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首部以立法形式规范垃圾处理行为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已经三个月,以贯彻该《条例》为契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已成为北京市市容领域的重点工作。北京市政市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孟令华日前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说,《条例》的出台是北京市在生活垃圾管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标志着北京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从此进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生活垃圾处理是直接影响百姓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全市再生资源回收量持续上升,生活垃圾产生量连续三年保持下降,垃圾处理结构得到优化,焚烧、生化、卫生填埋处理比例由2010年的10∶10∶80,调整为现在的15∶15∶70。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还应当践行“北京精神”,展现首都的城市形象和良好精神风貌成为新时期的城市管理思路。
以《条例》为契机推进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工作
记者:《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从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北京城市管理工作有何意义?
孟令华副书记(以下简称孟书记):《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已近三个月,这是关系我市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各类责任主体的责任和义务,按照全程管理、系统衔接、科学分类、适应处理的原则,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解决了生活垃圾管理中责任不清、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解决了设施建设落地难和建成后投入使用难的问题;同时,明确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
从200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到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再到《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每一步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北京市市政市容委更应以《条例》为契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工作。
记者:《条例》在垃圾减量、分类方面有什么具体规定?
孟书记:《条例》确定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制度,规定生活垃圾的产生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丢弃、抛撒生活垃圾,必须承担减量分类的责任。这也是在法律上首次明确垃圾分类是全体市民的责任。
《条例》在垃圾减量方面提出三项要求:一是要求控制生活垃圾产生。比如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和过度包装,促进源头减量;二是要求畅通废品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目前全市已有近4300个回收站点,覆盖了16个区县,回收站点的社区覆盖率超过了70%,今年拟再建300个;三是要求坚持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如餐厨垃圾处理就采取这个原则,目前全市餐厨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750吨,今年集中处理能力将达到2200吨/日。有条件的可自行处理,但必须采用符合规定的无害化处理措施。集中处理的,采用焚烧、生化、卫生填埋等综合处理方式。
在垃圾分类方面,《条例》首先明确了分类标准,按照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它垃圾进行分类,同时也对建筑垃圾、园林垃圾、果蔬垃圾进行分类管理。其次,要求设立分类管理人,保障源头分类的组织落实。分类管理人由物业企业、村委会、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等担当。第三,要求实行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监管,防止乱丢、乱倒。第四,要求实行垃圾排放登记制度,掌握源头数量。第五,要求强化社会公众的参与和自我管理。要求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所属街道和乡镇组织居(村)委会设立分类指导员,宣传、指导公众正确分类。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垃圾减量、分类工作都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让“周四垃圾减量日”深入民心
记者:以“周四垃圾减量日”为主题的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活动开展已有两年,是北京市近十年来以政府为主导的,最深入民心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这项活动对于推动全市垃圾处理有什么作用?
孟书记:从2010年开始,我市开展了“周四垃圾减量日”活动,以此活动为载体,重点是宣传倡导垃圾分类宣传工作,2010年开展宣传活动40余场,2011年我们和各区县共开展了100多场。宣传活动往往都结合文艺演出,不仅推动了垃圾分类工作,也为人民群众带来了精神文化享受。这些活动营造出了良好舆论氛围,参与这项活动的群众人数不断增加。与区县合办的主题活动,既提高了区县领导的认识,又对乡镇、街道和社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总结2011年的宣传工作,我认为还是有几个亮点:一是以绿色办公、绿色餐饮、绿色社区为主题的“周四垃圾减量日”宣传活动有新意;二是成功举办了北京市垃圾分类系统建设与资源化处理技术经验成果交流会,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得到“展示内容全、科技含量高、互动效果好、社会反映强”的高度评价;三是建设了北京市垃圾分类专题网站,公开垃圾分类政策法规、规范标准、任务目标等政务信息,公布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小区日常监督检查、考评结果,搭建了政府与市民沟通交流平台;四是利用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等主要媒体开展了“垃圾分类区县行”活动,集中报道各区县的好经验、好做法,并通过组织市民参与“垃圾文明一日游”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
从全市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来看,我市的垃圾产生量三年持续保持负增长,垃圾减量工作可以说是初见成效。目前,全市居住小区垃圾分类系统建设达标率达到了45%,涉及1800个居住小区,覆盖18个区县及地区的101.85万户家庭、300多万人,基本实现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各环节的相互衔接,进一步推进了居住小区的垃圾分类系统建设和全过程管理。全市向居民家庭发放户用垃圾分类桶100余万套,建设了3.2万余个社区垃圾分类投放站,配置各类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车辆600余辆,建设改造完成密闭式垃圾分类清洁站700多座,招募培训垃圾分类“绿袖标”指导员11000余人,宣传和普及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现场指导和引导居民投放垃圾。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和正确投放率逐步提高,为下一步开展垃圾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打好了基础。 记者: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2012年工作安排是什么?
孟书记: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在垃圾分类中存在着几个问题:一是管理和作业责任人制度未完全落实到位。目前,区、街乡镇、物业、社区居委会的层级管理责任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落实,管理脱节、管理缺位的现象仍然存在,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作业责任和运行标准落实不到位,个别小区有时出现混装、混运、混合处理的问题;二是垃圾分类硬件系统建设未完全到位。检查中发现,部分小区的公示牌、分类收集容器和车辆等硬件设施配备不到位、配备标准低,分类收集和运输专业化水平不高;三是居民参与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的程度还不高。垃圾分类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坚持不懈,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提高全社会对垃圾处理的正确认识。
按照“十二五”规划,2012年全市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率要控制在3%,远郊区县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无害化处理率城区要达到100%,郊区达到90%;资源化率达到45%,全市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50%以上。我们还将继续以“周四垃圾减量日”和“再生资源回收日”活动为载体,持续深入开展主题宣传实践活动。2012年重点要开展5项活动,并以活动的创新性、知识性和参与性为特色。
一是开展“周四垃圾减量日”最佳活动评选。通过这一评选,将主题宣传实践活动下沉到基层,充分调动基层单位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各区县和有关单位围绕主题,结合实际,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不断挖掘开展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实践活动的新举措、新模式、新亮点,扎实推进“周四垃圾减量日”活动深入开展。各区县、各系统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宣传实践活动计划。要求每个区县、有关部门向市垃圾减分办申报的活动不少于4次,申报的活动要具有一定规模,紧紧围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在内容、形式上有所创新,能够极大地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其中,并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上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开展“垃圾分类指导员最佳工作法”评比活动。在全市已建立和新增共2400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在1200个试点村庄的垃圾分类指导员中开展最佳工作法评比活动,适时宣传推广。最佳工作法包括最佳宣传方法、最佳指导语言、最佳分类示范指导方法、最能体现人性化服务的工作方法等4方面内容,以上4个方面均应是在垃圾分类日常指导工作中得到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居民认可。各区县、各单位要通过开展“垃圾分类指导员最佳工作法”评比活动,总结提炼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使之成为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工作标准和规范,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指导员的业务能力和指导水平,进一步推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深入开展。
三是举办绿色低碳环保生活作品设计大赛。结合“再生资源回收日”活动,举办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设计大赛,充分引导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全力支持,通过宣传垃圾分类处理、综合利用,树立低碳绿色环保理念,倡导节俭理性生活方式,使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成为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生活习惯和自觉行动。要整合社会专业设计团队资源,把设计大赛办成既贴近群众,又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的品牌活动。
四是广泛开展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围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活动,以《绿娃在行动——图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和《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为主要内容,自下而上,在机关、学校、企业、社区、街道(乡镇)以及宾馆、饭店等单位,进一步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以竞赛为延伸,开设不同主题宣传专场,增设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常态专题节目,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优势,充分利用标语、横幅、宣传栏、展板、电子显示屏等社会资源,动员广大市民群众参与其中。通过全面发动,层层竞赛,在社区、家庭中普及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五是继续组织开展“垃圾文明一日游”活动。从今年4月到年底,分期分批组织社会各界实地参观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及再生资源分拣全过程,重点是全市16个区县以及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燕山地区2012年新增600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和垃圾分类志愿者,同时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加。通过观看专题宣传片、发放宣传读本、宣传折页,介绍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广大市民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积极参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的热情。
站在新的高度开展垃圾分类事业
记者:您亲自组织了“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活动,是当之无愧的总指挥。您是怎样看待这个事业的?
孟书记:你提出的问题是我常思考的,也是需要我们不断做出回答的问题。生活垃圾处理是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既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首都可持续发展。有专家说“垃圾分类处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非常赞同。北京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但与一些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和人民群众对环境需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我认为北京垃圾减量、垃圾分类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努力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首善、一流的标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工作,必须要坚持建首善、创一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管理,提高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大力践行“北京精神”,把“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精神融入到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中来,充分体现首都市民和市政市容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展现首都的城市形象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坚持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创新就是要敢于突破难点,要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文化资源集中的优势,善于运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机制、创新的手段,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和资源化处理水平。进一步深化垃圾运行管理机制改革,完善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基础工作,要不断研究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和促进各区县、单位、个人垃圾减量和分类资源化处理的新措施、新办法,增强全社会对生活垃圾减量意识和资源意识,促进垃圾减量和处理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
坚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人民群众是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的主体,是持续推动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工作的主导力量。我们要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增强全社会的垃圾减量和资源利用的意识。要通过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促进首都的包容性发展,真正让发展成果直接惠及人民群众,让群众成为垃圾分类处理的主体,引导群众理解、支持、参与垃圾减量和资源利用工作。要进一步推动垃圾管理工作的信息公开,拓宽与社会公众沟通渠道,健全互动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要把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融入贯穿到首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各环节,进一步细化活动内容,从身边小事、投放环节、垃圾不落地等细节做起,提高垃圾分类的正确投放率和知晓率。要把加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结合起来,特别是基层社区组织,要探索工作方式、方法,组织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维护,让全体市民共享环境建设成果。
(本文图片由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宣传处提供)
(责任编辑:黄荔)
以《条例》为契机推进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工作
记者:《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从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北京城市管理工作有何意义?
孟令华副书记(以下简称孟书记):《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已近三个月,这是关系我市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各类责任主体的责任和义务,按照全程管理、系统衔接、科学分类、适应处理的原则,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解决了生活垃圾管理中责任不清、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解决了设施建设落地难和建成后投入使用难的问题;同时,明确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
从200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到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再到《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每一步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北京市市政市容委更应以《条例》为契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工作。
记者:《条例》在垃圾减量、分类方面有什么具体规定?
孟书记:《条例》确定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制度,规定生活垃圾的产生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丢弃、抛撒生活垃圾,必须承担减量分类的责任。这也是在法律上首次明确垃圾分类是全体市民的责任。
《条例》在垃圾减量方面提出三项要求:一是要求控制生活垃圾产生。比如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和过度包装,促进源头减量;二是要求畅通废品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目前全市已有近4300个回收站点,覆盖了16个区县,回收站点的社区覆盖率超过了70%,今年拟再建300个;三是要求坚持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如餐厨垃圾处理就采取这个原则,目前全市餐厨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750吨,今年集中处理能力将达到2200吨/日。有条件的可自行处理,但必须采用符合规定的无害化处理措施。集中处理的,采用焚烧、生化、卫生填埋等综合处理方式。
在垃圾分类方面,《条例》首先明确了分类标准,按照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它垃圾进行分类,同时也对建筑垃圾、园林垃圾、果蔬垃圾进行分类管理。其次,要求设立分类管理人,保障源头分类的组织落实。分类管理人由物业企业、村委会、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等担当。第三,要求实行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监管,防止乱丢、乱倒。第四,要求实行垃圾排放登记制度,掌握源头数量。第五,要求强化社会公众的参与和自我管理。要求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所属街道和乡镇组织居(村)委会设立分类指导员,宣传、指导公众正确分类。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垃圾减量、分类工作都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让“周四垃圾减量日”深入民心
记者:以“周四垃圾减量日”为主题的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活动开展已有两年,是北京市近十年来以政府为主导的,最深入民心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这项活动对于推动全市垃圾处理有什么作用?
孟书记:从2010年开始,我市开展了“周四垃圾减量日”活动,以此活动为载体,重点是宣传倡导垃圾分类宣传工作,2010年开展宣传活动40余场,2011年我们和各区县共开展了100多场。宣传活动往往都结合文艺演出,不仅推动了垃圾分类工作,也为人民群众带来了精神文化享受。这些活动营造出了良好舆论氛围,参与这项活动的群众人数不断增加。与区县合办的主题活动,既提高了区县领导的认识,又对乡镇、街道和社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总结2011年的宣传工作,我认为还是有几个亮点:一是以绿色办公、绿色餐饮、绿色社区为主题的“周四垃圾减量日”宣传活动有新意;二是成功举办了北京市垃圾分类系统建设与资源化处理技术经验成果交流会,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得到“展示内容全、科技含量高、互动效果好、社会反映强”的高度评价;三是建设了北京市垃圾分类专题网站,公开垃圾分类政策法规、规范标准、任务目标等政务信息,公布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小区日常监督检查、考评结果,搭建了政府与市民沟通交流平台;四是利用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等主要媒体开展了“垃圾分类区县行”活动,集中报道各区县的好经验、好做法,并通过组织市民参与“垃圾文明一日游”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
从全市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来看,我市的垃圾产生量三年持续保持负增长,垃圾减量工作可以说是初见成效。目前,全市居住小区垃圾分类系统建设达标率达到了45%,涉及1800个居住小区,覆盖18个区县及地区的101.85万户家庭、300多万人,基本实现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各环节的相互衔接,进一步推进了居住小区的垃圾分类系统建设和全过程管理。全市向居民家庭发放户用垃圾分类桶100余万套,建设了3.2万余个社区垃圾分类投放站,配置各类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车辆600余辆,建设改造完成密闭式垃圾分类清洁站700多座,招募培训垃圾分类“绿袖标”指导员11000余人,宣传和普及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现场指导和引导居民投放垃圾。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和正确投放率逐步提高,为下一步开展垃圾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打好了基础。 记者: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2012年工作安排是什么?
孟书记: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在垃圾分类中存在着几个问题:一是管理和作业责任人制度未完全落实到位。目前,区、街乡镇、物业、社区居委会的层级管理责任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落实,管理脱节、管理缺位的现象仍然存在,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作业责任和运行标准落实不到位,个别小区有时出现混装、混运、混合处理的问题;二是垃圾分类硬件系统建设未完全到位。检查中发现,部分小区的公示牌、分类收集容器和车辆等硬件设施配备不到位、配备标准低,分类收集和运输专业化水平不高;三是居民参与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的程度还不高。垃圾分类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坚持不懈,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提高全社会对垃圾处理的正确认识。
按照“十二五”规划,2012年全市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率要控制在3%,远郊区县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无害化处理率城区要达到100%,郊区达到90%;资源化率达到45%,全市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50%以上。我们还将继续以“周四垃圾减量日”和“再生资源回收日”活动为载体,持续深入开展主题宣传实践活动。2012年重点要开展5项活动,并以活动的创新性、知识性和参与性为特色。
一是开展“周四垃圾减量日”最佳活动评选。通过这一评选,将主题宣传实践活动下沉到基层,充分调动基层单位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各区县和有关单位围绕主题,结合实际,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不断挖掘开展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实践活动的新举措、新模式、新亮点,扎实推进“周四垃圾减量日”活动深入开展。各区县、各系统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宣传实践活动计划。要求每个区县、有关部门向市垃圾减分办申报的活动不少于4次,申报的活动要具有一定规模,紧紧围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在内容、形式上有所创新,能够极大地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其中,并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上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开展“垃圾分类指导员最佳工作法”评比活动。在全市已建立和新增共2400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在1200个试点村庄的垃圾分类指导员中开展最佳工作法评比活动,适时宣传推广。最佳工作法包括最佳宣传方法、最佳指导语言、最佳分类示范指导方法、最能体现人性化服务的工作方法等4方面内容,以上4个方面均应是在垃圾分类日常指导工作中得到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居民认可。各区县、各单位要通过开展“垃圾分类指导员最佳工作法”评比活动,总结提炼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使之成为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工作标准和规范,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指导员的业务能力和指导水平,进一步推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深入开展。
三是举办绿色低碳环保生活作品设计大赛。结合“再生资源回收日”活动,举办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设计大赛,充分引导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全力支持,通过宣传垃圾分类处理、综合利用,树立低碳绿色环保理念,倡导节俭理性生活方式,使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成为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生活习惯和自觉行动。要整合社会专业设计团队资源,把设计大赛办成既贴近群众,又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的品牌活动。
四是广泛开展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围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活动,以《绿娃在行动——图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和《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为主要内容,自下而上,在机关、学校、企业、社区、街道(乡镇)以及宾馆、饭店等单位,进一步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以竞赛为延伸,开设不同主题宣传专场,增设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常态专题节目,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优势,充分利用标语、横幅、宣传栏、展板、电子显示屏等社会资源,动员广大市民群众参与其中。通过全面发动,层层竞赛,在社区、家庭中普及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五是继续组织开展“垃圾文明一日游”活动。从今年4月到年底,分期分批组织社会各界实地参观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及再生资源分拣全过程,重点是全市16个区县以及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燕山地区2012年新增600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和垃圾分类志愿者,同时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加。通过观看专题宣传片、发放宣传读本、宣传折页,介绍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广大市民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积极参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的热情。
站在新的高度开展垃圾分类事业
记者:您亲自组织了“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活动,是当之无愧的总指挥。您是怎样看待这个事业的?
孟书记:你提出的问题是我常思考的,也是需要我们不断做出回答的问题。生活垃圾处理是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既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首都可持续发展。有专家说“垃圾分类处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非常赞同。北京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但与一些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和人民群众对环境需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我认为北京垃圾减量、垃圾分类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努力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首善、一流的标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工作,必须要坚持建首善、创一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管理,提高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大力践行“北京精神”,把“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精神融入到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中来,充分体现首都市民和市政市容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展现首都的城市形象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坚持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创新就是要敢于突破难点,要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文化资源集中的优势,善于运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机制、创新的手段,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和资源化处理水平。进一步深化垃圾运行管理机制改革,完善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基础工作,要不断研究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和促进各区县、单位、个人垃圾减量和分类资源化处理的新措施、新办法,增强全社会对生活垃圾减量意识和资源意识,促进垃圾减量和处理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
坚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人民群众是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的主体,是持续推动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工作的主导力量。我们要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增强全社会的垃圾减量和资源利用的意识。要通过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促进首都的包容性发展,真正让发展成果直接惠及人民群众,让群众成为垃圾分类处理的主体,引导群众理解、支持、参与垃圾减量和资源利用工作。要进一步推动垃圾管理工作的信息公开,拓宽与社会公众沟通渠道,健全互动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要把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融入贯穿到首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各环节,进一步细化活动内容,从身边小事、投放环节、垃圾不落地等细节做起,提高垃圾分类的正确投放率和知晓率。要把加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结合起来,特别是基层社区组织,要探索工作方式、方法,组织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维护,让全体市民共享环境建设成果。
(本文图片由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宣传处提供)
(责任编辑:黄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