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品描述:
瞿鸿机行书录苏轼《书蒲永升画后》句镜片,水墨手描冰梅纹笺本,尺寸127×32,约3.7平尺。上款人为同治元年(1862)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何金寿,并经清末民初“油漆大王”,上海巨商、著名收藏家奚光旭递藏。
作者简介:
瞿鸿机(1850—1918),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字子九、子玖,号止庵、西岩,晚号西岩老人,室曰直庐、此君亭、超览楼。官至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从一品。同治九年(1870)举人。同治十年(1871)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大考名列第一。自光绪元年(1875)起,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河南乡试正考官,河南学政,浙江学政,教习庶吉士,福建乡试正考官,四川学政,教习庶吉士,翰林院侍读学士,詹事府詹事,江苏学政,内阁学士,礼部侍郎衔(兼),礼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政务处大臣,国史馆副总裁官,外务部尚书,赏穿黄马褂,办理京津榆关铁路一切事宜,在紫禁城内骑马,赏穿带膆貂褂,会办大臣,军机大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兼署),路矿会办大臣,财政处会办大臣,吏部尚书(兼署),中日议约全权大臣,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总司核定官制大臣,光禄大夫等。辛亥后,隐居沪上。卒谥“文慎”。其工书法,善诗文。晚年曾与王闿运等吟咏结社。著有《止盦诗文集》《瞿文慎公诗选》4卷、《瞿文慎公诗选遗墨》4卷、《汉书笺释》《汴輶日记》《浙輶日记》《回銮跸路考略》《圣德纪略》《直庐纪略》《恩遇纪略》《旧闻纪略》《儤直纪略》等。
识文:从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之笔,人至手扪之,谓有洼隆,以为至妙矣。然其品格,特与印板水纸争工拙于毫厘耳。
题识:铁生仁兄大人法正,瞿鸿机。
钤印:鸿机之印(白)、瞿氏子玖(朱)。
鉴藏印:小冬花庵主奚旭审定(白)。
上款人简介:
何金寿(1834—1882),湖北江夏(今武昌)人。字铁生。咸丰五年(1855)举人。同治元年(1862)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后担任国史馆协修、起居注协修、功臣馆纂修。同治九年(1870),任河南学政。光绪二年(1876),任日讲起居注官。光绪五年(1879),改任江苏扬州府知府,赐三品衔。创立了“典质”之法。其为官“直声震朝野”,正直、公正、不偏私,且事必躬亲,勤政爱民,直至以身殉职,葬于扬州郊外。后来,总督左宗棠等人将其事迹向光绪皇帝禀报,赞其具有“古循吏风”。其工诗文,善书画,兰竹师赵孟頫,风流潇洒雅韵出尘 。山水师王石谷,清腴之气不谋而合。题画诗尤妙。在民族英雄岳飞故里河南汤阴的岳飞庙正殿“乃武乃文”匾额两旁悬挂“人生自古谁无死,第一功名不爱钱”联为其所撰并书。
递藏人简介:
奚光旭(1880—1919),江苏江阴人。一作奚旭,初字振镛,后字萼铭、鄂铭、野鹤,斋名鄂庐(萼庐),室名小冬花庵、文彝轩。奚润如长子。太学生,诰授资政大夫。为清末上海最早的颜料行之一、“油漆大王”,上海巨商、清末民初著名收藏家。为富而仁,立身高洁,处事谨慎,尽脱富家习氣。富收藏,精鉴别,与当时沪上诸多书画名家名家友善,如蒲华、吴昌硕、张祖翼、褚德彝、赵叔孺等,尤与余杭褚德彝最为莫逆,故所购藏书画及金石碑版,均以礼堂一言为是。其用印多为褚德彝、赵叔孺等所刻。其虽身在商贾,然钟情社会公益事业,捐资兴学,民国政府教育部为其颁发捐资兴学一等奖奖状,当时获此荣誉的,全国仅孙辅三、周怀垣和他三人。1914年捐资两万银元修建连接无锡与江阴的义成桥。但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其捐资五万银元修建中国最早的开放式公园之一的苏州公园、及吴县图书馆,一时传为美谈。
人物轶事:
瞿鸿机在父亲的严督之下,满怀报国之志,刻苦用功,在17岁就中了秀才,21岁中举人,22岁又中进士,进了翰林院。光绪元年(1875年)大考翰林,瞿鸿禨考列一等第二名。
此后20余年瞿鸿禨曾两充考官,四督学政,遍及五个省份。晚清的内政腐化已深,翰林则以派学政为肥差。这样的机缘,换个爱钱的官员早已发财。而瞿鸿禨所到之省,一心一意选拔人才,拒绝一切铺张浪费,谢绝一切请客送礼,严厉禁止手下以教育为名对地方的索扰。20余年的精忠为国,其清正廉洁的官风终于被天下所称颂,其官职也从四品的侍讲学士渐渐升到二品的礼部右侍郎。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逃到西安。军机大臣中有四人因“庇拳”之罪被黜,只剩下荣禄和王文韶两人,急需补充。瞿鸿禨受到推荐,于1901年正月十五日奉旨赶往西安,经选拔后被任命为军机大臣,这年瞿鸿禨52岁。
中日甲午战争时,上四路进兵之策,未被采纳。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他认为“拳乱不可纵”,主张进行镇压。八国联军进攻北京,随慈禧太后西逃。为慈禧太后撰旨,向帝国主义妥协求和,深得慈禧赏识,任工部尚书、军机大臣、政务处大臣。其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在六部之上,任外务部尚书。又代徐郁为内阁协办大学士。1906年参与策划清政府预备立宪,特旨派议政官制大臣,未就。
1907年由于与奕劻有矛盾,后被袁世凯用计参劾,又忤慈禧旨意,被劾开除回籍。与王闿运等吟咏结社,逍遥度日。
1911年(宣统三年)迁居上海。袁世凯复辟帝制时,聘其为参政员,坚拒不就。
1918年逝于上海。
瞿鸿机行书录苏轼《书蒲永升画后》句镜片,水墨手描冰梅纹笺本,尺寸127×32,约3.7平尺。上款人为同治元年(1862)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何金寿,并经清末民初“油漆大王”,上海巨商、著名收藏家奚光旭递藏。
作者简介:
瞿鸿机(1850—1918),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字子九、子玖,号止庵、西岩,晚号西岩老人,室曰直庐、此君亭、超览楼。官至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从一品。同治九年(1870)举人。同治十年(1871)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大考名列第一。自光绪元年(1875)起,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河南乡试正考官,河南学政,浙江学政,教习庶吉士,福建乡试正考官,四川学政,教习庶吉士,翰林院侍读学士,詹事府詹事,江苏学政,内阁学士,礼部侍郎衔(兼),礼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政务处大臣,国史馆副总裁官,外务部尚书,赏穿黄马褂,办理京津榆关铁路一切事宜,在紫禁城内骑马,赏穿带膆貂褂,会办大臣,军机大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兼署),路矿会办大臣,财政处会办大臣,吏部尚书(兼署),中日议约全权大臣,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总司核定官制大臣,光禄大夫等。辛亥后,隐居沪上。卒谥“文慎”。其工书法,善诗文。晚年曾与王闿运等吟咏结社。著有《止盦诗文集》《瞿文慎公诗选》4卷、《瞿文慎公诗选遗墨》4卷、《汉书笺释》《汴輶日记》《浙輶日记》《回銮跸路考略》《圣德纪略》《直庐纪略》《恩遇纪略》《旧闻纪略》《儤直纪略》等。
识文:从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之笔,人至手扪之,谓有洼隆,以为至妙矣。然其品格,特与印板水纸争工拙于毫厘耳。
题识:铁生仁兄大人法正,瞿鸿机。
钤印:鸿机之印(白)、瞿氏子玖(朱)。
鉴藏印:小冬花庵主奚旭审定(白)。
上款人简介:
何金寿(1834—1882),湖北江夏(今武昌)人。字铁生。咸丰五年(1855)举人。同治元年(1862)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后担任国史馆协修、起居注协修、功臣馆纂修。同治九年(1870),任河南学政。光绪二年(1876),任日讲起居注官。光绪五年(1879),改任江苏扬州府知府,赐三品衔。创立了“典质”之法。其为官“直声震朝野”,正直、公正、不偏私,且事必躬亲,勤政爱民,直至以身殉职,葬于扬州郊外。后来,总督左宗棠等人将其事迹向光绪皇帝禀报,赞其具有“古循吏风”。其工诗文,善书画,兰竹师赵孟頫,风流潇洒雅韵出尘 。山水师王石谷,清腴之气不谋而合。题画诗尤妙。在民族英雄岳飞故里河南汤阴的岳飞庙正殿“乃武乃文”匾额两旁悬挂“人生自古谁无死,第一功名不爱钱”联为其所撰并书。
递藏人简介:
奚光旭(1880—1919),江苏江阴人。一作奚旭,初字振镛,后字萼铭、鄂铭、野鹤,斋名鄂庐(萼庐),室名小冬花庵、文彝轩。奚润如长子。太学生,诰授资政大夫。为清末上海最早的颜料行之一、“油漆大王”,上海巨商、清末民初著名收藏家。为富而仁,立身高洁,处事谨慎,尽脱富家习氣。富收藏,精鉴别,与当时沪上诸多书画名家名家友善,如蒲华、吴昌硕、张祖翼、褚德彝、赵叔孺等,尤与余杭褚德彝最为莫逆,故所购藏书画及金石碑版,均以礼堂一言为是。其用印多为褚德彝、赵叔孺等所刻。其虽身在商贾,然钟情社会公益事业,捐资兴学,民国政府教育部为其颁发捐资兴学一等奖奖状,当时获此荣誉的,全国仅孙辅三、周怀垣和他三人。1914年捐资两万银元修建连接无锡与江阴的义成桥。但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其捐资五万银元修建中国最早的开放式公园之一的苏州公园、及吴县图书馆,一时传为美谈。
人物轶事:
瞿鸿机在父亲的严督之下,满怀报国之志,刻苦用功,在17岁就中了秀才,21岁中举人,22岁又中进士,进了翰林院。光绪元年(1875年)大考翰林,瞿鸿禨考列一等第二名。
此后20余年瞿鸿禨曾两充考官,四督学政,遍及五个省份。晚清的内政腐化已深,翰林则以派学政为肥差。这样的机缘,换个爱钱的官员早已发财。而瞿鸿禨所到之省,一心一意选拔人才,拒绝一切铺张浪费,谢绝一切请客送礼,严厉禁止手下以教育为名对地方的索扰。20余年的精忠为国,其清正廉洁的官风终于被天下所称颂,其官职也从四品的侍讲学士渐渐升到二品的礼部右侍郎。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逃到西安。军机大臣中有四人因“庇拳”之罪被黜,只剩下荣禄和王文韶两人,急需补充。瞿鸿禨受到推荐,于1901年正月十五日奉旨赶往西安,经选拔后被任命为军机大臣,这年瞿鸿禨52岁。
中日甲午战争时,上四路进兵之策,未被采纳。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他认为“拳乱不可纵”,主张进行镇压。八国联军进攻北京,随慈禧太后西逃。为慈禧太后撰旨,向帝国主义妥协求和,深得慈禧赏识,任工部尚书、军机大臣、政务处大臣。其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在六部之上,任外务部尚书。又代徐郁为内阁协办大学士。1906年参与策划清政府预备立宪,特旨派议政官制大臣,未就。
1907年由于与奕劻有矛盾,后被袁世凯用计参劾,又忤慈禧旨意,被劾开除回籍。与王闿运等吟咏结社,逍遥度日。
1911年(宣统三年)迁居上海。袁世凯复辟帝制时,聘其为参政员,坚拒不就。
1918年逝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