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的本质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所以,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课堂常规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良好的课堂常规作为基础,顺利的开展实验教学也是异想天开。只有重视学生课堂常规的建设,学生的基础才会好。但是,科学学科又有别于其他学科,尤其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科学课堂常规要求:人人参与、动静结合、有序实验、大胆发言。所谓“动静结合”就是指,当思考、汇报、纪录时要做到静;当讨论、实验时要动起来。动与静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常规要求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只有坚持抓好,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例如,三年级学生年龄小,没有上过科学课,所以很惊喜,也很活泼。开学初,不要急于教学新课,而是要组织学生认识实验室,熟悉新的环境;认识科学家,激发学习兴趣;强调课堂常规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好了开头,就能把下面的路走得更好、更远。
二、发挥好小组合作,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科学课实行分组教学是由科学课的教学理念与科学课的学习方式决定的。如何建设合作小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小组学习的功能,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是所有科学教师追求的目标。可在开学初就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男女生按比例搭配,由学生自由组合。但教师绝对不能强制分组,即便是在学生组合不合理的情况下也是引导调整。然后,让小组成员以自荐、推荐、选举的方式进行分工,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当然,小组建立起来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过一段时间,就要求学生重新分工,让大家都有机会成为“操作员”“材料员”“记录员”“发言人”甚至是“组长”,让每一个学生尽可能的得到各方面锻炼。建立小组只是开始,建设小组才是关键,根据不同的岗位设定不同的任务,也有相应的“考核”,考核时学生表现不好的会被组长记录下来,累计到一定程度将面临“下岗”,甚至是“离组”。小组建设的成功与否对于实验教学非常重要。
三、发挥好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自行探索
实验是体现科学,理解科学的最佳手段,实验课是向学生阐述科学道理的最佳场所。实验过程和方法都是要求最严谨的,教师在进行实验前,一定要充分分析可能干扰或影响实验成功的因素,最大限度地保证达到实验的预期效果。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去自行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验课上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身边科学现象的目的。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独立地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中年级学生能力相对较低,知识掌握得并不多,根据这些特点,教师更要合理指导,引导学生去自行探索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可以得到培养。例如,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活动时,可先演示尺子振动实验,指导学生观察具体操作方法及尺子振动方式,然后才让学生动手实验。此后,逐步做皮筋、鼓、吉他发声实验,指导学生边实验边思考:它们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点?声音的产生与什么有关?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其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出声音产生的原理。当学生明白声音产生的原理之后,则可通过研究声音的高低变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如提问:研究声音的产生有什么用?利用物体产生高低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做什么?学生自然会想到利用某些发声原理来制造各种乐器,他们也同样会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会把嗓子喊哑……课后,不拘泥于教科书介绍的自制乐器的方法,可动员学生多找一些材料自制乐器。如拿同样大小的玻璃瓶(汽水瓶、啤酒瓶),分别加入高度不同的水,看看能敲击出怎样的乐音。
四、选择一套好的材料,成就一节好课
相信科学教师都有相似的体会,当材料准备不好甚至在无准备的情况下,上科学课是很煎熬人的事情,这也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做法。而当我们准备的材料恰到好处的时候,那课堂就会如行云流水,学生如沐春风,我们的心里也会美得没法形容。所以,我们一定要向大师们学习,精心选材,让“好课”不断上演。可针对实验室中现成的材料加以选择,有时候要对生活中的材料加以改进,有时候要自制材料。总之,材料的选择应该做到取材方便,简单易操作,效果明显,干扰信息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只有不断的反思调整,才能日臻完美。
总之,上好科学课就不能忽视这些较复杂实验的指导,只有不断突破思想的束缚,不断提高实验的有效性,我们才能让科学实验课越发充满乐趣,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总结,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编 刘宇帆)
一、强调课堂常规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良好的课堂常规作为基础,顺利的开展实验教学也是异想天开。只有重视学生课堂常规的建设,学生的基础才会好。但是,科学学科又有别于其他学科,尤其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科学课堂常规要求:人人参与、动静结合、有序实验、大胆发言。所谓“动静结合”就是指,当思考、汇报、纪录时要做到静;当讨论、实验时要动起来。动与静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常规要求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只有坚持抓好,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例如,三年级学生年龄小,没有上过科学课,所以很惊喜,也很活泼。开学初,不要急于教学新课,而是要组织学生认识实验室,熟悉新的环境;认识科学家,激发学习兴趣;强调课堂常规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好了开头,就能把下面的路走得更好、更远。
二、发挥好小组合作,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科学课实行分组教学是由科学课的教学理念与科学课的学习方式决定的。如何建设合作小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小组学习的功能,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是所有科学教师追求的目标。可在开学初就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男女生按比例搭配,由学生自由组合。但教师绝对不能强制分组,即便是在学生组合不合理的情况下也是引导调整。然后,让小组成员以自荐、推荐、选举的方式进行分工,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当然,小组建立起来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过一段时间,就要求学生重新分工,让大家都有机会成为“操作员”“材料员”“记录员”“发言人”甚至是“组长”,让每一个学生尽可能的得到各方面锻炼。建立小组只是开始,建设小组才是关键,根据不同的岗位设定不同的任务,也有相应的“考核”,考核时学生表现不好的会被组长记录下来,累计到一定程度将面临“下岗”,甚至是“离组”。小组建设的成功与否对于实验教学非常重要。
三、发挥好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自行探索
实验是体现科学,理解科学的最佳手段,实验课是向学生阐述科学道理的最佳场所。实验过程和方法都是要求最严谨的,教师在进行实验前,一定要充分分析可能干扰或影响实验成功的因素,最大限度地保证达到实验的预期效果。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去自行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验课上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身边科学现象的目的。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独立地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中年级学生能力相对较低,知识掌握得并不多,根据这些特点,教师更要合理指导,引导学生去自行探索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可以得到培养。例如,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活动时,可先演示尺子振动实验,指导学生观察具体操作方法及尺子振动方式,然后才让学生动手实验。此后,逐步做皮筋、鼓、吉他发声实验,指导学生边实验边思考:它们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点?声音的产生与什么有关?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其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出声音产生的原理。当学生明白声音产生的原理之后,则可通过研究声音的高低变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如提问:研究声音的产生有什么用?利用物体产生高低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做什么?学生自然会想到利用某些发声原理来制造各种乐器,他们也同样会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会把嗓子喊哑……课后,不拘泥于教科书介绍的自制乐器的方法,可动员学生多找一些材料自制乐器。如拿同样大小的玻璃瓶(汽水瓶、啤酒瓶),分别加入高度不同的水,看看能敲击出怎样的乐音。
四、选择一套好的材料,成就一节好课
相信科学教师都有相似的体会,当材料准备不好甚至在无准备的情况下,上科学课是很煎熬人的事情,这也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做法。而当我们准备的材料恰到好处的时候,那课堂就会如行云流水,学生如沐春风,我们的心里也会美得没法形容。所以,我们一定要向大师们学习,精心选材,让“好课”不断上演。可针对实验室中现成的材料加以选择,有时候要对生活中的材料加以改进,有时候要自制材料。总之,材料的选择应该做到取材方便,简单易操作,效果明显,干扰信息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只有不断的反思调整,才能日臻完美。
总之,上好科学课就不能忽视这些较复杂实验的指导,只有不断突破思想的束缚,不断提高实验的有效性,我们才能让科学实验课越发充满乐趣,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总结,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