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芭芭拉是美国小说《小镇姑娘》里的女性角色,她身处当时的女性运动时代,家庭条件丰厚。她个性突出,独立意识强烈,梦想成为追逐潮流者,可是,她不仅没有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社会运动的弄潮人,反而最终成为杀人罪犯。芭芭拉人性上的异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家庭和社会对其悲剧的产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社会运动 家庭 人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美国小说《小镇姑娘》里刻画了一位名叫芭芭拉的年轻女性,她成长于上个世纪60年代。她出生在小镇,在小镇长大。尽管她怀揣走出小镇的梦想,可是最终没有能走出去成就一番事业。她结婚后,像她母亲一样成为家庭主妇。虽然她可以衣食无忧地生活在令人羡慕的家庭里,但她不甘于寂寞,潜意识里涌动着难言的冲动。为了弥补内心空虚,她借酒浇愁,到后来为满足私欲与他人私通。当她发现自己二十年前涉及的一桩人命案可能曝光,自己的身份、名望和家庭受到威胁时,她拿起枪杀人。芭芭拉再次杀人后看似可以逃避罪责,但她的内心并没有因此获得安宁,她最终服药自尽。
芭芭拉从一个怀着梦想做大事、做个“人物”的年轻女性,到沦落成为杀人罪犯,审视她短暂的一生,塑造她的个性、改变她的命运、导致她走上万劫不复的不归路的归因,社会、家庭、个人三方面因素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值得反思。
一 社会运动对个性的催化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世界的社会运动频发,如民权运动、黑人运动、学生运动、和平运动、女性运动等等,虽然这些社会运动诉求不同、规模不一、形式各异,但都彼此呼应、互相渗透,对西方国家历史、社会、文化的发展,乃至年轻一代的成长产生影响。那时,战后出生的婴儿成长为青少年和年轻的成年人,是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属于青年的时代。女性运动的兴盛,使女性意识觉醒成为运动的关键。这场运动决意消除父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观念和体制,根除产生性别歧视的社会文化基础,对塑造女性的个性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当时的美国,如同欧洲女性运动那样,女性运动推动社会变革,而社会变革又唤醒了女性的独立意识,促使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要求女性解放和自由发展。在那个时期,作为女性运动在性权利方面的具体表现,“性解放”运动很快被美国年青的一代所接受,为女性追求个性自由、性开放涂抹上了迷幻的色彩。搭上社会运动突飞猛进的快车,使青年女性躁动的心少了几许安分。她们想有作为的梦想展开翅膀,要乘社会发展的大势高飞。
小说《小镇姑娘》里的芭芭拉成长于那个年代,她认定,她要跟上“令人激动”的时代潮流。她想要冲破束缚,迎合社会发展趋势。作为一位赶新潮的女性,芭芭拉容貌美丽,随着年龄的增长显得更加的楚楚动人。她也把自己的美丽看作是她自己的特性。她标新立异,行为洒脱,个人意识强。在社会上,在她的朋友圈子里,她豪爽大胆,乐于帮助周围伙伴,赢得她们对她的尊崇和对她的依赖,把她视作自己的“安全之人”。不甘落后的心思使她这个“大女孩”相信,她可以做任何事,可以做到任何事。要做一位无可争辩的领导人、拥有强烈的“控制”欲使她感觉很好。
二 家庭溺爱的反作用
在家中,芭芭拉的父母视她为他们的“一切”,对她倾注了所有的情感,表现在:1、有求必应。芭芭拉出生在殷实之家,父母给予她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她可以驾豪车,穿奇装,发型独特。与其他同龄女孩相比,她家有名望,生活舒适;2、无后顾之忧。芭芭拉的父母竭力地为她的未来设计,对于她学业的选择,甚至学校的选择,他们都要代劳。当芭芭拉未婚怀孕时,父母也立即出谋划策解决困局,包括对未来女婿的工作也做出细致安排。而且,男朋友也表示婚后会尽力照顾好自己的妻子;3、迁让和容忍。芭芭拉无所顾忌地与父母对立,丝毫不注意自己的态度是否适当,可她的父母不计较她的态度,一如既往地为她和她的小家庭费心、操劳。她的丈夫对她酗酒一再容忍,规劝她以她的母亲为楷模。
可是,芭芭拉家里人为她所做的一切并没有获得她的理解,家庭内给予她的温情、关心反而让她更加急躁,甚至怒不可遏。即使当人们评价她长得越来越像她的母亲时,她也会感到内心纠结。她认为,她是在母亲似铁一般严厉的控制下生活,她要摆脱来自家庭的约束,有自己的特性,能够由自己做主设计自己的生活。
她抱怨母亲的管控,诘问为什么母亲就不知道对她们这一代的女性来说,留在山谷里,求学只是为寻得一位好丈夫,做医生的老婆,做家庭妇女,这些或许对她的母亲是合适的,但对于她来讲却不适当。她要有自己的选择并且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独立的生活才能体现个人价值。她不愿仰仗别人的光环,她决意要有自己的选择。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出现的问题就在于:一方面,父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替芭芭拉做决定,可是,对于她的真实感受他们却不闻不问;而另一方面,虽然芭芭拉要顺应社会潮流,但家庭中,她被“温情”包围,甚至没有了话语权,没有人体谅她的个人感受。她虽然有爱她的丈夫,有家,有安全感,可是,这些并不是芭芭拉内心的渴望。她与父母、与丈夫沟通少,即使有交流,双方始终站在了对方的对立面。她的真实需要被郁结在心,叛逆心理愈加强烈,由此加深了彼此之间的隔阂。
父母爱自己的子女,这似乎天经地义,没有人会怀疑。关键在于,这样的爱的是否只是建立在满足子女在物质上的需要,却剥夺了子女在精神上的期待和表达的权利。芭芭拉在她成长过程中需要来自父母的理解被有意地忽略了,而这种理解正是强调个人权利、个性自由、追求梦想的新一代的渴求;婚后,尽管她丈夫曲意迁就她,但是她感觉不到她渴望的激情。
三 人性异化的添加剂
小说《小镇姑娘》中,除了芭芭拉以外,还有她的三位好友,她们和芭芭拉一样,充满憧憬地要从小镇走出,进入大城市谋求向往的生活。所不同的是,她们受到芭芭拉的鼓励真的走出去了,并且闯下了自己的天地,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芭芭拉,这位一开始就要带头冲破传统羁绊打造人生的、期待成为“人物”的领军人物却依然留在了小镇上,过上了家庭妇女的生活。表面上,她婚后的生活平静,富足,但精神上的压抑日积月累。她的女儿日渐长大,像她那样美丽和自信,这本该是她值得高兴的事,可是,当女儿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而欢欣雀跃时,她的内心却受到刺激,她甚至开始妒忌自己的女儿,妒忌女儿能够获得走出去的机会,不会像她那样因为意外怀孕而落于平庸的家庭琐事并最终生活在痛苦之中。而且,女儿就要离开她,留下她与丈夫度过枯燥而漫长的日子。 芭芭拉的丈夫觉得,她有钱,有房子,有出色的女儿,有着别的女人期待和向往的一切,她应该像她的母亲一样体谅丈夫,料理家务,做好本分。可惜的是,他只知道自己的妻子享有安稳的物质生活,他不了解她精神上的饥渴甚至怨恨,而且,他愿意了解吗?他不仅不想了解妻子内心的痛苦和苦闷的来由,他还数落她的不是,于是,夫妻之间的争吵使芭芭拉感觉不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温馨,这更加深了她内心的对家庭的裂痕。
有了空虚,有了裂痕,用什么来填补?芭芭拉除了借助酒精,接下来就是放纵情欲,在肉欲满足中寻找自我。她碰见了过去的熟人,结果,她在家庭中失去的激情在家庭外找到了重新激活的燃点,她极其需要只有他才能给予她的情欲的释放。但是,这个男人的出现勾起彼此对二十年前高中毕业那个夜晚发生的事件的回忆。当那个让她深陷情欲泥潭的男人表明,她必须向他付巨额封口费否则就要告发她时,她突然感觉到,家庭、名声、地位、朋友,这些她原来没有意识到的自己拥有的这一切即将毁于一旦,她要拼全力去捍卫时,可是为时已晚。
四 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多重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发展阶段在人们观念上的具体表现。社会运动有其固有的运行轨道,所倡导的主义、思想、观念都会给任何家庭或个人留下精神上的烙记。家庭中两代人由于分别受所处时代的影响,观察、思考和分析事物的角度、深度和广度也就不同,出现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必大惊小怪,可是,在矛盾与冲突面前,假如两代人没有清楚了解社会运动进程中彼此所处的位置,不能理解相互之间的关切和利益并且记得去维护,同时缺乏化解隔阂的动力和意愿的话,即使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为女性发展创造了条件,家庭中根深蒂固的父母子女辈分之分、男女之分、长幼之分的传统也会把它损毁殆尽。
不论社会运动如何高调地推崇女性权益、强调女性独立的个性和表示对女性价值的尊崇,不论家庭中如何以物质的方式满足女性需求,但在现实里,女性真实的期待往往被忽略,她们内心的愿望往往不受重视,而物极必反。以芭芭拉为例,她虽有社会运动给她的大梦想,但却不能冲破来自家庭传统的桎梏,只得安于现状,在她貌似强势和张扬的个性的表面下隐藏的是脆弱。可是,脆弱在长期沉淀积累下导致爆发的剧烈反叛会更加地令人惊骇,在这时候,异化的个性体现就会突破人性,成为非人性的魔鬼。芭芭拉的杀人就是最好的注脚。
“成熟的姑娘”没有体验到向往的生活,却挣扎在她自认的“激情年代”社会生活的漩涡里。个人价值实现上的失败,家庭关系上相处的不如意,精神和肉体刺激上的不理智,最终让芭芭拉付出沉痛的代价,成了悲剧式的人物。从小说《小镇姑娘》中揭示的芭芭拉的生活结局显示出,即使在美国,这个宣扬和标榜个人价值实现的国度里,个人价值的实现依然难以脱离家庭的轨迹,个人选择同样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个人命运与自身的道德伦理观紧密相连。从受到社会运动推进革新、个性解放的激发形成强烈的个人意识,到对家庭管束的反叛,到后来的意志消沉、贪恋享乐、放纵私欲,芭芭拉的人性在社会运动、传统家庭观念同个性发展的对峙中异化,悲剧的发生也就不足为怪。
结语
应该说,60年代的美国女性具有个性,带有逆反或叛逆心理是那个时代女性的鲜明特征,与当时社会运动倡导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以抗衡传统旧观念相一致。然而,由此可以引发的思考是:当社会运动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女性运动推崇女性独立意识并且对这种意识逐渐予以尊重、家庭成员中热爱女性成员并且为她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时,社会运动与家庭在培养女性价值观、增强女性道德观等方面,是否真正起到了引领作用,是否为女性的独立和解放阐释了实际的内涵。虽然小说《小镇姑娘》中的芭芭拉只是上个世纪女性运动背景下的个体形象,不具备推翻当时的社会运动推动了社会发展的共识,但她的结局在社会运动、家庭观念和个人价值互渗互动方面仍然具有反思性,这样的思考在当今生活中还有其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Helene Cixous,“The Laugh of Medusa,”in The Critical Tradition, ed.,David H.Richter,Bedford Press,1998.
[2] Julia Kristeva,“Women’s Time,”in Critical Theory Since 1965,eds.,Hazard Admas,et al.,UP of Florida,1989.
[3] Nancy F.Cott,The Grounding of Modern Feminism,New Haven,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
[4] Pamela Wallace,Small Town Girls,Kensington Publishing Corp.New York,1992
[5] Terry Eagleton,Literary Theory,Basil Blackwell,1983.
[6] 冯仕政:《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现状与范式》,《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7] 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
[8] M·伊丽莎白·阿伯特:《“为公众利益?——女权主义面临的新问题”》,《美国社会:心灵的习性的挑战》,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
作者简介:李山,男,1955—,四川内江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第二语言习得,工作单位: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社会运动 家庭 人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美国小说《小镇姑娘》里刻画了一位名叫芭芭拉的年轻女性,她成长于上个世纪60年代。她出生在小镇,在小镇长大。尽管她怀揣走出小镇的梦想,可是最终没有能走出去成就一番事业。她结婚后,像她母亲一样成为家庭主妇。虽然她可以衣食无忧地生活在令人羡慕的家庭里,但她不甘于寂寞,潜意识里涌动着难言的冲动。为了弥补内心空虚,她借酒浇愁,到后来为满足私欲与他人私通。当她发现自己二十年前涉及的一桩人命案可能曝光,自己的身份、名望和家庭受到威胁时,她拿起枪杀人。芭芭拉再次杀人后看似可以逃避罪责,但她的内心并没有因此获得安宁,她最终服药自尽。
芭芭拉从一个怀着梦想做大事、做个“人物”的年轻女性,到沦落成为杀人罪犯,审视她短暂的一生,塑造她的个性、改变她的命运、导致她走上万劫不复的不归路的归因,社会、家庭、个人三方面因素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值得反思。
一 社会运动对个性的催化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世界的社会运动频发,如民权运动、黑人运动、学生运动、和平运动、女性运动等等,虽然这些社会运动诉求不同、规模不一、形式各异,但都彼此呼应、互相渗透,对西方国家历史、社会、文化的发展,乃至年轻一代的成长产生影响。那时,战后出生的婴儿成长为青少年和年轻的成年人,是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属于青年的时代。女性运动的兴盛,使女性意识觉醒成为运动的关键。这场运动决意消除父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观念和体制,根除产生性别歧视的社会文化基础,对塑造女性的个性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当时的美国,如同欧洲女性运动那样,女性运动推动社会变革,而社会变革又唤醒了女性的独立意识,促使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要求女性解放和自由发展。在那个时期,作为女性运动在性权利方面的具体表现,“性解放”运动很快被美国年青的一代所接受,为女性追求个性自由、性开放涂抹上了迷幻的色彩。搭上社会运动突飞猛进的快车,使青年女性躁动的心少了几许安分。她们想有作为的梦想展开翅膀,要乘社会发展的大势高飞。
小说《小镇姑娘》里的芭芭拉成长于那个年代,她认定,她要跟上“令人激动”的时代潮流。她想要冲破束缚,迎合社会发展趋势。作为一位赶新潮的女性,芭芭拉容貌美丽,随着年龄的增长显得更加的楚楚动人。她也把自己的美丽看作是她自己的特性。她标新立异,行为洒脱,个人意识强。在社会上,在她的朋友圈子里,她豪爽大胆,乐于帮助周围伙伴,赢得她们对她的尊崇和对她的依赖,把她视作自己的“安全之人”。不甘落后的心思使她这个“大女孩”相信,她可以做任何事,可以做到任何事。要做一位无可争辩的领导人、拥有强烈的“控制”欲使她感觉很好。
二 家庭溺爱的反作用
在家中,芭芭拉的父母视她为他们的“一切”,对她倾注了所有的情感,表现在:1、有求必应。芭芭拉出生在殷实之家,父母给予她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她可以驾豪车,穿奇装,发型独特。与其他同龄女孩相比,她家有名望,生活舒适;2、无后顾之忧。芭芭拉的父母竭力地为她的未来设计,对于她学业的选择,甚至学校的选择,他们都要代劳。当芭芭拉未婚怀孕时,父母也立即出谋划策解决困局,包括对未来女婿的工作也做出细致安排。而且,男朋友也表示婚后会尽力照顾好自己的妻子;3、迁让和容忍。芭芭拉无所顾忌地与父母对立,丝毫不注意自己的态度是否适当,可她的父母不计较她的态度,一如既往地为她和她的小家庭费心、操劳。她的丈夫对她酗酒一再容忍,规劝她以她的母亲为楷模。
可是,芭芭拉家里人为她所做的一切并没有获得她的理解,家庭内给予她的温情、关心反而让她更加急躁,甚至怒不可遏。即使当人们评价她长得越来越像她的母亲时,她也会感到内心纠结。她认为,她是在母亲似铁一般严厉的控制下生活,她要摆脱来自家庭的约束,有自己的特性,能够由自己做主设计自己的生活。
她抱怨母亲的管控,诘问为什么母亲就不知道对她们这一代的女性来说,留在山谷里,求学只是为寻得一位好丈夫,做医生的老婆,做家庭妇女,这些或许对她的母亲是合适的,但对于她来讲却不适当。她要有自己的选择并且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独立的生活才能体现个人价值。她不愿仰仗别人的光环,她决意要有自己的选择。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出现的问题就在于:一方面,父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替芭芭拉做决定,可是,对于她的真实感受他们却不闻不问;而另一方面,虽然芭芭拉要顺应社会潮流,但家庭中,她被“温情”包围,甚至没有了话语权,没有人体谅她的个人感受。她虽然有爱她的丈夫,有家,有安全感,可是,这些并不是芭芭拉内心的渴望。她与父母、与丈夫沟通少,即使有交流,双方始终站在了对方的对立面。她的真实需要被郁结在心,叛逆心理愈加强烈,由此加深了彼此之间的隔阂。
父母爱自己的子女,这似乎天经地义,没有人会怀疑。关键在于,这样的爱的是否只是建立在满足子女在物质上的需要,却剥夺了子女在精神上的期待和表达的权利。芭芭拉在她成长过程中需要来自父母的理解被有意地忽略了,而这种理解正是强调个人权利、个性自由、追求梦想的新一代的渴求;婚后,尽管她丈夫曲意迁就她,但是她感觉不到她渴望的激情。
三 人性异化的添加剂
小说《小镇姑娘》中,除了芭芭拉以外,还有她的三位好友,她们和芭芭拉一样,充满憧憬地要从小镇走出,进入大城市谋求向往的生活。所不同的是,她们受到芭芭拉的鼓励真的走出去了,并且闯下了自己的天地,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芭芭拉,这位一开始就要带头冲破传统羁绊打造人生的、期待成为“人物”的领军人物却依然留在了小镇上,过上了家庭妇女的生活。表面上,她婚后的生活平静,富足,但精神上的压抑日积月累。她的女儿日渐长大,像她那样美丽和自信,这本该是她值得高兴的事,可是,当女儿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而欢欣雀跃时,她的内心却受到刺激,她甚至开始妒忌自己的女儿,妒忌女儿能够获得走出去的机会,不会像她那样因为意外怀孕而落于平庸的家庭琐事并最终生活在痛苦之中。而且,女儿就要离开她,留下她与丈夫度过枯燥而漫长的日子。 芭芭拉的丈夫觉得,她有钱,有房子,有出色的女儿,有着别的女人期待和向往的一切,她应该像她的母亲一样体谅丈夫,料理家务,做好本分。可惜的是,他只知道自己的妻子享有安稳的物质生活,他不了解她精神上的饥渴甚至怨恨,而且,他愿意了解吗?他不仅不想了解妻子内心的痛苦和苦闷的来由,他还数落她的不是,于是,夫妻之间的争吵使芭芭拉感觉不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温馨,这更加深了她内心的对家庭的裂痕。
有了空虚,有了裂痕,用什么来填补?芭芭拉除了借助酒精,接下来就是放纵情欲,在肉欲满足中寻找自我。她碰见了过去的熟人,结果,她在家庭中失去的激情在家庭外找到了重新激活的燃点,她极其需要只有他才能给予她的情欲的释放。但是,这个男人的出现勾起彼此对二十年前高中毕业那个夜晚发生的事件的回忆。当那个让她深陷情欲泥潭的男人表明,她必须向他付巨额封口费否则就要告发她时,她突然感觉到,家庭、名声、地位、朋友,这些她原来没有意识到的自己拥有的这一切即将毁于一旦,她要拼全力去捍卫时,可是为时已晚。
四 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多重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发展阶段在人们观念上的具体表现。社会运动有其固有的运行轨道,所倡导的主义、思想、观念都会给任何家庭或个人留下精神上的烙记。家庭中两代人由于分别受所处时代的影响,观察、思考和分析事物的角度、深度和广度也就不同,出现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必大惊小怪,可是,在矛盾与冲突面前,假如两代人没有清楚了解社会运动进程中彼此所处的位置,不能理解相互之间的关切和利益并且记得去维护,同时缺乏化解隔阂的动力和意愿的话,即使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为女性发展创造了条件,家庭中根深蒂固的父母子女辈分之分、男女之分、长幼之分的传统也会把它损毁殆尽。
不论社会运动如何高调地推崇女性权益、强调女性独立的个性和表示对女性价值的尊崇,不论家庭中如何以物质的方式满足女性需求,但在现实里,女性真实的期待往往被忽略,她们内心的愿望往往不受重视,而物极必反。以芭芭拉为例,她虽有社会运动给她的大梦想,但却不能冲破来自家庭传统的桎梏,只得安于现状,在她貌似强势和张扬的个性的表面下隐藏的是脆弱。可是,脆弱在长期沉淀积累下导致爆发的剧烈反叛会更加地令人惊骇,在这时候,异化的个性体现就会突破人性,成为非人性的魔鬼。芭芭拉的杀人就是最好的注脚。
“成熟的姑娘”没有体验到向往的生活,却挣扎在她自认的“激情年代”社会生活的漩涡里。个人价值实现上的失败,家庭关系上相处的不如意,精神和肉体刺激上的不理智,最终让芭芭拉付出沉痛的代价,成了悲剧式的人物。从小说《小镇姑娘》中揭示的芭芭拉的生活结局显示出,即使在美国,这个宣扬和标榜个人价值实现的国度里,个人价值的实现依然难以脱离家庭的轨迹,个人选择同样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个人命运与自身的道德伦理观紧密相连。从受到社会运动推进革新、个性解放的激发形成强烈的个人意识,到对家庭管束的反叛,到后来的意志消沉、贪恋享乐、放纵私欲,芭芭拉的人性在社会运动、传统家庭观念同个性发展的对峙中异化,悲剧的发生也就不足为怪。
结语
应该说,60年代的美国女性具有个性,带有逆反或叛逆心理是那个时代女性的鲜明特征,与当时社会运动倡导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以抗衡传统旧观念相一致。然而,由此可以引发的思考是:当社会运动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女性运动推崇女性独立意识并且对这种意识逐渐予以尊重、家庭成员中热爱女性成员并且为她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时,社会运动与家庭在培养女性价值观、增强女性道德观等方面,是否真正起到了引领作用,是否为女性的独立和解放阐释了实际的内涵。虽然小说《小镇姑娘》中的芭芭拉只是上个世纪女性运动背景下的个体形象,不具备推翻当时的社会运动推动了社会发展的共识,但她的结局在社会运动、家庭观念和个人价值互渗互动方面仍然具有反思性,这样的思考在当今生活中还有其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Helene Cixous,“The Laugh of Medusa,”in The Critical Tradition, ed.,David H.Richter,Bedford Press,1998.
[2] Julia Kristeva,“Women’s Time,”in Critical Theory Since 1965,eds.,Hazard Admas,et al.,UP of Florida,1989.
[3] Nancy F.Cott,The Grounding of Modern Feminism,New Haven,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
[4] Pamela Wallace,Small Town Girls,Kensington Publishing Corp.New York,1992
[5] Terry Eagleton,Literary Theory,Basil Blackwell,1983.
[6] 冯仕政:《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现状与范式》,《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7] 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
[8] M·伊丽莎白·阿伯特:《“为公众利益?——女权主义面临的新问题”》,《美国社会:心灵的习性的挑战》,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
作者简介:李山,男,1955—,四川内江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第二语言习得,工作单位: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