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0多年来,他白天手握锄把子,晚上手拿笔杆子,花甲之年写就80万字巨著。创作之余,他自办《绿港文学》,造就中国“文学第一村”,引领众多青年走上文学之路。2007年,他荣获“全国百姓金口碑新闻人物”奖。
刘绍棠说他的作品“土而不俗”
67岁的王克臣,是北京市顺义区望泉寺村的农民。王克臣家祖辈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住房靠串房檐,生活靠扛长活打短工,全家人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
王克臣自幼深知穷人家的孩子只有读书才能有出路,但事不遂人愿,一向成绩名列前茅的他高考时却落榜了。在离开学校前,他在日记中写下四个大字:“回农村去!”他要走赵树理的道路,拜农民为师,写一辈子农民,做一辈子农民的代言人。
回到家乡,他手握一柄大锄,跟在老庄稼把式后面耪地,别人田间休息,他扎进棒子秸搭的窝棚里写作。晚上收工回家,顾不得掸掉身上的泥土,又一头钻进小泥屋,坐在灌满棒子粒的口袋上,或捧起一本书,向隅而读;或在箱子盖上铺几页烂纸,信马由缰。一次拇指被机器轧成了骨折,他就把笔捆在手上。摇曳的灯光下,他将自己的恨与爱、泪与笑,将故乡的土地、水洼、黄土坡、白沙滩、绿油油的麦田,以及河底钻出来的一丛丛小草、翩翩起舞的蝴蝶、嗡嗡展翅的小蜜蜂,都融入思绪,一行行、一页页,将一颗率真、坦诚、熊熊燃烧的心在纸上袒露。
1981年,《中国通俗文艺》10月号刊登了他的小说《南瓜王》。1990年小说集《心曲》出版了,这本书反映了顺义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用农民熟悉的语言,写出家乡风土人情的故事,大受老百姓的青睐,很快成了畅销书,连从乡镇文化站借阅,都需要排队。
从此以后,王克臣一发不可收,相继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生活》、散文集《心灵的春水》、报告文学集《潮白河儿女》。著名作家浩然称他是“热情洋溢的乡村歌手”,刘绍棠说他的作品“土而不俗”,两位作家联名推荐他加入了北京作协。
2005年5月28日,王克臣开始写长篇小说《风雨故园》,280天写出80万字的初稿,经鲁迅文学院教授、文艺评论家何镇邦指点修改润色,2007年6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不久前,又有电视台相中了这部巨著,表达了要将它拍成电视剧的强烈愿望,并有希望在近期改编成36集电视连续剧。
独辟蹊径写抗日催人泪下
在农村40多年,父老乡亲的安危冷暖、喜怒哀乐,全在他心里装着。《风雨故园》中的王二奶奶,吃素、信佛、心地善良;驼背王勋,是他的亲大伯,助人为乐、和蔼可亲;路大脚,是他家最要好的乡亲,爽快、开朗。书中的“三大硬”、“三坏疮”、“四大了不了”,都有生活原型,这些人的音容笑貌,睁眼闭眼他似乎都能看到。然而,那些可信、可亲、可敬的人们,有的惨死在敌人的刀枪下,幸存者也已作古,每每想起,他都不由垂泪。王克臣沉重地说:“殷殷的丝带在天上飘,心灵在人间与阴间传递。我倘若不能写一部大书,记录他们,流传后世,我将无法面对他们的后人与地下的亡灵!”
他说:“我写《风雨故园》,就是写我的家人,我的父老乡亲,那些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便争先恐后地向我扑来,哭着喊着嚷着来到我的笔下,我的泪水顺着笔杆流,洇湿了稿纸,有时哽咽饮泣,竟至再无法写下去。”就这样,他以每天2000字的速度,无论昼夜,不间断地写作着。终于,在2006年1月17日在第2855页初稿上画上了句号。拿到初稿的何镇邦先生被这位热爱故里、痴迷文学、长于坚守的“乡村歌手”的精神深深感动,也为这部熔铸着作者毕生心血的长卷所吸引。抗日战争从爆发到胜利以来,描述民族英雄的文艺作品不胜枚举,唯有《风雨故园》描写的是望泉寺村农民自卫队“麻雀战”抗日的故事。这种别具一格的题材,是对半个多世纪以来抗日战争文学的有意义补充。
创办《绿港文学》建设
“文学第一村”
2005年7月,已经65岁的王克臣感到岁月不饶人,必须趁着身体还硬朗,抓紧时间为顺义的文学事业开辟一块铁打的阵地。他几经考虑,在大家的帮助下,创办了双月刊《绿港文学》,他在发刊词中说:“《绿港文学》是北京市顺义区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刊物。他立足顺义,发掘、发现和发展潮白河乡土文学。因此,他是顺义区文学作者的园地,企盼从这个园地里培育一支文学创作队伍。”
《绿港文学》创刊后,先后推出“潮白河儿女”、“顺义英烈”、“北京作家”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栏目,引起顺义各界及北京文学界的关注。
2006年3月16日,村里正式成立文学社,68名成员除了开展个人写作,还积极投入到体育、文娱活动中,使村里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家庭和睦蔚然成风。2007年顺义区电视台举办楹联比赛,400多个村参赛,35副楹联获奖,望泉寺就占了11副,无愧于文学社成立时何镇邦先生所题写的“文学第一村”。
目前,王克臣正筹备写家乡以“文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寒凝大地》和改革开放后的新农村《朱墨春山》。他深深叹口气说:“我流失的时光太多了,倘有一匹快马,我则毫不犹豫地跨上去,飞奔驰骋;倘有一艘快艇,我要勇敢果断地跳上去,全速前进。然而,这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最实际的是抓住今天,开垦荒原,哪怕仅有一小片也不要紧,在一亩三分地上,能种瓜种瓜,能点豆点豆,等人家梁上挂满丰收的喜悦,大捆大捆收获丰硕的果实的时候,我也不会两手空空,比仰脸羡慕他人、俯首叹息命运,不知要强到哪里去!我还要继续努力,写一辈子农民,做一辈子农民的代言人,还要继续办好《绿港文学》,为顺义、为新农村培养出更多的文学青年。”
(责编:辛娅)
刘绍棠说他的作品“土而不俗”
67岁的王克臣,是北京市顺义区望泉寺村的农民。王克臣家祖辈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住房靠串房檐,生活靠扛长活打短工,全家人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
王克臣自幼深知穷人家的孩子只有读书才能有出路,但事不遂人愿,一向成绩名列前茅的他高考时却落榜了。在离开学校前,他在日记中写下四个大字:“回农村去!”他要走赵树理的道路,拜农民为师,写一辈子农民,做一辈子农民的代言人。
回到家乡,他手握一柄大锄,跟在老庄稼把式后面耪地,别人田间休息,他扎进棒子秸搭的窝棚里写作。晚上收工回家,顾不得掸掉身上的泥土,又一头钻进小泥屋,坐在灌满棒子粒的口袋上,或捧起一本书,向隅而读;或在箱子盖上铺几页烂纸,信马由缰。一次拇指被机器轧成了骨折,他就把笔捆在手上。摇曳的灯光下,他将自己的恨与爱、泪与笑,将故乡的土地、水洼、黄土坡、白沙滩、绿油油的麦田,以及河底钻出来的一丛丛小草、翩翩起舞的蝴蝶、嗡嗡展翅的小蜜蜂,都融入思绪,一行行、一页页,将一颗率真、坦诚、熊熊燃烧的心在纸上袒露。
1981年,《中国通俗文艺》10月号刊登了他的小说《南瓜王》。1990年小说集《心曲》出版了,这本书反映了顺义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用农民熟悉的语言,写出家乡风土人情的故事,大受老百姓的青睐,很快成了畅销书,连从乡镇文化站借阅,都需要排队。
从此以后,王克臣一发不可收,相继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生活》、散文集《心灵的春水》、报告文学集《潮白河儿女》。著名作家浩然称他是“热情洋溢的乡村歌手”,刘绍棠说他的作品“土而不俗”,两位作家联名推荐他加入了北京作协。
2005年5月28日,王克臣开始写长篇小说《风雨故园》,280天写出80万字的初稿,经鲁迅文学院教授、文艺评论家何镇邦指点修改润色,2007年6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不久前,又有电视台相中了这部巨著,表达了要将它拍成电视剧的强烈愿望,并有希望在近期改编成36集电视连续剧。
独辟蹊径写抗日催人泪下
在农村40多年,父老乡亲的安危冷暖、喜怒哀乐,全在他心里装着。《风雨故园》中的王二奶奶,吃素、信佛、心地善良;驼背王勋,是他的亲大伯,助人为乐、和蔼可亲;路大脚,是他家最要好的乡亲,爽快、开朗。书中的“三大硬”、“三坏疮”、“四大了不了”,都有生活原型,这些人的音容笑貌,睁眼闭眼他似乎都能看到。然而,那些可信、可亲、可敬的人们,有的惨死在敌人的刀枪下,幸存者也已作古,每每想起,他都不由垂泪。王克臣沉重地说:“殷殷的丝带在天上飘,心灵在人间与阴间传递。我倘若不能写一部大书,记录他们,流传后世,我将无法面对他们的后人与地下的亡灵!”
他说:“我写《风雨故园》,就是写我的家人,我的父老乡亲,那些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便争先恐后地向我扑来,哭着喊着嚷着来到我的笔下,我的泪水顺着笔杆流,洇湿了稿纸,有时哽咽饮泣,竟至再无法写下去。”就这样,他以每天2000字的速度,无论昼夜,不间断地写作着。终于,在2006年1月17日在第2855页初稿上画上了句号。拿到初稿的何镇邦先生被这位热爱故里、痴迷文学、长于坚守的“乡村歌手”的精神深深感动,也为这部熔铸着作者毕生心血的长卷所吸引。抗日战争从爆发到胜利以来,描述民族英雄的文艺作品不胜枚举,唯有《风雨故园》描写的是望泉寺村农民自卫队“麻雀战”抗日的故事。这种别具一格的题材,是对半个多世纪以来抗日战争文学的有意义补充。
创办《绿港文学》建设
“文学第一村”
2005年7月,已经65岁的王克臣感到岁月不饶人,必须趁着身体还硬朗,抓紧时间为顺义的文学事业开辟一块铁打的阵地。他几经考虑,在大家的帮助下,创办了双月刊《绿港文学》,他在发刊词中说:“《绿港文学》是北京市顺义区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刊物。他立足顺义,发掘、发现和发展潮白河乡土文学。因此,他是顺义区文学作者的园地,企盼从这个园地里培育一支文学创作队伍。”
《绿港文学》创刊后,先后推出“潮白河儿女”、“顺义英烈”、“北京作家”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栏目,引起顺义各界及北京文学界的关注。
2006年3月16日,村里正式成立文学社,68名成员除了开展个人写作,还积极投入到体育、文娱活动中,使村里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家庭和睦蔚然成风。2007年顺义区电视台举办楹联比赛,400多个村参赛,35副楹联获奖,望泉寺就占了11副,无愧于文学社成立时何镇邦先生所题写的“文学第一村”。
目前,王克臣正筹备写家乡以“文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寒凝大地》和改革开放后的新农村《朱墨春山》。他深深叹口气说:“我流失的时光太多了,倘有一匹快马,我则毫不犹豫地跨上去,飞奔驰骋;倘有一艘快艇,我要勇敢果断地跳上去,全速前进。然而,这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最实际的是抓住今天,开垦荒原,哪怕仅有一小片也不要紧,在一亩三分地上,能种瓜种瓜,能点豆点豆,等人家梁上挂满丰收的喜悦,大捆大捆收获丰硕的果实的时候,我也不会两手空空,比仰脸羡慕他人、俯首叹息命运,不知要强到哪里去!我还要继续努力,写一辈子农民,做一辈子农民的代言人,还要继续办好《绿港文学》,为顺义、为新农村培养出更多的文学青年。”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