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激励观念陈旧、薪酬分配机制不灵活、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人才流动制度僵化等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激励理念,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式,健全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体系,构建合理的人才流动制度等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公共就业服务部门 人力资源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220-02
公共就业服务部门是政府完善就业服务的重要依托,在促进就业再就业、协调劳动关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公共就业服务方面的作用,必须调动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中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完善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从目前来看,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作用发挥得并不充分、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存在激励偏少、激励泛化甚至激励无效等现状,导致员工的创造活力得不到有效的激发和张扬,甚至造成人员频繁流失,影响了公共就业服务职能的发挥。因此,研究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扬弃其非科学性、非合理性的因素和规则,探讨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激励机制的内容
激励是指激发和鼓励组织成员的工作动机,使其潜在的工作动机尽可能充分发挥和维持,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人的一切行动其实都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加强的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地运用动机激发员工潜藏的最大积极性和最高爆发力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最高层次目标。一般来说,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物质激励。通过奖酬、绩效价值等物质手段为资源调动员工积极性,实行将员工收入与其工作质量、业务总量、综合能力等挂钩起来的工资制度,将个人利益与部门集体利益相结合。物质奖励是激励机制中最为实际的一种手段。
2.精神激励。在保障员工的基本需求后,着眼于满足员工更高层次需求。通过传播部门文化、宣传部门精神、灌输部门宗旨、举办文化活动及授予荣誉称号等方式激发员工的职业责任感、竞争意识及集体归属感,以此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3.竞争激励。想方设法让员工处于相对竞争的工作环境中,打破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等陈旧观念,以结果、目标为导向,使员工工作具有某种集体强化的自觉性,促进服务能力的提高。
4.榜样激励。在部门中选择成绩突出、品德高尚、作风正派的员工广泛宣传,作为集体学习的模范,同时对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的领导层制定严格的行为规范,使领导做到率先垂范,激励员工更好地为部门工作。
5.民主激励。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的员工作为一名公共事务的管理者,通过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充分行使建议权和批评权,增强对部门目标的认同感,树立主人翁意识。
二、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激励理念陈旧。长期以来,公共就业服务部门都是沿用传统的人事干部制度,其管理观念、管理模式上仍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尽管其职能是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自身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受传统人事观念的影响,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围绕事运转,过分强调组织权威和个人服从,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重事轻人,没有科学经营人才,没有重视激励的作用。同时,许多人事管理人员匮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忽视了激励的重要作用。
2.薪酬分配机制不灵活,工资缺乏弹性。同我国其他公共管理部门一样,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的薪酬分配受制于既定的法律法规政策,同一部门要遵循相同的规范,因此分配机制较为固化。人员的薪酬结构主要是按职位和级别分类决定,部门管理者没有根据下属现实表现实施一定薪资激励的权力,薪酬设计缺乏必要弹性,激励机制可以说是名存实亡。此外,职位工资、职级工资及工龄工资的级差没能充分拉开,这也削弱了员工对未来客观报酬收益的预期,不利于激发其积极上进、努力创新的信心和热情。
3.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结果导向性不强。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的特殊性,以提供服务性产品为主,且相当一部分产品是无形的,因此难以定量考核。概括来说,工作人员考核业绩通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考核指标过于笼统、抽象,“德、能、勤、绩、廉”量化标准无法建立;考核程序不规范、考核流于形式,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考核过程不民主,缺少广大群众的参与;考核目的不明确,没有将考核结果与个人的薪酬、福利等利益关系挂钩,使得考核结果缺乏实际利用的意义。
4.组织机制欠灵活,人才流动制度僵化。人力资源应当是一种有流动性的资源,单位通过人才流动机制来保证自己的活力,同时也给员工以失业的压力,激发员工积极努力为部门工作。而公共就业服务部门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制度和观念的影响对人力资源的流动持保守态度。缺乏合理的横向流动机制,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与其他公共管理部门之间人才交流很难实现;缺乏科学晋升机制,晋升条件、方法、程序等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缺乏合理的进出机制,受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制度和观念影响,多数仍实行终身雇佣制,使得员工缺乏危机意识和职业责任感,严重阻碍高效激励机制的建立。
此外,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激励手段单一的问题,偏重强调“精神奖励”,忽略员工“经济人”特征,对物质奖励没有明确标准;忽视员工自身关于职业规划、人生目标、工作内容等方面需求,也影响了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发挥。同时,激励是动力,约束是压力,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最好激励效果,许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实施激励措施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激励的边际效应,缺乏制约机制,也影响了激励机制效用的发挥。 三、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完善
健全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我们必须多措并举,针对问题对症下药。
1.树立正确的激励理念。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应该把人力资源的管理放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新型人力资源管理应更注重“人”的价值,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激励理念,注重对员工的激励,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使命感。在工作和管理中应该提倡效率和服务理念,改变过去“官本位”的思想,把服务的对象转向公众而不是上级。另外,应摒弃过去简单化的物质和荣誉激励观念,重视个人的需求,把工作本身和个人成长、职业规划等相关联,调动个人积极性。
2.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式。在健全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过程中,应该综合考量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竞争激励、榜样激励、民主激励等方式,制定相应详细指标,实现多种激励方式的灵活运用,达到激励效力的最大化。尤其应该引导员工参与民主管理,改变过去完全被动执行命令、僵化接受任务的状况,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
3.健全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是完善激励机制的重要环节。绩效考核应该以“组织绩效”为核心,在组织绩效优劣的基础上进行个人绩效评估。同时,绩效评估不应该再作为个人优劣的评判工具,而应该成为提高部门员工整体能力的过程。通过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使得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和其他公共管理部门之间及部门内部人员之间的竞争机制发挥作用,使得员工在竞争环境的压力下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发展,提高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
4.构建合理的人才流动制度。“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构建合理的人才流动制度,才能有效清除长期以来我国人事制度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解决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员工长期积存的求稳怕变的心理。改变僵化的人才流动机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引入任职竞争淘汰制度,打破雇佣终身制,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上岗机制,使工作人员树立“职位危机”意识,有利于将危机感转化为激励其努力工作的内在动力。其次,在人才选拔上,进一步拓宽竞争范围,做到从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优秀人才,并加强监督,把贿选降低到最小程度,加大对干部选拔过程中的非权力制约。最后,建立科学的晋升制度,推行竞争上岗和职位任期制,坚决遏制各种权力寻租现象。
激励机制在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它直接影响着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只有综合运用各项激励制度,满足人的多层次需求,才能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潜力,达到公共就业服务部门运行的最佳状态,才能切实为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为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群体等提供细致的就业援助,真正服务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 卢蓓蓓.浅谈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6.15
(作者简介:安琪,濮阳市劳动就业处办公室副主任,中级经济师 河南濮阳 457000)
(责编:若佳)
关键词:公共就业服务部门 人力资源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220-02
公共就业服务部门是政府完善就业服务的重要依托,在促进就业再就业、协调劳动关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公共就业服务方面的作用,必须调动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中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完善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从目前来看,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作用发挥得并不充分、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存在激励偏少、激励泛化甚至激励无效等现状,导致员工的创造活力得不到有效的激发和张扬,甚至造成人员频繁流失,影响了公共就业服务职能的发挥。因此,研究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扬弃其非科学性、非合理性的因素和规则,探讨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激励机制的内容
激励是指激发和鼓励组织成员的工作动机,使其潜在的工作动机尽可能充分发挥和维持,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人的一切行动其实都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加强的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地运用动机激发员工潜藏的最大积极性和最高爆发力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最高层次目标。一般来说,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物质激励。通过奖酬、绩效价值等物质手段为资源调动员工积极性,实行将员工收入与其工作质量、业务总量、综合能力等挂钩起来的工资制度,将个人利益与部门集体利益相结合。物质奖励是激励机制中最为实际的一种手段。
2.精神激励。在保障员工的基本需求后,着眼于满足员工更高层次需求。通过传播部门文化、宣传部门精神、灌输部门宗旨、举办文化活动及授予荣誉称号等方式激发员工的职业责任感、竞争意识及集体归属感,以此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3.竞争激励。想方设法让员工处于相对竞争的工作环境中,打破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等陈旧观念,以结果、目标为导向,使员工工作具有某种集体强化的自觉性,促进服务能力的提高。
4.榜样激励。在部门中选择成绩突出、品德高尚、作风正派的员工广泛宣传,作为集体学习的模范,同时对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的领导层制定严格的行为规范,使领导做到率先垂范,激励员工更好地为部门工作。
5.民主激励。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的员工作为一名公共事务的管理者,通过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充分行使建议权和批评权,增强对部门目标的认同感,树立主人翁意识。
二、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激励理念陈旧。长期以来,公共就业服务部门都是沿用传统的人事干部制度,其管理观念、管理模式上仍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尽管其职能是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自身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受传统人事观念的影响,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围绕事运转,过分强调组织权威和个人服从,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重事轻人,没有科学经营人才,没有重视激励的作用。同时,许多人事管理人员匮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忽视了激励的重要作用。
2.薪酬分配机制不灵活,工资缺乏弹性。同我国其他公共管理部门一样,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的薪酬分配受制于既定的法律法规政策,同一部门要遵循相同的规范,因此分配机制较为固化。人员的薪酬结构主要是按职位和级别分类决定,部门管理者没有根据下属现实表现实施一定薪资激励的权力,薪酬设计缺乏必要弹性,激励机制可以说是名存实亡。此外,职位工资、职级工资及工龄工资的级差没能充分拉开,这也削弱了员工对未来客观报酬收益的预期,不利于激发其积极上进、努力创新的信心和热情。
3.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结果导向性不强。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的特殊性,以提供服务性产品为主,且相当一部分产品是无形的,因此难以定量考核。概括来说,工作人员考核业绩通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考核指标过于笼统、抽象,“德、能、勤、绩、廉”量化标准无法建立;考核程序不规范、考核流于形式,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考核过程不民主,缺少广大群众的参与;考核目的不明确,没有将考核结果与个人的薪酬、福利等利益关系挂钩,使得考核结果缺乏实际利用的意义。
4.组织机制欠灵活,人才流动制度僵化。人力资源应当是一种有流动性的资源,单位通过人才流动机制来保证自己的活力,同时也给员工以失业的压力,激发员工积极努力为部门工作。而公共就业服务部门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制度和观念的影响对人力资源的流动持保守态度。缺乏合理的横向流动机制,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与其他公共管理部门之间人才交流很难实现;缺乏科学晋升机制,晋升条件、方法、程序等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缺乏合理的进出机制,受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制度和观念影响,多数仍实行终身雇佣制,使得员工缺乏危机意识和职业责任感,严重阻碍高效激励机制的建立。
此外,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激励手段单一的问题,偏重强调“精神奖励”,忽略员工“经济人”特征,对物质奖励没有明确标准;忽视员工自身关于职业规划、人生目标、工作内容等方面需求,也影响了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发挥。同时,激励是动力,约束是压力,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最好激励效果,许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实施激励措施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激励的边际效应,缺乏制约机制,也影响了激励机制效用的发挥。 三、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完善
健全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我们必须多措并举,针对问题对症下药。
1.树立正确的激励理念。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应该把人力资源的管理放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新型人力资源管理应更注重“人”的价值,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激励理念,注重对员工的激励,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使命感。在工作和管理中应该提倡效率和服务理念,改变过去“官本位”的思想,把服务的对象转向公众而不是上级。另外,应摒弃过去简单化的物质和荣誉激励观念,重视个人的需求,把工作本身和个人成长、职业规划等相关联,调动个人积极性。
2.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式。在健全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过程中,应该综合考量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竞争激励、榜样激励、民主激励等方式,制定相应详细指标,实现多种激励方式的灵活运用,达到激励效力的最大化。尤其应该引导员工参与民主管理,改变过去完全被动执行命令、僵化接受任务的状况,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
3.健全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是完善激励机制的重要环节。绩效考核应该以“组织绩效”为核心,在组织绩效优劣的基础上进行个人绩效评估。同时,绩效评估不应该再作为个人优劣的评判工具,而应该成为提高部门员工整体能力的过程。通过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使得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和其他公共管理部门之间及部门内部人员之间的竞争机制发挥作用,使得员工在竞争环境的压力下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发展,提高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
4.构建合理的人才流动制度。“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构建合理的人才流动制度,才能有效清除长期以来我国人事制度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解决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员工长期积存的求稳怕变的心理。改变僵化的人才流动机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引入任职竞争淘汰制度,打破雇佣终身制,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上岗机制,使工作人员树立“职位危机”意识,有利于将危机感转化为激励其努力工作的内在动力。其次,在人才选拔上,进一步拓宽竞争范围,做到从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优秀人才,并加强监督,把贿选降低到最小程度,加大对干部选拔过程中的非权力制约。最后,建立科学的晋升制度,推行竞争上岗和职位任期制,坚决遏制各种权力寻租现象。
激励机制在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它直接影响着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只有综合运用各项激励制度,满足人的多层次需求,才能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潜力,达到公共就业服务部门运行的最佳状态,才能切实为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为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群体等提供细致的就业援助,真正服务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 卢蓓蓓.浅谈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6.15
(作者简介:安琪,濮阳市劳动就业处办公室副主任,中级经济师 河南濮阳 457000)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