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囧”文化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红火了起来,“囧”更被评为21世纪最风行的汉字。
“囧”是什么?它是一个汉字,读音Jiong;“囧”的含义是什么?本义是“光明”的意思。但就是这样一个字现在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并发展成为一种奇特的网络文化。
在百度的贴吧里出现了一个“囧吧”,跟帖有10600多个;众多的人用这个字开设了博客,比如有的叫“一日一囧”,有的博客起名为“囧猪”,等等,甚至有人用它开始做生意,比如有人以这个字为由头开设了一家奶茶店,生意很好;比如还有一个关于“囧”的专门网站。为什么这样一个90%的中国人不知道如何读的生僻字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据了解,“囧”字在中国康熙字典里也有显示,后被网络进一步宣张,现在成为一种罕见的网络文化。
四川大学一名副教授认为用“囧”表达情绪,体现了中国式的智慧:“古老的文化和现代网络的完美对接,这是件让人惊喜的事情。”他在大学低年级课堂上说出“囧”字时,感觉一下就和90后学生亲近了很多。
囧的流行,必须要提到“Orz”,这种看似字母的组合并非念成一个英文单字,而是一种象形的符号,在日文中原本的意义是“失意体前屈”,代表一个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O代表这个人的头、r代表手以及身体,z代表的是脚。Orz在日本、大陆与台湾地区俨然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中国台湾的网民受到“Orz”的启发,用“囧”替换掉了“O”,使得日文中的失意体前屈的头部具有了更加写意的表情,写作“囧rz”。
有人说,“囧”这个字似乎已经成了90后网友的一种标志,这个字,只要会上网的90后多半都认识。但事实上,囧在网络中表达悲伤、无奈情绪的习惯,它就像其他网络图标一样不分年龄性别。有人这样形容囧的魅力:囧是一种态度,囧是一种哲学。
◎火星文:爱你不容易
相比“囧”字被网民的广泛认知,网络上出现的火星文,却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弄不清什么时候开始,在网络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文字,由汉字的偏旁部首和一些已经过时的汉字异体字组成的文字,形似汉字,但绝非常用汉字。刚见到时觉得很新奇,看到很多朋友的网名或多或少的用上几个,感觉似乎很时尚。那些字虽然未见过,但也似曾相识,按着字形读起来倒也能通顺。这种文字由于形式奇怪复杂,有一套独特表述系统,被称作“火星文字”。
“火星文字”在出现之后并没有获得广泛认可,即使是在其发展的网络语境中,也受到了强烈的抨击。在百度的“火星文字”贴吧的首页的50个主题帖中,具有真正内容、引起讨论的43篇;有22个主题帖以“抵制火星文字”为标题格式;其中,置顶帖之一为“万人签名,反对火星文字”的号召;同时,明确对火星文字采取抵制态度的有16篇,而明确采取支持态度的只有9篇。
从“火星文字”的发展历史来看,它起源于是台湾地区的青年为了简化表达方式,用注音文字代替常用文字的行为。后来这种表达方式在网络语境中被广泛采用,并被90后的年轻人发展以达到自己凸显个性的目的。所以,从它的出现和发展来看,的确是作为网络口语的文字媒介而出现的。但是,这种媒介却遭到网络口语的最初使用者和传播者——80后的最强烈抨击。目前,在很多关于火星文字及其他非主流现象的讨论中,都可以看到80后与90后的针锋相对。一位中文系的研究生在论坛上发帖,从汉字的发展历史说起,指出“火星文字”是对汉字和中国文化的亵渎。
一种文化一旦发展,最终必然要争取社会范围内的话语权,90后亚文化也不例外。从视觉系统的扩张开始,“火星文字”也开始了超越网络语境范围的传播。在台湾地区,一大学生的300字求职信中,就多处使用了“火星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大陆地区也出现了在语文考试时用“火星文字”答题的情况。甚至有新闻指出:“作文大赛‘火星文’泛滥,200多篇作文被罚出局。”可见,90后亚文化群体正在努力传播自己的文化信息,并与主流文化进行抗衡。
计算机成为主要文字书写工具后,许多人已经不会写字了,“火星文字”出现后,许多人又不会识字了。老年人不识火星文,青少年不识标准汉字。发展下去将会怎样?本刊的观点还是乐观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必大惊小怪;流行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不朽的肯定不会是火星文。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红火了起来,“囧”更被评为21世纪最风行的汉字。
“囧”是什么?它是一个汉字,读音Jiong;“囧”的含义是什么?本义是“光明”的意思。但就是这样一个字现在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并发展成为一种奇特的网络文化。
在百度的贴吧里出现了一个“囧吧”,跟帖有10600多个;众多的人用这个字开设了博客,比如有的叫“一日一囧”,有的博客起名为“囧猪”,等等,甚至有人用它开始做生意,比如有人以这个字为由头开设了一家奶茶店,生意很好;比如还有一个关于“囧”的专门网站。为什么这样一个90%的中国人不知道如何读的生僻字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据了解,“囧”字在中国康熙字典里也有显示,后被网络进一步宣张,现在成为一种罕见的网络文化。
四川大学一名副教授认为用“囧”表达情绪,体现了中国式的智慧:“古老的文化和现代网络的完美对接,这是件让人惊喜的事情。”他在大学低年级课堂上说出“囧”字时,感觉一下就和90后学生亲近了很多。
囧的流行,必须要提到“Orz”,这种看似字母的组合并非念成一个英文单字,而是一种象形的符号,在日文中原本的意义是“失意体前屈”,代表一个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O代表这个人的头、r代表手以及身体,z代表的是脚。Orz在日本、大陆与台湾地区俨然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中国台湾的网民受到“Orz”的启发,用“囧”替换掉了“O”,使得日文中的失意体前屈的头部具有了更加写意的表情,写作“囧rz”。
有人说,“囧”这个字似乎已经成了90后网友的一种标志,这个字,只要会上网的90后多半都认识。但事实上,囧在网络中表达悲伤、无奈情绪的习惯,它就像其他网络图标一样不分年龄性别。有人这样形容囧的魅力:囧是一种态度,囧是一种哲学。
◎火星文:爱你不容易
相比“囧”字被网民的广泛认知,网络上出现的火星文,却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弄不清什么时候开始,在网络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文字,由汉字的偏旁部首和一些已经过时的汉字异体字组成的文字,形似汉字,但绝非常用汉字。刚见到时觉得很新奇,看到很多朋友的网名或多或少的用上几个,感觉似乎很时尚。那些字虽然未见过,但也似曾相识,按着字形读起来倒也能通顺。这种文字由于形式奇怪复杂,有一套独特表述系统,被称作“火星文字”。
“火星文字”在出现之后并没有获得广泛认可,即使是在其发展的网络语境中,也受到了强烈的抨击。在百度的“火星文字”贴吧的首页的50个主题帖中,具有真正内容、引起讨论的43篇;有22个主题帖以“抵制火星文字”为标题格式;其中,置顶帖之一为“万人签名,反对火星文字”的号召;同时,明确对火星文字采取抵制态度的有16篇,而明确采取支持态度的只有9篇。
从“火星文字”的发展历史来看,它起源于是台湾地区的青年为了简化表达方式,用注音文字代替常用文字的行为。后来这种表达方式在网络语境中被广泛采用,并被90后的年轻人发展以达到自己凸显个性的目的。所以,从它的出现和发展来看,的确是作为网络口语的文字媒介而出现的。但是,这种媒介却遭到网络口语的最初使用者和传播者——80后的最强烈抨击。目前,在很多关于火星文字及其他非主流现象的讨论中,都可以看到80后与90后的针锋相对。一位中文系的研究生在论坛上发帖,从汉字的发展历史说起,指出“火星文字”是对汉字和中国文化的亵渎。
一种文化一旦发展,最终必然要争取社会范围内的话语权,90后亚文化也不例外。从视觉系统的扩张开始,“火星文字”也开始了超越网络语境范围的传播。在台湾地区,一大学生的300字求职信中,就多处使用了“火星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大陆地区也出现了在语文考试时用“火星文字”答题的情况。甚至有新闻指出:“作文大赛‘火星文’泛滥,200多篇作文被罚出局。”可见,90后亚文化群体正在努力传播自己的文化信息,并与主流文化进行抗衡。
计算机成为主要文字书写工具后,许多人已经不会写字了,“火星文字”出现后,许多人又不会识字了。老年人不识火星文,青少年不识标准汉字。发展下去将会怎样?本刊的观点还是乐观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必大惊小怪;流行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不朽的肯定不会是火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