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通向二楼展厅的台阶上,我突然想起了Johnny Rotten在离开Sex Pistols后更名为John Lydon,并组建起那支名为Public Image Limited的摇滚乐团等,这些与展览内容毫无关联的信息碎片。而差劲的听力让我并不具备用英语顺畅交流的能力,于是对音乐的理解就仅限于对唱腔和曲调变化的感知上了。
让人一头雾水的文章开头,或许是我理屈词穷时稍显卖弄的不负责任,却同时让我想到了“恶习天堂”这个更加无厘头的名字。而我惯于兜圈子的写法,也时常是因为找不到意义入口的慌张所造成的,在短暂的走神后又回到眼前的观看中:周轶伦挂在楼梯扶手上的两只袜子,对面是一个用油彩在黑色塑料布上画出的黑色圆圈,下边挂着一幅粗糙的小画—眼神诡异的圣母怀中抱着红脸蛋的圣子—对应着藏在圆圈后边的十字型经纬—这是黑色的十字架吗?就像Black Sabbath迷恋暗夜与炼狱的精神象征[且不论后期的Ozzy Osbourne(Black Sabbath的主唱)是错化人形的暗黑使者,还是被唱片工业打磨出的鬼怪符号?]或者是一种对于宗教不信服的戏谑隐喻?谁知道呢,反正在没有所谓的“规范的”解读方式时,“垃圾”可能具有多重意义,也可能就是垃圾本身,并用一种貌似沉重的状态嘲讽着执着追求时的严肃神态。就像John Lydon在“One Drop”中带有拉丁腔的嬉皮笑脸一样,偶尔泛起的不和谐噪音让下坠的过程并不像结构分明的流行歌曲那般光鲜水灵,却同时将滋味寡淡的已知丢进了规矩的垃圾筒之中。但究竟是经过精心策划后的动听和好看比较重要?还是充满粗砺粉尘味道的“胡闹”更能够戳中你兴奋的G点呢?你的眼睛和耳朵比我的嘴重要。
继续走神—在Public Image Limited、Sex Pistols和Wire等乐队的作品中,总有一股“贱贱的”油皮腔调,一种英伦朋克特有的浓重口音。混合着吃过洋葱后的满嘴臭气,用时而正常时而跑调的嗓音应合着整齐的节奏,将音乐压扁成一段机械的亢奋重复。但就在你对它们将要失去耐性的时候,它们又总会用些急转直下的密集音符来击碎你将要麻木的听觉,而缺失在陌生语句间的意义在这期间也变成某种无关紧要的装饰了—在假想的音符跳跃的陪伴下,我更愿意对周轶伦的作品投以“污秽”的一瞥而非理性的判断:污浊与艳俗的色彩并存在一张画面上,人物个个口歪眼斜,或者面带如丧尸般单一的傻笑表情等;塑料布覆盖着被天使簇拥着的西湖、矗立在昭昭雾气中的雷峰塔、模仿着皇室阶梯的繁复意向再加上中西合璧的视觉俗套,让白娘子的廊桥遗梦成为你家门前的一段花哨地毯;拼贴、涂鸦和各种廉价材料的登堂入室,像一个拾荒者在从业多年后所养成的恋物癖恶习,表达的诉求并非一定要纠缠在说教与判断的合理框架之内,对于物质堆砌的迷恋在很大程度已满足了他内心躁动的快感。当然,如果在堆积之中再掺上些含义并不明确的、社会、政治、历史、事件等佐料,既可以尽力避免他人对于空洞和冲动的指摘,又可以让艺术在玩笑的表象下不失其作为“艺术”的严肃脸面,何乐而不为!但谁又知道这是不是又一种曲线媚俗的恶习呢?
最后,看展览之于我的最大快乐就在于可以胡思乱想,而不必为某个“正确”的结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走出展廳的时候我忽然又想到了法海对着白娘子大喊的那声:“妖孽,还不快快受降!”—在人间天堂的苏杭,蛇妖飞过道德的卡尺成为供世人仰望的忠贞楷模,凡人的懦弱却继续在天堂中上演着层出不穷的恶习花样—John Lydo在呆头呆脑的鼓点切分中反复吟唱着那句“I Must Be Dreaming”,直至结尾处人声和配乐毫无先兆的戛然而止。他的“dream”漂浮在恶习天堂中,充满了世俗的喜感。这段对我来说像气泡般空虚且意义不明的梦,和周轶伦的作品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只是那段极像sting风格的吉他节奏刚好切入到了眼前展览的频率之中,而我则在对于粗糙的偏好中生硬地寻找着双方的契合点:同在人间,同有恶习,却共想天堂。但天堂是什么?又是一段没有结尾的堆砌……我只能建议你去听听那首尚在人间的“I Must Be Dreaming”。
让人一头雾水的文章开头,或许是我理屈词穷时稍显卖弄的不负责任,却同时让我想到了“恶习天堂”这个更加无厘头的名字。而我惯于兜圈子的写法,也时常是因为找不到意义入口的慌张所造成的,在短暂的走神后又回到眼前的观看中:周轶伦挂在楼梯扶手上的两只袜子,对面是一个用油彩在黑色塑料布上画出的黑色圆圈,下边挂着一幅粗糙的小画—眼神诡异的圣母怀中抱着红脸蛋的圣子—对应着藏在圆圈后边的十字型经纬—这是黑色的十字架吗?就像Black Sabbath迷恋暗夜与炼狱的精神象征[且不论后期的Ozzy Osbourne(Black Sabbath的主唱)是错化人形的暗黑使者,还是被唱片工业打磨出的鬼怪符号?]或者是一种对于宗教不信服的戏谑隐喻?谁知道呢,反正在没有所谓的“规范的”解读方式时,“垃圾”可能具有多重意义,也可能就是垃圾本身,并用一种貌似沉重的状态嘲讽着执着追求时的严肃神态。就像John Lydon在“One Drop”中带有拉丁腔的嬉皮笑脸一样,偶尔泛起的不和谐噪音让下坠的过程并不像结构分明的流行歌曲那般光鲜水灵,却同时将滋味寡淡的已知丢进了规矩的垃圾筒之中。但究竟是经过精心策划后的动听和好看比较重要?还是充满粗砺粉尘味道的“胡闹”更能够戳中你兴奋的G点呢?你的眼睛和耳朵比我的嘴重要。
继续走神—在Public Image Limited、Sex Pistols和Wire等乐队的作品中,总有一股“贱贱的”油皮腔调,一种英伦朋克特有的浓重口音。混合着吃过洋葱后的满嘴臭气,用时而正常时而跑调的嗓音应合着整齐的节奏,将音乐压扁成一段机械的亢奋重复。但就在你对它们将要失去耐性的时候,它们又总会用些急转直下的密集音符来击碎你将要麻木的听觉,而缺失在陌生语句间的意义在这期间也变成某种无关紧要的装饰了—在假想的音符跳跃的陪伴下,我更愿意对周轶伦的作品投以“污秽”的一瞥而非理性的判断:污浊与艳俗的色彩并存在一张画面上,人物个个口歪眼斜,或者面带如丧尸般单一的傻笑表情等;塑料布覆盖着被天使簇拥着的西湖、矗立在昭昭雾气中的雷峰塔、模仿着皇室阶梯的繁复意向再加上中西合璧的视觉俗套,让白娘子的廊桥遗梦成为你家门前的一段花哨地毯;拼贴、涂鸦和各种廉价材料的登堂入室,像一个拾荒者在从业多年后所养成的恋物癖恶习,表达的诉求并非一定要纠缠在说教与判断的合理框架之内,对于物质堆砌的迷恋在很大程度已满足了他内心躁动的快感。当然,如果在堆积之中再掺上些含义并不明确的、社会、政治、历史、事件等佐料,既可以尽力避免他人对于空洞和冲动的指摘,又可以让艺术在玩笑的表象下不失其作为“艺术”的严肃脸面,何乐而不为!但谁又知道这是不是又一种曲线媚俗的恶习呢?
最后,看展览之于我的最大快乐就在于可以胡思乱想,而不必为某个“正确”的结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走出展廳的时候我忽然又想到了法海对着白娘子大喊的那声:“妖孽,还不快快受降!”—在人间天堂的苏杭,蛇妖飞过道德的卡尺成为供世人仰望的忠贞楷模,凡人的懦弱却继续在天堂中上演着层出不穷的恶习花样—John Lydo在呆头呆脑的鼓点切分中反复吟唱着那句“I Must Be Dreaming”,直至结尾处人声和配乐毫无先兆的戛然而止。他的“dream”漂浮在恶习天堂中,充满了世俗的喜感。这段对我来说像气泡般空虚且意义不明的梦,和周轶伦的作品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只是那段极像sting风格的吉他节奏刚好切入到了眼前展览的频率之中,而我则在对于粗糙的偏好中生硬地寻找着双方的契合点:同在人间,同有恶习,却共想天堂。但天堂是什么?又是一段没有结尾的堆砌……我只能建议你去听听那首尚在人间的“I Must Be Drea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