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立漫画虽然小众,但在欧美国家蓬勃发展,出版社或美术馆甚至将其作为一种当代艺术来出版和展览。而大陆似乎一直不见响动。大陆市场的漫画长期以日本或商业漫画为主,直到2010年,一部名为《SC3》的独立漫画集在法国安古兰漫画节获“另类漫画大奖”,大家才恍然惊觉大陆独立漫画“突如其来”的风采,引发主流媒体的关注。
SC,是“SPECIAL COMIX(特别的漫画)”的意思。第一册《SC》,采用的是“STREET COMIC(街头漫画)”和“SECRET COMIC(秘密漫画)”的双重含义,待到《SC2》,重新定义为“SPECIAL COMIX”,并且雏形渐成。
从表现主义向内探索
唐彦自费出版第一本《SC》,是在2004年。SC的另一位主创人员烟囱在接受访问时回忆,唐彦和同好者当初便是从BBS等网络平台活跃起来的。那几年,大陆有一股反对日式漫画泛滥性创作的潮流,反思本土文化创作的特性。烟囱当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期间便曾参加反日式漫画社团“绿校”。在网络兴起的最初几年,BBS等网络平台上集聚了一批尝试欧洲地下漫画或者其他风格的创作者和作品,倡导用新的表现形式来打破大陆当时千篇一律的日式漫画风格。同时,当时有一股做同人志(编注:来源于日语どうじんし,指由一群同好共同创作出版的书籍、刊物,多意指漫画或与漫画相关的周边创作)的风气,唐彦便以图书出版的形式将作品结集。
2007年,烟囱、胡晓江、张迅加入团队,SC开始正式运作。四位主创中,烟囱、胡晓江和唐彦轮流负责约稿和审稿、联系客户,张迅则负责淘宝网售卖等发行以及北京以外地区的推广。烟囱在北京,另外三位则在南京,日常工作就用电话、电子邮件、MSN沟通。
与《SC》的自由创作不同,2007年的《SC2》以“恐惧”为主题。2009年,《SC3》以“前途”为题,除了部分约稿的作品之外,增设了投稿部分,开始向大众开放征稿,以期作品的多元化。2010年,《SC4》以“意外”为主题,云集了两岸三地以及海外的作品。SC每一期的主题,都由主编选定。“我们每一期都会有一个主编,主编会定一个选题,告诉大家为什么做这个选题,有什么意义,给其他四个编辑看,大家再商量这个选题的可行性。”烟囱说,定下选题之后,主编会根据自己的趣味来约稿,其余部分则对外征稿。编辑从内容、画面、分镜考量作品,投票进行择稿。
而因为烟囱等四个人的品味太相近,所以在四期之后,SC希望邀请到其他人来做主编,更换口味,期待更多思维的碰撞,激发更多的可能性,这便是《SC5》邀请香港漫画家智海加入,担纲主编一职的原因。就像当初《SC2》的宣传卡上写的那样:“倡导新鲜和锐气,打破读物温吞的僵局”,无论在主题内容、技法形态、装帧设计、阅读体验方式上,SC不断突破自己的创作底线,作者由《SC》的16位到《SC2》的49位,页数由《SC》的176 页增至《SC3》的660页,当时文案上戏谑地说:“如果您没有怀揣方砖出门的习惯,不推荐随身携带,不建议在公车上阅读。”当然作品也越来越成熟,逐渐树立起作为独立漫画的特色。从原先纯粹画作风格和形式感的追求,转变为强调向内的探索与审视,承载真实的镜像,找到自我的存在价值。
当然,能够坚持和事成以及这些改变则又仰赖四个人相近的趣味,能够集合四人之力,专注于这一件事情。虽然,因每个人的工作和创作因素,SC的周期不定,但从2004年到2012年,已经出版了五本,形成了稳定的工作流程,而且在国际上也颇有些名气。
newliu
动画从业人员,画油画也画漫画。
象牙塔
SC3、4、5里的作者,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
现在燕郊生活,以接动画和插图的活儿为生。
依附于个体经验的创作
烟囱说:“我觉得现在大部分收到的作品比以前好多了。因为以前刚开始做的时候,大家比较倾向于对欧洲地下漫画的模仿。现在是做我们自己的独立漫画。”
中国式的独立漫画,并不是早期丰子恺、张东平、徐进、雷雨田等前辈的讽刺漫画或者四格漫画,而是从欧洲地下漫画模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漫画语言/技法的创作形式。
艺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朱其说:“漫画在中国属于一种幻想性的社群文化,代表了新的成长变化,即从日常生活中体会社会政治。”而SC中这一批80后的新生代创作者的作品,正是如此。
SC的作品,没有甲贺弦之介,没有海贼王,没有美少女战士,没有七龙珠。从题材上看,SC更侧重于创作者个体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比如DN《光的逃亡》是追忆流星一样逝去的友人,和过去不敢面对的同性恋情;烟囱《呼呼呼》讲述的是一头小象在课上梦到自己的学生生活,老师和同学都在教室里吃着火锅;左马《爱在今秋》讲的是曾获得金牌的女摔跤运动员,因伤退役,做起了清洁工,生活窘迫,即将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跟她已无关系;多西《再见孩子》中的父母在地震后四处找寻孩子……尤其是《SC3》,更多地涉及高考、地震、非典、禽流感、独生子女、减肥等现实主题。而技法上,则吸收了年画、版刻、速写等手法,对社会底层景观进行描写,批评社会现实,风格不一,已然不同于日式漫画的风格,也突破、脱离了早期对欧洲独立漫画的模仿,建构起具有文化特征的图像符号世界。
相较于商业/主流漫画,SC中的作品无论单幅或者具有叙事功能的连环画,无文字的漫画抑或是生涩难懂的解说,其作品都有着明显的思想状态。若说是现实主义,更贴切的,不如说是这一代年轻创作者在独特的时代中的成长体验,就如朱其说的,“这一代青年成长于独生子女潮、市场社会主义和电视卡通文化,并从成长经验中体会到幻想、孤独、拯救、社会状况及社群文化。”当依附在这一代人成长生活中的娱乐性漫画,有朝一日成为他们去寻找自我问题或者周遭社会问题答案的途径,成为纾解情绪、表达意见的方式,他们总是一不小心便在满目疮痍的现代化急进过程中,重新挖掘、整理、建设这个世界,捕捉到美感。
烟囱坦言,审稿很宽容,因为不想消灭作品的可能性,力图呈现阅读的可能性。“我们从来不把画漫画当成一件特别复杂的事情,而且我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画漫画。”比如《步进互动机器人》的作者光猪,本是《新京报》的记者,多西则是绍兴的一位乡村教师。SC不仅吸引了他们来尝试创作,并且帮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实现梦想。猫跳高、吴淼、扬子江等等优秀创作者的出现,总是让烟囱他们兴奋不已。 高毓林
SC3、4、5里的作者,
作品以复杂的叙事结构见长,
曾经在《城市画报》连载漫画作品《p儿子》,
平时在大学教书。
独立出版,带来更多可能
SC受到国内的关注,其实是2010年《SC3》获得安古兰漫画节“另类漫画奖”之后的事情。SC的其中一位作者右意达曾说,那一次获奖“替独立漫画家们省了很多口水”。
安古兰漫画节这一欧洲最大的漫画节,是跟美国圣地亚哥漫画节齐名的两大最负盛名的国际性漫画节。烟囱说:“获奖对我们编辑和作者来说,因为你一直在做这件事情,那是对你做事的一个肯定和促进。而对不了解SC的人来说,他会因为这个奖项来关注你,包括国外关注这个奖项的人。”根据安古兰的竞赛规则,SC担任了2011年另类漫画奖的评审。
除了提高SC在国内外的关注度,SC另有目的。成立于1974年的安古兰漫画节,不但聚集了大量的优秀漫画家,展现各自的艺术与其个性,而且有很多出版商提供出版的机会。所以,“我们当时的目的挺明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大赛争取到国外出版的机会。”
烟囱说SC一直未能正式出版,是因为“国内做独立漫画的出版社比较少,而且国内漫画家的作品跟我们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在安古兰漫画节获奖之后,《Sptapazin》(瑞士老牌独立漫画杂志)有意跟SC合作,而且也吸引了国内出版社的关注,开始有出版社同SC洽谈合作,“我们肯定希望我们的书被更多人看到,不光是看漫画的人,也包括被其他的人看到。但前提是,出版社能给我们什么?”虽然SC逐渐受到关注,被漫画迷热捧,但目前发行量并不大,近几期每一期都是1000~1500册,至多2000册,主要还是靠网络营销和售卖。烟囱说,“可能影响的人数也就几千人”,传播范围并不大。当年唐彦自费15000元出版的《SC》500本,卖了两三年才收回成本。“那时候淘宝不流行卖书,所以卖书的渠道非常难。”虽然现在SC从制作到发行已摸索出一个比较顺的渠道,但在运营的收支平衡方面仍有难度,“卖书卖得没有那么快,所以我们还是要自己掏钱做(下一期)”。因此,SC希望能借助出版社的发行渠道,让更多人看到SC的作品,并且实现盈利。SC一直希望能够成立国内第一个漫画基金,支持独立漫画作者的创作。
大陆出版社对于独立漫画的挖掘是后知后觉的。而在香港,除了香港三联推出的“土制漫画”系列,廿九几、kubrick等小型出版社也出版了一些独立漫画杂志,销售状况良好。大陆出版社的后知后觉,个中原由,除了缺少对独立漫画持续的关注、盗版问题和政策环节对独立漫画的发展有所限制,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不断压缩的漫画生存空间:从1980年代的《铁臂阿童木》到1990年代的《灌篮高手》虽然红极一时,但2000年之后,网络的兴起带来了更多的娱乐方式,使得传统漫画不再受宠。
当然,对于SC而言,在未来也会去开拓其他面向的发展,比如出版作者单行本、举办画展,也希望成为“青林工艺社”(日本出版边缘漫画的知名出版社)。“我们的事儿是特别个人的,但是我们希望我们做事的方式、运作的形式是商业的。”所以,SC并不排斥商业,也会有商业的尝试。《SC》便是结合展览以及在艺术书店寄卖的方式出售;《SC4》则尝试以《Strapazin》的“方块模式”进行运作:在杂志部分空白页面提供杂志艺术家设计的小方块图形,客户可以在上面粘贴他们的广告。SC将所得收入作为基金来培养新的独立漫画。
王xx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
现在意大利《colors》杂志担任插图师。
王烁
SC4、5里的作者,毕业于安古兰图像漫画专业。
漫画有叙事的小品,也有很多探索漫画形式的作品。
出版个人作品集《无字漫画黑本,白本》。
温凌
SC2、3、4、5里的作者,喜欢摄影,做动画,
摄影作品刚获得2012亚太地区摄影大奖,
出版过个人漫画作品集《54boy》。
金宁宁
SC1、2、3、4、5里的作者,
创立设计品牌“破壳”,
现居住北京,自由创作者。
唐彦从出版社辞职、胡晓江毕业后并未从事建筑行业,烟囱和张迅也把大量的精力花在SC上,七八年来,几人并未领过酬劳,相反投入更多,只为了兴趣和理想。甚至在他们眼里,都谈不上“坚持”。可是他们无形之中,聚合了每个创作人的发声,将能量放大。就像很多人所说的,SC最先打动读者的,不是漫画本身,而是这一群仍在理想和现实夹缝中努力的创作者。
欧阳应霁在看完《SC3》后写道:“我们是否还会看到自己的十四五岁?是否愿意看到当年的充满身心的愤懑、不安、暴烈、胆怯、温柔、悸动?又或者,这一切推移到许多许多年之前,该有另外一群志同道合的,在他们青春期里有意识地进行肆无忌惮的大冒险。什么年代的人,做着什么年代的事,无所谓开始,也未曾结束。一切其实在进行当中。”
SC以及其它独立漫画刊物将如何发展,不得而知;是否有朝一日,小众创作进化为主流艺术,也是说不定的事情。至少可知的是,独立出版的存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如SC。
烟囱
SC现任编辑之一,出版过个人作品集
《小穗的夏天》、《烟囱》。
左马
SC2、3、4、5里的作者,在法国出版过个人作品集
《罐装椰子》,和烟囱一起创办漫画杂志《叙事癖》。
SC,是“SPECIAL COMIX(特别的漫画)”的意思。第一册《SC》,采用的是“STREET COMIC(街头漫画)”和“SECRET COMIC(秘密漫画)”的双重含义,待到《SC2》,重新定义为“SPECIAL COMIX”,并且雏形渐成。
从表现主义向内探索
唐彦自费出版第一本《SC》,是在2004年。SC的另一位主创人员烟囱在接受访问时回忆,唐彦和同好者当初便是从BBS等网络平台活跃起来的。那几年,大陆有一股反对日式漫画泛滥性创作的潮流,反思本土文化创作的特性。烟囱当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期间便曾参加反日式漫画社团“绿校”。在网络兴起的最初几年,BBS等网络平台上集聚了一批尝试欧洲地下漫画或者其他风格的创作者和作品,倡导用新的表现形式来打破大陆当时千篇一律的日式漫画风格。同时,当时有一股做同人志(编注:来源于日语どうじんし,指由一群同好共同创作出版的书籍、刊物,多意指漫画或与漫画相关的周边创作)的风气,唐彦便以图书出版的形式将作品结集。
2007年,烟囱、胡晓江、张迅加入团队,SC开始正式运作。四位主创中,烟囱、胡晓江和唐彦轮流负责约稿和审稿、联系客户,张迅则负责淘宝网售卖等发行以及北京以外地区的推广。烟囱在北京,另外三位则在南京,日常工作就用电话、电子邮件、MSN沟通。
与《SC》的自由创作不同,2007年的《SC2》以“恐惧”为主题。2009年,《SC3》以“前途”为题,除了部分约稿的作品之外,增设了投稿部分,开始向大众开放征稿,以期作品的多元化。2010年,《SC4》以“意外”为主题,云集了两岸三地以及海外的作品。SC每一期的主题,都由主编选定。“我们每一期都会有一个主编,主编会定一个选题,告诉大家为什么做这个选题,有什么意义,给其他四个编辑看,大家再商量这个选题的可行性。”烟囱说,定下选题之后,主编会根据自己的趣味来约稿,其余部分则对外征稿。编辑从内容、画面、分镜考量作品,投票进行择稿。
而因为烟囱等四个人的品味太相近,所以在四期之后,SC希望邀请到其他人来做主编,更换口味,期待更多思维的碰撞,激发更多的可能性,这便是《SC5》邀请香港漫画家智海加入,担纲主编一职的原因。就像当初《SC2》的宣传卡上写的那样:“倡导新鲜和锐气,打破读物温吞的僵局”,无论在主题内容、技法形态、装帧设计、阅读体验方式上,SC不断突破自己的创作底线,作者由《SC》的16位到《SC2》的49位,页数由《SC》的176 页增至《SC3》的660页,当时文案上戏谑地说:“如果您没有怀揣方砖出门的习惯,不推荐随身携带,不建议在公车上阅读。”当然作品也越来越成熟,逐渐树立起作为独立漫画的特色。从原先纯粹画作风格和形式感的追求,转变为强调向内的探索与审视,承载真实的镜像,找到自我的存在价值。
当然,能够坚持和事成以及这些改变则又仰赖四个人相近的趣味,能够集合四人之力,专注于这一件事情。虽然,因每个人的工作和创作因素,SC的周期不定,但从2004年到2012年,已经出版了五本,形成了稳定的工作流程,而且在国际上也颇有些名气。
newliu
动画从业人员,画油画也画漫画。
象牙塔
SC3、4、5里的作者,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
现在燕郊生活,以接动画和插图的活儿为生。
依附于个体经验的创作
烟囱说:“我觉得现在大部分收到的作品比以前好多了。因为以前刚开始做的时候,大家比较倾向于对欧洲地下漫画的模仿。现在是做我们自己的独立漫画。”
中国式的独立漫画,并不是早期丰子恺、张东平、徐进、雷雨田等前辈的讽刺漫画或者四格漫画,而是从欧洲地下漫画模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漫画语言/技法的创作形式。
艺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朱其说:“漫画在中国属于一种幻想性的社群文化,代表了新的成长变化,即从日常生活中体会社会政治。”而SC中这一批80后的新生代创作者的作品,正是如此。
SC的作品,没有甲贺弦之介,没有海贼王,没有美少女战士,没有七龙珠。从题材上看,SC更侧重于创作者个体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比如DN《光的逃亡》是追忆流星一样逝去的友人,和过去不敢面对的同性恋情;烟囱《呼呼呼》讲述的是一头小象在课上梦到自己的学生生活,老师和同学都在教室里吃着火锅;左马《爱在今秋》讲的是曾获得金牌的女摔跤运动员,因伤退役,做起了清洁工,生活窘迫,即将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跟她已无关系;多西《再见孩子》中的父母在地震后四处找寻孩子……尤其是《SC3》,更多地涉及高考、地震、非典、禽流感、独生子女、减肥等现实主题。而技法上,则吸收了年画、版刻、速写等手法,对社会底层景观进行描写,批评社会现实,风格不一,已然不同于日式漫画的风格,也突破、脱离了早期对欧洲独立漫画的模仿,建构起具有文化特征的图像符号世界。
相较于商业/主流漫画,SC中的作品无论单幅或者具有叙事功能的连环画,无文字的漫画抑或是生涩难懂的解说,其作品都有着明显的思想状态。若说是现实主义,更贴切的,不如说是这一代年轻创作者在独特的时代中的成长体验,就如朱其说的,“这一代青年成长于独生子女潮、市场社会主义和电视卡通文化,并从成长经验中体会到幻想、孤独、拯救、社会状况及社群文化。”当依附在这一代人成长生活中的娱乐性漫画,有朝一日成为他们去寻找自我问题或者周遭社会问题答案的途径,成为纾解情绪、表达意见的方式,他们总是一不小心便在满目疮痍的现代化急进过程中,重新挖掘、整理、建设这个世界,捕捉到美感。
烟囱坦言,审稿很宽容,因为不想消灭作品的可能性,力图呈现阅读的可能性。“我们从来不把画漫画当成一件特别复杂的事情,而且我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画漫画。”比如《步进互动机器人》的作者光猪,本是《新京报》的记者,多西则是绍兴的一位乡村教师。SC不仅吸引了他们来尝试创作,并且帮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实现梦想。猫跳高、吴淼、扬子江等等优秀创作者的出现,总是让烟囱他们兴奋不已。 高毓林
SC3、4、5里的作者,
作品以复杂的叙事结构见长,
曾经在《城市画报》连载漫画作品《p儿子》,
平时在大学教书。
独立出版,带来更多可能
SC受到国内的关注,其实是2010年《SC3》获得安古兰漫画节“另类漫画奖”之后的事情。SC的其中一位作者右意达曾说,那一次获奖“替独立漫画家们省了很多口水”。
安古兰漫画节这一欧洲最大的漫画节,是跟美国圣地亚哥漫画节齐名的两大最负盛名的国际性漫画节。烟囱说:“获奖对我们编辑和作者来说,因为你一直在做这件事情,那是对你做事的一个肯定和促进。而对不了解SC的人来说,他会因为这个奖项来关注你,包括国外关注这个奖项的人。”根据安古兰的竞赛规则,SC担任了2011年另类漫画奖的评审。
除了提高SC在国内外的关注度,SC另有目的。成立于1974年的安古兰漫画节,不但聚集了大量的优秀漫画家,展现各自的艺术与其个性,而且有很多出版商提供出版的机会。所以,“我们当时的目的挺明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大赛争取到国外出版的机会。”
烟囱说SC一直未能正式出版,是因为“国内做独立漫画的出版社比较少,而且国内漫画家的作品跟我们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在安古兰漫画节获奖之后,《Sptapazin》(瑞士老牌独立漫画杂志)有意跟SC合作,而且也吸引了国内出版社的关注,开始有出版社同SC洽谈合作,“我们肯定希望我们的书被更多人看到,不光是看漫画的人,也包括被其他的人看到。但前提是,出版社能给我们什么?”虽然SC逐渐受到关注,被漫画迷热捧,但目前发行量并不大,近几期每一期都是1000~1500册,至多2000册,主要还是靠网络营销和售卖。烟囱说,“可能影响的人数也就几千人”,传播范围并不大。当年唐彦自费15000元出版的《SC》500本,卖了两三年才收回成本。“那时候淘宝不流行卖书,所以卖书的渠道非常难。”虽然现在SC从制作到发行已摸索出一个比较顺的渠道,但在运营的收支平衡方面仍有难度,“卖书卖得没有那么快,所以我们还是要自己掏钱做(下一期)”。因此,SC希望能借助出版社的发行渠道,让更多人看到SC的作品,并且实现盈利。SC一直希望能够成立国内第一个漫画基金,支持独立漫画作者的创作。
大陆出版社对于独立漫画的挖掘是后知后觉的。而在香港,除了香港三联推出的“土制漫画”系列,廿九几、kubrick等小型出版社也出版了一些独立漫画杂志,销售状况良好。大陆出版社的后知后觉,个中原由,除了缺少对独立漫画持续的关注、盗版问题和政策环节对独立漫画的发展有所限制,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不断压缩的漫画生存空间:从1980年代的《铁臂阿童木》到1990年代的《灌篮高手》虽然红极一时,但2000年之后,网络的兴起带来了更多的娱乐方式,使得传统漫画不再受宠。
当然,对于SC而言,在未来也会去开拓其他面向的发展,比如出版作者单行本、举办画展,也希望成为“青林工艺社”(日本出版边缘漫画的知名出版社)。“我们的事儿是特别个人的,但是我们希望我们做事的方式、运作的形式是商业的。”所以,SC并不排斥商业,也会有商业的尝试。《SC》便是结合展览以及在艺术书店寄卖的方式出售;《SC4》则尝试以《Strapazin》的“方块模式”进行运作:在杂志部分空白页面提供杂志艺术家设计的小方块图形,客户可以在上面粘贴他们的广告。SC将所得收入作为基金来培养新的独立漫画。
王xx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
现在意大利《colors》杂志担任插图师。
王烁
SC4、5里的作者,毕业于安古兰图像漫画专业。
漫画有叙事的小品,也有很多探索漫画形式的作品。
出版个人作品集《无字漫画黑本,白本》。
温凌
SC2、3、4、5里的作者,喜欢摄影,做动画,
摄影作品刚获得2012亚太地区摄影大奖,
出版过个人漫画作品集《54boy》。
金宁宁
SC1、2、3、4、5里的作者,
创立设计品牌“破壳”,
现居住北京,自由创作者。
唐彦从出版社辞职、胡晓江毕业后并未从事建筑行业,烟囱和张迅也把大量的精力花在SC上,七八年来,几人并未领过酬劳,相反投入更多,只为了兴趣和理想。甚至在他们眼里,都谈不上“坚持”。可是他们无形之中,聚合了每个创作人的发声,将能量放大。就像很多人所说的,SC最先打动读者的,不是漫画本身,而是这一群仍在理想和现实夹缝中努力的创作者。
欧阳应霁在看完《SC3》后写道:“我们是否还会看到自己的十四五岁?是否愿意看到当年的充满身心的愤懑、不安、暴烈、胆怯、温柔、悸动?又或者,这一切推移到许多许多年之前,该有另外一群志同道合的,在他们青春期里有意识地进行肆无忌惮的大冒险。什么年代的人,做着什么年代的事,无所谓开始,也未曾结束。一切其实在进行当中。”
SC以及其它独立漫画刊物将如何发展,不得而知;是否有朝一日,小众创作进化为主流艺术,也是说不定的事情。至少可知的是,独立出版的存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如SC。
烟囱
SC现任编辑之一,出版过个人作品集
《小穗的夏天》、《烟囱》。
左马
SC2、3、4、5里的作者,在法国出版过个人作品集
《罐装椰子》,和烟囱一起创办漫画杂志《叙事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