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学是提高体育素质的主渠道。事实上,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应该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不可忽略的标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所决定的。从学校体育的发展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我国著名教育家、体育家袁敦礼先生认为,体育家必须懂得教育,而不懂得体育的教育家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优秀的教育家。
本文试就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1、在新的世纪里,世界各国都把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放在一个重要地位,全面提高公民的素质、培养更强的新一代,几乎成为每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为我们指明了迈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各级各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础。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根据《纲要》的要求,素质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2、党和政府郑重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振兴中华的呼唤,是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学校教育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我们对教育的有力回答,是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3、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而且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在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现代学校体育必将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传技中解放出来,大大地突出其人文性。体育不仅能强壮体魄,还能培养孩子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和失败的精神,还能培养孩子敢于比赛、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精神,还能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增强学生的健康体质。学校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2、促使学生智力的发展。体育运动能促进人的大脑发育,调节大脑中枢神经,改善机能,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还可以直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
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意志品质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意志努力总是和克服困难的行为相联系的。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学生必须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或障碍,并且每前进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所以,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能有效地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三、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1、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
2、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本,寓道德之舍也。”这句话辩证地指出了体育与知识、道德的关系。所以,体育教学要把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利用体育教学丰富的教育因素,加强学生的德育。另外,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教育影响学生,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立表率。
3、要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
4、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身体方面,不仅要求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要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
总之,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崇高的理想,又有丰富的知识、健强的体魄和动手能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远繁荣昌盛。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关系到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然要求。
本文试就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1、在新的世纪里,世界各国都把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放在一个重要地位,全面提高公民的素质、培养更强的新一代,几乎成为每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为我们指明了迈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各级各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础。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根据《纲要》的要求,素质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2、党和政府郑重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振兴中华的呼唤,是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学校教育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我们对教育的有力回答,是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3、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而且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在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现代学校体育必将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传技中解放出来,大大地突出其人文性。体育不仅能强壮体魄,还能培养孩子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和失败的精神,还能培养孩子敢于比赛、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精神,还能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增强学生的健康体质。学校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2、促使学生智力的发展。体育运动能促进人的大脑发育,调节大脑中枢神经,改善机能,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还可以直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
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意志品质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意志努力总是和克服困难的行为相联系的。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学生必须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或障碍,并且每前进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所以,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能有效地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三、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1、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
2、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本,寓道德之舍也。”这句话辩证地指出了体育与知识、道德的关系。所以,体育教学要把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利用体育教学丰富的教育因素,加强学生的德育。另外,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教育影响学生,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立表率。
3、要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
4、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身体方面,不仅要求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要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
总之,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崇高的理想,又有丰富的知识、健强的体魄和动手能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远繁荣昌盛。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关系到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