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的通识教育探索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tr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简要分析了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的新挑战,梳理了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与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后,提出了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探索通识教育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通识教育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 改革
  背景
  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围绕“让每一个高职高专学生都能形成和提升与其学力基础相匹配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这一目标,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开展了大量的改革实践。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改革无疑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以及课程满意度、涌现了大批与时俱进的优秀教材、提高了PRETCO与CET4考试通过率、初步形成了基础 职场 行业的课程设置等。同时不难看到,当前的高职高专公共教学面临着新的考验:注册入学形势下,高职高专学生素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影响并制约学生的英语学习;英语课程课时与学分受到了大量的压缩;从与用人单位访谈中得知,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英语能力似乎并不太关心。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也称“博雅教育”、“自由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的“博雅教育”。自1829年,美国帕卡德教授首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以来。自“通识教育”这一概念被提出来之后,诸多专家学者围绕及其相关要素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综观当前关于通识教育的相关研究,不难发现:尽管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通识教育的界定不尽相同,但是基本能达成如下共识:“通识教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教育内容与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通识性、综合性、多样性、民族性与国际性 培养的是现代社会中合格的“公民”健全 的“ 人”。
  高职高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语言的工具性,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获取信息,促进交流。语言的人文性,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促进个人素质发展。这些特点,使得英语课程可以成为通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010年5月,《外语电化教学》编辑部与中山大学联合举办了“全国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果总结暨外语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高级论坛”。许多与会专家认为,通识教育与英语课程的结合,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觉,新的思路。英语教学是大学通识教育形势下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深化大英教改就是以英语为载体推广通识教育。将改革的重心从教学模式转移到教学内容建设。
  探索的现实意义
  2012年江苏省试行注册入学招录模式。2012年至2015年,注册入学试点院校从最初的37所到70所。这一数字的变化,反映了注册的招录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院校与学生的认可与追捧。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比较稳定的时间,参加注册入学这一试点的院校与学生将会越来越多。
  深化教材内容的具体策略
  整合教材资源,寻找通识教育的切入点。语言作为载体,装载的内容是关键,如果这辆车装载的是垃圾,有人会掩鼻而过,可如果装载的是鲜花,有人则引颈观望。 尤其在公共英语课时遭到压缩,周课时设置频率降低这样的背景下,只有保证课堂精华内容上量的积累才有可能促进学生理解认识上发上质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中实践通识教育的精神。那么何谓好的内容呢?笔者认为好的内容,应该首先是健康的且有教育意义,来源于学生生活的、非说教的、有现代感的。“健康且有教育意义”是针对实施通识教育的目标来说,来源于“学生生活、非说教的、有现代感的”是针对实施通识教育的促进条件来说。
  建设有高职高专特色的中外文化教材。文化作为一种被传承的意识形态,对于提升个人的修养,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点和通识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记录承载了人类发展历史中丰富且大量的文化信息。因此在英语语言学习的同时普及基本文化常识,弘扬优良文化传统,引导并促进个人成长是完全有可能的。
  可是纵观当前英语教材市场,不难发现:英语中的文化信息都是零散的存在于各个教材之中的。以语言知识系统为编写依据的教材不胜枚举。相比较之下,以文化主题为编写依据的教材尤其是以中国为编写依据的英语教材并不多见,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群体的少之又少。
  融入多学科知识。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又通过英语学到了其他学科知识, 这就是用英语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首先融入与专业跨度大的内容,弥补“专业”教育的局限,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学科课程之间的壁垒。让学生有机会发展个人兴趣爱好,为今后的人生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与可能。其次在教学内容中可以提供较为广博而均衡的多学科基础、核心或精华内容, 引导、启发学生对于其他学科的入门与兴趣, 扩充学生的宏观知识基础。选择任何话题都尽可能做到由源及流, 经典性和现代性结合, 粗线条地勾勒出学科知识的概貌, 并力求做到东、西方内容兼收, 突出中外对比。
  结语
  新形势下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在完成了对教学媒介、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的转变之后,亟需以通识教育的视角去探索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这不仅是深化改革的需要,提升英语教学活力的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为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与学术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蒋丽香.论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公共外语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2]王哲,李军军.大学外语通识教育改革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0(9).
其他文献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也实现了进一步深化,这样不仅对教学思想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还使得教学方式与手段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这也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就目前来说,在高职院校中一些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在实际运用上却存在困难,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就必须要积极进行改革与创新,做好改革与创新工作,同时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上入手,提高学生的英
【摘要】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直接反映:在听说读写这四项语言基本技能中,写作和口语都属于语言的输出技能。大学生在英文写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词不达意、语法和短语用法不够精当、地道的问题。本文详细例举了大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一些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实用建议。  【关键词】英语写作 写作方法与技巧 中式英语  作为外语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写作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它
【摘要】生源质量较差、缺乏统一的专业性课程标准及专业性教材、教师专业素质需要提升、教学方法和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造成我国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写作教学陷于困境。为此,笔者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招生录取时将学生的特长与专业相结合、制定完整、统一的课程标准、编写或选用具有专业内涵的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写作教材、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创新和整合已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等对策,以期帮助
【Abstract】This study, undertaken 100 students majoring in electronics in a polytechnic in TianJin, exam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arning motivations in students: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期刊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爱屋及乌”,说的就是爱意泛滥经常会波及到临近的事物.这点在中文植物的命名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与兰有关的名字比比皆是.且不说大名鼎鼎的春兰、
期刊
1. Introduction  Nowadays,creative and talented persons are urgently needed in our country.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should be further carried out alongside with the promotion of qu
【摘要】网络科技革命对教育领域造成极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多种可能性与机遇。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从外来影响和内部动力的双重刺激下,迅速向网络时代下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靠拢,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组织和补充教学,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关键词】网络技术 大学英语 内部动机 专业素质提升  21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互联网科技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了我国社会各个层面: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均与互联网平台深
【摘要】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英语基础与学习水平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而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比较重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而不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就需要借助分层教学方式发挥积极作用。所以,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对如何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方式进行方法论的研究,以此促进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技能。  【关键词】分层教学 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摘要】文化是语言的灵魂,也被称为语言的心脏。它是人类用来交流思想的工具。故在英语教学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是很有必要的事情。本文主要根据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探讨了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渗透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并试图通过分析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词汇、语篇、会话等多个方面,从而提出了文化意识培养的具体措施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渗透  一、大学外语教学中渗透文
北欧在哪里rn很多人说,一辈子一定要去一次北欧.去亲眼感触舞动的极光、绝美的山川湖泊、具有北欧风情的特色建筑,还有冰川和火山……说了这么多,你知道北欧具体是指哪几个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