与目标和融通的内容与方法,因此,具有发展学生交往能力,并在交往中实现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价值。这在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二)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促进教师的发展
作为学生学校生活中的陪伴者和监督者、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教师的发展受到教育决策者、实践者和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除了与学生的极多交往外,还有与学校领导者、同行、相关教育领域工作者的联系。在家校合作中,教师将因与家长的直接合作,获得更好的发展,不仅是专业的发展,而且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
(三)家校合作能为学校发展提供助力
家校合作可以促成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变革。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构成,也往往被视为学校的专业核心。对于家长来说,在这些领域中涉足似乎是极不可能的。尽管当前有着大量的校本课程建设与研究,有着无比丰富的教学改革实践与理念,但家长事实上很难参与其中。然而,家长是有意愿,也有能力参与其中的,只是因为学校没有给予家长更多的参与机会。家长的参与,将为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资源与发展的可能。就课程建设而言,无论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地方课程的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建设,家长都可以参与其中。家校合作能为学校发展提供助力。
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校、学生活动体系的完善。学校生活的构成,除了有学科学习,还有大量的班级与学校活动。这是中国学校教育极具世界个性化的教育构成,也因此有班主任、年级组长、学生工作负责人等系列独特的教师角色。在这一领域中,家长可以成为学生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评价者,并因此带给学生和学校新的发展空间。在校内,教师可以和班主任、学生工作负责人合作,共同参与到学校设计的活动中,如各类仪式与庆典、学校主题活动、班级主题班队会等,由此促成学生的服务学习、问题解决学习、项目学习等。不仅如此,家长也可以提供相关的决策咨询,帮助形成更多元的活动设计,促成更丰富、更高质量的活动的生成。
学校可以通过合作,使家长成为校外学生活动组织与开展的核心力量。在部分地区和学校的家校合作实践中,就是由家委会或家长组织丰富多彩并具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如“社会大课堂体验式学习”“亲子出游活动”等。
我校把“春草”作为学校的形象代言,“春草精神”就是学校精神。走进横江校园,满眼新绿,让人赏心悦目;走近横江师生,他们自强不息,洋溢着勃勃的傲然生气,让人肃然起敬。“春草”不仅仅是看得见的校园文化特色,更是学校散发出来的一种气息,这种带着草香的气息,充盈在学校管理、学校德育、学校教学以及学校服务等领域之中,构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满园春草皆风景,一茎一叶总关情。我们提出的精神口号“遇到土壤就生长,给点阳光就灿烂”,通过宣传、宣讲和家校互动等各类活动,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同。在近两年的课题研究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团队对家校合作原则、操作策略进行了思考与实践,并对家校合作的价值达成了共识,这是学校综合性变革的必由之路。
一、家校合作的三大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
学生在学校里出现的大多数问题,通常会在家里折射出来,学校教育中产生的困难,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家庭。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在家校共育中贯彻目标一致原则的重要性,切实保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共同营造良好、和谐的德育教育环境,增强家校共育的合力。
(二)互补性原则
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人的均衡、和谐和全面的发展以及培养健全的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学生的兴趣爱好,还是学生的思维品质、行为习惯,往往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互补性原则,强化家校共育的整体优势。
(三)及时性原则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变化大。苏霍姆林斯基针对上述青少年的特点指出:“正确认识青少年时期的这一特点,是有效地进行教育的前提。”因此,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贯彻及时性原则尤为重要。适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挖掘其积极因素,引导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家校共育的合作效益。
二、家校合作的操作策略
(一)组建家委会
挑选对学校办学思想有较深理解,个人素质较高且有组织能力的家长当代表组成学校家委会。家委会在家校共育中的作用很大。
(二)招募家长志愿者
家长志愿者与家委会成员的不同在于,志愿者只参与学校或班级的一些服务性的事务,是为学生、学校服务的。
(三)家长参与班级文化环境建设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其中,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良好的班級环境有助于班集体的建设。此外,班级文化环境还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班级文化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创设真正属于学生们的乐园。
(四)举办家庭文化周
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家庭文化周”家校联谊活动。每年的家庭文化周可以设不同的主题,例如“家宴乐缤纷”“才艺大比拼”“家庭服装秀”“家书朗读会”“家风家训故事会”“亲子共读”“亲子游园”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成立家长支教团
学校以自愿为原则,招募家长志愿者,成立家长支教团,充分利用家长优质资源。如:每逢社团活动时间,可以请有专长的家长到学校为学生授课,或为社团活动服务。还可以让家长参与到校本课程建设中来,为学生和学校的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六)开展课题研究
学校德育还要善于整合、利用家庭德育资源,为此,学校申报立项科研课题《整合校外资源促进农村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策略研究》,探索整合和利用校外资源,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策略。
三、对家校合作的价值达成深刻的共识
(一)让学生成长为完整、丰富的人
首先,家校合作有助于学生学业成就的获得。家校合作通过丰富的资源生成,整合的教育力量介入和整体的环境协调,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相关研究也证实,家校合作对于儿童的认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家校合作有助于学生社会交往技能的增强和社会性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说,家校合作的实现,将使学生直接面对教师与父母,以及同学的父母。在学校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在家庭与社区的活动中,他将与不同的成人交往。这种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交往,有着清晰的价值追求与目标和融通的内容与方法,因此,具有发展学生交往能力,并在交往中实现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价值。这在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二)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促进教师的发展
作为学生学校生活中的陪伴者和监督者、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教师的发展受到教育决策者、实践者和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除了与学生的极多交往外,还有与学校领导者、同行、相关教育领域工作者的联系。在家校合作中,教师将因与家长的直接合作,获得更好的发展,不仅是专业的发展,而且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
(三)家校合作能为学校发展提供助力
家校合作可以促成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变革。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构成,也往往被视为学校的专业核心。对于家长来说,在这些领域中涉足似乎是极不可能的。尽管当前有着大量的校本课程建设与研究,有着无比丰富的教学改革实践与理念,但家长事实上很难参与其中。然而,家长是有意愿,也有能力参与其中的,只是因为学校没有给予家长更多的参与机会。家长的参与,将为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资源与发展的可能。就课程建设而言,无论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地方课程的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建设,家长都可以参与其中。家校合作能为学校发展提供助力。
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校、学生活动体系的完善。学校生活的构成,除了有学科学习,还有大量的班级与学校活动。这是中国学校教育极具世界个性化的教育构成,也因此有班主任、年级组长、学生工作负责人等系列独特的教师角色。在这一领域中,家长可以成为学生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评价者,并因此带给学生和学校新的发展空间。在校内,教师可以和班主任、学生工作负责人合作,共同参与到学校设计的活动中,如各类仪式与庆典、学校主题活动、班级主题班队会等,由此促成学生的服务学习、问题解决学习、项目学习等。不仅如此,家长也可以提供相关的决策咨询,帮助形成更多元的活动设计,促成更丰富、更高质量的活动的生成。
学校可以通过合作,使家长成为校外学生活动组织与开展的核心力量。在部分地区和学校的家校合作实践中,就是由家委会或家长组织丰富多彩并具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如“社会大课堂体验式学习”“亲子出游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