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关美学的讨论与研究发展到现今已经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各个学派和大师从心理学、伦理学、社会科学、哲学等领域表达其对美学的观点,试图追溯和理清美的源头与规律。文章以“什么是美学”“人与美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美学”“审美与艺术”四个部分来分析对美学的认识。
关键词:美学;多元化;马克思主义美学;审美;艺术
美学,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感觉它与我们息息相关,可是虽然自己也是学艺术出身,也算经常感悟和接触美可对它的定义也只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对于我与美学的“初恋”还得感谢老师的耐心教导以及同学们的激烈讨论让我对美学探究激起了兴趣。本文的主要观点来自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和李泽厚先生的《美学四讲》。《谈美书简》《美学四讲》这两本书通俗易懂,对“美”与“美学”的诸多方面进行了讨论,收录了古今中外各家各派的观点评析,帮助我们对美学的认识提供了不少的思路。
一、什么是美学?
美的现象很多,且形态各异。《谈美书简》中提到“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美和丑的事物,在情感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受甚至激动”,“一个人如果不是白痴,对于具体的美和丑都有认识,这种认识不一定马上对,但在不断体验现实生活中加强文艺修养中,它会逐渐由错误到正确,由浅到深,这正是审美教育的发展过程。而现在有些人放弃亲身接触过和感受过的事物不管,而去追问什么是美的本质这个极端抽象的感念,我敢说他们永远抓不着所谓的美的本质”。的确,美的事物需要亲身感受,美的感觉需要培养,世间不缺少美的东西,但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对于美学的讨论,从古至今向来说法不一。道家向来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庄子认为美来源于天性的表现,混沌之死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于美与丑的判断,在《庄子·齐物论》中有这么一段话“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可以看出美与丑没有统一的标准,从“道”的角度它们是一致的,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即所谓的各美其美。黑格尔对美的定义与庄子的有所不同,他认为艺术的理念与哲学的理念不同,美不是真。他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有别于科学的另一领域,在黑格尔的《美学》中提到:“因为艺术美是诉诸于感觉、感情、知觉和想象的,他就不属于思考的范围,对于艺术活动和艺术产品的了解就需要不同于科学思考的一种功能。” 他将美区分成自然美和艺术美。他认为自然美是因人而美,自然是混沌的,自在的,只有在精神感知的前提下才能被感受到,是属于由外及内的美;艺术美则恰恰相反,是精神的外在体现,准确来说是精神接受外在感知后对不符合心灵要求的东西进行筛选,以艺术的形式进行表现。
但是我本人更倾向于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他认为“美学之谜是各门艺术对我们发生作用之谜”,它的形式多样,出现在我们的社交、文化、教育、生活之中并相互联系逐渐形成某种规则,虽然我们不能准确将它定义,但是我们必须遵守这些规则。而关于各种美学理论之间的争论,因人而异,属于个人欣赏上的分歧,只是运用词语的问题。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的第二封写给读者的信中谈到他看到当时新上映的以法国大文豪写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为剧本的电影后,感触颇多。影片中的敲钟人是个长相丑陋的孤儿,受尽困苦才在圣母院获得一个敲钟的活计。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对吉普赛女郎艾斯梅拉达心生歹意,便差遣敲钟人去劫掠她。过程中他受到了群众的追打,但这位吉普赛女郎不但没有追打他,还站出来救了他一命。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设置反差,让人感觉她不仅面貌美而且灵魂也是美的。这使得敲钟人认识的到善恶美丑。自此以后便成为吉普赛女郎的救护人,甚至甘愿成全她对卫队长的单相思,以至之后发生的所有悲惨的事他都在她的身边。小说虽然虚构,但这样一个底层人物所变现出来的大智大勇,大慈大悲与他的身份背景所形成的反差让人颇为触动。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现实生活元素的汲取对于艺术和研究美学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美学,李泽厚先生在他的《美学四讲》中也有其基本看法:多元化。真理是一个由许多方面构成的整体。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不同的问题出发去看待它,接近它,完善它,美学也是同样的道理。这里的多元化指的是类型和形态的不同。美学大致可分为哲学美学、历史美学、科学美学,他们互相渗透、制约、融合,并且进一步分化、细密化、专门化从而产生自己的一套词汇、语言、概念和公式。美学已经形成一张相互交织的网络涉及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所以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美学定义。美学是一个研究对美和艺术的感觉经验的学科,对于美学的定义只是当时从哲学角度对美学现象的描述。
二、人与美学的关系
无论美的形态有多美多变,美学的研究发展到何种程度,始终脱离不开的一个主体——人。
从最初的单细胞生物到可以直立行走的猿再到现在的智人,人经过了亿万年的磨练和发展最终形成有别于其他物种的群体。尤其是在双手的解放之后,人类的生活习性发生了变化,劳动使得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
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来看,艺术和美的起源来自生活实践,有的认为来源于祭祀,有的认为来源于游戏,也有的认为来源于生产劳动,说法各异。根据《说文解字》“羊大则美”,美的事物一般比较丰满硕大。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外都是将来源于“生活的趣味”来指“审美力”。人类原始社会的发展初期,就有讲究审美的萌芽,他们会用鲜亮的颜色涂抹在自己的身上,相聚在一起以舞蹈的形式,或者是以祭祀的形式吸引异性,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
对于美学的研究,康德是一座绕不开的大山。朱光潜先生认为:“康德把审美活动和整个人的其他许多功能都割裂开来,思考力、情感和追求目的的意志在審美活动中都从人这个整体中阉割掉了,留下来的只是想象力和知解力这两种认识功能的自由运用与和谐合作所产生的快感。” 他把美分为“纯粹美”和“依存美”两种,“纯粹美”只是单纯通过对“美”鉴赏判断获得的,具有非目的的合目的性,“依存美”与前者不同,它需要某种概念使对象与其相关,具有目的性。由此可以看出康德对于这两种美给予两种评判标准,两者非此即彼,互相矛盾,但是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两者是可以互相转化,辩证统一的。 对于美学的研究方法,东西研究的主流方向存在较大差别,机械自然观主要流行于以欧美文化为背景的西方国家,直到19世纪,牛顿机械力学的提出使得这一观点被普及和推崇。机械力学属于物理学范畴,物理学的观点是将对象看作可拆分的零件来研究,也可以组合还原,完全抛开精神层面。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哲学向来有“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互相影响,不可分割。当然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同样的观点在生物学和有机化学中也有体现,它们认为生命必须整体来看,分割开来,生命就消灭。
对于整体有机观点,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也有相关论述,也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美学
在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主流,且成为我们国家的指导方针之一。然而大多数人认为马克思所研究的领域并不涉及美学范畴,毕竟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朱先生曾写道:“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美学在他整个体系中只是一个小体系。马克思主义大体系就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从此发出来的认识来自实践的基本观点。实践是具有社会性的人凭着他的‘本质力量’或功能对改造自然和社会所采取的行动,主要见于劳动生产和受社会革命斗争。应用到美学里来说,文艺也是一种劳动生产,既是一种精神劳动,也并不脱离体力劳动:既能动地反映自然和社会,也对自然和社会起改造和推进作用。”
人与自然(包括社会)互相斗争互相影响互相推进,体现主体与客体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从这个观点出发,马克思主义美学观认为劳动创造了美,而美不是任意的是有规律可循的,它充分肯定了审美的主体性,也肯定了通过审美改变客观事物的客观性。马克思主义美学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艺术作为上层建筑依赖于经济基础,但艺术作品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观的体系十分宏大,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散见于一系列著作中,所以从体系上说,要想掌握它就必须钻研一系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不可。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大特点就是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自我发展。无论是社会发展到哪个时期,艺术和文学领域都会以多元化的形式与日常生活广泛渗透,出现和商业文化对抗对流等现象。那马克思主义美学应当如何与现时代结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该怎么看待和解决这样的问题?李泽厚先生在《美学四讲》中写道:
……在现时代,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光是坚持或只谈革命的理论,已经不够了。它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方面,尽管曾今是主要的基本方面。但无论如何,阶级、阶级斗争、革命都只和一定的历史阶段相联系。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它毕竟是比较短暂的现象。不能天天革命,岁岁战争。阶级革命不能“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并且阶级迟早还要归于消灭。如果认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和发展批判、革命,老是不断革命,这就要走向反面,我认为应该明确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革命的哲学,而且更是建设的哲学。不但因为我们现在主要是建设, 而且因为建设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整个人类来说,是更为长期的、基本的、主要的事情,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光是批判,是并不能建设出新的文明的。我们要从人类总体的宏观历史角度来鲜明的提出这个观点……
所以建设和发展才是人类社会向前的目的,研究美和艺术还是应该从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出发,即人类学的本体论的哲学。
四、审美与艺术
艺术的形式太过广泛,且难以界定。比如埃及的金字塔,欧洲中世纪的教堂,中国和印度的佛像壁画……他们当年的创造不是为了观赏而是尤其宗教的伦理的政治的具有实用目的的价值和意义。“艺术品”这个概念在古代首先是为了实用,而民俗博物馆与艺术博物馆的展品有属于祭祀、生活、农耕、社交、战争等多种领域,这也说明艺术品的界限异常模糊。到了现当代,艺术作品的千奇百怪,难以捉摸,就更搞不清楚什么是艺术了。
对于审美的定义,由于美的事物具有难以确定的宽泛性,且每个人对美德感觉不同,审美的过程又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但是它同时深受客观事物的影响尤其是受时代发展的影响颇深,所以审美是一种受客观实际限制的主观心理活动。而对于审美的研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李泽厚先生关于审美在《美学四讲》中有这么一段论述:
对审美经验、审美感受、审美态度,或总称之为审美意识的研究,自19世纪费希纳(G.T.Fechner)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与“自上而下的美学”的区分,要求美学从哲学体系中解放出来之日起,美学在心理学方面开拓了丰富的新领域、新方面。美学作为美的哲学日益让位于作为审美经验的心理学,美的哲学的本体论让位于审美经验的现象论,从哲学体系来推演美、规定美、作价值的公理规范,让位于从实际经验来描述美感、分析美感、作实证的经验考察。例如,在中国享有盛名的移情说、距离说,都是以某种美感经验的特征来确定审美规律,认为美或者审美是某种无功利实用的心理距离、某种主观情感的对象,都是以日常审美的心理经验为依据或出发点。
那什么是艺术,艺术与审美是不是一回事?即人工创造出的客观物件如何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
就艺术作品的诞生过程来看,没有什么纯粹的艺术,艺术总是与社会功利、生活需要相联系。当实用功能逐渐消退,直至消失殆尽,成为“纯粹美”时,它们便成为“完美”的装饰而趋向衰亡。这便是艺术向审美过渡的重要过程之一。
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原本与艺术有明显差异的科学也对“美”有了追求。20世纪以来,科学与艺术就在“美”方面大有统一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审美已不再是艺术的专利。
对于美学的研究我们不必对着它的本质揪着不放,马未都先生曾经对历史有这么一句评价“历史没有真相,只殘存一个道理”,相对于美学,也是相同的道理。美的事物纷繁复杂,多元并存,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象何为美何为丑有谁能说得清道得明,到最后还是只能像马克思说的那样,“美是劳动的产物”而已。我们能做的是,积累美的感觉,追求审美的态度,提高审美的意识,感悟和体验生活中的美,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美化我们的灵魂。我相信追求美的人生是充满诗意的人生,追求美的社会是有创造力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书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李泽厚.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3][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法]雨果.巴黎圣母院[M].陈敬容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5][英]达尔文.物种起源[M].舒德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刘纲纪.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7,(01):1-23.
[7]王杰.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与理论模式[J].文艺研究,2008,(01):15-23.
[8]周红兵.不可忽略的延续性——朱光潜后期关于“有机体”“有机观”的论述[J].武陵学刊,2017,(02):86-91.
[9]吴玉萍.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血缘”探究[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2):30-33.
[10]郭勇健.当代中国美学的病理分析[J].东南学术,2016,(01):196-203+248.
[11]柳莉.“美感”概念在中国现代美学中的演变[D].四川师范大学,2009.
[12]敖玉敏.美学现代性遭遇朱光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
作者简介:
陈荣祥,常州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李宪锋,常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美学;多元化;马克思主义美学;审美;艺术
美学,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感觉它与我们息息相关,可是虽然自己也是学艺术出身,也算经常感悟和接触美可对它的定义也只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对于我与美学的“初恋”还得感谢老师的耐心教导以及同学们的激烈讨论让我对美学探究激起了兴趣。本文的主要观点来自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和李泽厚先生的《美学四讲》。《谈美书简》《美学四讲》这两本书通俗易懂,对“美”与“美学”的诸多方面进行了讨论,收录了古今中外各家各派的观点评析,帮助我们对美学的认识提供了不少的思路。
一、什么是美学?
美的现象很多,且形态各异。《谈美书简》中提到“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美和丑的事物,在情感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受甚至激动”,“一个人如果不是白痴,对于具体的美和丑都有认识,这种认识不一定马上对,但在不断体验现实生活中加强文艺修养中,它会逐渐由错误到正确,由浅到深,这正是审美教育的发展过程。而现在有些人放弃亲身接触过和感受过的事物不管,而去追问什么是美的本质这个极端抽象的感念,我敢说他们永远抓不着所谓的美的本质”。的确,美的事物需要亲身感受,美的感觉需要培养,世间不缺少美的东西,但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对于美学的讨论,从古至今向来说法不一。道家向来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庄子认为美来源于天性的表现,混沌之死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于美与丑的判断,在《庄子·齐物论》中有这么一段话“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可以看出美与丑没有统一的标准,从“道”的角度它们是一致的,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即所谓的各美其美。黑格尔对美的定义与庄子的有所不同,他认为艺术的理念与哲学的理念不同,美不是真。他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有别于科学的另一领域,在黑格尔的《美学》中提到:“因为艺术美是诉诸于感觉、感情、知觉和想象的,他就不属于思考的范围,对于艺术活动和艺术产品的了解就需要不同于科学思考的一种功能。” 他将美区分成自然美和艺术美。他认为自然美是因人而美,自然是混沌的,自在的,只有在精神感知的前提下才能被感受到,是属于由外及内的美;艺术美则恰恰相反,是精神的外在体现,准确来说是精神接受外在感知后对不符合心灵要求的东西进行筛选,以艺术的形式进行表现。
但是我本人更倾向于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他认为“美学之谜是各门艺术对我们发生作用之谜”,它的形式多样,出现在我们的社交、文化、教育、生活之中并相互联系逐渐形成某种规则,虽然我们不能准确将它定义,但是我们必须遵守这些规则。而关于各种美学理论之间的争论,因人而异,属于个人欣赏上的分歧,只是运用词语的问题。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的第二封写给读者的信中谈到他看到当时新上映的以法国大文豪写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为剧本的电影后,感触颇多。影片中的敲钟人是个长相丑陋的孤儿,受尽困苦才在圣母院获得一个敲钟的活计。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对吉普赛女郎艾斯梅拉达心生歹意,便差遣敲钟人去劫掠她。过程中他受到了群众的追打,但这位吉普赛女郎不但没有追打他,还站出来救了他一命。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设置反差,让人感觉她不仅面貌美而且灵魂也是美的。这使得敲钟人认识的到善恶美丑。自此以后便成为吉普赛女郎的救护人,甚至甘愿成全她对卫队长的单相思,以至之后发生的所有悲惨的事他都在她的身边。小说虽然虚构,但这样一个底层人物所变现出来的大智大勇,大慈大悲与他的身份背景所形成的反差让人颇为触动。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现实生活元素的汲取对于艺术和研究美学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美学,李泽厚先生在他的《美学四讲》中也有其基本看法:多元化。真理是一个由许多方面构成的整体。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不同的问题出发去看待它,接近它,完善它,美学也是同样的道理。这里的多元化指的是类型和形态的不同。美学大致可分为哲学美学、历史美学、科学美学,他们互相渗透、制约、融合,并且进一步分化、细密化、专门化从而产生自己的一套词汇、语言、概念和公式。美学已经形成一张相互交织的网络涉及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所以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美学定义。美学是一个研究对美和艺术的感觉经验的学科,对于美学的定义只是当时从哲学角度对美学现象的描述。
二、人与美学的关系
无论美的形态有多美多变,美学的研究发展到何种程度,始终脱离不开的一个主体——人。
从最初的单细胞生物到可以直立行走的猿再到现在的智人,人经过了亿万年的磨练和发展最终形成有别于其他物种的群体。尤其是在双手的解放之后,人类的生活习性发生了变化,劳动使得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
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来看,艺术和美的起源来自生活实践,有的认为来源于祭祀,有的认为来源于游戏,也有的认为来源于生产劳动,说法各异。根据《说文解字》“羊大则美”,美的事物一般比较丰满硕大。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外都是将来源于“生活的趣味”来指“审美力”。人类原始社会的发展初期,就有讲究审美的萌芽,他们会用鲜亮的颜色涂抹在自己的身上,相聚在一起以舞蹈的形式,或者是以祭祀的形式吸引异性,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
对于美学的研究,康德是一座绕不开的大山。朱光潜先生认为:“康德把审美活动和整个人的其他许多功能都割裂开来,思考力、情感和追求目的的意志在審美活动中都从人这个整体中阉割掉了,留下来的只是想象力和知解力这两种认识功能的自由运用与和谐合作所产生的快感。” 他把美分为“纯粹美”和“依存美”两种,“纯粹美”只是单纯通过对“美”鉴赏判断获得的,具有非目的的合目的性,“依存美”与前者不同,它需要某种概念使对象与其相关,具有目的性。由此可以看出康德对于这两种美给予两种评判标准,两者非此即彼,互相矛盾,但是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两者是可以互相转化,辩证统一的。 对于美学的研究方法,东西研究的主流方向存在较大差别,机械自然观主要流行于以欧美文化为背景的西方国家,直到19世纪,牛顿机械力学的提出使得这一观点被普及和推崇。机械力学属于物理学范畴,物理学的观点是将对象看作可拆分的零件来研究,也可以组合还原,完全抛开精神层面。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哲学向来有“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互相影响,不可分割。当然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同样的观点在生物学和有机化学中也有体现,它们认为生命必须整体来看,分割开来,生命就消灭。
对于整体有机观点,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也有相关论述,也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美学
在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主流,且成为我们国家的指导方针之一。然而大多数人认为马克思所研究的领域并不涉及美学范畴,毕竟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朱先生曾写道:“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美学在他整个体系中只是一个小体系。马克思主义大体系就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从此发出来的认识来自实践的基本观点。实践是具有社会性的人凭着他的‘本质力量’或功能对改造自然和社会所采取的行动,主要见于劳动生产和受社会革命斗争。应用到美学里来说,文艺也是一种劳动生产,既是一种精神劳动,也并不脱离体力劳动:既能动地反映自然和社会,也对自然和社会起改造和推进作用。”
人与自然(包括社会)互相斗争互相影响互相推进,体现主体与客体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从这个观点出发,马克思主义美学观认为劳动创造了美,而美不是任意的是有规律可循的,它充分肯定了审美的主体性,也肯定了通过审美改变客观事物的客观性。马克思主义美学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艺术作为上层建筑依赖于经济基础,但艺术作品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观的体系十分宏大,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散见于一系列著作中,所以从体系上说,要想掌握它就必须钻研一系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不可。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大特点就是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自我发展。无论是社会发展到哪个时期,艺术和文学领域都会以多元化的形式与日常生活广泛渗透,出现和商业文化对抗对流等现象。那马克思主义美学应当如何与现时代结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该怎么看待和解决这样的问题?李泽厚先生在《美学四讲》中写道:
……在现时代,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光是坚持或只谈革命的理论,已经不够了。它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方面,尽管曾今是主要的基本方面。但无论如何,阶级、阶级斗争、革命都只和一定的历史阶段相联系。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它毕竟是比较短暂的现象。不能天天革命,岁岁战争。阶级革命不能“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并且阶级迟早还要归于消灭。如果认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和发展批判、革命,老是不断革命,这就要走向反面,我认为应该明确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革命的哲学,而且更是建设的哲学。不但因为我们现在主要是建设, 而且因为建设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整个人类来说,是更为长期的、基本的、主要的事情,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光是批判,是并不能建设出新的文明的。我们要从人类总体的宏观历史角度来鲜明的提出这个观点……
所以建设和发展才是人类社会向前的目的,研究美和艺术还是应该从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出发,即人类学的本体论的哲学。
四、审美与艺术
艺术的形式太过广泛,且难以界定。比如埃及的金字塔,欧洲中世纪的教堂,中国和印度的佛像壁画……他们当年的创造不是为了观赏而是尤其宗教的伦理的政治的具有实用目的的价值和意义。“艺术品”这个概念在古代首先是为了实用,而民俗博物馆与艺术博物馆的展品有属于祭祀、生活、农耕、社交、战争等多种领域,这也说明艺术品的界限异常模糊。到了现当代,艺术作品的千奇百怪,难以捉摸,就更搞不清楚什么是艺术了。
对于审美的定义,由于美的事物具有难以确定的宽泛性,且每个人对美德感觉不同,审美的过程又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但是它同时深受客观事物的影响尤其是受时代发展的影响颇深,所以审美是一种受客观实际限制的主观心理活动。而对于审美的研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李泽厚先生关于审美在《美学四讲》中有这么一段论述:
对审美经验、审美感受、审美态度,或总称之为审美意识的研究,自19世纪费希纳(G.T.Fechner)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与“自上而下的美学”的区分,要求美学从哲学体系中解放出来之日起,美学在心理学方面开拓了丰富的新领域、新方面。美学作为美的哲学日益让位于作为审美经验的心理学,美的哲学的本体论让位于审美经验的现象论,从哲学体系来推演美、规定美、作价值的公理规范,让位于从实际经验来描述美感、分析美感、作实证的经验考察。例如,在中国享有盛名的移情说、距离说,都是以某种美感经验的特征来确定审美规律,认为美或者审美是某种无功利实用的心理距离、某种主观情感的对象,都是以日常审美的心理经验为依据或出发点。
那什么是艺术,艺术与审美是不是一回事?即人工创造出的客观物件如何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
就艺术作品的诞生过程来看,没有什么纯粹的艺术,艺术总是与社会功利、生活需要相联系。当实用功能逐渐消退,直至消失殆尽,成为“纯粹美”时,它们便成为“完美”的装饰而趋向衰亡。这便是艺术向审美过渡的重要过程之一。
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原本与艺术有明显差异的科学也对“美”有了追求。20世纪以来,科学与艺术就在“美”方面大有统一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审美已不再是艺术的专利。
对于美学的研究我们不必对着它的本质揪着不放,马未都先生曾经对历史有这么一句评价“历史没有真相,只殘存一个道理”,相对于美学,也是相同的道理。美的事物纷繁复杂,多元并存,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象何为美何为丑有谁能说得清道得明,到最后还是只能像马克思说的那样,“美是劳动的产物”而已。我们能做的是,积累美的感觉,追求审美的态度,提高审美的意识,感悟和体验生活中的美,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美化我们的灵魂。我相信追求美的人生是充满诗意的人生,追求美的社会是有创造力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书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李泽厚.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3][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法]雨果.巴黎圣母院[M].陈敬容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5][英]达尔文.物种起源[M].舒德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刘纲纪.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7,(01):1-23.
[7]王杰.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与理论模式[J].文艺研究,2008,(01):15-23.
[8]周红兵.不可忽略的延续性——朱光潜后期关于“有机体”“有机观”的论述[J].武陵学刊,2017,(02):86-91.
[9]吴玉萍.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血缘”探究[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2):30-33.
[10]郭勇健.当代中国美学的病理分析[J].东南学术,2016,(01):196-203+248.
[11]柳莉.“美感”概念在中国现代美学中的演变[D].四川师范大学,2009.
[12]敖玉敏.美学现代性遭遇朱光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
作者简介:
陈荣祥,常州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李宪锋,常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