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农民作家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0多年来,他白天手握锄把子,晚上手拿笔杆子,花甲之年写就80万字巨著。创作之余,他自办《绿港文学》,造就中国“文学第一村”,引领众多青年走上文学之路。2007年,他荣获“全国百姓金口碑新闻人物”奖。
  
  刘绍棠说他的作品“土而不俗”
  
  67岁的王克臣,是北京市顺义区望泉寺村的农民。王克臣家祖辈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住房靠串房檐,生活靠扛长活打短工,全家人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
  王克臣自幼深知穷人家的孩子只有读书才能有出路,但事不遂人愿,一向成绩名列前茅的他高考时却落榜了。在离开学校前,他在日记中写下四个大字:“回农村去!”他要走赵树理的道路,拜农民为师,写一辈子农民,做一辈子农民的代言人。
  回到家乡,他手握一柄大锄,跟在老庄稼把式后面耪地,别人田间休息,他扎进棒子秸搭的窝棚里写作。晚上收工回家,顾不得掸掉身上的泥土,又一头钻进小泥屋,坐在灌满棒子粒的口袋上,或捧起一本书,向隅而读;或在箱子盖上铺几页烂纸,信马由缰。一次拇指被机器轧成了骨折,他就把笔捆在手上。摇曳的灯光下,他将自己的恨与爱、泪与笑,将故乡的土地、水洼、黄土坡、白沙滩、绿油油的麦田,以及河底钻出来的一丛丛小草、翩翩起舞的蝴蝶、嗡嗡展翅的小蜜蜂,都融入思绪,一行行、一页页,将一颗率真、坦诚、熊熊燃烧的心在纸上袒露。
  1981年,《中国通俗文艺》10月号刊登了他的小说《南瓜王》。1990年小说集《心曲》出版了,这本书反映了顺义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用农民熟悉的语言,写出家乡风土人情的故事,大受老百姓的青睐,很快成了畅销书,连从乡镇文化站借阅,都需要排队。
  从此以后,王克臣一发不可收,相继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生活》、散文集《心灵的春水》、报告文学集《潮白河儿女》。著名作家浩然称他是“热情洋溢的乡村歌手”,刘绍棠说他的作品“土而不俗”,两位作家联名推荐他加入了北京作协。
  2005年5月28日,王克臣开始写长篇小说《风雨故园》,280天写出80万字的初稿,经鲁迅文学院教授、文艺评论家何镇邦指点修改润色,2007年6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不久前,又有电视台相中了这部巨著,表达了要将它拍成电视剧的强烈愿望,并有希望在近期改编成36集电视连续剧。
  
  独辟蹊径写抗日催人泪下
  
  在农村40多年,父老乡亲的安危冷暖、喜怒哀乐,全在他心里装着。《风雨故园》中的王二奶奶,吃素、信佛、心地善良;驼背王勋,是他的亲大伯,助人为乐、和蔼可亲;路大脚,是他家最要好的乡亲,爽快、开朗。书中的“三大硬”、“三坏疮”、“四大了不了”,都有生活原型,这些人的音容笑貌,睁眼闭眼他似乎都能看到。然而,那些可信、可亲、可敬的人们,有的惨死在敌人的刀枪下,幸存者也已作古,每每想起,他都不由垂泪。王克臣沉重地说:“殷殷的丝带在天上飘,心灵在人间与阴间传递。我倘若不能写一部大书,记录他们,流传后世,我将无法面对他们的后人与地下的亡灵!”
  他说:“我写《风雨故园》,就是写我的家人,我的父老乡亲,那些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便争先恐后地向我扑来,哭着喊着嚷着来到我的笔下,我的泪水顺着笔杆流,洇湿了稿纸,有时哽咽饮泣,竟至再无法写下去。”就这样,他以每天2000字的速度,无论昼夜,不间断地写作着。终于,在2006年1月17日在第2855页初稿上画上了句号。拿到初稿的何镇邦先生被这位热爱故里、痴迷文学、长于坚守的“乡村歌手”的精神深深感动,也为这部熔铸着作者毕生心血的长卷所吸引。抗日战争从爆发到胜利以来,描述民族英雄的文艺作品不胜枚举,唯有《风雨故园》描写的是望泉寺村农民自卫队“麻雀战”抗日的故事。这种别具一格的题材,是对半个多世纪以来抗日战争文学的有意义补充。
  
  创办《绿港文学》建设
  “文学第一村”
  
  2005年7月,已经65岁的王克臣感到岁月不饶人,必须趁着身体还硬朗,抓紧时间为顺义的文学事业开辟一块铁打的阵地。他几经考虑,在大家的帮助下,创办了双月刊《绿港文学》,他在发刊词中说:“《绿港文学》是北京市顺义区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刊物。他立足顺义,发掘、发现和发展潮白河乡土文学。因此,他是顺义区文学作者的园地,企盼从这个园地里培育一支文学创作队伍。”
  《绿港文学》创刊后,先后推出“潮白河儿女”、“顺义英烈”、“北京作家”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栏目,引起顺义各界及北京文学界的关注。
  2006年3月16日,村里正式成立文学社,68名成员除了开展个人写作,还积极投入到体育、文娱活动中,使村里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家庭和睦蔚然成风。2007年顺义区电视台举办楹联比赛,400多个村参赛,35副楹联获奖,望泉寺就占了11副,无愧于文学社成立时何镇邦先生所题写的“文学第一村”。
  目前,王克臣正筹备写家乡以“文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寒凝大地》和改革开放后的新农村《朱墨春山》。他深深叹口气说:“我流失的时光太多了,倘有一匹快马,我则毫不犹豫地跨上去,飞奔驰骋;倘有一艘快艇,我要勇敢果断地跳上去,全速前进。然而,这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最实际的是抓住今天,开垦荒原,哪怕仅有一小片也不要紧,在一亩三分地上,能种瓜种瓜,能点豆点豆,等人家梁上挂满丰收的喜悦,大捆大捆收获丰硕的果实的时候,我也不会两手空空,比仰脸羡慕他人、俯首叹息命运,不知要强到哪里去!我还要继续努力,写一辈子农民,做一辈子农民的代言人,还要继续办好《绿港文学》,为顺义、为新农村培养出更多的文学青年。”
  (责编:辛娅)
其他文献
他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年近九旬,每天仍笔耕不辍,新作不断。  他获知麦麸有益健康,便每顿饭加吃麦麸,这一吃就是26年。     著名翻译家金 先生12岁开始学习英语,高中时他又学德语,以后他还学了俄语、法语和日语。在西南联大英语系读书时,他尝试着将他喜欢的沈从文的小说翻译成英文。他的翻译成就大多是在60岁以后完成的,其中包括名著《尤利西斯》的翻译和翻译理论的建树。直到现在,年近九旬的他仍然每天繁忙地
期刊
我们单元住着一位82岁的老党员、老八路——方老。他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对公益事业十分热心。  回想刚搬来时,单元门上的把手坏了。年轻人看了,只是嚷嚷两嗓子,开了汽车,只管忙自己的事去了。中年人一摸,嘟囔着说,把手怎么成这样了,扭头也扬长而去。我一出门,正看到方老领着修理工,忙着换新把手呢。我说:“方老,您辛苦了。”他嘿嘿一笑:“这辛苦什么,我只不过是打了个电话。”他指着修理工说:“他们来得还挺快。
期刊
2006年,78岁的退休工人贾文海特意从石家庄回到第二故乡侍候百岁继母李林香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村民们翘起大拇指说:“如今人情薄如纸,亲父子也变成了金钱关系。而贾文海和继母一不沾亲,二不带故,但比亲儿子还要孝顺,这使我们又看到人间的真情啦!”为表彰贾文海,由村干部带队,乡亲们扭着秧歌,敲着大鼓,将写着“尊老爱幼模范家庭”的大红匾送到百岁继母家里,让村民向这位老党员、大孝子学习。  李林香60岁
期刊
白头翁杂记集粹    最美不过“成功地变老”  ■姚明    “最美不过是成功地变老。”这是2007年10月下旬在北京举行的第八届亚洲地区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大会上,日本女学者明岛弘子发言中提示的口号。这话像一缕阳光,使人重新认识变老的问题。  她说,人的衰老,是从青年时期就开始了,各组织器官衰老的时间也不一致。它并没有影响人们积极主动地创造生活,进入老年以后,同样可以获取成功,完全可以成功地走向老年
期刊
年逾古稀的“风雨同舟”大哥是我认识的难得的热心人。两年前,我俩在互联网上结识,“风雨同舟”是他的网名,有养生问题就请教他。  他出身医学世家,60年代初期入党,一直在外地从事农作物的科研工作,直到年近花甲,才因公伤离开工作岗位,回到天津家乡。他小时候从父亲那里学会了“六字诀”和“八锻锦”。人到中年,他遭遇一场车祸。大难不死,坚持锻炼,很快恢复了健康,从此开始现身说法,到处宣传自己的健身知识。  一
期刊
退休前我在单位是个中层干部,因为手里有点儿小权力,几乎天天有饭局,吃得大腹便便。朋友夸我有“将军肚”,我心里还美滋滋的。没想到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压、脂肪肝都找上门来,退休那年又患了糖尿病,我心里十分痛苦。  在治疗的过程中,几乎每个专家都指出:你的病是“吃”出来的,关键要管好你的嘴巴,节制饮食。痛定思痛,我拒绝了所有饭局,改吃家常饭,加之药物治疗,好几项“高指标”降了下来,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使
期刊
“笃、笃、笃!”那熟悉而亲切的敲门声,一听就猜着准是老韩上楼给我送报送信来了。  我不慎左腿骨折,在家休养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老韩每天午后下班时间都到我家来,风雨无阻地给我送来精神食粮,使我忘记伤痛,减轻寂寞。  韩思燕50多岁,原籍黑龙江,17岁时随姐姐南下到了江西,在厅机关当通讯员。想不到一个原本体格健壮、手脚麻利的小青年,不幸患上了险些致命的乙型脑炎,从此脑子不好使了,四肢也受到严重影响,右胳
期刊
这些天,很多媒体都报道了影视演员金巧巧之父被骗700万的消息。  那么,事情的原委究竟是怎样的呢?金巧巧在新浪网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  “其实这件事,去年10月份我就知道了。当时爸爸还不敢直接说出来,那天,他说有事想告诉我,犹豫了半天,又说不想在家里说,让我到楼下去谈,我们家人平时都是特别直接,属于有话就说的那种,当时看他的神情我吓了一跳,以为是关于健康方面的,后来才知道爸爸是不想让妈妈知道这
期刊
历时10个月的“身边可爱老党员”征文活动,终于在广大读者的支持与积极参与下落下帷幕。此次征文,我们共收到全国各地的数百篇来稿,尤其是广大老年朋友的积极参与。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每每捧读来稿,我们都会被一个个鲜活可爱的老党员形象所深深感动,他们要么是视群众为亲人的社区干部,要么是伺候病妻几十年如一日的模范丈夫,要么是为工作鞠躬尽瘁的基层领导,要么是百善孝为先的孝子……他们身上所反应的党性之
期刊
住在美国旧金山市儿子家,我和老伴每天都要带上小孙女散步。看着活泼可爱的小孙女,我不由感叹血缘的神奇。  我本是南方人,安家却在北方,儿子出生前,我刚退休的母亲即从南方故乡赶到北京家中照顾媳妇和孩子。她日夜操劳,含辛茹苦,等我退休可以孝敬她时,母亲却执意要回南方故乡居住。她唯一挂念的就是远在海外求学的孙子。当母亲迎来孙媳妇时,她高兴地说:我要能见到曾孙该多好!当时,儿子还认为奶奶思想老旧,笑而不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