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集体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创建团结和谐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1)设定班级管理目标,建设一个团结和谐、奋发上进的班集体;(2)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这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3)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4)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注重管理者人格特征的作用;(5)创造班级文化特征;(6)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关键词】班级管理;和谐集体
Practical grasp good class management work, set up harmony class collective
Ruxianguli•Abudureyimu,Minawaer•Minawaer•Maitinashier
【Abstract】Class collective is a school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basic unit be also a form master to carry on education work of depend on strength and organization assurance.A good class is collective to each student of health the development have huge of education function.Establish to solidify harmony of class collective, demand each form master do a great deal of thorough meticulous of work:(1)Enactment class management target, construction a solidify harmony, resolve to succeed to go forward of class collective;(2)Let the student become a class collective of host, this be the key which work well a class management work;(3)From various commence, development student of good habit;(4)The construction good class atmosphere pay attention to the function of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of governor;(5)Create class cultural a characteristic;(6)The development student's corpus consciousness, promote student total and unify of character.
【Key words】Class management;Harmony collective
班集体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创建团结和谐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笔者在实施班级管理工作中认为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设定班级管理目标,建设一个团结和谐、奋发上进的班集体
班级管理目标的建立,是班级管理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说任何管理模型的构建仅仅是一种方式方法 ,只有达到规定的目标,才能衡量一种模式的优劣甚至是成立与否。因此管理目标的设定和管理模型的建立、操作有着决定性的关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三年,这期间正是他们的身心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性的关键阶段。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学校的管理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实际上,这个基本单位具备着多种功能,它既是进行教学、组织活动、纪律规范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进行交往和个性成长的最小环境。在这样一个具有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的组织单位中,班主任担任着多重的角色。班主任既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教者,又是指导者、联系者和参与者。同时,管理的对象和目标是学生,而且不同年级的中职生有着不同的阶段特征。因此班 级管理的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具体做法是:首先依据全班学生的心理、生理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制订出切合全班实际的管理目标。然后围绕班级目标,指导学生制定出与自身情况相符合,又与班级目标相配套的个人目标。之后,班主任可根据目标的内容和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有效的措施,引导同学们实现班级和个人的双重目标。这样,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就能形成团结和谐、奋发上进的班风。
2. 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这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
为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就需要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和竞争意识的新一代人才。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接受管教变成主动参与管理:
(1)培养一批有威信,有能力的班干部,让他们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
(2)调动一批有热情、有责任心的同学分工负责纪律、卫生、学习等方面的具体工作,使一部分学生在班级目标和学校制度的约束下努力工作,增加其竞争意识和责任感。
(3)设置各种竞争的氛围与环境,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
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几年来,我在班内实行“分级管理制”:一级管理:六名班委,负责全班各大项工作的监督总结。二级管理:大组长和小组长,分管各组的学习和卫生。三级管理:科代表,负责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及时辅助任课教师的工作。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做班集体的主人,收到了很好的民主激励效应。
3. 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一是教育学生保持已有的良好习惯;二是引导他们纠正存在的不良习惯;三是积极培养他们尚不具备的新的良好习惯;四是帮助他们提高识别能力、预防各种不良恶习的感染和侵蚀。
而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严格训练:
(1)要让学生明确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把严格训练变成自觉行动;
(2)注意观察、了解、分析学生各类习惯的具体情况,善于从中发现问题,或及时提醒纠正,或引导其巩固发展;
(3)在方法上加以指导,经过若干次的训练,使之养成好习惯。
4.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注重管理者人格特征的作用
良好的班级氛围显示着班级中各种成员共同的心理特征或倾向性。它在形成集体意识和班级特色中起着渲染的作用。班级气氛形成的凝聚点就是每个成员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情感的激发与培养是朝向更高管理目标迈进的群体动力。班主任的领导方式影响 着班级气氛的形成。班主任以他的理智的(如劝诫、指导、说教等),情感的(如关心、热爱等),个性的(如风度、气质、坚毅等)心理因素融进管理中,以自己的人格特征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学会自动解决问题,乐意为班集体贡献力量,形成班集体的良好的班级氛围。
5. 创造班级文化特征
这是一种与班级管理有着直接关系的校园文化,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还应包括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特征是指作为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如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人际关系的环境、班级气氛、审美情趣等。它又是通过环境的改变体现出来的,如墙报、手抄报、班会活动、课外活动、宿舍环境布置等 。班级文化既是影响班级管理的环境因素,又是班级管理成果的标识。学生思想品德、个性特征、专业意识、知识才能、情趣情操也反映班级文化的特征。
6.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完善的管理机制应该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使他们既具有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和人生观,又具有个人的风格特征;既具备中职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又能显示自己的一技之长。在一个班级中应该有校园级的“歌手、 演说家、艺术家、教育家、诗人”等各具特色的人才。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班主任进行有系统的、有指导性的管理。在班级管理中以班主任为纲要,以班委会为骨干。在动态的整体中每个学生的位置、角色在不断变化着:在课外活动中, 一些具有才干又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就处在管理者的地位;在班会活动中,一些表达能力强或者是具备艺术能力的学生又可处在管理者的位置。班主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自主性,使大多数学生的个性在集体互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朱永新教授主编的《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中指出优秀班主任成功的“秘诀”是——爱心、责任、民主和机智,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要求班主任在开展工作中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变具有封闭性、求同性、主观性特点的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为具有开放性、求异性、客观性特点的现代管理思维模式,为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收稿日期:2010-07-12
【关键词】班级管理;和谐集体
Practical grasp good class management work, set up harmony class collective
Ruxianguli•Abudureyimu,Minawaer•Minawaer•Maitinashier
【Abstract】Class collective is a school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basic unit be also a form master to carry on education work of depend on strength and organization assurance.A good class is collective to each student of health the development have huge of education function.Establish to solidify harmony of class collective, demand each form master do a great deal of thorough meticulous of work:(1)Enactment class management target, construction a solidify harmony, resolve to succeed to go forward of class collective;(2)Let the student become a class collective of host, this be the key which work well a class management work;(3)From various commence, development student of good habit;(4)The construction good class atmosphere pay attention to the function of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of governor;(5)Create class cultural a characteristic;(6)The development student's corpus consciousness, promote student total and unify of character.
【Key words】Class management;Harmony collective
班集体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创建团结和谐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笔者在实施班级管理工作中认为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设定班级管理目标,建设一个团结和谐、奋发上进的班集体
班级管理目标的建立,是班级管理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说任何管理模型的构建仅仅是一种方式方法 ,只有达到规定的目标,才能衡量一种模式的优劣甚至是成立与否。因此管理目标的设定和管理模型的建立、操作有着决定性的关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三年,这期间正是他们的身心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性的关键阶段。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学校的管理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实际上,这个基本单位具备着多种功能,它既是进行教学、组织活动、纪律规范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进行交往和个性成长的最小环境。在这样一个具有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的组织单位中,班主任担任着多重的角色。班主任既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教者,又是指导者、联系者和参与者。同时,管理的对象和目标是学生,而且不同年级的中职生有着不同的阶段特征。因此班 级管理的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具体做法是:首先依据全班学生的心理、生理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制订出切合全班实际的管理目标。然后围绕班级目标,指导学生制定出与自身情况相符合,又与班级目标相配套的个人目标。之后,班主任可根据目标的内容和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有效的措施,引导同学们实现班级和个人的双重目标。这样,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就能形成团结和谐、奋发上进的班风。
2. 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这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
为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就需要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和竞争意识的新一代人才。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接受管教变成主动参与管理:
(1)培养一批有威信,有能力的班干部,让他们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
(2)调动一批有热情、有责任心的同学分工负责纪律、卫生、学习等方面的具体工作,使一部分学生在班级目标和学校制度的约束下努力工作,增加其竞争意识和责任感。
(3)设置各种竞争的氛围与环境,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
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几年来,我在班内实行“分级管理制”:一级管理:六名班委,负责全班各大项工作的监督总结。二级管理:大组长和小组长,分管各组的学习和卫生。三级管理:科代表,负责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及时辅助任课教师的工作。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做班集体的主人,收到了很好的民主激励效应。
3. 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一是教育学生保持已有的良好习惯;二是引导他们纠正存在的不良习惯;三是积极培养他们尚不具备的新的良好习惯;四是帮助他们提高识别能力、预防各种不良恶习的感染和侵蚀。
而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严格训练:
(1)要让学生明确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把严格训练变成自觉行动;
(2)注意观察、了解、分析学生各类习惯的具体情况,善于从中发现问题,或及时提醒纠正,或引导其巩固发展;
(3)在方法上加以指导,经过若干次的训练,使之养成好习惯。
4.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注重管理者人格特征的作用
良好的班级氛围显示着班级中各种成员共同的心理特征或倾向性。它在形成集体意识和班级特色中起着渲染的作用。班级气氛形成的凝聚点就是每个成员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情感的激发与培养是朝向更高管理目标迈进的群体动力。班主任的领导方式影响 着班级气氛的形成。班主任以他的理智的(如劝诫、指导、说教等),情感的(如关心、热爱等),个性的(如风度、气质、坚毅等)心理因素融进管理中,以自己的人格特征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学会自动解决问题,乐意为班集体贡献力量,形成班集体的良好的班级氛围。
5. 创造班级文化特征
这是一种与班级管理有着直接关系的校园文化,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还应包括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特征是指作为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如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人际关系的环境、班级气氛、审美情趣等。它又是通过环境的改变体现出来的,如墙报、手抄报、班会活动、课外活动、宿舍环境布置等 。班级文化既是影响班级管理的环境因素,又是班级管理成果的标识。学生思想品德、个性特征、专业意识、知识才能、情趣情操也反映班级文化的特征。
6.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完善的管理机制应该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使他们既具有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和人生观,又具有个人的风格特征;既具备中职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又能显示自己的一技之长。在一个班级中应该有校园级的“歌手、 演说家、艺术家、教育家、诗人”等各具特色的人才。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班主任进行有系统的、有指导性的管理。在班级管理中以班主任为纲要,以班委会为骨干。在动态的整体中每个学生的位置、角色在不断变化着:在课外活动中, 一些具有才干又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就处在管理者的地位;在班会活动中,一些表达能力强或者是具备艺术能力的学生又可处在管理者的位置。班主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自主性,使大多数学生的个性在集体互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朱永新教授主编的《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中指出优秀班主任成功的“秘诀”是——爱心、责任、民主和机智,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要求班主任在开展工作中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变具有封闭性、求同性、主观性特点的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为具有开放性、求异性、客观性特点的现代管理思维模式,为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收稿日期:201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