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色彩纷呈。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批判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这个精神养料,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具有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作用。正是基于此,新大纲明确规定中学生要有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内容进行评价的能力。同时,语文新课程标准还强调强化语文学科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上的作用,强调“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学习方式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对话”的模式。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脍炙人口的佳句时获得最真切的美的享受和情的熏陶呢?
我认为,古诗词如千年陈酿,唯有优秀的“品酒师”才能知其“味”:
一、闻——诗中情
音美感耳,更何况中国的传统文字向来就和音乐融于一体,从《诗经》到唐诗、元曲,无不可吟唱。适宜的情境可以唤起相应的情感,在由音乐营造的这种生动和谐的氛围中,音乐与心灵发生碰撞。学生感受到美、体味到美、理解了美。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聆听体现诗歌内容、表达诗人自身情感的音乐作品,对学生理解诗歌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高中语文选修本中选取了张若虚的著名诗歌《春江花月夜》,教学时可放那首典雅优美的古筝同名曲。乐器本身特有的感伤色彩,带聆听者仿佛进入了一个空灵超脱的世界。乐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西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在音乐的回旋变化之中,同学们眼前展现出千年前古人看到、听到、感受到的种种人生场景,体味到诗人当时的每一次心灵律动。尤其是尾声的音乐,在情绪达到顶峰后陡然而止,又回复到平静、轻柔的意境之中,好象轻舟在远处的江面渐渐消失,春江的夜空幽静而安详,使人沉湎在这迷人的诗画意境,久久不能自拔。这种优美直观的诗歌赏析,让学生比较完整地理解了诗歌内部情感的流动轨迹,很容易就体会出了诗中喜悦、怅惘与阵阵的思乡之情,达到了鉴赏这一古诗的最终目的。
二、抿——诗中境
古诗在写景上手法丰富,远与近、高与低、明与暗、动与静、虚与实等有机结合,构成一幅幅醇美的客观自然图画:或白云澹澹,或流水淙淙;或高山峻拔,或平畴万里;或山川原野,或繁华都市;或春日春风,或秋雨秋叶;或游子吟叹,或思妇彷徨。这些客观自然画面,都是作者自身情感与思想的载体。可抿一小口,闭上双眼,想象古诗之意境氛围。
例如:五言绝句(唐代)组合其中之一——王勃的《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这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诗的前两句“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以烟笼月移,显示送别后夜色的深沉;后两句“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以亭掩夜寒,显示人去后周围的冷寂。这四句诗,分别来看,首句写的是地面景,次句寫的是天空景,第三句写的是近处景,末句写的是远方景,看似各自独立的四个画面,却相互关联、融合为一。
在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请大家欣赏同学的画,同学们兴趣大增。把古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和自己身边的同学连接在一起,到底我们的同学会画出怎样的水平呢?同学们在画中寻找诗中的意韵,又以诗中的意境为标准欣赏和比较着画中的优点和不足,不知不觉中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由被动变主动、由浅入深、由粗略到细致。
想象的教学方法,不仅很好地理解了诗歌、增强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也使学生与生活于千年之前的诗人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心灵契合,真正感受到了在实践中学习的乐趣。
三、饮(吟)——诗中意
古人曾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得入情入理,学生现在首要的缺憾就是积累,文化积淀浅薄。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为宝贵、最为精彩的一部分,我们更应无条件地大量地去积累,内化为我们自身的财富。所以,我极为赞同孙立权先生提出的“三年积累300首诗”的构想,并将它付诸于实践之中。
吟诵包括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和吟诵古诗词本身两部分,也包括老师示范和学生展示两种情况,更可以找来名家朗读的有关音画作品甚至再加上美妙的乐曲共同品味。我在操作过程中特别强调了用自己的语言将诗叙述出来,这对于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意境和准确理解字、词是很重要的,也相当于给学生一定的材料让他进行当堂口头作文。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诗歌意蕴,还可以在学生不同的语言表述中互相补充、互相竞争、互相激发学习的热情。
比如:在讲王维的《山居秋暝》时,让学生结合诗歌意境口头描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莲动下渔舟,竹喧归浣女”的画面,并且通过字数的限制使学生做到既要鲜明生动形象,又要精练到位。
当然,对诗歌本身好的朗读,也是学生充分感受诗歌魅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可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在教学中,我们应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初步朗读,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停顿正确、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还可以适当举行一些古诗词的朗诵会和评议会,让学生专门利用班会和自习时间进行以磁带、CD等为载体举行的古代诗词的吟唱活动。这样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了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又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充满了时代气息,把古诗词的学习和培养现代社会复合型人才结合了起来。
诗是开启心灵的艺术,诗可以提升人的文化素质。学习古代诗词,能够积累典型语文材料,培养语感,开发语言能力;能够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塑造学生的心志;能够在学生的心里播撒民族文化的种子,使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伟大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优秀。因而,古诗教学要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态势,增进学生的人文思想,构筑学生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注重互动生成,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古诗词的学习成为品不完、赏不尽的千年陈酿。
我认为,古诗词如千年陈酿,唯有优秀的“品酒师”才能知其“味”:
一、闻——诗中情
音美感耳,更何况中国的传统文字向来就和音乐融于一体,从《诗经》到唐诗、元曲,无不可吟唱。适宜的情境可以唤起相应的情感,在由音乐营造的这种生动和谐的氛围中,音乐与心灵发生碰撞。学生感受到美、体味到美、理解了美。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聆听体现诗歌内容、表达诗人自身情感的音乐作品,对学生理解诗歌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高中语文选修本中选取了张若虚的著名诗歌《春江花月夜》,教学时可放那首典雅优美的古筝同名曲。乐器本身特有的感伤色彩,带聆听者仿佛进入了一个空灵超脱的世界。乐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西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在音乐的回旋变化之中,同学们眼前展现出千年前古人看到、听到、感受到的种种人生场景,体味到诗人当时的每一次心灵律动。尤其是尾声的音乐,在情绪达到顶峰后陡然而止,又回复到平静、轻柔的意境之中,好象轻舟在远处的江面渐渐消失,春江的夜空幽静而安详,使人沉湎在这迷人的诗画意境,久久不能自拔。这种优美直观的诗歌赏析,让学生比较完整地理解了诗歌内部情感的流动轨迹,很容易就体会出了诗中喜悦、怅惘与阵阵的思乡之情,达到了鉴赏这一古诗的最终目的。
二、抿——诗中境
古诗在写景上手法丰富,远与近、高与低、明与暗、动与静、虚与实等有机结合,构成一幅幅醇美的客观自然图画:或白云澹澹,或流水淙淙;或高山峻拔,或平畴万里;或山川原野,或繁华都市;或春日春风,或秋雨秋叶;或游子吟叹,或思妇彷徨。这些客观自然画面,都是作者自身情感与思想的载体。可抿一小口,闭上双眼,想象古诗之意境氛围。
例如:五言绝句(唐代)组合其中之一——王勃的《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这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诗的前两句“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以烟笼月移,显示送别后夜色的深沉;后两句“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以亭掩夜寒,显示人去后周围的冷寂。这四句诗,分别来看,首句写的是地面景,次句寫的是天空景,第三句写的是近处景,末句写的是远方景,看似各自独立的四个画面,却相互关联、融合为一。
在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请大家欣赏同学的画,同学们兴趣大增。把古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和自己身边的同学连接在一起,到底我们的同学会画出怎样的水平呢?同学们在画中寻找诗中的意韵,又以诗中的意境为标准欣赏和比较着画中的优点和不足,不知不觉中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由被动变主动、由浅入深、由粗略到细致。
想象的教学方法,不仅很好地理解了诗歌、增强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也使学生与生活于千年之前的诗人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心灵契合,真正感受到了在实践中学习的乐趣。
三、饮(吟)——诗中意
古人曾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得入情入理,学生现在首要的缺憾就是积累,文化积淀浅薄。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为宝贵、最为精彩的一部分,我们更应无条件地大量地去积累,内化为我们自身的财富。所以,我极为赞同孙立权先生提出的“三年积累300首诗”的构想,并将它付诸于实践之中。
吟诵包括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和吟诵古诗词本身两部分,也包括老师示范和学生展示两种情况,更可以找来名家朗读的有关音画作品甚至再加上美妙的乐曲共同品味。我在操作过程中特别强调了用自己的语言将诗叙述出来,这对于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意境和准确理解字、词是很重要的,也相当于给学生一定的材料让他进行当堂口头作文。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诗歌意蕴,还可以在学生不同的语言表述中互相补充、互相竞争、互相激发学习的热情。
比如:在讲王维的《山居秋暝》时,让学生结合诗歌意境口头描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莲动下渔舟,竹喧归浣女”的画面,并且通过字数的限制使学生做到既要鲜明生动形象,又要精练到位。
当然,对诗歌本身好的朗读,也是学生充分感受诗歌魅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可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在教学中,我们应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初步朗读,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停顿正确、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还可以适当举行一些古诗词的朗诵会和评议会,让学生专门利用班会和自习时间进行以磁带、CD等为载体举行的古代诗词的吟唱活动。这样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了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又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充满了时代气息,把古诗词的学习和培养现代社会复合型人才结合了起来。
诗是开启心灵的艺术,诗可以提升人的文化素质。学习古代诗词,能够积累典型语文材料,培养语感,开发语言能力;能够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塑造学生的心志;能够在学生的心里播撒民族文化的种子,使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伟大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优秀。因而,古诗教学要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态势,增进学生的人文思想,构筑学生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注重互动生成,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古诗词的学习成为品不完、赏不尽的千年陈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