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钱达人的免费攻略

来源 :金点子生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则古老的故事:一位国王命令群臣寻找能够确保人民生活幸福的永世法则,臣子们绞尽脑汁,最后呈交给国王一张纸条,告诉他说,只要人民都能懂得这上面的道理,就能永保国富民强。据说那张纸条上只写了一句话,流传至今被奉为经济学的经典——“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眼瞅着时光荏苒,一晃就进入了这个“叛道离经”的年代。广告里不是都说了吗,“没有什么不可能!”于是,就有那么一群勇于颠覆传统的人,硬是从这商业大潮中寻找到了“免费午餐”,并且乐此不疲、收获颇丰。眼下经济危机中,大家个个惜金如命,寻找“免费午餐”的大军也在逐渐壮大。假如国王看到这阵势,是不是也跳起来大骂被“奸臣”骗了?
  《北京晚报》记者周健森的文章透露了省钱人们的免费攻略。
  
  “免费”的幸福生活
  
  如果不是同事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张雯也许不会发现“免费”的乐趣。
  那是半年前的事情,电子邮件来自一个日化产品的官方网站。按照电子邮件的内容,张雯只要参加网站上的活动,填写简单的数据,并且再将活动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告知10个朋友,就能够免费得到一袋洗衣液。纯粹是出于好奇,她参加了这个活动,仅仅过了一个多星期,她果真收到了那袋洗衣液。
  办公室里的女同事们几乎都在同一天收到了同样的洗衣液。在张雯工作的那家外企公司驻京办事处,类似这样的免费信息,就像“糖衣炮弹”一样在大家的计算机里传来传去。白领们通常把这看成是工作之余调剂心情的一项娱乐,那些免费商品的好赖与否,则成了茶水间里最具人气的谈资之一。
  但是张雯多了一个心眼:“如果尽可能得到更多类似的免费商品,那岂不是可以节省一大笔开销?”这个喜欢精打细算的女孩很快发现,还有不少人和她有着同样的想法,这些人大都聚在各种以“免费”、“试用”、“赠品”为头衔的网上论坛里,彼此交换着各种提供免费商品的活动信息。
  与这些志同道合的网友相互交流,张雯每天都能搜集到大量情报:“比如哪家化妆品免费赠送试用装,哪家杂志社免费赠送一年杂志,哪里可以下载到免费的代金券。”她最得意的一次行动,是和网友们参加力士洗发水的免费赠送活动,结果收到了好几套免费的洗发水试用装,“几个月不用自己花钱买了。”
  不过张雯觉得,她对免费资源的利用远远不够,母亲就明显比自己更有经验,小区门口的超市每逢周末都会有促销活动,限量赠送一些商品,张妈妈几乎从不落空。老太太近期的一个伟大壮举,是借着麦当劳推广咖啡饮品的机会,连续十多天跑到快餐店里喝免费咖啡。以每杯咖啡8元计算,“省了将近100元钱”。
  
  上街自己找午餐
  
  周五中午,东直门附近。一座貌似普通的写字楼下,几个中年妇女正在来往的人群中寻找着目标,其中一个盯上了正朝这边走来的徐鑫。“先生,有时间吗?帮我们答个问卷吧,就耽误您一会儿时间,上楼尝个东西。”中年妇女央求道。徐鑫停下了脚步,两个当街攀谈起来。
  调查问卷内容很简单,涉及年龄、职业、收入等。最后一个问题,当中年妇女询问他是否在媒体、公关、餐饮等行业工作时,徐鑫轻描淡写地回答“不是”。作为一家网站的文字编辑,很明显,他撒谎了。但是凭着这句谎言,他被视为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获得了上楼品尝试吃的资格。
  那天中午,他吃到了一家快餐连锁店尚未推出的海鲜类产品。
  事实上,徐鑫是这种试吃调查的常客,从东直门到安定门,那一带常被调查公司占据的一些写字楼,他都熟记于心,如果平时路过那里,有时间都要过去凑个热闹。在互联网上,经常参与试用品调查的网民被称做“试客”或者“评客”,徐鑫觉得那些人并不专业,“真正的‘试客’应该走出家门,主动觅食。”
  徐鑫对于试吃活动的热衷,更多地是出于对美食的钟爱。虽然未必回回都是大餐,但他确实遇到过能填饱肚子的时候。尤其是那种同类产品相比较的试吃活动,有时需要分批次品尝不少食物。另外,试吃结束后往往还能领取一些礼品,有段时间调查公司扎堆儿赠送水杯,现在他家里有五六个水杯没用过呢。
  除了试吃,汽车厂商的试驾活动、健身房的免费体验、电子产品的免费试用,他也时常要去参与一把。目前他用着的一款国产手机,就是厂商提供的试用品。不过这种高价试用品,往往需要他先垫上一笔押金。有人说徐鑫这是占人家便宜,他对此很有意见:“怎么能说是占便宜呢?我还给他们提了好多意见呢!”
  
  每天千条免费信息
  
  “愤青”(网名)创建了一个专门收集免费信息的网站,他说,他们这些网站的性质都一样,通过这些免费信息招揽人气,然后等待着财大气粗的商家投入广告来赚钱。因为网站创建的时间并不长,“愤青”还没有等来广告客户,但他对免费信息却有了不少心得。
  从不留意这些信息的人或许很难想象,“免费午餐”的数量庞大得惊人。每天,“愤青”从各处搜集到的免费信息都能达到上千条,其种类包罗万象,能够覆盖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获得这些免费赠品的方式也非常简单,除了极少数量需要索取者提交使用报告外,绝大多数只需要动动鼠标,敲几下键盘,提供一下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就算成功了。
  “愤青”发现,这些“免费午餐”的提供者,大都是一些新近推出的品牌或产品以及准备进入国内市场的厂商。出现频率最高的免费赠品,一般是化妆品、网络游戏的虚拟货币、赠阅的期刊杂志等。另外,一些购物网站、大型商场等也往往热衷此道。享用这些“免费午餐”的受益者,也变得日益壮大。
  “愤青”自己的这家小网站,每天的浏览量有几百人,他观察了一下资料,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免费”或“赠品”的关键词摸索来的。而他常关注的一些提供免费信息的大型论坛或网站,注册用户通常都会达到上万人。遇到电动牙刷等货真价实的好东西,往往一周内会有五六千人报名领取。
  表面上,这些踊跃领取免费赠品的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但在“愤青”看来,真正偷着笑的,恐怕还是商家。他认为,商家提供免费赠品,可以对产品投放进行市场调研,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自我宣传,“领取赠品的人很有可能成为今后的潜在客户,这种效果恐怕比花钱做广告还要划算。”
  据悉,国外一些成功的商家,每年都要拿出营业额的1%投入免费赠品给顾客。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即使羊毛未来还要出在羊身上,趁着现在有便宜可占,又何必非要继续故作矜持呢?
  
  新闻链接:
  “免费”也要付出代价
  虽然“免费午餐”的确实惠,不过有时伴随而来的麻烦却在所难免。在享受免费的同时,有时可能要付出自己的个人隐私作为代价。这顿“免费午餐”究竟是否值得去试,或许还要衡量一下其中的利弊,再动筷子也不迟。
  
  垃圾信息从此勤骚扰
  在参与提供免费赠品的活动或者抽奖时,往往需要填写详尽的个人信息,其中包括手机号码、家庭电话、家庭住址等。不少热衷此道的消费者承认,自从参与了一次这类活动,或者哪怕仅仅是在网站上注册了一下,从此就会收到络绎不绝的垃圾短信、垃圾邮件甚至平邮广告。
  还有一些网民发现,网站上提供的免费信息经常不加筛选,有时顺着链接点过去,发现对方的网页早就设下了“木马”程序;还有时根本无法辨别对方信息的真伪。有人担心,万一有人打着提供免费赠品的幌子收集个人信息,用于诈骗等不法行为,那自己岂不是自投罗网?
  
  高价邮费换取免费赠品
  网民小何遇到过这么件倒霉事。创请了免费赠品后,接到对方打来的电话,说是要通过快递给他寄来,不过邮寄费要由他本人承担,而且价格有些惊人:99元。小何当时就在电话里急了:“要花99元才能到手的东西,怎么能算是免费赠送呢?小何与对方争执半天,对方勉强答应走普通邮递。可是半个多月过去了,小何也没收到过那份赠品。
  话说回来,虽说赠品是免费的,不过商家的确没说邮寄免费。一些“试客”遇到这种事情后,在网站上怒斥商家这是变相推销或者商业欺诈。还有些论坛索性将这些“不守诚信”的商家的案例整理成帖,置顶在论坛首页,彻底将其打入“黑名单”。
  
  商家玩家各做手脚
  为了赢得一些虚拟货币,suki参加了一家茶饮料厂商推出的网上转盘游戏,玩了半个月总算凑够了分数。可是在兑奖时,她却发现有些不对头;自己的积分一直无法兑换出去,而且过了几天自己手中的积分还莫名其妙地减少了。Suki愤怒地在网上发帖,哭诉自己被商家欺骗了。
  其实商家那边这也有苦衷。最近那家茶饮料厂商就在活动的网页上亮出提示:“近期发现有用户利用非法手段增加积分,对其分数进行校正;如果今后再发现此类情况,将取消其参赛资格。”虽然suki觉得自己是被冤枉的,不过她承认,最近的确有一些高手,通过技术手段就能在这种投资游戏中轻而易举地作弊取胜。
  
  被指责抢了别人机会
  “试客”也好,“抢抢族”也罢,面对这些手段专业、经验丰富的赠品爱好者,最不高兴的恐怕就是同样想要试用赠品的普通顾客。不少消费者对此颇有微词:商家刚刚推出个活动,赠品马上就被这群人抢个精光。还有人发现,本该是免费的试用品,最后却被“试客”们在网上标价出售了。
  一些消费者认为,商家投放的免费赠品,是根据市场上的消费人群有的族矢,其数量本来就是非常有限的;类似“试客”或者“抢抢族”这样的挤压性行为,其实是侵占了他人的资源和利益。不过面对这些指责,“试客”们自己也有话说:“我们不过是利用了游戏规则,但是并没有破坏规则。”
其他文献
有些人最好一辈子都别去做生意,因为那会违反造物者的愿意。造物者给了你别的天分,你为什么还不知足,却要跌落商场的凡尘?  比如,你能想象京剧名伶梅兰芳,战场商场,变成一个成功的生意人吗?或者是国画大师齐白石,经营公司,过着锱铢必较的日子?又例如《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像胡雪岩一样,呼风唤雨,跟钱打交道?  相信大多数人都不能想象上述的场景,甚至大多数人也都认为这不是一件对的事。因为造物主已经给他们指
期刊
要想走上创业的健康轨道,重庆市西南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邓茗主任认为,需要对资金筹措、项目选择、商业模式制定、创业者综合素质等这些元素进行配套组合:选择的项目首先要跟启动资金匹配,不匹配的话,用5000元做个大项目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商业模式主要是指依据资金、项目制定的经营思维、运作模式、经营方向和目标。  筹措起步资金十分关键  5000元的创业资金应尽量想办法自筹。因为人有一个心理障碍,如果你选择
期刊
金融危机肆虐,银行不愿借款,这使得原衣食无忧的富人也捉襟见时。但富人们自有高招。只需拥有一幅古典名画、一件安迪·沃霍尔的作品等其他名作,他们依旧能通过艺术品贷款筹措资金。    取财自有道    美国纽约传统的典当行收取旧手表、电视机或珠宝首饰,随后支付给物主小额钱财。典当艺术品运作机制与传统典当并无二致,只是规模比过去的小买卖大得多。据艺术品典当机构“美术融资”网站介绍,客户典当一件艺术品后,就
期刊
叶琼在商海搏击了9年,现在她要让自己的生意上一个台阶。  她在湖北宣城中心区新开了一家店,采用自选开架式经营中高档服装。投入了租金、装修、进货等大额费用之后,她已经无力再投入了。但有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还没做,那就是广告。冥思苦想之后,计上心来。  2007年叶琼的“××服饰城”即将开业的时候,她突然消失了。店里的生意都由助手打理。可不知为什么,助手把服装价格定得比其他店的同类产品高出将近一倍。区别
期刊
如今,各种招商广告多如牛毛,令投资者在寻找项目的时候眼花缭乱,无从辨别其优劣。不少项目一味地夸大其成功的一面,而忽略了背后隐藏的风险。更有甚者,这个项目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只为“骗人”而存在。本刊综合多年采写、考察项目的经验,将这些骗人项目集中刊发,尽管经营这些项目的商家并非全部都是骗子,但这个项目的风险性较高,提醒读者在投资这些项目时候小心谨慎。    一、种植养殖类    案例:仙人掌种植诈骗
期刊
春节后,钱币市场连续多日“艳阳高照”,人民币、纪念币升值潜力自是不容小觑,而历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的古钱币更是一路稳扎稳打,价格呈稳步攀升趋势。常州收藏协会副秘书长张忠毅说,古币收藏在我们常州人气一直挺旺,最近甚至连许多30多岁的年轻人都加入这个行列,但想要在浩瀚如海的古币世界里搞出点名堂,也并非易事。    年代久的不一定就是“值钱货”,物以稀为贵才是硬道理  一些市民一直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年代
期刊
2004年4月11日,洛杉矶附近的亨廷顿图书馆推出“六代翰墨流传——翁氏珍藏书画精品展”,这是一组世界上最伟大的私人收藏之一。展品包括翁同及家人搜藏的41件中国书画精品。此次活动的主办人是亨廷顿图书馆留芳园的首位顾问——翁同玄孙、91岁的华裔收藏家翁万戈。    翁氏家族收藏的故事    这个艺术收藏的故事围绕一个中国家庭翁家展开,贯穿了中国150年间动荡的历史。这个家庭最著名的成员当属翁同和,他
期刊
陈颖对南京美食了如指掌,很多朋友外出吃饭都向她咨询,饭店为了拉到顾客也对陈颖很是热情。于是陈颖顺  势开了一家美食中介,两年时间就赚了50多万元。    “伙饭老大”丢了饭碗    陈颖从小就好吃。第一次拿到工资,自己一顿就吃了500多元。但看着一大半没有吃完的美食,她心疼不已。自那以后,陈颖不敢自己一个人出去吃大餐了,不划算不说,还得承受周围人异样的目光。  一天,陈颖发现一家新开业饭店的广告,
期刊
命运弄人,往往最初设计好的路却不一定能走到终点。才貌双全艺术科班出身的陆冬燕从小梦想成为明星,但终因无法适应娱乐圈的“规则”,刚正不阿的她无奈放弃打拼多年的影视事业。然而,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谁都没想到一款玩具改变了这位潜在明星的人生之路,让她短短在一年中疯狂地赚到50万。这究竟是怎样一款玩具,如此具有“魔力”呢?    美女出淤泥而不染一种品质令她开启大业之窗    今年26岁的陆冬燕,毕业于
期刊
店名:三石斋    地址:北京地安门路口西北角  主营:DIY风筝  特色:单纯卖风筝的店铺并不稀奇,但让客人自己动手、近距离接触制作风筝的传统技艺,这样的店就不是随处可见的了。三石斋的店主刘老先生曾多年为宫廷制作风筝,而传统技艺与现代“DIY”的经营理论结合在一起,就使得三石斋成了为数不多的可以动手体验的风筝专卖店之一。店主坦言,风筝销售季节性很强,现在店里除了销售风筝外,还有陕西布衣、中国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