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说教材
1.1 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它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面积等知识的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2 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以上的认识,我把教学目标拟定为:
知识目标: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初步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探究的精神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1.3 教学重点、难点。我将三维目标有机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为: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说教法、学法
“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前苏联数学家雅诺夫思卡娅所说:“解题—就是意味着把所要解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问题。” 因此教师采用的教法是:创境激趣、直观演示、探究启发。学生的学法是:自主探究、实验验证、合作交流。
3.说教学过程
为此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3.1 创境激趣,引入新知。新课伊始,我将创设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瞧,学校正准备在这块空地上修建两个花坛,种上漂亮的花草啦,“你们知道这两个花坛中哪个面积大吗?”估计有学生会说长方形的面积大,不对不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大,还有学生说: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一样大。看来目测难以准确的比较哪个花坛的面积大,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有的认为用数方格的方法。还有的认为先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再来比较。此时老师将告诉大家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已经学过,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该怎样算呢?底乘高,也有的不会计算它的面积。这样的设计造成了认知冲突,将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知识奥秘的欲望,从而引入课题。
3.2 自主探究,建构新知。这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3.2.1 实验猜想,自学自悟。“我们先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试一试,注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数完后把结果填在表格中。”学生分别数出了长方形每行6格,有4行,面积是24平方米;平行四边形整格有20个,不满一格有8个,它的面积是24平方米。接着,请学生观察表格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学生将发现两个图形的底与长,高与宽和面积分别相等,都是24平方米,还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也有的发现用数方格的方法太麻烦了。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用实验推断出了猜想,也将突显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必要性。
3.2.2 探究交流,验证猜想。接着,老师让学生大胆猜想,是不是所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底乘高来计算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验证。此时,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一些学习材料,请你剪一剪,拼一拼,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求出它们的面积。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一个小三角形,再将小三角形平移到另一边拼成一个长方形,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你是把未知图形转化为已知图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就是“转化”。
第二种:沿平行四边形中间的一条高,将它分成两个直角梯形,再平移拼成了一个长方形,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第三种:估计有学生找到两条对边的中点,过每个中点做平行四边形的高,沿着高剪下两个小三角形,再经过旋转拼成了长方形,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此时,我会大大表扬这个学生,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与众不同,真是好样的!
请仔细观察前面三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将发现都是沿高剪开,只有沿高剪开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它们的面积不变。还将发现他们的关系是高相等、底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用字母表示是S=ah。
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我将向学生介绍一种与众不同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相等的梯形,再将梯形的上、下底对折剪一刀,拼成一个长方形。从而使学生感悟到长方形的长是平行四边形底的2倍,宽是平行四边形高的一半,经过计算,结果是底乘2乘高除以2,也等于底乘高。这一过程让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不仅渗透了转化的思想,也渗透了运动变化的思想。
其实我国古代数学家已有对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论述。“大约在2000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方田章”就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出入相补原理来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所谓出入相补,刘徽称之为以盈补虚,按现代的说法,即:一个平面图形移动前后,面积不变;一个平面图形割成若干块,各块面积之和等于原图形面积。”
3.2.3 应用公式,解决问题。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回到开课时引入的平行四边形花坛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6乘4等于24平方米。
3.3 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3.3.1 基本练习。
口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意在进一步巩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3.2 重点练习。
选择题
(1)求下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正确的列式是( )
①8×3 ②8×4 ③4×3
④6×3 ⑤6×4
(2)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多少m,正确的列式是( )
③ 28×7 ②28÷7
③无法计算
重在让学生明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知道底和相对应的高。
实践应用。分别计算图中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意在让学生感悟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3.4 深化拓展。
有一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是10厘米和6厘米,面积最大是多少?
学生通过思考,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邻边重合时面积最大,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将渗透极值的思想。
本节课,力求在自主探究中感悟,在合作交流中建构,愿我们的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展能力,增长智慧,愿探究学习成为一粒火种,点燃学生不断求知的希望之火!
收稿日期:2013-05-20
1.1 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它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面积等知识的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2 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以上的认识,我把教学目标拟定为:
知识目标: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初步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探究的精神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1.3 教学重点、难点。我将三维目标有机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为: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说教法、学法
“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前苏联数学家雅诺夫思卡娅所说:“解题—就是意味着把所要解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问题。” 因此教师采用的教法是:创境激趣、直观演示、探究启发。学生的学法是:自主探究、实验验证、合作交流。
3.说教学过程
为此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3.1 创境激趣,引入新知。新课伊始,我将创设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瞧,学校正准备在这块空地上修建两个花坛,种上漂亮的花草啦,“你们知道这两个花坛中哪个面积大吗?”估计有学生会说长方形的面积大,不对不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大,还有学生说: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一样大。看来目测难以准确的比较哪个花坛的面积大,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有的认为用数方格的方法。还有的认为先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再来比较。此时老师将告诉大家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已经学过,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该怎样算呢?底乘高,也有的不会计算它的面积。这样的设计造成了认知冲突,将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知识奥秘的欲望,从而引入课题。
3.2 自主探究,建构新知。这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3.2.1 实验猜想,自学自悟。“我们先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试一试,注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数完后把结果填在表格中。”学生分别数出了长方形每行6格,有4行,面积是24平方米;平行四边形整格有20个,不满一格有8个,它的面积是24平方米。接着,请学生观察表格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学生将发现两个图形的底与长,高与宽和面积分别相等,都是24平方米,还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也有的发现用数方格的方法太麻烦了。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用实验推断出了猜想,也将突显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必要性。
3.2.2 探究交流,验证猜想。接着,老师让学生大胆猜想,是不是所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底乘高来计算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验证。此时,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一些学习材料,请你剪一剪,拼一拼,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求出它们的面积。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一个小三角形,再将小三角形平移到另一边拼成一个长方形,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你是把未知图形转化为已知图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就是“转化”。
第二种:沿平行四边形中间的一条高,将它分成两个直角梯形,再平移拼成了一个长方形,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第三种:估计有学生找到两条对边的中点,过每个中点做平行四边形的高,沿着高剪下两个小三角形,再经过旋转拼成了长方形,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此时,我会大大表扬这个学生,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与众不同,真是好样的!
请仔细观察前面三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将发现都是沿高剪开,只有沿高剪开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它们的面积不变。还将发现他们的关系是高相等、底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用字母表示是S=ah。
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我将向学生介绍一种与众不同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相等的梯形,再将梯形的上、下底对折剪一刀,拼成一个长方形。从而使学生感悟到长方形的长是平行四边形底的2倍,宽是平行四边形高的一半,经过计算,结果是底乘2乘高除以2,也等于底乘高。这一过程让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不仅渗透了转化的思想,也渗透了运动变化的思想。
其实我国古代数学家已有对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论述。“大约在2000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方田章”就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出入相补原理来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所谓出入相补,刘徽称之为以盈补虚,按现代的说法,即:一个平面图形移动前后,面积不变;一个平面图形割成若干块,各块面积之和等于原图形面积。”
3.2.3 应用公式,解决问题。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回到开课时引入的平行四边形花坛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6乘4等于24平方米。
3.3 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3.3.1 基本练习。
口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意在进一步巩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3.2 重点练习。
选择题
(1)求下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正确的列式是( )
①8×3 ②8×4 ③4×3
④6×3 ⑤6×4
(2)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多少m,正确的列式是( )
③ 28×7 ②28÷7
③无法计算
重在让学生明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知道底和相对应的高。
实践应用。分别计算图中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意在让学生感悟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3.4 深化拓展。
有一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是10厘米和6厘米,面积最大是多少?
学生通过思考,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邻边重合时面积最大,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将渗透极值的思想。
本节课,力求在自主探究中感悟,在合作交流中建构,愿我们的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展能力,增长智慧,愿探究学习成为一粒火种,点燃学生不断求知的希望之火!
收稿日期:201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