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前教育中的幼儿处于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较不独立,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较低,而且通常较不自主。在此期间,幼儿教师必须通过全面分析个人差异、家庭教育和发展原则、建立科学和规范发展制度以及利用适当的教育手段促进健康的幼儿期发展
【关键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生活自主,即一个人完成工作的能力,即使是生活中的服务工作,也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从孩子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孩子越年轻,就越容易受到任何事情的影响3岁至6岁是儿童为自立和良好生活方式做好初步准备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的自主发展更容易取得成功。
一、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下,幼儿的能力需要满足多方面的要求。在传统的幼儿教学当中,很多家长都不会把幼儿和襁褓中的婴儿区别开来,会给其过多的关爱从而形成溺爱,不利于幼儿的长期发展。在幼儿教育当中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就需要让幼儿保持独立自主的状态,让其可以照顾自己,从而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因此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帮助幼儿学会生存,掌握基本技能。不同的幼儿在认知能力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在当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幼儿会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个体。幼儿正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培养其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让其收获生活中的知识,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另外,幼儿在个性发展方面需要较大的关怀,部分幼儿在群体生活当中会产生应激性反应,从而体现出倾向性个性,可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使其可以形成自信、坚强的品质。
二、幼儿教育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营造适宜的家庭环境,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发展幼儿自治是一个全面和综合的进程,其中家庭環境在发展幼儿自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儿园教师应在幼儿园良好教育的基础上,帮助父母认识到正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能够合作,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必须引导父母改变态度,提高他们对自主性对儿童学习能力、认知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的认识,以避免父母在家庭中被忽视或缺乏纪律。父母应创造适当的家庭环境,使儿童能够获得生活技能。父母可以为孩子准备生活必需品,让他们接受使用这些物品的培训,培养他们整理个人物品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教师必须与家长合作,制定有针对性和有计划的教育方案,使幼儿能够通过反复练习获得生活技能。
(二)渗透在一日生活之中的方法
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进餐、穿脱衣、盥洗、如厕等,这些都是生活的基本内容。针对这些基本内容,笔者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在幼儿吃点心的时候,请幼儿自己撕饼干的包装纸;当幼儿有鼻涕时,让他们自己拿面巾纸擦干净;睡觉时,让他们自己穿脱衣服……所有环节和活动都是在“家”的情境中展开,以不同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参与、动手操作,从多方面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同时,家庭又是一个真实的生活环境,教师要鼓励家长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孩子在日积月累的练习中得到提高。现在的家庭大部分都是以孩子为核心,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一些幼儿的爷爷奶奶有错误的观念,认为孩子还小或者觉得自己包办更加简单方便,所以喂孩子吃饭、帮孩子穿脱衣物。家庭对幼儿的过度保护,让幼儿成了温室里的花朵,成人在无形中剥夺了幼儿一些锻炼劳动技能的机会,导致幼儿失去了发展的机会,造成幼儿自理能力差、懒惰等问题,这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极其不利。有的幼儿园教师也助长了这种风气,主要是教师怕麻烦。幼儿年龄小,对周围事物感到新鲜有趣,他们喜欢自己独立完成一些事情,而且在完成后,他们会因自己完成任务而感到骄傲,进而养成独立性并树立信心,还会增强责任感和意志力。可见,自我服务可以有效地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作为父母与老师,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鼓励并指导幼儿进行自我服务的尝试。
(三)引导幼儿观察模拟
在幼儿教育当中加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要求教师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让其通过观察模拟提高自理能力。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教师需要明确幼儿的基础特点,利用其善于模仿的特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模拟的过程中需要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让幼儿可以逐渐提高自理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当中引导幼儿拉拉链或者系鞋带,还可以让其学会系纽扣。观察模拟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在幼儿园生活当中,教师经常需要负责引导幼儿进餐,因此可以让幼儿在吃完饭之后自己收拾餐具,交给其一些任务,促进幼儿的快乐成长。
结束语
总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促进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发展,为其形成独立自主能力与不依赖人格奠定基础。因此,教师与家长要共同努力、相互配合,给予幼儿更多的机会探索,让幼儿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树立自信,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朱云.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2]曾令菊.幼儿教育如何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6-17.
[3]孙晓波,路巧梅,杨娥娥.浅谈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8(08):147-148.
【关键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生活自主,即一个人完成工作的能力,即使是生活中的服务工作,也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从孩子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孩子越年轻,就越容易受到任何事情的影响3岁至6岁是儿童为自立和良好生活方式做好初步准备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的自主发展更容易取得成功。
一、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下,幼儿的能力需要满足多方面的要求。在传统的幼儿教学当中,很多家长都不会把幼儿和襁褓中的婴儿区别开来,会给其过多的关爱从而形成溺爱,不利于幼儿的长期发展。在幼儿教育当中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就需要让幼儿保持独立自主的状态,让其可以照顾自己,从而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因此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帮助幼儿学会生存,掌握基本技能。不同的幼儿在认知能力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在当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幼儿会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个体。幼儿正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培养其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让其收获生活中的知识,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另外,幼儿在个性发展方面需要较大的关怀,部分幼儿在群体生活当中会产生应激性反应,从而体现出倾向性个性,可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使其可以形成自信、坚强的品质。
二、幼儿教育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营造适宜的家庭环境,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发展幼儿自治是一个全面和综合的进程,其中家庭環境在发展幼儿自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儿园教师应在幼儿园良好教育的基础上,帮助父母认识到正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能够合作,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必须引导父母改变态度,提高他们对自主性对儿童学习能力、认知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的认识,以避免父母在家庭中被忽视或缺乏纪律。父母应创造适当的家庭环境,使儿童能够获得生活技能。父母可以为孩子准备生活必需品,让他们接受使用这些物品的培训,培养他们整理个人物品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教师必须与家长合作,制定有针对性和有计划的教育方案,使幼儿能够通过反复练习获得生活技能。
(二)渗透在一日生活之中的方法
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进餐、穿脱衣、盥洗、如厕等,这些都是生活的基本内容。针对这些基本内容,笔者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在幼儿吃点心的时候,请幼儿自己撕饼干的包装纸;当幼儿有鼻涕时,让他们自己拿面巾纸擦干净;睡觉时,让他们自己穿脱衣服……所有环节和活动都是在“家”的情境中展开,以不同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参与、动手操作,从多方面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同时,家庭又是一个真实的生活环境,教师要鼓励家长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孩子在日积月累的练习中得到提高。现在的家庭大部分都是以孩子为核心,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一些幼儿的爷爷奶奶有错误的观念,认为孩子还小或者觉得自己包办更加简单方便,所以喂孩子吃饭、帮孩子穿脱衣物。家庭对幼儿的过度保护,让幼儿成了温室里的花朵,成人在无形中剥夺了幼儿一些锻炼劳动技能的机会,导致幼儿失去了发展的机会,造成幼儿自理能力差、懒惰等问题,这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极其不利。有的幼儿园教师也助长了这种风气,主要是教师怕麻烦。幼儿年龄小,对周围事物感到新鲜有趣,他们喜欢自己独立完成一些事情,而且在完成后,他们会因自己完成任务而感到骄傲,进而养成独立性并树立信心,还会增强责任感和意志力。可见,自我服务可以有效地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作为父母与老师,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鼓励并指导幼儿进行自我服务的尝试。
(三)引导幼儿观察模拟
在幼儿教育当中加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要求教师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让其通过观察模拟提高自理能力。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教师需要明确幼儿的基础特点,利用其善于模仿的特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模拟的过程中需要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让幼儿可以逐渐提高自理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当中引导幼儿拉拉链或者系鞋带,还可以让其学会系纽扣。观察模拟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在幼儿园生活当中,教师经常需要负责引导幼儿进餐,因此可以让幼儿在吃完饭之后自己收拾餐具,交给其一些任务,促进幼儿的快乐成长。
结束语
总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促进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发展,为其形成独立自主能力与不依赖人格奠定基础。因此,教师与家长要共同努力、相互配合,给予幼儿更多的机会探索,让幼儿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树立自信,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朱云.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2]曾令菊.幼儿教育如何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6-17.
[3]孙晓波,路巧梅,杨娥娥.浅谈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8(08):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