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全新角度——协商视角,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及归纳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在英语演讲比赛中所遇到的突出问题,得出"明确陈述为主,情态协商为辅"的演讲策略,以实现演讲者成功说服观众的目的,同时从宏观上破解了我国广大学生在英语口语研习中的关键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
关键词:情态;协商;演讲语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256-03
一、引言
2007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新版)指出:大学英语阶段的英语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基础教学阶段的任务完成后,大学英语进入较高和更高要求阶段,即提高阶段。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是该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该大纲精神为指导,国内高校纷纷采取具体措施,着力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学生在演讲时无视观众的存在,仿佛在背书,互动性差;演讲的主观性过于突出,缺乏技巧,导致观众对其产生“疏远感”和“距离感”。上述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学生演讲缺乏理论指导与支撑。因此,迅速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综合实用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显得尤为迫切。因此,本文就运用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新发展之一的协商系统,通过对学生演讲语篇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与归纳研究,得出解决学生演讲中所存在问题的对策,为总体提升学生英语演讲实力提供理论指导与支撑。
二、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范式下对评价系统展开的研究最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学术期刊网2001-2011年收录的论文已越60篇,而对协商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屈指可数,有王振华、李战子等。至于从协商视角,研究作为口语语篇重要组成部分的演讲语篇,尚无人开展,因此本文研究在国内属全新研究。
三、理论介绍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篇的互动本质是协商性,①语气、情态和评价是一个连续统,因此,评价系统、协商系统和参与系统是语篇语义层面共同表达人际意义的三个子系统。协商理论即为情态系统,侧重人际交往,聚焦于人际的“际”;评价理论侧重个人情感表达,聚焦于人际的“人”;参与理论研究人际意义中不可分级的态度资源,如呼语、咒语等。本文应用协商系统展开研究。协商系统即情态系统。Halliday认为在交际过程中,除了肯定表达和否定表达的两极之外,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可能性,即“中间状态”。在系统功能语言学里这种介于肯定与否定之间的中间状态就被称为“情态”(Modality)。据此可知,任何含情态成分的表达,其意思都既非百分百肯定,也非百分百否定。换言之,含情态成分的表达都与事实有一定的距离。谈情态,离不开极性,即在正极值(positive value)和负极值(negative value)之间存在的一种中间状态,主要包括协商信息和服务。
协商信息涉及可能性阶(scale of probablity)和通常性阶(scale of usuality),即命题的情态化(modalization of propositions即狭义情态化)。谈情态,离不开极性,即在正值(positive value)和负值(negative value)之间存在关于可能性和通常性的不同程度的状态。关于可能性,在“是(is)”和“不是(isn’t)”之间存在可能性由高到低的递减排列:“肯定(must certainly)”、“很可能(would probably)”、“可能(might possibly)”;关于通常性的“做”(does)与“不做doesn’t”之间,存在“总是(must always)”、“通常(would usually)”、“有时(might sometimes)”等不同频率的做法状态。
协商货物和服务则涉及意愿性阶(scale of inclination)和义务性阶(scale of obligation),即提议的意态化(modulation of proposals)。在正值(positive value)和负值(negative value)之间也存在高、中、低等不同程度的状态。关于倾向性,在“愿意(will)”和“不愿意(won’t)”之间存在“决心(must,be determined to)”、“愿意(will,be keen to)”、“愿望(may,be willing to)”等状态;关于义务性,在“做(do)”与“不做(don’t)”之间存在“必须(must,be required to)”、“应该(will,besupposed to)”和“允许(may,be allowed to)”等不同状态。在情态协商过程中,言者所使用的情态越靠近正值,标示其立场及判断越肯定,就越能有力影响听者;言者所采用的情态成分越靠近负值,就透露其立场及判断越模糊,影响听者的力度就弱。
除此之外,还有关于语气(间接语言行为)和情态的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即语气隐喻(mood metaphor)和情态隐喻(modality metaphor)。语气隐喻主要体现于陈述句和祈使句之中;情态隐喻有包括主观化和客观化的情态化隐喻(modalisation metaphor) 和意态化隐喻(modulation metaphor),主要体现于插入语型复合句和It做主语的主从复合句。关于可能性的主观化隐喻,如“我认为我不能忍受它,不是吗?(I don’t think I can bear it,can I?)”;关于可能性的客观化隐喻,如“很可能我不能忍受它,不是吗?(It’s not likely I can bear it,can I?)”;关于义务性的主观化隐喻,如“我想让你把它装好(I’d like you get it fixed.)”;关于义务性的客观化隐喻,如“建议你把它装好(It’s advisable you get it fixed.)”概而述之,主观化隐喻凸显出说话人愿意承担责任的意向,而客观化隐喻则显现出说话人推卸、逃避责任的倾向。 由上述可知,非隐喻性情态,由情态动词或情态副词表达;语法隐喻由语法隐喻由小句表达;介于语法隐喻和非语法隐喻之间的情态,由介词短语表达,如“在我看来”(in my opinion/view),“就可能性而言”(in probability)等。
在量值方面,肯定表达“他是亨利”和否定表达“他不是亨利”都明确表述了言者观点,听者能做的只是认同与不认同其观点而已,言者与听者之间没有任何协商空间,若在演讲过程中仅使用二者,可能会引起观众不受尊重的感觉,导致双方结盟过程放缓,甚至停滞。而介于肯定极值与否定极值之间的高、中、低三种量值状态,则有效弥补了协商空间不足的欠缺:含高量值情态的小句“他肯定是亨利”体现了言者言之凿凿、毋庸置疑的坚决态度,但其坚决程度绝对不及肯定表达(否定方面亦是如此)。但其在情态量值范围内已属影响力度最大的类型。含中量值情态的小句“他很可能是亨利”,包含言者对断言的确定性减少,而不自信程度明显增加,由言者表露出的不自信与立场的不确定性就会直接减弱其对听者的影响。至于含低量值情态的小句,如“他可能是亨利”,则再次降低了言者对己方观点的确定性,而增强了言者观点的不自信程度,此时言者观点呈现一种明显的模糊性,顺承之,言者对听者立场的影响迅速减少,而同时观众对言者引出的观点增加了大幅度的协商空间,使口语语篇的性质从演讲向座谈转变。简言之,高量值情态小句的陈述空间与协商空间俱佳,中量值情态小句的陈述空间减少而协商空间相应增加,低量值情态小句的陈述空间被降至接近极点,仅起一个引出观点的作用而大幅度减弱了言者对听者的影响力度,与此同时其协商空间增至接近极点,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口语语篇的基本性质。
概而述之,情态,在定义上,即介于肯定与否定之间的中间状态;在类别上,情态可分为命题的情态化和提议的意态化(modulation)。情态化(广义情态化)是言者对命题真实性的评价,是其参与语言事件中的一种方式,因此属于人际系统,只不过其侧重点在“人际”的“际”上。情态的表达与言者的责任有关,即“言者对表达的态度承担多少明确的责任”[10:60];在表达方式上,言者在选择主观或客观表达方式的同时、也可选择显性或隐性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观点。因而,情态化和意态化表达都包含四个选项,即显性主观、隐性主观、显性客观、隐性客观;在量值上,分为高、中、低量值;在表达意义上,包括肯定意义和否定意义。见下图。
系统功能语法情态系统示意图(图中大括号为合取,中括号为析取)
四、语料
笔者所在院校是一所有百年历史的省部共建高校,针对全国招生,生源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因此,本文选取我校2010级学生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中三分钟演讲书面材料和近三年学校举办的“大学英语文化节”系列活动中的“英语演讲比赛”参赛选手的演讲书面材料,作为本文分析研究的对象。
五、分析与讨论
本文共选取83篇学生演讲文字材料,共包含9878句(此处按英语小句统计,不包括个别演讲者中间所做的停顿,也不包括问候语即呼语,如“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下午/晚上好!”、“谢谢”),其中显性主观表达4972句,占语料小句总数的50.33%;显性客观表达2836句,占语料小句总数的28.71%;隐性主观表达879句,占语料小句总数的8.90%;隐性客观表达有1191句,占语料小句总数的12.06%。从情态成分的高、中、低量值角度统计,不含情态成分的肯定表达有6374句,占语料小句总数的64.53%;不含情态成分的否定表达有2154句,占语料小句总数的21.81%;含高量值情态成分的小句有125句,占语料小句总数的1.27%;含中量值情态成分的小句有249句,占语料小句总数的2.52%;含低量值情态成分的小句有976句,占语料小句总数的9.88%。
上述数据统计表明,我国大学生对英语演讲的认识总体正确,但在布局谋篇上有明显不足,即未从根本上领会英语语言的本质属性——协商性。演讲者只有在与观众良好的互动与协商气氛中,才能把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等成功传递给观众,达到影响观众立场、顺利与自己结盟的目的。在上述统计数据中,显性主观表达比例占到语料小句总量的50.33%。该比例从协商视角研判过大。因为演讲者面对广大观众,陈述的却主要是包含“我认为”“在我看来”“我觉得”等主观色彩浓厚的句子,容易使观众在思想上产生距离感与抵触情绪;而显性客观表达的比例有相对过小,因为显性客观表达是一种能有力影响观众且不易疏远观众的表达方式:明确表达使观众在接受演讲者观点时不费力气,客观的表述使观众容易认同,在下意识状态下自觉统一到演讲者立场上来,与其结盟。隐性主观表达所占比例为8.90%,该比例基本适中,因为主观性表达的副作用,同时观众对隐性表达的解读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在时间感急迫的演讲现场,确实不宜过多使用;隐性客观表达的作用比隐性主观表达略占优势,但还是由于隐性表达需要观众解读的时间较长而不宜大量使用。在量值方面,不带情态色彩的肯定和否定表达占到了语料小句总数的86.34%,因这二类句子能够对观众开宗明义,敲明亮响,因此也成为演讲者布局谋篇的首选。但演讲作为典型的口语语篇,与一般的书面语篇又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即它更需要通过语篇的协商性本质,在演讲者与观众的互动中统一立场,即演讲者将观众立场统一过来,实现双方的结盟。从肯定表达与否定表达的应用比例来看,学生基本顺应了演讲语篇的基本方向,即肯定表达占主要比例,因为否定表达主要涉及批评、批判等负面观点,因此若过多采用,会使观众对演讲者产生反感,不利于双方统一立场。即使是批判型演讲语篇,也应是演讲者在明确批判某种(些)现象后明确引出己方观点,即“先破后立”,增强演讲的力度与批判的深刻程度,而非通篇用否定表达一直批判现象,因为此种做法只停留于现象表面,根本不能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只能让观众对其所罗列观点“过耳”而已,更不肖说影响观众观点了。 作为介于肯定表达与否定表达中间状态的情态,其量值可分为高、中、低三种。含高量值情态的小句比例,不论从量值微观范围的比较还是在宏观语料小句总量中的比较,都明显太少,因为除了明确的肯定和否定表达之外,最能有力影响观众的,就属高量值情态小句了。该类型小句所陈述的,虽然不是事实,但是最接近事实,因此对观众也最有影响力,因此在演讲的布局谋篇上应大幅度提高其份额;含中量值情态的小句比例适中,因为中量值情态小句在演讲中所起作用为衬托铺垫演讲的主题和高潮部分,其本身却属演讲语篇的平铺部分,因此,不宜占用太大比例;而含低量值情态的小句却占了语料小句总数的9.88%,该比例虽然横向比较不算太大,但从演讲语篇的协商视角衡量,就显得所占比例过大(它占情态小句总数的72.30%),因为低量值情态小句表意模糊,时时体现出演讲者自身立场、观点、态度的不自信与不明确,因此在时间要求与结盟要求明确迫切的演讲语篇谋篇方面,所占的比重应越小越好。只有这样,才能凸显主题,达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实现演讲者与观众之间的迅速结盟。
六、结论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全新角度——协商视角,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及归纳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在英语演讲比赛中所遇到的突出问题,得出“明确陈述为主,情态协商为辅”的演讲策略,在保证演讲者立场、态度鲜明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演讲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协调比重,以实现演讲者成功与观众结盟,统一观众到自己立场上来。同时从宏观上破解了我国广大学生在英语口语研习中的关键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本文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指导我国本专科及研究生的英语口语教学及演讲比赛,提高其英语口语综合能力,尤其是演讲能力。
注 释:
①本文中术语主要参考王振华教授在《马丁文集2:语篇语义研究》中的导读,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System and Function in Language[M].G.R.Kress.(ed.)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
〔3〕Martin, J. R. & 王振华. 马丁文集2:语篇语义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4〕Thompson, 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6.
〔5〕王振华.法律交叉法庭交叉质询中的人际关系——系统功能语言学“情态”视角[J].外语学刊,2004(3):51-59.
〔6〕李战子.从语气、情态到评价[J].外语研究,2005(6):14-19.
〔7〕何占磊.今日说法中的态度研究:一种评价视角[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5):29-32.
〔8〕何占磊.今日说法中的介入研究:一种评价视角[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7):97-101.
〔9〕何占磊.高校英语后续教育质量提升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169-172.
〔10〕何占磊.语言评价系统与口语产出模块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6):151-154.
〔11〕李基安.情态与介入[J].外国语,2008(7):60-63.
关键词:情态;协商;演讲语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256-03
一、引言
2007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新版)指出:大学英语阶段的英语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基础教学阶段的任务完成后,大学英语进入较高和更高要求阶段,即提高阶段。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是该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该大纲精神为指导,国内高校纷纷采取具体措施,着力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学生在演讲时无视观众的存在,仿佛在背书,互动性差;演讲的主观性过于突出,缺乏技巧,导致观众对其产生“疏远感”和“距离感”。上述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学生演讲缺乏理论指导与支撑。因此,迅速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综合实用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显得尤为迫切。因此,本文就运用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新发展之一的协商系统,通过对学生演讲语篇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与归纳研究,得出解决学生演讲中所存在问题的对策,为总体提升学生英语演讲实力提供理论指导与支撑。
二、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范式下对评价系统展开的研究最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学术期刊网2001-2011年收录的论文已越60篇,而对协商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屈指可数,有王振华、李战子等。至于从协商视角,研究作为口语语篇重要组成部分的演讲语篇,尚无人开展,因此本文研究在国内属全新研究。
三、理论介绍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篇的互动本质是协商性,①语气、情态和评价是一个连续统,因此,评价系统、协商系统和参与系统是语篇语义层面共同表达人际意义的三个子系统。协商理论即为情态系统,侧重人际交往,聚焦于人际的“际”;评价理论侧重个人情感表达,聚焦于人际的“人”;参与理论研究人际意义中不可分级的态度资源,如呼语、咒语等。本文应用协商系统展开研究。协商系统即情态系统。Halliday认为在交际过程中,除了肯定表达和否定表达的两极之外,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可能性,即“中间状态”。在系统功能语言学里这种介于肯定与否定之间的中间状态就被称为“情态”(Modality)。据此可知,任何含情态成分的表达,其意思都既非百分百肯定,也非百分百否定。换言之,含情态成分的表达都与事实有一定的距离。谈情态,离不开极性,即在正极值(positive value)和负极值(negative value)之间存在的一种中间状态,主要包括协商信息和服务。
协商信息涉及可能性阶(scale of probablity)和通常性阶(scale of usuality),即命题的情态化(modalization of propositions即狭义情态化)。谈情态,离不开极性,即在正值(positive value)和负值(negative value)之间存在关于可能性和通常性的不同程度的状态。关于可能性,在“是(is)”和“不是(isn’t)”之间存在可能性由高到低的递减排列:“肯定(must certainly)”、“很可能(would probably)”、“可能(might possibly)”;关于通常性的“做”(does)与“不做doesn’t”之间,存在“总是(must always)”、“通常(would usually)”、“有时(might sometimes)”等不同频率的做法状态。
协商货物和服务则涉及意愿性阶(scale of inclination)和义务性阶(scale of obligation),即提议的意态化(modulation of proposals)。在正值(positive value)和负值(negative value)之间也存在高、中、低等不同程度的状态。关于倾向性,在“愿意(will)”和“不愿意(won’t)”之间存在“决心(must,be determined to)”、“愿意(will,be keen to)”、“愿望(may,be willing to)”等状态;关于义务性,在“做(do)”与“不做(don’t)”之间存在“必须(must,be required to)”、“应该(will,besupposed to)”和“允许(may,be allowed to)”等不同状态。在情态协商过程中,言者所使用的情态越靠近正值,标示其立场及判断越肯定,就越能有力影响听者;言者所采用的情态成分越靠近负值,就透露其立场及判断越模糊,影响听者的力度就弱。
除此之外,还有关于语气(间接语言行为)和情态的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即语气隐喻(mood metaphor)和情态隐喻(modality metaphor)。语气隐喻主要体现于陈述句和祈使句之中;情态隐喻有包括主观化和客观化的情态化隐喻(modalisation metaphor) 和意态化隐喻(modulation metaphor),主要体现于插入语型复合句和It做主语的主从复合句。关于可能性的主观化隐喻,如“我认为我不能忍受它,不是吗?(I don’t think I can bear it,can I?)”;关于可能性的客观化隐喻,如“很可能我不能忍受它,不是吗?(It’s not likely I can bear it,can I?)”;关于义务性的主观化隐喻,如“我想让你把它装好(I’d like you get it fixed.)”;关于义务性的客观化隐喻,如“建议你把它装好(It’s advisable you get it fixed.)”概而述之,主观化隐喻凸显出说话人愿意承担责任的意向,而客观化隐喻则显现出说话人推卸、逃避责任的倾向。 由上述可知,非隐喻性情态,由情态动词或情态副词表达;语法隐喻由语法隐喻由小句表达;介于语法隐喻和非语法隐喻之间的情态,由介词短语表达,如“在我看来”(in my opinion/view),“就可能性而言”(in probability)等。
在量值方面,肯定表达“他是亨利”和否定表达“他不是亨利”都明确表述了言者观点,听者能做的只是认同与不认同其观点而已,言者与听者之间没有任何协商空间,若在演讲过程中仅使用二者,可能会引起观众不受尊重的感觉,导致双方结盟过程放缓,甚至停滞。而介于肯定极值与否定极值之间的高、中、低三种量值状态,则有效弥补了协商空间不足的欠缺:含高量值情态的小句“他肯定是亨利”体现了言者言之凿凿、毋庸置疑的坚决态度,但其坚决程度绝对不及肯定表达(否定方面亦是如此)。但其在情态量值范围内已属影响力度最大的类型。含中量值情态的小句“他很可能是亨利”,包含言者对断言的确定性减少,而不自信程度明显增加,由言者表露出的不自信与立场的不确定性就会直接减弱其对听者的影响。至于含低量值情态的小句,如“他可能是亨利”,则再次降低了言者对己方观点的确定性,而增强了言者观点的不自信程度,此时言者观点呈现一种明显的模糊性,顺承之,言者对听者立场的影响迅速减少,而同时观众对言者引出的观点增加了大幅度的协商空间,使口语语篇的性质从演讲向座谈转变。简言之,高量值情态小句的陈述空间与协商空间俱佳,中量值情态小句的陈述空间减少而协商空间相应增加,低量值情态小句的陈述空间被降至接近极点,仅起一个引出观点的作用而大幅度减弱了言者对听者的影响力度,与此同时其协商空间增至接近极点,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口语语篇的基本性质。
概而述之,情态,在定义上,即介于肯定与否定之间的中间状态;在类别上,情态可分为命题的情态化和提议的意态化(modulation)。情态化(广义情态化)是言者对命题真实性的评价,是其参与语言事件中的一种方式,因此属于人际系统,只不过其侧重点在“人际”的“际”上。情态的表达与言者的责任有关,即“言者对表达的态度承担多少明确的责任”[10:60];在表达方式上,言者在选择主观或客观表达方式的同时、也可选择显性或隐性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观点。因而,情态化和意态化表达都包含四个选项,即显性主观、隐性主观、显性客观、隐性客观;在量值上,分为高、中、低量值;在表达意义上,包括肯定意义和否定意义。见下图。
系统功能语法情态系统示意图(图中大括号为合取,中括号为析取)
四、语料
笔者所在院校是一所有百年历史的省部共建高校,针对全国招生,生源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因此,本文选取我校2010级学生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中三分钟演讲书面材料和近三年学校举办的“大学英语文化节”系列活动中的“英语演讲比赛”参赛选手的演讲书面材料,作为本文分析研究的对象。
五、分析与讨论
本文共选取83篇学生演讲文字材料,共包含9878句(此处按英语小句统计,不包括个别演讲者中间所做的停顿,也不包括问候语即呼语,如“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下午/晚上好!”、“谢谢”),其中显性主观表达4972句,占语料小句总数的50.33%;显性客观表达2836句,占语料小句总数的28.71%;隐性主观表达879句,占语料小句总数的8.90%;隐性客观表达有1191句,占语料小句总数的12.06%。从情态成分的高、中、低量值角度统计,不含情态成分的肯定表达有6374句,占语料小句总数的64.53%;不含情态成分的否定表达有2154句,占语料小句总数的21.81%;含高量值情态成分的小句有125句,占语料小句总数的1.27%;含中量值情态成分的小句有249句,占语料小句总数的2.52%;含低量值情态成分的小句有976句,占语料小句总数的9.88%。
上述数据统计表明,我国大学生对英语演讲的认识总体正确,但在布局谋篇上有明显不足,即未从根本上领会英语语言的本质属性——协商性。演讲者只有在与观众良好的互动与协商气氛中,才能把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等成功传递给观众,达到影响观众立场、顺利与自己结盟的目的。在上述统计数据中,显性主观表达比例占到语料小句总量的50.33%。该比例从协商视角研判过大。因为演讲者面对广大观众,陈述的却主要是包含“我认为”“在我看来”“我觉得”等主观色彩浓厚的句子,容易使观众在思想上产生距离感与抵触情绪;而显性客观表达的比例有相对过小,因为显性客观表达是一种能有力影响观众且不易疏远观众的表达方式:明确表达使观众在接受演讲者观点时不费力气,客观的表述使观众容易认同,在下意识状态下自觉统一到演讲者立场上来,与其结盟。隐性主观表达所占比例为8.90%,该比例基本适中,因为主观性表达的副作用,同时观众对隐性表达的解读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在时间感急迫的演讲现场,确实不宜过多使用;隐性客观表达的作用比隐性主观表达略占优势,但还是由于隐性表达需要观众解读的时间较长而不宜大量使用。在量值方面,不带情态色彩的肯定和否定表达占到了语料小句总数的86.34%,因这二类句子能够对观众开宗明义,敲明亮响,因此也成为演讲者布局谋篇的首选。但演讲作为典型的口语语篇,与一般的书面语篇又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即它更需要通过语篇的协商性本质,在演讲者与观众的互动中统一立场,即演讲者将观众立场统一过来,实现双方的结盟。从肯定表达与否定表达的应用比例来看,学生基本顺应了演讲语篇的基本方向,即肯定表达占主要比例,因为否定表达主要涉及批评、批判等负面观点,因此若过多采用,会使观众对演讲者产生反感,不利于双方统一立场。即使是批判型演讲语篇,也应是演讲者在明确批判某种(些)现象后明确引出己方观点,即“先破后立”,增强演讲的力度与批判的深刻程度,而非通篇用否定表达一直批判现象,因为此种做法只停留于现象表面,根本不能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只能让观众对其所罗列观点“过耳”而已,更不肖说影响观众观点了。 作为介于肯定表达与否定表达中间状态的情态,其量值可分为高、中、低三种。含高量值情态的小句比例,不论从量值微观范围的比较还是在宏观语料小句总量中的比较,都明显太少,因为除了明确的肯定和否定表达之外,最能有力影响观众的,就属高量值情态小句了。该类型小句所陈述的,虽然不是事实,但是最接近事实,因此对观众也最有影响力,因此在演讲的布局谋篇上应大幅度提高其份额;含中量值情态的小句比例适中,因为中量值情态小句在演讲中所起作用为衬托铺垫演讲的主题和高潮部分,其本身却属演讲语篇的平铺部分,因此,不宜占用太大比例;而含低量值情态的小句却占了语料小句总数的9.88%,该比例虽然横向比较不算太大,但从演讲语篇的协商视角衡量,就显得所占比例过大(它占情态小句总数的72.30%),因为低量值情态小句表意模糊,时时体现出演讲者自身立场、观点、态度的不自信与不明确,因此在时间要求与结盟要求明确迫切的演讲语篇谋篇方面,所占的比重应越小越好。只有这样,才能凸显主题,达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实现演讲者与观众之间的迅速结盟。
六、结论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全新角度——协商视角,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及归纳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在英语演讲比赛中所遇到的突出问题,得出“明确陈述为主,情态协商为辅”的演讲策略,在保证演讲者立场、态度鲜明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演讲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协调比重,以实现演讲者成功与观众结盟,统一观众到自己立场上来。同时从宏观上破解了我国广大学生在英语口语研习中的关键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本文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指导我国本专科及研究生的英语口语教学及演讲比赛,提高其英语口语综合能力,尤其是演讲能力。
注 释:
①本文中术语主要参考王振华教授在《马丁文集2:语篇语义研究》中的导读,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System and Function in Language[M].G.R.Kress.(ed.)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
〔3〕Martin, J. R. & 王振华. 马丁文集2:语篇语义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4〕Thompson, 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6.
〔5〕王振华.法律交叉法庭交叉质询中的人际关系——系统功能语言学“情态”视角[J].外语学刊,2004(3):51-59.
〔6〕李战子.从语气、情态到评价[J].外语研究,2005(6):14-19.
〔7〕何占磊.今日说法中的态度研究:一种评价视角[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5):29-32.
〔8〕何占磊.今日说法中的介入研究:一种评价视角[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7):97-101.
〔9〕何占磊.高校英语后续教育质量提升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169-172.
〔10〕何占磊.语言评价系统与口语产出模块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6):151-154.
〔11〕李基安.情态与介入[J].外国语,2008(7):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