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充满智慧的课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就是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过程。在《詹天佑》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我扮演了“铺路搭桥”的角色,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充分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感受文本的魅力,使学生在课堂中,心灵得到放飞,情感得到宣泄,知识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铺路;引路;搭桥;延伸;对话
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带领学生超越知识,共同走向智慧的过程,要学生有感受,教师首先要有感受;要学生能體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学生动情,教师首先要动情。
在《詹天佑》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我扮演了“铺路搭桥”的角色,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充分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在课堂中,心灵得到放飞,情感得到宣泄,知识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高。并通过感受文本的魅力,丰润人物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一、铺路——交流信息,亲近文本
《詹天佑》这篇文章我也教过很多遍,每次学生都感觉干巴巴,认为没有多大意思。可能是因为文章的故事离孩子太遥远吧。这一次,我决定抓好开篇,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首先我从组织学生交流关于詹天佑的信息入手。“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的交流,让学生了解到詹天佑是我国最著名的工程师,也是第一批留美学生。并凭借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1905年”到“2017年”这个时空隧道的飞跃而渲染的百年庆典。从而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这样的疑问:詹天佑为什么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本案开讲的设计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诠释,为进入新课作了行云流水般的铺垫,让学生有了亲近文本的兴趣。
二、引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我抓住学生的心理,让他们一边把课文读通,一边想想作者重点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件事情?用最简洁的语言把这几件事情概括出来。然后让几位学生到黑板上把“勘测路线”“ 开凿隧道”“ 设计线路”这几件事自主合作板书黑板,并从中指导学习“勘” “凿”“ 隧”这几个容易写错的字。这样既概括了要点,又自然地溶于字词教学中,扫清了字词的障碍。也让学生通过概括要点,初步理解了文本。
三、搭桥——品读细节,感受文本
课标里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品读课文4-6自然段,1-2自然段及最后一个自然段,主要通过正面激励,或侧面拓深,或补充实证,或顺势转移,或梳理小结……有声有色地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使學生在课堂上有所感悟和思考,感受文本的精神内涵,受到情感的熏陶。
例如:
师:好多同学都用符号留下了读书的痕迹,现在肯定有很多话想说。谁先来说说哪个细节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为什么对它印象特别深?
生:我从这一段可以感觉到詹天佑身体力行,不怕危险,与工人们一起修筑铁路。
师:同甘共苦,是吧 ?孩子们,来,咱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融入我们的感受,融入我们的体验。(生齐读句子)
师:好,孩子们,我们继续交流。
生:“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我从这一细节感受到詹天佑他非常爱自己的祖国,不想让别的国家讥笑自己的祖国。
师:你读出了他的爱国心。孩子们,这里说“遇到了困难”,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从文章里边找一找。
……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是优秀的阅读教学应该秉持的理念。把时间充分地交给孩子们自己去读、去学习、去感悟、去与文本对话,这样的教学,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才是真正有实效的。
四、延伸——读写结合,升华文本
2005年10月12日,河北省政府在京张铁路的青龙桥南口火车站,重新塑造了詹天佑的铜像。在这一天上午,举行了铜像的揭幕仪式。尽管,我们没能亲眼目睹詹天佑的铜像揭幕的那伟大的一刻,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去弥补这个遗憾。
假如你目睹了“詹天佑铜像揭幕仪式”,面对着高大的铜像,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詹天佑爷爷说……
先将要说的话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选用课文中学过的下列词语:
阻挠 要挟 嘲笑 藐视 毅然 竣工 回击 赞叹不已 高山深涧 悬崖峭壁 狂风怒号 爱国 杰出
有的学生写道:詹天佑爷爷,我很敬佩您!您不怕困难,不怕外界的嘲笑,以杰出的才能修筑了京张铁路,我长大了,也要向您一样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有的学生写道:在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外国报纸的嘲笑,蔑视面前,您毅然接下了这份重担。狂风怒号,高山深涧没能使您屈服。当铁路提前两年竣工的时候,不仅给了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更多的则是国人的欢喜。您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我们应该向您学习。
在教学《詹天佑 》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让孩子知道詹天佑的“爱国”,“杰出”,而是要借助文本,让孩子们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进而唤醒他们对伟人的尊崇之情,这种唤醒,不是靠教师告诉,而是通过与文本的对话,让詹天佑的形象矗立在学生的心中。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既是一种阅读教学的理念,又是一种阅读教学实践的形态。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正确地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从而把学生引航到阳光的精神轨道上!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参阅有关阅读教学部分
[2]陈国雄、崔恋主编 《课堂教学艺术集萃》 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3]孙建锋 《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 第244页
(作者单位: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第三小学)
关键词:铺路;引路;搭桥;延伸;对话
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带领学生超越知识,共同走向智慧的过程,要学生有感受,教师首先要有感受;要学生能體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学生动情,教师首先要动情。
在《詹天佑》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我扮演了“铺路搭桥”的角色,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充分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在课堂中,心灵得到放飞,情感得到宣泄,知识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高。并通过感受文本的魅力,丰润人物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一、铺路——交流信息,亲近文本
《詹天佑》这篇文章我也教过很多遍,每次学生都感觉干巴巴,认为没有多大意思。可能是因为文章的故事离孩子太遥远吧。这一次,我决定抓好开篇,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首先我从组织学生交流关于詹天佑的信息入手。“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的交流,让学生了解到詹天佑是我国最著名的工程师,也是第一批留美学生。并凭借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1905年”到“2017年”这个时空隧道的飞跃而渲染的百年庆典。从而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这样的疑问:詹天佑为什么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本案开讲的设计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诠释,为进入新课作了行云流水般的铺垫,让学生有了亲近文本的兴趣。
二、引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我抓住学生的心理,让他们一边把课文读通,一边想想作者重点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件事情?用最简洁的语言把这几件事情概括出来。然后让几位学生到黑板上把“勘测路线”“ 开凿隧道”“ 设计线路”这几件事自主合作板书黑板,并从中指导学习“勘” “凿”“ 隧”这几个容易写错的字。这样既概括了要点,又自然地溶于字词教学中,扫清了字词的障碍。也让学生通过概括要点,初步理解了文本。
三、搭桥——品读细节,感受文本
课标里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品读课文4-6自然段,1-2自然段及最后一个自然段,主要通过正面激励,或侧面拓深,或补充实证,或顺势转移,或梳理小结……有声有色地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使學生在课堂上有所感悟和思考,感受文本的精神内涵,受到情感的熏陶。
例如:
师:好多同学都用符号留下了读书的痕迹,现在肯定有很多话想说。谁先来说说哪个细节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为什么对它印象特别深?
生:我从这一段可以感觉到詹天佑身体力行,不怕危险,与工人们一起修筑铁路。
师:同甘共苦,是吧 ?孩子们,来,咱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融入我们的感受,融入我们的体验。(生齐读句子)
师:好,孩子们,我们继续交流。
生:“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我从这一细节感受到詹天佑他非常爱自己的祖国,不想让别的国家讥笑自己的祖国。
师:你读出了他的爱国心。孩子们,这里说“遇到了困难”,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从文章里边找一找。
……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是优秀的阅读教学应该秉持的理念。把时间充分地交给孩子们自己去读、去学习、去感悟、去与文本对话,这样的教学,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才是真正有实效的。
四、延伸——读写结合,升华文本
2005年10月12日,河北省政府在京张铁路的青龙桥南口火车站,重新塑造了詹天佑的铜像。在这一天上午,举行了铜像的揭幕仪式。尽管,我们没能亲眼目睹詹天佑的铜像揭幕的那伟大的一刻,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去弥补这个遗憾。
假如你目睹了“詹天佑铜像揭幕仪式”,面对着高大的铜像,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詹天佑爷爷说……
先将要说的话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选用课文中学过的下列词语:
阻挠 要挟 嘲笑 藐视 毅然 竣工 回击 赞叹不已 高山深涧 悬崖峭壁 狂风怒号 爱国 杰出
有的学生写道:詹天佑爷爷,我很敬佩您!您不怕困难,不怕外界的嘲笑,以杰出的才能修筑了京张铁路,我长大了,也要向您一样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有的学生写道:在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外国报纸的嘲笑,蔑视面前,您毅然接下了这份重担。狂风怒号,高山深涧没能使您屈服。当铁路提前两年竣工的时候,不仅给了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更多的则是国人的欢喜。您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我们应该向您学习。
在教学《詹天佑 》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让孩子知道詹天佑的“爱国”,“杰出”,而是要借助文本,让孩子们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进而唤醒他们对伟人的尊崇之情,这种唤醒,不是靠教师告诉,而是通过与文本的对话,让詹天佑的形象矗立在学生的心中。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既是一种阅读教学的理念,又是一种阅读教学实践的形态。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正确地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从而把学生引航到阳光的精神轨道上!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参阅有关阅读教学部分
[2]陈国雄、崔恋主编 《课堂教学艺术集萃》 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3]孙建锋 《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 第244页
(作者单位: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