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一个闪闪发光的民族——拉祜族,它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他們在服饰上有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是云南历史、地理与经济社会发展下的产物。我们将透过一些影像资料,来聊聊这个民族从古至今的服饰变迁。
关键词:影像;拉祜族服饰;青蓝布
一、影像能给人类带来什么
你现在留下的任何影像,都将成为后人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同样,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博物馆、图书馆、网络等的影像来重现历史。这就是影像最直接的魅力所在。
古时候,画师们通过绘画的方式将当时人文景观记录下来,这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基础。200多年前,摄影术的出现,改写了绘画独有的记录作用。影像把更真实的世界展现在人类面前。图片无声,但那些人、那段历史仍然鲜活。
下面,我们通过一幅幅照片聊一聊拉祜族的服饰,他们在历史长河里都经历了什么?
二、拉祜族服饰概况
拉祜族服饰的起源,应该追溯到拉祜族的创世史诗《牡帕密帕》,里面曾提到过:“还在青海湖居住时,厄萨看到拉祜族还是赤身裸体,就赐给‘补邀里底’(蚕丝制品),教他们养蚕缫丝”的故事。他们自己设计了最早的民族服装样式。
直到南迁以后,拉祜族才开始种麻,加工麻杆,织麻布做衣。唐末宋初,拉祜族进入云南以后,受傣族的影响,学会种棉花、纺线和织染土布。古代拉祜族的两大支系:拉祜纳和拉祜西的服饰当时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异,但是从明代以后,两大分支在澜沧江东西两岸定居,长期与傣族、汉族、佤哈尼族、布朗族等民族进行交往,拉祜族服饰就一直处于分化中,这样的分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支系的服饰变化。
(一)拉祜纳服饰
居住在澜沧江西岸广大地区的拉祜纳,因居住地域不同、文化影响不同以及交往民族不同,而导致服饰有几种形式。妇女的服装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传统型;二是改进型。
传统型是大多数拉祜纳地区妇女穿着最多的样式。服饰分为上衣和裤子。上衣的长手袖是有四块青蓝布缝合而成的,在长衣衩口及衣边,袖筒及托肩上镶红、白、黑、绿几种颜色组成的几何纹花边,沿衣领、托肩及斜开襟衣边嵌繁星似的雪亮银泡和大银牌、银坠子等。随着狩猎到农耕的转变,裤子也由早期的短裤逐渐演变成长裤了。头饰是两丈多的青蓝布,两端有穗带由三十六根线条组成。
改进型是靠近中缅边境及傣族聚居地区的拉祜族妇女的衣着样式。服饰为短衣和筒裙(图一)。短衣开襟很小,衣服边点缀着花布条纹,无领、小袖口,衣长仅及腰间。短衫内会套一件白汗衫露在筒裙上面。下身穿筒裙,成年妇女筒裙多用蓝布制作,青少年和年轻妇女则喜欢用花布制作。头饰为与傣族很相似的包头巾。
男子的服饰各地大体一致。无论大人小孩均为青蓝布的短衣裤。短衣以布条结扣,下穿大摆裆裤。裤长已由狩猎时期不及膝的短裤演变为方便农耕的长裤。头饰为圆形小帽或缠青蓝布包头。
(二)拉祜西服饰
拉祜西支系主要居住在澜沧江以东的地区,极少部分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其服饰分女服饰和男服饰两类。
妇女服装因年龄而异,少女喜欢穿盖过臀部的斜开襟半长衣,这一类型较多地保留了北方民族袍服的特点(图二)。袖口环镶三至八道彩色花边,外套无领小襟黑褂。黑褂前襟的两个大口袋上有圆形银纽扣。胸前系着黑布白底的“凸”字形围腰,中间是绣花镶边的蓝布,蓝布上绣各种绒花图案和无数银泡。下身着黑色大管斜拼裆裤。中年妇女的服饰与少女的大体一致,只是布料的色调、围腰的装饰比少女的淡雅。少女的头饰为花绒线顶黑布圆帽,耳配银环,蓄发编单辫披于身后。中年妇女的单辫则盘与头顶,再缠二至三丈的黑布包头,包头缠绕的造型和拉祜纳的一致。
拉祜西男子,上身为黑色或青蓝布对襟短衣,下身着大管斜拼裆裤,头饰为黑布包头(图三)。未婚男子的头饰为绒顶黑布帽。拉祜西无论男女老少,平时喜欢披一件羊皮或麂子皮领褂,所以民间有俗语说到:“羊皮衣裳小领褂,不是人穷地方兴。”1
三、拉祜族服饰的变迁
(一)拉祜族服饰变迁的形成
拉祜族服饰的变迁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是古羌人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开始直至先秦时期,是史前服饰发生的时期。对这一时期的猜测,是根据拉祜人口传的创世史诗《牡帕密帕》里所记载的:“还在青海湖居住时,厄萨看到拉祜族还是赤身裸体,就赐给‘补邀里底’(蚕丝制品),教他们养蚕缫丝。”在青海湖时候,拉祜族作为古羌人的一分子,大约可以确定时间为公元前16世纪,当时他们也有了保暖和遮羞意识,从而设计出了自己民族的服装样式。这一时期是原始族群的狩猎采集经济为主,处于游走之中,反映在服饰上的也是方便狩猎的短衣短裤。拉祜族又被称为“猎虎的民族”,所以在材质上并非厄萨赐予的蚕丝,而是兽皮(图四);二是南迁时期。大约从先秦时期直至元朝末期,这是拉祜族服饰发展的重要时期。拉祜族有了伴随狩猎的原始农业,开始种麻,加工麻杆,织麻布做衣。唐末宋初,拉祜族进入云南以后,受傣族的影响,又学会种棉花、纺线和织染土布。清代史志中也有记载,雍正《景东府志》卷三里提到:“小古宗(苦聪)……女短衣,以带缠腰,下着麻布密褶裙,织麻布……”道光《普洱府志》卷十八说:“苦聪……男穿青蓝布短衣裤,女穿青蓝布短衣,下着青蓝布筒裙……”以上文献记载充分说明,拉祜族开始学种麻种种棉花,织麻布、纺织棉纱,织布做衣,衣服的材质也由兽皮变成了麻布和棉布;三是澜沧江两岸时期,约从明朝直至20世纪60年代,这是拉祜族服饰的分化时期。清代史志道光《云南通志》引《恩乐县志》说:
“古宗……其衣服或麻或布……”以上记载说明,到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1850年)还处于棉麻混用时代,到20世纪中叶,才完全使用棉织品,麻布衣服才渐渐消失。这一时期,拉祜族的社会处于急剧变化之中,拉祜族为了躲避战乱或是其他矛盾原因,拉祜族两大支系在澜沧江东西两岸逐步定居,但因分布地域和所处的周边民族不同,服饰也随之出现了大同小异的变化,这就形成了拉祜纳和拉祜西服饰的差异;四是现当代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这是拉祜族服饰走向日常化的时期。这一时期,拉祜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拉祜族群众购买力不断增强,机器织布取代手工纺织的土布(图五),成为服饰的主要材质。20世纪末,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拉祜族地区的青壮年涌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打工,逐渐接受了经济发达地区打工,逐渐接受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价值观、审美观,于是,简洁、方便、廉价的成衣逐渐成为拉祜族民众日常穿着的服饰。2 虽然目前拉祜族在日常生活中不穿或少穿民族服饰,但出于对传统的保存和尊重,在一些重大场合上,他们依然会穿着自己民族的服装,而现代服装也被演变得越来越具时装感(图六)。 (二)拉祜族服饰变迁的特色所在
拉祜族崇尚黑色,以黑为美。所以服装大都是以黑色做底,用彩线或彩布条、布块镶绣各种花纹图案。衣服虽然主色调较深,但上面有色彩鲜艳的装饰,所以拉祜族服饰有“衣裳斑斓”、“好五色衣服”的美称。
1、生产力决定服饰材质
远古时期,拉祜族以狩猎为生,衣服材质为能遮羞、易于活动的短款兽皮;南迁时期,拉祜族有了伴随狩猎的原始农业,开始学种麻种种棉花,织麻布、纺织棉纱,织布做衣,衣服的材质也由兽皮变成了麻布和棉布;到了20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当家作主,小农经济得到稳固发展,拉祜族逐渐从棉麻混用演变成完全使用棉织品;现如今,机械化大生产的产物就是解放人力、手工力,亲自种植、纺织渐渐被机器织布取而代之,机器织布成了当今社会衣服材质的主流,手工工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2、社会矛盾决定衣服样式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古至今,社会矛盾永远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導火索。远古时期,捕获到的猎物,用皮来做衣服,衣服的样式也不存在有意识的设计,最原始、最简单粗暴的作用就是用来保暖和遮羞;随着对大自然馈赠的不断摸索,狩猎已经不能满足于他们的物质欲望,农业兴起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农耕活动不仅省力收成也掌握在自己手中,何乐而不为。这时候的衣服样式逐渐从方便狩猎的短款兽皮变成了麻或棉的长衣长裤,随着手工业的发展,衣服上也多了很多色彩斑斓的装饰,用线、布块、银泡等镶绣花纹图案,这也充分说明人们除了满足物质欲望,在精神世界里也越来越鲜活;现如今,媒体时代的到来,拉祜族通过电影、电视、网络、书籍等,受汉族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大,拉祜族的服饰自然而然也发生了变化。当今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发现,只要能赚钱,就能靠近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买自己想要的任何生活用品,所以,勤劳、有文化、能挣钱,成为个人价值的体现。传统的服饰因其厚重、制作与穿着费时,渐渐地青壮年的穿着大多向市场购买成衣,因此逐渐趋向现代潮流。
3、服饰“万变不离其宗”
拉祜族的服饰的样式和材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但不管怎么变,从服饰中我们可以参透拉祜族对审美的追求。无论是拉祜纳还是拉祜西的分体裙或筒裙,都是以拉祜族喜欢的黑色布做衬底,用彩线和色布缀上各种花纹图案,在镶上洁白的银泡,使整个色调既深沉而又不失斑斓活泼,给人以无限的美感。从古至今,拉祜族人始终保持着他们一颗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追求潮流的心,这一幕幕的变迁也将被人类继续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传承后世。
注释:
[1]《拉祜族史》,政协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员会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314—319页。
[2]《浅谈拉祜族服饰文化变迁》,今日民族期刊,罗小青,2015年07期,第40页
(作者单位:云南省博物馆)
关键词:影像;拉祜族服饰;青蓝布
一、影像能给人类带来什么
你现在留下的任何影像,都将成为后人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同样,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博物馆、图书馆、网络等的影像来重现历史。这就是影像最直接的魅力所在。
古时候,画师们通过绘画的方式将当时人文景观记录下来,这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基础。200多年前,摄影术的出现,改写了绘画独有的记录作用。影像把更真实的世界展现在人类面前。图片无声,但那些人、那段历史仍然鲜活。
下面,我们通过一幅幅照片聊一聊拉祜族的服饰,他们在历史长河里都经历了什么?
二、拉祜族服饰概况
拉祜族服饰的起源,应该追溯到拉祜族的创世史诗《牡帕密帕》,里面曾提到过:“还在青海湖居住时,厄萨看到拉祜族还是赤身裸体,就赐给‘补邀里底’(蚕丝制品),教他们养蚕缫丝”的故事。他们自己设计了最早的民族服装样式。
直到南迁以后,拉祜族才开始种麻,加工麻杆,织麻布做衣。唐末宋初,拉祜族进入云南以后,受傣族的影响,学会种棉花、纺线和织染土布。古代拉祜族的两大支系:拉祜纳和拉祜西的服饰当时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异,但是从明代以后,两大分支在澜沧江东西两岸定居,长期与傣族、汉族、佤哈尼族、布朗族等民族进行交往,拉祜族服饰就一直处于分化中,这样的分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支系的服饰变化。
(一)拉祜纳服饰
居住在澜沧江西岸广大地区的拉祜纳,因居住地域不同、文化影响不同以及交往民族不同,而导致服饰有几种形式。妇女的服装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传统型;二是改进型。
传统型是大多数拉祜纳地区妇女穿着最多的样式。服饰分为上衣和裤子。上衣的长手袖是有四块青蓝布缝合而成的,在长衣衩口及衣边,袖筒及托肩上镶红、白、黑、绿几种颜色组成的几何纹花边,沿衣领、托肩及斜开襟衣边嵌繁星似的雪亮银泡和大银牌、银坠子等。随着狩猎到农耕的转变,裤子也由早期的短裤逐渐演变成长裤了。头饰是两丈多的青蓝布,两端有穗带由三十六根线条组成。
改进型是靠近中缅边境及傣族聚居地区的拉祜族妇女的衣着样式。服饰为短衣和筒裙(图一)。短衣开襟很小,衣服边点缀着花布条纹,无领、小袖口,衣长仅及腰间。短衫内会套一件白汗衫露在筒裙上面。下身穿筒裙,成年妇女筒裙多用蓝布制作,青少年和年轻妇女则喜欢用花布制作。头饰为与傣族很相似的包头巾。
男子的服饰各地大体一致。无论大人小孩均为青蓝布的短衣裤。短衣以布条结扣,下穿大摆裆裤。裤长已由狩猎时期不及膝的短裤演变为方便农耕的长裤。头饰为圆形小帽或缠青蓝布包头。
(二)拉祜西服饰
拉祜西支系主要居住在澜沧江以东的地区,极少部分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其服饰分女服饰和男服饰两类。
妇女服装因年龄而异,少女喜欢穿盖过臀部的斜开襟半长衣,这一类型较多地保留了北方民族袍服的特点(图二)。袖口环镶三至八道彩色花边,外套无领小襟黑褂。黑褂前襟的两个大口袋上有圆形银纽扣。胸前系着黑布白底的“凸”字形围腰,中间是绣花镶边的蓝布,蓝布上绣各种绒花图案和无数银泡。下身着黑色大管斜拼裆裤。中年妇女的服饰与少女的大体一致,只是布料的色调、围腰的装饰比少女的淡雅。少女的头饰为花绒线顶黑布圆帽,耳配银环,蓄发编单辫披于身后。中年妇女的单辫则盘与头顶,再缠二至三丈的黑布包头,包头缠绕的造型和拉祜纳的一致。
拉祜西男子,上身为黑色或青蓝布对襟短衣,下身着大管斜拼裆裤,头饰为黑布包头(图三)。未婚男子的头饰为绒顶黑布帽。拉祜西无论男女老少,平时喜欢披一件羊皮或麂子皮领褂,所以民间有俗语说到:“羊皮衣裳小领褂,不是人穷地方兴。”1
三、拉祜族服饰的变迁
(一)拉祜族服饰变迁的形成
拉祜族服饰的变迁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是古羌人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开始直至先秦时期,是史前服饰发生的时期。对这一时期的猜测,是根据拉祜人口传的创世史诗《牡帕密帕》里所记载的:“还在青海湖居住时,厄萨看到拉祜族还是赤身裸体,就赐给‘补邀里底’(蚕丝制品),教他们养蚕缫丝。”在青海湖时候,拉祜族作为古羌人的一分子,大约可以确定时间为公元前16世纪,当时他们也有了保暖和遮羞意识,从而设计出了自己民族的服装样式。这一时期是原始族群的狩猎采集经济为主,处于游走之中,反映在服饰上的也是方便狩猎的短衣短裤。拉祜族又被称为“猎虎的民族”,所以在材质上并非厄萨赐予的蚕丝,而是兽皮(图四);二是南迁时期。大约从先秦时期直至元朝末期,这是拉祜族服饰发展的重要时期。拉祜族有了伴随狩猎的原始农业,开始种麻,加工麻杆,织麻布做衣。唐末宋初,拉祜族进入云南以后,受傣族的影响,又学会种棉花、纺线和织染土布。清代史志中也有记载,雍正《景东府志》卷三里提到:“小古宗(苦聪)……女短衣,以带缠腰,下着麻布密褶裙,织麻布……”道光《普洱府志》卷十八说:“苦聪……男穿青蓝布短衣裤,女穿青蓝布短衣,下着青蓝布筒裙……”以上文献记载充分说明,拉祜族开始学种麻种种棉花,织麻布、纺织棉纱,织布做衣,衣服的材质也由兽皮变成了麻布和棉布;三是澜沧江两岸时期,约从明朝直至20世纪60年代,这是拉祜族服饰的分化时期。清代史志道光《云南通志》引《恩乐县志》说:
“古宗……其衣服或麻或布……”以上记载说明,到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1850年)还处于棉麻混用时代,到20世纪中叶,才完全使用棉织品,麻布衣服才渐渐消失。这一时期,拉祜族的社会处于急剧变化之中,拉祜族为了躲避战乱或是其他矛盾原因,拉祜族两大支系在澜沧江东西两岸逐步定居,但因分布地域和所处的周边民族不同,服饰也随之出现了大同小异的变化,这就形成了拉祜纳和拉祜西服饰的差异;四是现当代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这是拉祜族服饰走向日常化的时期。这一时期,拉祜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拉祜族群众购买力不断增强,机器织布取代手工纺织的土布(图五),成为服饰的主要材质。20世纪末,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拉祜族地区的青壮年涌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打工,逐渐接受了经济发达地区打工,逐渐接受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价值观、审美观,于是,简洁、方便、廉价的成衣逐渐成为拉祜族民众日常穿着的服饰。2 虽然目前拉祜族在日常生活中不穿或少穿民族服饰,但出于对传统的保存和尊重,在一些重大场合上,他们依然会穿着自己民族的服装,而现代服装也被演变得越来越具时装感(图六)。 (二)拉祜族服饰变迁的特色所在
拉祜族崇尚黑色,以黑为美。所以服装大都是以黑色做底,用彩线或彩布条、布块镶绣各种花纹图案。衣服虽然主色调较深,但上面有色彩鲜艳的装饰,所以拉祜族服饰有“衣裳斑斓”、“好五色衣服”的美称。
1、生产力决定服饰材质
远古时期,拉祜族以狩猎为生,衣服材质为能遮羞、易于活动的短款兽皮;南迁时期,拉祜族有了伴随狩猎的原始农业,开始学种麻种种棉花,织麻布、纺织棉纱,织布做衣,衣服的材质也由兽皮变成了麻布和棉布;到了20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当家作主,小农经济得到稳固发展,拉祜族逐渐从棉麻混用演变成完全使用棉织品;现如今,机械化大生产的产物就是解放人力、手工力,亲自种植、纺织渐渐被机器织布取而代之,机器织布成了当今社会衣服材质的主流,手工工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2、社会矛盾决定衣服样式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古至今,社会矛盾永远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導火索。远古时期,捕获到的猎物,用皮来做衣服,衣服的样式也不存在有意识的设计,最原始、最简单粗暴的作用就是用来保暖和遮羞;随着对大自然馈赠的不断摸索,狩猎已经不能满足于他们的物质欲望,农业兴起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农耕活动不仅省力收成也掌握在自己手中,何乐而不为。这时候的衣服样式逐渐从方便狩猎的短款兽皮变成了麻或棉的长衣长裤,随着手工业的发展,衣服上也多了很多色彩斑斓的装饰,用线、布块、银泡等镶绣花纹图案,这也充分说明人们除了满足物质欲望,在精神世界里也越来越鲜活;现如今,媒体时代的到来,拉祜族通过电影、电视、网络、书籍等,受汉族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大,拉祜族的服饰自然而然也发生了变化。当今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发现,只要能赚钱,就能靠近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买自己想要的任何生活用品,所以,勤劳、有文化、能挣钱,成为个人价值的体现。传统的服饰因其厚重、制作与穿着费时,渐渐地青壮年的穿着大多向市场购买成衣,因此逐渐趋向现代潮流。
3、服饰“万变不离其宗”
拉祜族的服饰的样式和材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但不管怎么变,从服饰中我们可以参透拉祜族对审美的追求。无论是拉祜纳还是拉祜西的分体裙或筒裙,都是以拉祜族喜欢的黑色布做衬底,用彩线和色布缀上各种花纹图案,在镶上洁白的银泡,使整个色调既深沉而又不失斑斓活泼,给人以无限的美感。从古至今,拉祜族人始终保持着他们一颗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追求潮流的心,这一幕幕的变迁也将被人类继续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传承后世。
注释:
[1]《拉祜族史》,政协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员会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314—319页。
[2]《浅谈拉祜族服饰文化变迁》,今日民族期刊,罗小青,2015年07期,第40页
(作者单位:云南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