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2年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进行了全面改革和改版,新教材倡导使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因此,在响应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并结合初中地理的实际教学,适当地进行课程间的整合成为我们当下地理教师全新课堂改革方向,所以有效地进行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整合,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热情,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和教、科研水平。本文从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的教学与《长江之歌》进行整合的课例为切入点,利用歌曲MV、歌词、相关图片等手段培养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对结合地理课与音乐课进行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歌曲赏析;地理景观图片;初中生;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3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265-02
在一次校艺术节上,级长和音乐老师演唱了《长江之歌》,歌曲气势弘大,舒展起伏的旋律令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台下观众(当然也包括我)正兴致勃勃地为他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时,此时,初一的一个学生回头问我“老师,他们唱的是我们国家的那个长江吗?”我说“是啊”,他自豪地笑了笑继续观看演出,那一刻,我被他触动了——脑海里出现了一个想法:是否可以把这首歌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呢?在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一课的备课中,我将歌曲《长江之歌》大气、恢弘的旋律、写实的歌词、真实的场景运用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再结合地理课的一些教学手段,诸如美景图片、MV中截取的影片和扫描图片,如此既加大了信息量,又增加了直观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思想,效果颇好,从而顺利、高效地完成了那一节课的教学。部分课堂环节如下:
一、导入新课,歌曲MV欣赏
上课铃响,播放由我国著名歌唱家殷秀梅演唱的《长江之歌》MV,歌曲通过气势恢宏,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热情地歌颂了长江的雄浑、壮丽,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生动的歌声、精美的自然景观风貌,引发学生无尽的神思遐想,将学生带到了我们的“母亲河——长江”的身边,拉近了学习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新课的学习。
导入: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今天让我们来看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二、结合地理知识进行歌词赏析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通过边赏析歌词,边看图片,搞清楚了长江的一些基础知识:
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河流全长634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附:世界河流的排名第一,尼罗河(属于非洲埃及);第二,亚马孙河(属于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属于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流经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南宋时,长江以北被金人占领,当时政治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忧愤、抑郁之情下写下诗一首:“京口(江苏镇江)瓜洲一水(长江)间,钟山只隔数重山(金山、樵山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通过以上教学过程,使学生对长江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优美旋律的情景中,通过对歌词的赏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慢慢地调动了起来,思维也活跃了起来。此时,进入本节的重点,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长江的利用与开发。
三、重点知识的梳理和落实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学生找出歌词中的一些关键词并链接到相关的地理知识中,由组长点评,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归纳。这里我呈现两个比较精彩的片段:“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可以联系到长江源头的地形图、卫星照片,学生通过观察和结合已经学过的中国地形、地势特点,得出长江水量充足、分春汛和夏汛等地理知识。学生通过对歌词关键字的分析,形象、生动地归纳出了相关的地理知识,真正营造出了一种“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的一种学习氛围,整个课堂轻松、充实。“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推动新的时代”。这两句话充分体现了长江的价值以及对整个长江三角洲乃至全中国的伟大意义,所以赞美长江!而老师就航运价值这一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课后的反思,个人对地理课和音乐素材的整合有以下几点认识
1.创设生动的地理学习情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几年教学实际发现,初中学生往往刚接触地理课时积极性还比较高、也比较喜欢,但越往后,特别是进到八年级时,他们发现地理课学好学坏对他近期的学习似乎影响不大时,就开始出现懒散、厌学的情绪。如此,对于初中地理课堂而言,创设生动的地理学习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音乐素材的使用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之一,视觉冲击力大的MV、旋律优美的歌曲、大量美丽的景观图片、实地的录像使得遥远、抽象的地理事物变得生动、真实起来,从心理上拉近了地理知识和初中生学习的距离,从而使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有机地融为了一体,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全新学习方式的尝试,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瞬间被激起。
2.增强了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就佛山市目前状况来说,地理课在初中教学中还是处于“皮肤科”的地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越来越强,在他们看来,中考科目“语数英政理化”是最最重要的,一部分同学认为只要考试得到60分就行;更有学生认为地理课是增加他们学习“负担”的“副科”,学不学没所谓,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地理课不重视。而多年地理课的教学使我也体会到,要想让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被学生喜欢,自己的价值观得到体现,必须要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学生才有兴趣去学,音乐是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的,以这个为切入点来展开地理教学,事半功倍,让学生在歌曲和美的欣赏中开始地理课的学习。
3.使情感教育更深入。通过传授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德育思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渗透,是地理《新课标》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激发兴趣,体会地理的价值,并从中感悟德育。在讲授长江的治理时,通过抗洪救灾的图片让学生体会长江在给我们人类提供福祉时也带来了一些灾难,如“洪涝灾害”,展示有关图片并讲述其中的英雄故事,让学生体会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同时,也能培养他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勇于奉献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学生的更深层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但音乐素材毕竟还是艺术,它高于生活,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师在运用音乐作为教具和学具时,应注意地理环境的客观性。如《长江之歌》只注重和长江的基本知识和价值,忽略了长江也存在着一些隐患的问题,急需学生了解并提出相应的一些对策。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音乐素材是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及辅助手段,但所选素材要尽量与授课内容和实际生活紧密一致,以便学生在现有的知识水平上能够全面、客观地去看待地理事物。纵观利弊,地理教学过程中恰当、准确地运用音乐素材,对地理课堂效率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马骏.给地理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牛玲玲.转型时期音乐课与其他学科的整合[J].河南:教学论坛,2012,(4).
[3]刘凯.骨肉相连——地理与其他学科间的整合[J].山东:中国校外教育,2012,(7).
[4]孙润泽.新课程改革中应关注各学科间的整合[J].江苏:新课程学习,2010,(9).
[5]杨光弟,李继文,黄锑儒,等.通过学科整合培养学生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8,(3).
[6]白水红.学科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河南: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13).
[7]龚蓉红.让地理课在歌曲和美的欣赏中进行[Z].2014.
关键词:歌曲赏析;地理景观图片;初中生;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3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265-02
在一次校艺术节上,级长和音乐老师演唱了《长江之歌》,歌曲气势弘大,舒展起伏的旋律令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台下观众(当然也包括我)正兴致勃勃地为他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时,此时,初一的一个学生回头问我“老师,他们唱的是我们国家的那个长江吗?”我说“是啊”,他自豪地笑了笑继续观看演出,那一刻,我被他触动了——脑海里出现了一个想法:是否可以把这首歌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呢?在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一课的备课中,我将歌曲《长江之歌》大气、恢弘的旋律、写实的歌词、真实的场景运用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再结合地理课的一些教学手段,诸如美景图片、MV中截取的影片和扫描图片,如此既加大了信息量,又增加了直观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思想,效果颇好,从而顺利、高效地完成了那一节课的教学。部分课堂环节如下:
一、导入新课,歌曲MV欣赏
上课铃响,播放由我国著名歌唱家殷秀梅演唱的《长江之歌》MV,歌曲通过气势恢宏,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热情地歌颂了长江的雄浑、壮丽,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生动的歌声、精美的自然景观风貌,引发学生无尽的神思遐想,将学生带到了我们的“母亲河——长江”的身边,拉近了学习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新课的学习。
导入: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今天让我们来看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二、结合地理知识进行歌词赏析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通过边赏析歌词,边看图片,搞清楚了长江的一些基础知识:
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河流全长634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附:世界河流的排名第一,尼罗河(属于非洲埃及);第二,亚马孙河(属于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属于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流经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南宋时,长江以北被金人占领,当时政治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忧愤、抑郁之情下写下诗一首:“京口(江苏镇江)瓜洲一水(长江)间,钟山只隔数重山(金山、樵山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通过以上教学过程,使学生对长江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优美旋律的情景中,通过对歌词的赏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慢慢地调动了起来,思维也活跃了起来。此时,进入本节的重点,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长江的利用与开发。
三、重点知识的梳理和落实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学生找出歌词中的一些关键词并链接到相关的地理知识中,由组长点评,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归纳。这里我呈现两个比较精彩的片段:“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可以联系到长江源头的地形图、卫星照片,学生通过观察和结合已经学过的中国地形、地势特点,得出长江水量充足、分春汛和夏汛等地理知识。学生通过对歌词关键字的分析,形象、生动地归纳出了相关的地理知识,真正营造出了一种“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的一种学习氛围,整个课堂轻松、充实。“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推动新的时代”。这两句话充分体现了长江的价值以及对整个长江三角洲乃至全中国的伟大意义,所以赞美长江!而老师就航运价值这一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课后的反思,个人对地理课和音乐素材的整合有以下几点认识
1.创设生动的地理学习情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几年教学实际发现,初中学生往往刚接触地理课时积极性还比较高、也比较喜欢,但越往后,特别是进到八年级时,他们发现地理课学好学坏对他近期的学习似乎影响不大时,就开始出现懒散、厌学的情绪。如此,对于初中地理课堂而言,创设生动的地理学习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音乐素材的使用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之一,视觉冲击力大的MV、旋律优美的歌曲、大量美丽的景观图片、实地的录像使得遥远、抽象的地理事物变得生动、真实起来,从心理上拉近了地理知识和初中生学习的距离,从而使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有机地融为了一体,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全新学习方式的尝试,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瞬间被激起。
2.增强了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就佛山市目前状况来说,地理课在初中教学中还是处于“皮肤科”的地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越来越强,在他们看来,中考科目“语数英政理化”是最最重要的,一部分同学认为只要考试得到60分就行;更有学生认为地理课是增加他们学习“负担”的“副科”,学不学没所谓,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地理课不重视。而多年地理课的教学使我也体会到,要想让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被学生喜欢,自己的价值观得到体现,必须要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学生才有兴趣去学,音乐是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的,以这个为切入点来展开地理教学,事半功倍,让学生在歌曲和美的欣赏中开始地理课的学习。
3.使情感教育更深入。通过传授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德育思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渗透,是地理《新课标》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激发兴趣,体会地理的价值,并从中感悟德育。在讲授长江的治理时,通过抗洪救灾的图片让学生体会长江在给我们人类提供福祉时也带来了一些灾难,如“洪涝灾害”,展示有关图片并讲述其中的英雄故事,让学生体会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同时,也能培养他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勇于奉献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学生的更深层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但音乐素材毕竟还是艺术,它高于生活,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师在运用音乐作为教具和学具时,应注意地理环境的客观性。如《长江之歌》只注重和长江的基本知识和价值,忽略了长江也存在着一些隐患的问题,急需学生了解并提出相应的一些对策。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音乐素材是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及辅助手段,但所选素材要尽量与授课内容和实际生活紧密一致,以便学生在现有的知识水平上能够全面、客观地去看待地理事物。纵观利弊,地理教学过程中恰当、准确地运用音乐素材,对地理课堂效率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马骏.给地理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牛玲玲.转型时期音乐课与其他学科的整合[J].河南:教学论坛,2012,(4).
[3]刘凯.骨肉相连——地理与其他学科间的整合[J].山东:中国校外教育,2012,(7).
[4]孙润泽.新课程改革中应关注各学科间的整合[J].江苏:新课程学习,2010,(9).
[5]杨光弟,李继文,黄锑儒,等.通过学科整合培养学生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8,(3).
[6]白水红.学科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河南: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13).
[7]龚蓉红.让地理课在歌曲和美的欣赏中进行[Z].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