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债券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政策研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我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金融债券自2015年推出以来经历了快速地发展,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限制因素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绿色金融债券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才能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和改善。本文对绿色金融债券的现状和限制因素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向。
  关键词:绿色金融债券;制约因素;政策研究
  我国对绿色金融债券始终保持支持和鼓励的态度,为了加大对绿色债券的扶持力度,国务院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鼓励绿色债券的发行,人民银行于2015年发布并实施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有关事宜公告》,同年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起草编制了配套的支持项目目录,明确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的三级分类、说明和界定条件,至此,我国的绿色金融债券已正式具备了进入资本市场的先决条件。绿色金融债券一经出现便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从定义上来讲,绿色金融债券是由金融机构发行并将所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绿色产业的债券融资工具。绿色金融债券与普通债券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债券所募集的资金投向是否支持和服务于绿色产业项目,绿色产业涵盖了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绿色服务等各个方面,由此可见绿色金融债券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绿色发展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对绿色金融债券发展进行的研究也具備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2018年绿色金融债券市场现状
  绿色金融债券经历了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仍处于持续增长的阶段,以下从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主体、发行规模、发行利率、期限结构、地区分布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简要分析。从发行主体角度看,绿色债券发行机构的数量增长较快,但就所占债券市场整体的比例而言,仍处于低下水平,其中银行类金融机构在绿色债券发行主体中占主导地位,2018年度有31家银行共计发行贴标绿色债券38只,发行金额总计1289.20亿元,占比分别为34.23%和62.36%,其中36只债发行主体为商业银行,2只债发行主体为政策银行。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于2018年度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融资规模为1289.20亿元,较2017年度发行规模1234亿元增加55.20亿元,同比增长4.47%,相较2017年绿色金融债券融资规模下降的趋势已得到改善。绿色债券的利率水平在2018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债券市场收益率整体震荡下行的大背景下,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中绿色金融债券的平均发行利率为4.53%,加权平均利率为4.18%,相对具有较为明显的利率优势。从期限来看,绿色金融债券的期限结构主要倾向于3年期,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占比分别达到57%和74%;从地区分布上来说,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南部和西南地区,即浙江省、广东省和重庆市等东部、南部和西南部发达省市,2018年浙江省、广东省和重庆市分别发行绿色金融债券6只、4只和4只绿色债券,占总发行量的36.84%。
  二、绿色金融债券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缺乏内生动力,依赖外部支持
  从绿色金融债券的分类和定义可以看出,绿色金融债券的本质是服务于绿色产业项目的金融债券,虽然发行主体是以商业银行等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但募集资金最终会以绿色信贷等方式投向绿色产业,绿色产业涵盖了生态环保、节能清洁等绿色领域。虽然,随着绿色产业的大力发展,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会产生巨大的正面外部效应,但是,所产生的正面外部效应却很难给该绿色产业的生产经营企业带来充分直接的经济支持或者额外的经济收益,进而对于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主体也不会产生额外的正向反馈。
  然而,绿色金融债券本金和利息的偿付顺序与发行主体其他普通债务是一致的,其募集资金投向的监管则更加严格,信息披露机制也更加透明,进一步加大了其发行和存续期间的隐形成本,而除了资金投向绿色产业的特殊性以外,所投向的绿色产业产生的正外部性效应并没有直接的回馈机制,这就导致绿色金融债券无法自发地给予发行主体足够的动力,主动加大发行力度或增加发行频率。缺乏内生动力导致了绿色金融债券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依赖于政策支持和外部补偿机制,在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和优惠水平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绿色金融债券的良性发展。
  (二)债券发行地区受到局限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我国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范围主要局限在一、二线城市内,而其他城市和地区的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部分地区从未涉及到与绿色金融债券相关的内容。绿色经济的发展是全社会的必然需要,而绿色债券的推广范围却受到了严重的地域局限,因此逐步拓宽发行地区范围便势在必行[1]。值得注意的是,绿色金融债券发行是否到位,会直接影响到所属区域内绿色项目的建设和推进,当地绿色项目如果缺乏资金支持,会给城市绿色项目的发展与建设带来负面影响。要想改善上述问题,必须以一二线城市发行过绿色金融债券的银行机构作为典范,将推广范围向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城商行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扩展,进一步为当地绿色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带来充足的资金支持。
  (三)第三方认证机构未能满足发展需要
  根据央行发布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有关事宜公告》的第五条规定,鼓励申请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金融机构法人提交独立的专业评估或认证机构出具的评估或认证意见。随着近年来绿色金融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发行规模和发行数量均有所增长,绿色金融债券的第三方评估认证需求进一步增大,然而具备相关资格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增长未能充分满足绿色金融债券迅速发展的需要,因而使绿色债券发行工作受到极大的制约,突出表现为缺乏具有资质的认证机构、认证内容不明确、认证标准不统一等,继而在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很难改善效率及质量,受到发行效率较低的影响,反而使得第三方认证工作的开展难度进一步增加。另外,现有的认证机构在开展认证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规范与体系不统一的问题,各个认证机构各自为政,采用其机构内部单独制定的认证体系和认证方法,缺少行业普遍认可的标准化规范,最终给评估质量的提升造成了阻碍,最终制约了绿色债券的进步和发展。   三、绿色金融债券发展制约因素可能的解决方向
  (一)优化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发行环境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优化规章制度,不仅为绿色金融债券与绿色经济的融合提供了更好的切入点,还可为绿色产业及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上的支持[2]。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鼓励和大力支持,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同时为绿色金融债券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完善绿色债券的制度规定,强化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营造规范健康的市场环境。通过加大绿色债券的政策扶持力度,出台鼓励绿色债券的优惠政策,能够有效提升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积极性,为绿色债券行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创新债券品种,优化管理体系
  由于各地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存在差异,其承接绿色信贷项目的能力也会有所不同,部分金融机构由于净资本规模等风险监管指标约束,或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选择承接规模较小且较为分散的绿色信贷项目,不利于降低发行成本和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对绿色金融债券的品种创新,提高适用性,规范可控地扩大绿色项目适用范围,在维持市场稳定、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扩大绿色金融债券的市场规模和创新水平。
  优化绿色金融债券标准管理体制,规范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过程和信息披露,使绿色金融债券标准管理体系朝向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为绿色金融债券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三)规范市场体系,降低发行成本
  现行的绿色金融债券市场中存在缺乏认证机构、缺乏统一认证标准的问题,可通过与科研机构或专业高校合作的方式,培育具备相关资质和较高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提升第三方认证机构专业性和公信力,加快绿色项目认定的统一标准,制定完善的管理标准,促进绿色债券评估认定的流程标准化和认定结果一致性的提升[3]。通过与中介机构合作的方式,制定合适的市场指导价格,降低服务费用和询价成本,从而降低绿色债券的发行成本,提升绿色债券的竞争力。
  在加快绿色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绿色金融债券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落实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还在此基础上加快了社会与经济的转型和现代化进程。做好绿色金融债券市场的制度完善工作和政策支持工作将推动绿色金融债券的发展走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贾修斌,李静.甘肃省绿色金融债券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政策建议[J].甘肃金融,2016(11):50-52.
  [2]闫海,孟琦.绿色金融债券:国际经验、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武汉金融,2018,No.221(05):32-36+85.
  [3]祝婕.我國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区域金融研究,2018,553(11):51-5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应当积极进行发展创新,紧跟时代脚步,对自身的供给能力进行有效提升,并对产品以及服务方式进行创新,做好风险的监管,可以使金融发展更加的自由灵活,为经济创造体带来更好的帮助,结合金融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为部分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从而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本文基于探究供给侧改革的金融学视角展开论述。  关键词:探究;供给侧改革;金融学视角  引言  金融供给
期刊
摘 要:学籍管理是对学生从招考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中的学籍注册、课程选择、学习成绩的评定与迁移为中心的考核与管理。学籍档案作为中职学校的信息资源,对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未来发展以及领导决策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针对中职学校学籍档案的内容、特点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措施,旨在增强档案意识,强化规范管理,提高查阅和服务功能。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籍档案;管理  学籍档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企业融资逐渐呈现透明化,使得企业办事效率得到显著性提高。与此同时,减少了相关企业内办事人员的操作流程,进而有效的避免由于人为因素产生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来看,中小企业相较于大型知名企业来说在企业融资方面依然有融资难的现状时常发生。本文依据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着重探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并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互联网金融机构只有在各部门,各领域互相协调下才能在一定程度
期刊
摘 要: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建立完善内控制度是中小企业实现良好发展的重要前提,内部控制作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企业管理和经营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中小企业只有不断的加强内控管理,完善内控体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得到更好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1中小企业基本特征  全国工商注册中小型企业数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9%,中小型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不少的企业的业务范围扩大,业务也更加复杂,因此十分需要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来整顿内部秩序,规范企业行为。在财务经济活动频繁,资金流动量大的投资类企业中,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体系,能够有效保证企业经济资源的安全可靠,在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中形成相互制约,相互辅助的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仅要根据投资类企业的特
期刊
摘 要:面对新一轮的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增强活力、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盘活人力资源存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升级的根本所在,深化企业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不仅有助于满足新生代员工多元需求,也有利于稳定企业人力资源队伍。而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传统模式下的考评与激励机制相对刻板及晋升渠道不畅、岗位固化明显等问题则严重制约了人才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互联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逐渐成为广大创业人士关注的重点问题,只有加强企业管理工作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立稳脚跟,提升市场竞争力。现阶段,为了建立企业完善的内部控制,基于企业金融和财务管理工作发展创新,立足于价值导向定位企业发展战略,为了更好的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提出了金融创新背景下的金融风险管理方法,明确了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
期刊
摘 要: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面临升级,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对企业提升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面成本管理是一种新型成本管理模式,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全面应用,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提升了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在应用全面成本管理这种新型管理模式时,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全面成本管理在企业的应用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
期刊
摘 要:企业想要稳定、长期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员工,而对于员工最重要的就是工资,所以企业必须完善员工的绩效考核。全面的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良好的运行才能将部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出来,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提高工作效率。企业经营想要打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的现实问题,需要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只有合理设计绩效考核方式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也是本文探究的重点。  关键词:企业经营;绩效考核;框架设计  
期刊
摘 要:中小型国有企业数量众多,在当代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不断壮大,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但中小型国有企业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历史包袱和社会责任、内部控制薄弱、缺乏有效的经营战略等问题,使得在市场竞争中占劣势。对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中小型国有企业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营管理  引言  在国有企业整体运营过程中,内控管理是其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其创造经济效益的核心环节。有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