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的创新教学之我见

来源 :新世纪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wanjiang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的创新是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效途径。创新是教学方法的重要特征,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音乐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创新; 音乐课堂; 应变; 自主要想对音乐课进行创新,就要遵循学生心理的特点和音乐教育的特性,采用各种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趣味化,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养,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关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对音乐课进行创新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音乐教育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那么,如何对音乐课进行创新呢?下面就结合初中一年级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这一课的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认识。
  1处理教材的创新性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开放性”和“创新性”是课改的灵魂,在这五彩缤纷的生活里,人们的休闲日趋多样化,学生的生活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课堂上传统的处理方法已经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进行创新处理。有特色的手段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情境,为整堂课定下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
  《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具有浓郁的西南地区民族风格的歌曲。4/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曲调采用了彝族民歌的音调为素材,旋律流畅明快、活泼,歌曲生动地描绘了彝族农家姑娘在赶集归来的路上,嬉戏欢笑、愉快歌唱的欢乐场面。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是这样处理的:直截出示图片:(同学们,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吗?)开课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随后,教师图文并茂的为学生介绍彝族风情:(同学们,彝族人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广西等省区,彝族人们的服饰款式多样,各具特色,他们喜爱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你们看这就是他们赶集时的情景,那你知道什么是赶集吗?)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同时教师进行相机引导,使学生明白赶集的意思,并知道彝族人们把赶集称为赶圩,进而引出课题。
  接着我让学生听这首歌曲,感受一下歌曲是如何表现这种高兴心情的。
  欣赏完之后,我请学生说说有何感受,有何想法,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彝乡的风景实在太美了。”也有的说:“我真想到那里走一走,看一看。”整堂课的教学都兴趣盎然。由此可见,“开放性”、“创新性”的处理教材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有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在音乐联想空间里得到熏陶与教育。
  2教学过程的应变性
  针对过去学科教材内容表现的“难、旧”的特点,新课程提倡的是“新、活、宽”。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就应具备一定的应变性,这样的课程教学才能够活起来。在《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中,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取其容量大,手段新,刺激感官强度大等优点,灵活再现教学内容,从而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增大课堂信息量,加强视觉享受,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能更高效地学习、掌握音乐知识,学生学起来就会觉得生动有趣。如:在介绍彝族乐器葫芦笙的音色,我就专门设计了这一项的内容,用课件展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这种乐器的图片,结合图片和音响资料认识和了解它的音色及表现力。这样就体现了一种灵活性,课堂气氛也就显得异常活跃。
  3教学方式自主性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自己充分参与学习,才能学得扎实,学得有效。以前,教师总是认为自己是传授知识给学生的,自己是主角,因此,“填鸭式”的教学使得学生的个性难以发挥出来。其实,教师只是“传道、受业、解惑”者,只能起到主导作用,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他们的活跃与否,关系到他们自己的接受知识,培养能力的程度。针对这一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以学生为主体,不剥夺他们是学习主人的权利。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全班分为打击乐器组、绘画组、文学创作组和舞蹈组。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意境为歌曲伴奏或绘一幅画或写一首小诗或编一段舞蹈。在此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参与到学生的创作过程中,启发和指导学生的创作。学生自主创作结束后,各组选派代表上来演示作品,对学生富有创意的创作过程和作品,予以肯定和褒扬,培养学生的成功感,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总之,在动中学、在乐中学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规律。所以,在教学时应根据其心理特点,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的愉快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更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发挥创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可以推动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一山一水,一花一叶,一颦一笑,承载的意是画家们的情感世界。她们替山川立音,花草润色,让笔下的人们诉说自我的悲欢离合。  中国画是一个古老悠久的画种,它的艺术表现源远流长,丰富无比。有自己博大精深的话语系统。因而中国画语言是具有个性的,是独特的,是高级的,是古老而又充满想象美,形式美,语言美,笔墨在庸常表现中是工具材料,是语言而在高级表现中是语言艺术,更是精神意蕴。  【关键词】中国画; 笔
期刊
【摘要】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学生对音乐课的喜爱与参与程度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不感兴趣。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唱流行歌曲,却不喜欢唱教科书上的曲目。本文通过介绍流行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程来剖析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原因,对是否应该把流行音乐引进中学音乐课堂进行了论述,并对如何合理运用流行音乐开展初中音乐教学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流行音乐;原因;音乐教学;运用前言  在初中音乐
期刊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的素质。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之一,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高尚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的有力手段。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音乐的这种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
期刊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课堂结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今天,首要一条是关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二十几年来我一直担任高年级数学教学,对转变数学后进生工作确是一项难关。客观上,五、六年级的数学后进生大部分就是从二、三、四年级一直上来的学生,基础差,学习信心不足,从心理上存在对数学的恐惧和自卑感,怕提问、更怕老师的指责和家长的打骂,久而久之,更是“破罐破摔”。 因此排除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障碍,
期刊
【摘要】素描教学要注意观察方式的培养,以客观物象为依据,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文章对素描基础训练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素描教学;素描基础训练;笔法;气韵 人们常说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它既可以作为诸多绘画样式的基础课程,又能以一种单独的艺术样式而独立存在,因此画素描首先得具备素描的作画意识,同时还应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规律,在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随着城乡统筹发展,一些薄弱的乡村学校也相继有了图书馆、阅览室。据笔者观察,一些农村学校图书室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缺少专业人才,图书室管理一般由任课教师兼任,而教师自身教学任务重,根本无暇顾及或参与管理的时间少,造成图书资源浪费现象的存在。在网络教育还不发达的农村,学生阅
期刊
【摘要】子课题《农村中小学艺术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实验研究》是以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作为核心和突破口。开展科研工作是推动艺术教育发展的有力武器。  【关键词】课题研究; 提高; 艺术教育; 质量2012年11月,合浦县教育局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提出申请,承担子课题《农村中小学艺术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实验研究》,并顺利通过立项。自艺术课题开题以来,我
期刊
【摘要】数学是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必修课之一,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显现出了很多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兴趣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应该分开来谈。这样有助于学生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只有对学生产生了兴趣,对学习的反映思路也才最清晰。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
期刊
1工笔人物画的历史  工笔人物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很早以前制作的岩壁画和彩陶纹样中就已初露端倪,春秋战国的时候,帛画已成为独立的画种,很多作品都经不起岁月的折磨,没有流传保留下来,但庆幸的是我们现在还能见到两幅战国时期的帛画,一幅是《龙凤人物图》,另一幅是《御龙人物图》。  工笔人物画主要是以人物为表现对象,通过线条的勾勒,还有细致的刻画,准确的造型和精微的色彩进行严谨的创作。  东晋顾恺之提
期刊
“世界音乐”是近几年来逐渐成为一种风潮,它起源于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相对主义文化价值观的萌发,它伴随着多元化,全球化的意识发展壮大起来。“世界音乐”这词最早被运用是在1965年美国威斯里安大学的民族音乐学教学大纲中,[1]但世界音乐最早被注意到并在学校中提倡则全都要仰赖被誉为美国民族音乐教父家孟托·胡德(Mantle Hood),1958年起他在加州大学担任音乐学系教师时鼓励学生演奏非西方的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