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咯血为主要症状的106例患儿病因及诊治分析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h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咯血的病因构成及临床特点。

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的106例咯血患儿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对其发病年龄、病因、治疗、转归等进行分析。

结果

患儿共106例,男50例,女56例,年龄2月龄~18岁,中位年龄9.1岁。病因为肺炎35例(31.1%),其中细菌性肺炎27例,支原体肺炎4例,衣原体肺炎3例,流感病毒肺炎1例。其次支气管炎15例(14.2%),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各11例(10.4%),其他病因包括弥漫性肺泡出血8例(7.5%),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6例(5.7%),心血管发育异常6例(5.7%),肺挫伤4例(3.8%),支气管异物和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各2例(1.9%),肺脓肿和肺吸虫病各1例(0.9%),原因不明4例(3.8%)。少量咯血86例(81.1%),中量咯血9例(8.5%),大量咯血11例(10.4%)。少量咯血中肺炎占33.7%,大量咯血中支气管扩张占45.5%。85例(80.2%)应用抗菌药物,45例(42.5%)应用止血药物,其中5例(11.1%)应用垂体后叶素。9例(8.5%)行肺叶切除手术,1例行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96例(90.6%)治愈,4例(3.8%)未愈放弃治疗,6例(5.7%)出现反复咯血。

结论

儿童咯血好发于6岁以上儿童,以呼吸系统感染为最常见病因,多为少量咯血,总体预后良好。

其他文献
外科手术是肝细胞癌的根治性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肝部分切除术及肝移植。肝细胞癌外科治疗方式的进展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即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为晚期肝细胞癌且残余肝体积较小的患者带来希望;腹腔镜肝切除术和机器人肝切除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肝切除术遵从解剖性还是非解剖性应视患者情况而定;术前肝脏储备功能的精确评估确保了极量肝切除术的成功;对肝移植美国器官共享网络规则的进一步探讨促进了Uni
期刊
期刊
期刊
脑功能区手术要求在保护神经功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切除病灶,因此,准确定位功能区尤为重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具有使用广、易掌握、非侵袭等优势,但语言fMRI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语言fMRI需根据个体情况选用相应的激活任务,包括动词产生、图片命名、词语辨识、词语产生等。fMRI定位语言区的有效性依然欠佳,可通过选用多种任务提高其灵敏度。应用静息态fMRI定位语言区和深化fMRI对汉语语言区
目的评价腘动脉瘤PAA(PAA)腔内修复的效果和其治疗经验。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接受腔内修复的9例PA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8例,女性1例;年龄55~84岁,平均(66±15)岁。无症状PAA患者3例,有症状者6例。患者术前均完成CT血管造影检查。9例患者包含10个PAA,动脉瘤平均直径为3.9 cm(2.1~8.2 cm)。结果9例
目的探讨胸腔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诊治新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后55例发生胸腔内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6例,女性19例,年龄49~81岁,平均年龄(67±6)岁。原发病为食管中段癌42例,食管下段癌11例及贲门癌2例。2007年1月至2011年11月31例患者接受传统诊治方法(传统组),在怀疑吻合口瘘后
目的探讨≥60岁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49例年龄≥60岁的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与同期随机抽取的249例30~50岁的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两组研究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249例≥60岁患者均接受内分泌功能检查,术前诊断为无功能性腺瘤144例,醛固酮腺瘤9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