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学科对于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科特点而有所不同。物理学科的特点是:首先需要学生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其次建构概念和规律必须要以实验作为基础,而最终的教学目标是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以下是教研组对于“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方式所做的一些尝试,具体方案如下:①以同课异构作为研究的主要形式,课堂观察作为评价手段。②以苏科版九年級“电阻”作为研究案例。③期望能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先学究竟学什么?是否是通过预习的方式所生成的简单知识框架的自我建构?后教究竟怎样教,是否是对于概念规律建构过程的简单重复?
1 当堂自学的尝试:
案例1 电阻(部分)
环节1:当堂自学:预习课本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法有哪些?2。什么是电阻?单位是什么?常用单位还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用到什么研究方法?
过渡:舞台灯光亮暗需要调节,收音机的音量需要调节,电扇的转速也需要调节。它们都是如何实现的?——自学结果:改变电流。
问题:如何改变电流?——自学结果:改变电路两端的电压,改变接入电路中的导体。
环节2:活动14。1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设计电路图,并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
尝试改变电压及接入导体,观察现象。……
环节3:电阻的定义及其单位(已自学,故简单介绍)。
环节4: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猜想: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以观察不同灯泡灯丝做为依据)
设计实验:在几个因素中,如何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对电阻大小的影响?你需要哪些器材?如何操作?——自学结果:控制变量法。保持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改变长度……评价并实验方案。
实验并记录数据,……
分析与归纳: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种类有关,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演示导体电阻还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总结本堂课所学知识。
环节5:当堂归纳检测教学效果。
2 课前自学的尝试
案例2 电阻(部分)
环节1:课前自学任务:1。在家中收集不同材料制成的导线。2。家中调光灯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来实现的。思考:你有哪些方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环节2:活动14。1尝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①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自学后的猜想:电路两端的电压、接入电路中的导体。
②需要哪些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图?
交流评估所设计的电路。电路中接入小灯的目的:首先能通过小灯的亮暗来显示电流的方法。其次能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步骤:将收集的某一根导线接入AB间,改变电池的节数,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接入AB间的导线,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小结1:不同导体接在同一个电路中,电流大小是不同的,说明导体在导电的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同一电路中,电流越小,表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环节3:电阻的定义、单位及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
过渡:活动14。1中的现象:电路两端电压相同,接入不同的导线,电流不同。表明所收集的导线电阻不同;观察你所收集的导线,请你猜猜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环节4:活动14。2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猜想:与导体的长短、粗细(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以观察事实为依据)
设计实验:要探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怎样研究?如何比较电阻的大小?——渗透控制变量及转换的思想。电路图为图1。AB间接入导体如图2。
实验并记录数据,……测得数据后,电流、电阻用大小表示。(电流大可推得电阻小)
分析与归纳:材料、横截面积一定,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材料、长度一定,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长度、横截面积一定,铜丝电阻比不锈钢丝小。
通过分析灯泡为什么开灯时容易烧断灯丝,猜想,导体的电阻大小还与温度有关。
演示: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结论:大部分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问题是否所有物体的电阻都满足上述规律?
演示:绝缘体和导体的转化。
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输电线路中的导线是铜制的?——在长短、横截面积相同时,铜的电阻小。
知识的迁移:我们希望输电线路中的电阻越小越好。科学研究发现某些材料在超低温的情况下电阻会变为零,这种性质称为超导性,具有超导性的物体称为超导体。
环节5:当堂归纳检测教学效果。
3 课堂观察对两种“先学后教模式”的反馈
3。1 自学不等于预习
通过分析课堂教学的生成,发现若课堂上仅仅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知识结构进行简单的建构即通过看书来预习,则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就会部分失去探索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而正确的做法可以是学生课前观察相关的现象、收集相关的材料、或自制相关的学具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间架设桥梁,从而降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难度。
3。2 后教不等于重复
若自学是简单的知识建构,那么教学中重复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就显得非常多余,验证性的实验或过程使学生丧失了对于探究的体验。
可行的做法是以自学作为先导,例如电阻这节课,课前学生收集了不同的导线,而整堂课都可以围绕这些导线展开,既可以应用于活动14。1尝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又可以引导学生猜想导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而评价教学结果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学生在经历了学习活动后,是否有新的生成、收获。也就是在后教的环节中,应该使学生能产生知识的迁移。如,本节课中,通过导体和绝缘体的相互转化等实验使学生能联想到超导材料这些科技前沿的知识。
结语:先学后教的教学范式,对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都是有所不同的,我们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也不能僵化的将这种形式生搬硬套到我们的课堂中去。某些学校规定一堂课几分钟需要学生自学,几分钟需要学生提出问题,几分钟需要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几分钟需要巩固所学知识,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形成现代的八股文章,僵化我们的教学思维,而且这样做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究竟有多少帮助也值得商榷。因此我们在设置自学环节的过程中,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思考的重点应当是如何缩短学生已有认知与最近发展区之间的距离。以自学作为先导,科学探究作为建构概念规律的主要学习方式,始终将学生的体验,能力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先学后教”教学范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当堂自学的尝试:
案例1 电阻(部分)
环节1:当堂自学:预习课本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法有哪些?2。什么是电阻?单位是什么?常用单位还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用到什么研究方法?
过渡:舞台灯光亮暗需要调节,收音机的音量需要调节,电扇的转速也需要调节。它们都是如何实现的?——自学结果:改变电流。
问题:如何改变电流?——自学结果:改变电路两端的电压,改变接入电路中的导体。
环节2:活动14。1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设计电路图,并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
尝试改变电压及接入导体,观察现象。……
环节3:电阻的定义及其单位(已自学,故简单介绍)。
环节4: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猜想: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以观察不同灯泡灯丝做为依据)
设计实验:在几个因素中,如何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对电阻大小的影响?你需要哪些器材?如何操作?——自学结果:控制变量法。保持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改变长度……评价并实验方案。
实验并记录数据,……
分析与归纳: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种类有关,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演示导体电阻还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总结本堂课所学知识。
环节5:当堂归纳检测教学效果。
2 课前自学的尝试
案例2 电阻(部分)
环节1:课前自学任务:1。在家中收集不同材料制成的导线。2。家中调光灯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来实现的。思考:你有哪些方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环节2:活动14。1尝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①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自学后的猜想:电路两端的电压、接入电路中的导体。
②需要哪些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图?
交流评估所设计的电路。电路中接入小灯的目的:首先能通过小灯的亮暗来显示电流的方法。其次能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步骤:将收集的某一根导线接入AB间,改变电池的节数,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接入AB间的导线,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小结1:不同导体接在同一个电路中,电流大小是不同的,说明导体在导电的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同一电路中,电流越小,表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环节3:电阻的定义、单位及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
过渡:活动14。1中的现象:电路两端电压相同,接入不同的导线,电流不同。表明所收集的导线电阻不同;观察你所收集的导线,请你猜猜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环节4:活动14。2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猜想:与导体的长短、粗细(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以观察事实为依据)
设计实验:要探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怎样研究?如何比较电阻的大小?——渗透控制变量及转换的思想。电路图为图1。AB间接入导体如图2。
实验并记录数据,……测得数据后,电流、电阻用大小表示。(电流大可推得电阻小)
分析与归纳:材料、横截面积一定,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材料、长度一定,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长度、横截面积一定,铜丝电阻比不锈钢丝小。
通过分析灯泡为什么开灯时容易烧断灯丝,猜想,导体的电阻大小还与温度有关。
演示: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结论:大部分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问题是否所有物体的电阻都满足上述规律?
演示:绝缘体和导体的转化。
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输电线路中的导线是铜制的?——在长短、横截面积相同时,铜的电阻小。
知识的迁移:我们希望输电线路中的电阻越小越好。科学研究发现某些材料在超低温的情况下电阻会变为零,这种性质称为超导性,具有超导性的物体称为超导体。
环节5:当堂归纳检测教学效果。
3 课堂观察对两种“先学后教模式”的反馈
3。1 自学不等于预习
通过分析课堂教学的生成,发现若课堂上仅仅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知识结构进行简单的建构即通过看书来预习,则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就会部分失去探索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而正确的做法可以是学生课前观察相关的现象、收集相关的材料、或自制相关的学具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间架设桥梁,从而降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难度。
3。2 后教不等于重复
若自学是简单的知识建构,那么教学中重复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就显得非常多余,验证性的实验或过程使学生丧失了对于探究的体验。
可行的做法是以自学作为先导,例如电阻这节课,课前学生收集了不同的导线,而整堂课都可以围绕这些导线展开,既可以应用于活动14。1尝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又可以引导学生猜想导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而评价教学结果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学生在经历了学习活动后,是否有新的生成、收获。也就是在后教的环节中,应该使学生能产生知识的迁移。如,本节课中,通过导体和绝缘体的相互转化等实验使学生能联想到超导材料这些科技前沿的知识。
结语:先学后教的教学范式,对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都是有所不同的,我们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也不能僵化的将这种形式生搬硬套到我们的课堂中去。某些学校规定一堂课几分钟需要学生自学,几分钟需要学生提出问题,几分钟需要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几分钟需要巩固所学知识,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形成现代的八股文章,僵化我们的教学思维,而且这样做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究竟有多少帮助也值得商榷。因此我们在设置自学环节的过程中,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思考的重点应当是如何缩短学生已有认知与最近发展区之间的距离。以自学作为先导,科学探究作为建构概念规律的主要学习方式,始终将学生的体验,能力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先学后教”教学范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