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智慧电网背景下,对配网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静态模型无法适应精细化线损和实时调度等应用需求。基于低压电网拓扑识别和宽带电力线载波等技术,借助智慧物联网感知监测终端,提出了基于跨平台多源数据融合的复杂低压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并进行系统平台的搭建。针对巴彦供电分局下辖小区,对系统平台进行应用实验,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对电网设备的状态和负荷情况进行多维度交叉分析,形成可视化且适用于整体运维的平台
【基金项目】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2020-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慧电网背景下,对配网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静态模型无法适应精细化线损和实时调度等应用需求。基于低压电网拓扑识别和宽带电力线载波等技术,借助智慧物联网感知监测终端,提出了基于跨平台多源数据融合的复杂低压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并进行系统平台的搭建。针对巴彦供电分局下辖小区,对系统平台进行应用实验,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对电网设备的状态和负荷情况进行多维度交叉分析,形成可视化且适用于整体运维的平台,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分析地处长江口北岸的南通市2014—2017年臭氧污染变化特征和气象要素以及天气形势对臭氧质量浓度的影响,归纳了高浓度臭氧出现的天气形势,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建立了不同月份臭氧质量浓度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春、夏季臭氧质量浓度较高,冬季最小;2014—2017年臭氧超标日数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臭氧超标日主要出现在4—10月,夏季超标日数占55%,冬季没有出现超标情况。臭氧质量浓度变化与气象要素密切
文章采用臭氧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对2020年7-8月期间无锡市大气臭氧进行在线连续监测,同时利用NECP气象再分析数据,获取无锡市对流层夏季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统计并分析有无复合作用时,对近地面臭氧浓度变化及对前体物光化学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无锡市臭氧污染日中高空臭氧向地面扩散发生复合作用较为普遍,复合作用下日超标时段延长,臭氧峰值高,臭氧增幅区域依次为沿太湖带、城郊和城区;天然源VOCs及城区向外
研究目的:灵敏素质是影响橄榄球运动员比赛过程中运动表现的关键因素之一,运动员需根据外界刺激(球、防守人、战术策略)做出加速(短距离<10米)、减速、再加速和变换方向等动作,以达到绕开防守人和达阵得分的目的。当前已有研究对灵敏表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但受年龄、性别、运动项目和运动员竞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研究中灵敏表现与其他身体素质之间的相关性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此外,大多数研究结论是基于成年运动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越来越多地融入现代电力系统,对微秒级步长实时化电磁暂态仿真的需求不断增加,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提高仿真系统的计算能力是实现变流器实时化仿真的重要途径。引入FPGA作为硬件加速设备优化仿真系统的实时性能,提出一种变流器多速率实时仿真方法。针对控制系统多速率解耦和并行计算时序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采用结合拉格朗日插值的改进线性插值算法有效降低了控制系统解耦后多速率并行仿真时序
利用差分吸收臭氧激光雷达、多普勒风廓线激光雷达,研究了2019年11月在广东珠海出现的一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前后期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水平风向风速及垂直风速对近地面与边界层上部臭氧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年11月13日的臭氧污染以低风速条件下臭氧局地生成为主;2019年11月14日的臭氧污染以夜间残留悬空臭氧向下输送叠加地面生成为主.入夜后若近地面水平风速较小,则不利于近地面臭氧清除,地面
使用戈达德对地观测系统化学传输模型(Goddard Earth Observing System Chemical Transport Model, GEOSChem)模拟了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 SSPs)下2015~2050年中国、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日最大8小时臭氧(MDA8 O3)浓度以及人为和生物质燃烧排放变化导致的南亚和东南亚输
传统工艺美术是传统文化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为人们提供美化生活的服务。但是,目前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缺乏传承人、创新不足等,都是当前传统工艺美术领域需要解决的。通过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如何加强传统工艺保护进行深入地分析,探究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展传统工艺美术。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各领域发展齐头并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其中,细颗粒物与臭氧问题就已成为影响人们生存质量的问题之一,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细颗粒物与臭氧的有效治理已刻不容缓。要想有效治理细颗粒物与臭氧,就离不开准确的监测数据,而采集数据又主要依靠布设的监测点。通常,监测点如果布设过多就会引起不必要的经济投入,而如果布设过少就
《中国中医药报》2022年2月18日讯:日前,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印发《2022年陕西省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导意见》,明确紧紧围绕中医药文化"活动开展、场所建设、产品创作、品牌打造"核心任务,挖掘梳理全省中医药文化资源,深入推进全省中医药文化建设,引领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在推动中医药文化活动开展方面,《意见》明确,要坚持做好面向基层社区乡村的中医义诊活动,适时举办膏方节等主题活动,结合中华传统节日
阐述一种基于特征电流信号检测的低压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前处理采用正交矢量锁定放大器的方法提取特征频率的弱信号幅值;为进一步提高抗扰性,后处理采用频率合并、滑动窗检测、同步、解调等方法解码。仿真和现场结果表明,相比传统FFT方法,计算量和功耗大幅降低,便于在智能断路器、集中器等设备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