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凭借实验操作,注重科学探究的严谨性
实施科学课教学的几年来,实验活动的有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了。如三年级的学生刚实验操作,非常兴奋,常常不去理解老师的要求,小组内的分工不明确、不合理,从而集中表现在学生在开展实验活动时,有的急于动手,抢着操作,其他学生旁观者有,闲谈者有,或做其他事;不按规定操作,实验结果出不来;在交流、汇报实验结果时,有的学生只顾自己说,不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使得实验的结果参差不齐。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就让学生自己搜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更多的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实验、研究,对学生提出多种多样的假设尽可能地用实验验证,而不是把学生框死在几种固定的材料上。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在每上一个单元前,就开出一张材料清单,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实验材料,如果学生无法准备材料则由教师收集。如《观察土壤》一课的活动二:找出土壤中的沙和黏土,让学生思考把沙和黏土分开的办法。学生说出办法后我让学生到“材料超市”自选材料,按照自己的方法来设计和进行实验。由于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成员间的见解会有所不同,而这些矛盾会在他们进一步的研究中解决。这就是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做科学。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启发引导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亲身经历探究、发现的全过程,同时也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为自行获取科学知识,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科学实验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和探索的需要。
二、以实验为依托,注重合作探究的重要性
马克思曾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间接进行交流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这就是说,人作为社会化的客体,每个人又在影响着他人。人们应该是在相互合作过程中求得自己的发展,从而实现创造的。科学实验教学倡导合作性学习方式,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知识、习惯、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应合理搭配,使学生实验能力得到更大进步。促进实验小组合作性的形成,合理组合实验小组并定期交流,充分发挥实验小组对实验教学的作用,这有助于集体主义、科学精神和情感等的培养,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和信息交流。
以六年级《电磁铁》一课为例。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要求学生按照课本提示独立制作电磁铁,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动作快的同学自动给同组的人当起了“小老师”“小助手”。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不仅体现在互相帮助上,还渗透在小组讨论、小组协商、分工合作上。在探求“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条件有关”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自行探究,每个小组的小组长进行了有效分工:你制作线圈为10匝的电磁铁,他制作20匝的,她做30匝的,一起实验,一起观察实验现象,一起得出结论。整个实验过程显得井井有条。分工合作使得活动效率得到了提高。小组合作,使得每个人的思想都得到了交流,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信息共享。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的不同想法得到有益补充,从而节省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充分体现了科学教学中生生合作、组组合作,也体现了师生合作,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意识,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各取所需,各得所需,使他们学习与人合作,学会与人合作,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无疑是铺设出了一条捷径。
三、以探究为核心,注重科学思维的严密性
新的科学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要让所有的学生有机会以符合其年龄特点,符合其认知需要,符合科学探究规律的方式,亲历探究科学的过程。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科学探究的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
如《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出示两盆液体,再出示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到盆子里。马铃薯在一盆液体里沉,在另一盆液体里浮。交换马铃薯,再分别放入盆中,马铃薯沉的还是沉,浮的还是浮。把两个马铃薯放入其中一个盆中,都浮起来了,放入另外一个盆中,马铃薯都沉下去了。这时候学生说:“噫,这个水是怎么回事?”有的就说:“浮的一盆水是盐水!”听一个学生这样说,好多学生都跟着认为是盐水。我问:“你能确定浮的一盆水肯定是盐水吗?”这个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有一些学生就说不敢确定。我说,如果不能确定这盆水是不是盐水,那么我们怎么办?有的学生说:“我们取些水烧干,烧一烧就烧出盐来了。”接着学生动手实验,按照教材的方法烧盐水,结果真的烧出了白色的粉末,学生都认为这就是盐!证明了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就是盐水。我又问:还有什么方法证明这盆水是盐水?学生思考之后说:做一杯盐水试试看。于是,分小组做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最后试验成功了,学生十分开心。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学生亲自体验了推理的过程、证实的过程、质疑的过程。整个过程充满探索性,思维的严密性在师生的问答间充分表露。
总之,科学实验教学要求学生不断收集信息,分析处理问题,归纳总结实验结论,在观察中不断探究,在探究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使科学实验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摇篮。
【作者单位: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 江苏】
实施科学课教学的几年来,实验活动的有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了。如三年级的学生刚实验操作,非常兴奋,常常不去理解老师的要求,小组内的分工不明确、不合理,从而集中表现在学生在开展实验活动时,有的急于动手,抢着操作,其他学生旁观者有,闲谈者有,或做其他事;不按规定操作,实验结果出不来;在交流、汇报实验结果时,有的学生只顾自己说,不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使得实验的结果参差不齐。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就让学生自己搜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更多的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实验、研究,对学生提出多种多样的假设尽可能地用实验验证,而不是把学生框死在几种固定的材料上。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在每上一个单元前,就开出一张材料清单,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实验材料,如果学生无法准备材料则由教师收集。如《观察土壤》一课的活动二:找出土壤中的沙和黏土,让学生思考把沙和黏土分开的办法。学生说出办法后我让学生到“材料超市”自选材料,按照自己的方法来设计和进行实验。由于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成员间的见解会有所不同,而这些矛盾会在他们进一步的研究中解决。这就是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做科学。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启发引导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亲身经历探究、发现的全过程,同时也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为自行获取科学知识,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科学实验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和探索的需要。
二、以实验为依托,注重合作探究的重要性
马克思曾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间接进行交流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这就是说,人作为社会化的客体,每个人又在影响着他人。人们应该是在相互合作过程中求得自己的发展,从而实现创造的。科学实验教学倡导合作性学习方式,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知识、习惯、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应合理搭配,使学生实验能力得到更大进步。促进实验小组合作性的形成,合理组合实验小组并定期交流,充分发挥实验小组对实验教学的作用,这有助于集体主义、科学精神和情感等的培养,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和信息交流。
以六年级《电磁铁》一课为例。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要求学生按照课本提示独立制作电磁铁,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动作快的同学自动给同组的人当起了“小老师”“小助手”。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不仅体现在互相帮助上,还渗透在小组讨论、小组协商、分工合作上。在探求“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条件有关”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自行探究,每个小组的小组长进行了有效分工:你制作线圈为10匝的电磁铁,他制作20匝的,她做30匝的,一起实验,一起观察实验现象,一起得出结论。整个实验过程显得井井有条。分工合作使得活动效率得到了提高。小组合作,使得每个人的思想都得到了交流,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信息共享。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的不同想法得到有益补充,从而节省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充分体现了科学教学中生生合作、组组合作,也体现了师生合作,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意识,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各取所需,各得所需,使他们学习与人合作,学会与人合作,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无疑是铺设出了一条捷径。
三、以探究为核心,注重科学思维的严密性
新的科学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要让所有的学生有机会以符合其年龄特点,符合其认知需要,符合科学探究规律的方式,亲历探究科学的过程。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科学探究的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
如《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出示两盆液体,再出示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到盆子里。马铃薯在一盆液体里沉,在另一盆液体里浮。交换马铃薯,再分别放入盆中,马铃薯沉的还是沉,浮的还是浮。把两个马铃薯放入其中一个盆中,都浮起来了,放入另外一个盆中,马铃薯都沉下去了。这时候学生说:“噫,这个水是怎么回事?”有的就说:“浮的一盆水是盐水!”听一个学生这样说,好多学生都跟着认为是盐水。我问:“你能确定浮的一盆水肯定是盐水吗?”这个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有一些学生就说不敢确定。我说,如果不能确定这盆水是不是盐水,那么我们怎么办?有的学生说:“我们取些水烧干,烧一烧就烧出盐来了。”接着学生动手实验,按照教材的方法烧盐水,结果真的烧出了白色的粉末,学生都认为这就是盐!证明了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就是盐水。我又问:还有什么方法证明这盆水是盐水?学生思考之后说:做一杯盐水试试看。于是,分小组做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最后试验成功了,学生十分开心。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学生亲自体验了推理的过程、证实的过程、质疑的过程。整个过程充满探索性,思维的严密性在师生的问答间充分表露。
总之,科学实验教学要求学生不断收集信息,分析处理问题,归纳总结实验结论,在观察中不断探究,在探究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使科学实验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摇篮。
【作者单位: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