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文中的“人文教育思想”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stscst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用的文言文,不失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非常重视人自身的教化与塑造。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道德文化、审美文化、艺术文化的完美结合,体现“礼”、“乐”的和谐统一,是一种以礼乐为核心的人文教育的文化。这种人文教育是对高尚人格的塑造,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今天,学生对人文科学的认识日益浅薄,十分需要我们指导他们重新认识和阐发古代文言文在这方面的社会作用。古代学者的作品中有许多,无论从哲学,还是从美学方面,都给予我们对人文教育的重要启示,就是通过努力教化,提高人类的精神境界。这正是目前学生所缺乏的、教师所忽视遗漏的地方。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深入调查学生在知识时代的需求。
  心理学家指出,需要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在主观上通常表现为一种不满足感或对某种对象、现象的渴求感的体验。如《陈涉世家》中陈涉不满现状,遂发出需求的感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么,当代青少年的需求是什么?其产生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在当今世界,青少年的需求绝大多数表现为赫胥黎《天演论》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充分体现出在知识膨胀、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少年为了适应时代,必须积极、主动地形成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的新需要,是为了领到未來人生所必需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护照”,然后依此满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需要。
  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他们需要的特点,才能在文言文教学中有的放矢,合情合理地开展人文教育。
  如教学李密《陈情表》一文时,紧扣文章主旨——“圣贤以孝治天下”:李密祖母躬亲养密,现老且病,外无亲近,而密与祖母又“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使学生产生亲情的需要,知道“人与兽之所异者”,从而为伦理道德服务,宣扬中华传统美德。讲《许中丞传》时,让学生进行辩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丰富学生爱国情感,通过学生学习,真正体会到“其恶有甚于死者”的深刻内涵。
  要让学生认清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并且生活在这个社会,就必须使其具备“优胜劣汰”的能力。要让他们看到,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在古文《两小儿辩日》中阐发:社会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在《为学》一篇中又以两僧的顺境逆境、对待困难的态度和最后结果为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积极地参与竞争,才可能生存与取胜。还可以适量增加文章,进一步大胆逆推论理。如《秋水》、《明月几时有》(宋词)等,可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的能力与作为在大千世界只是沧海一栗,只有积极地入世,才会有所作为,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良好观念,为个人发展打好基础。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李斯的《谏逐客论》,使学生在主观上产生创新精神需要,在学习中不断更新,发展自己,适应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社会。
  《荷莜丈人》中指责所谓圣贤时,轻蔑地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何为圣人?”在课堂讲授时,有必要让学生理会,我们要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一些最基本的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些技能从何而来呢?它的来源基础就是学习、认识、发现等,它的掌握需要“驽马十驾,功再不舍”,付出“坚忍不拔之毅力”,需要“敏于行而讷于言”、孜孜不倦地追求,需要“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些,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应予以三令五申、点明要旨的。
  总之,古文言文中,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佳作,其可取者甚多(尤其在人文教育方面),我们应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求大同,存小异”,批判地接受。
其他文献
情境教学是指通过多媒体运用、实物演示、实验操作等多种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被动局面的一种教学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感到: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创设“快乐”的情境,使学生对学习有轻松感     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依据小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的规律,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這是值得我们每位数学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一个课题。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探索教法,激趣乐学    根据小学生爱新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
期刊
作文在中学语文里和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一起合称为“三大板块”,地位极其重要。古人云:“文如其人。”作文即做人,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中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作文作为现代社会进行人际交流的的重要手段,还关系到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格品质等多方面的问题。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然而现状并不令人乐观,提起中学生作文,各界说法颇多、褒贬不一,比较普遍的看法是中学生“不
期刊
数学好的同学,自然科学一般都学得好,科学及综合科好的同学数学不好的几乎没有。但我调查后的结果令人沉思:好多学生都不喜欢数学、怕学数学,但不得不学数学,造成讨厌数学,甚至有好多学生考学后发誓不再学数学,甚至有好多人不喜欢做数学老师。这是为什么呢?怎么做才能使学生喜欢数学、用好数学,培养好学生的智力,用这把钥匙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数学教育该如何操作呢?如何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喜欢数学这一科目,是我
期刊
在语文公开课和表演课上,不少老师为了让自己的课“出彩”,为了让自己的课赏心悦目,片面追求多样化的活动。或让学生忙忙碌碌,或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讓学生合作交流,或让学生即兴表演,甚是热闹。但是,热闹过后,学生并没有真正的体验,更不能捕获新知、提升能力,且存在着不少教学上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追求热闹的课堂是缺乏思维深度的表现;第二,追求热闹的课堂是教师角色尚未转变的表现;第三,追求热闹
期刊
对于初中生来说,其认识水平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活动最容易从兴趣出发,最容易被兴趣所左右。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和数学知识的特点,有效地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提高,这是数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我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体会:     一、设数学问题情境能不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斯宾塞强调:“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
期刊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不假,但是作为班主任,对学生不可能尽是夸、尽是表扬,不可避免地要批评学生。那么如何批评学生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呢?这里面大有学问。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探讨一下班主任批评学生的艺术,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批评要情感投入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怀有真诚之心,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才能使学生亲近
期刊
有位哲人说过,要想知道一个民族的未来,看看他们的孩子就知道了。由此可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与孩子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笔者作为在教育一线工作二十多年并且担任班主任工作也近二十年的教育工作者,对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有些粗浅的体会。  理解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基础。不能认为功课好、分数高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如果教育只面对这部分人,教育思想就错了。教育本身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更要培养能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期刊
【摘要】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对学生识字、说话、阅读等能力的综合考察。因而,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作文教学却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学,教师感到难教,学生觉得难写。本文论述了如何促使学生主动发展,提高作文水平。  【关键词】积累培养 指导 阅读 评价 发展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对学生识字、说话、阅读等能力的综合考察。因
期刊
新课程的语文课堂应改以往由教定学的传统模式为由学定教的新教学理念,让学生能真正地参与学习活动,学得生动活泼,获得自主和谐发展。    一、把自主选择权交给学生    马克思说过:“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主体性便是从改造客观世界角度提示人由受动变主动、能动的特性。”而“选择”则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在语文课堂中,要运用选择机制,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整体素质,也十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