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为了让孩子轻松识字,把以面带点作为指导思想,用课前预习、课前录音、课后背诵、周末讲故事录音、古文背诵、古诗背诵等方法让孩子反复识字,轻松记字。
[关键词]以面带点;轻松;识字
新课标低年级语文课时少、识字量大,如果只是简单让学生认字、记字,显得很枯燥,学生很容易厌烦,而且还有一部分学生经常记不住字,学起语文来感觉很吃力,时间长了,就会对语文产生厌倦,从此失去了学语文的兴趣。因此,除了上好语文课上的教学识字以外,笔者还根据低年级孩子的记忆特点,想出了“以面带点”为指导思想的一些辅助教学方法。所谓“以面带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熟读、背诵整篇文章的这个面的过程,来达到认识、熟记文章中出现的生字这个点的过程。
一、课前预习
无需笔者赘述,这项功夫应该是每个稍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必备的能力,课前要求孩子把课文读3—5次,读不太流利的地方多读几次,这样,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初步读通读顺课文,无形中基本能把生字大概掌握,有利于在正式上课时,更快、更顺利地把生字全部掌握,初步执行“以面带点”的辅助教学。但是这种学习方法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也就是学生很容易应付了事,学生随便读读,或者根本不读,家长就签字了。学生对课文、生字还是不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所以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比较自觉的学生或家长执行度比较高的孩子身上。
二、课前录音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达,Q群的普遍使用,聪明的老师们开始想到让孩子们在家录音读课文,这样既方便老师检查,学生也做不了假。为了录音而把课文老老实实地反复朗读,使孩子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能把课文流利地读出,同时也就熟悉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进一步执行了“以面带点”的辅助教学。刚开始这样做时,笔者是在教完课文时才请孩子们录音的,可是与其这样,还不如在教之前就要求录音,学生间还有时间,有机会互相听录音,可以与同学进行对比,汲取同学的优点,如果发现自己朗读得不如同学,就又会刺激他们加强朗读。这样,在上课时,即使平时认字挺困难的同学,一节课上完后,也已经会认生字了,而且对学完的生字,印象也比较深刻,对老师讲解的课文也理解得更加清晰,对于后进生来说,能当堂掌握生字,增强了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可谓一箭双雕。
三、课后背诵
这种做法要根据课文实际情况,看课文内容是否有需要,或全篇背诵,或节选背诵,或根据课文内容改篇背诵,背诵能让学生更熟悉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巩固,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巩固,对于文本学习的“以面带点”的辅助教学达到最后的巩固阶段。
四、古文背诵
只要是笔者所接班级,无论是低年级,还是中年级,我都会组织同学熟读、背诵经典古文,《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笠翁对韵》《论语》……学生在读读诵诵的过程中,对意思的一识半解中,无形地就认识了很多字,也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懂得了很多天文、地理和历史知识,也是对课内识字进一步的巩固和课内所没有的生字的延展,扩大了“以面带点”的范围。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古文不必像中学生那样深入理解,古文里的很多道理和知识,他们不一定能明白,我们也不能强求统一,重点是让他们读熟,有一个朦胧的映象,慢慢随着他们长大的过程不断地深入理解、内化。
五、古诗背诵
中国古诗言简义丰、意境优美、语言凝练,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孩子们喜好朗读、背诵的文体。因此,组织孩子背古诗不但可以让孩子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同时还可以体验古诗的韵律美,背熟古诗,认识了其中的字,也是对学生“以面带点”又一个层次的渗透,让学生在享受意境美、韵律美的艺术熏陶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又轻松认识了很多课内所无法接触到的生字。同样的道理,在学古诗时,只能让孩子大概理解诗的整体意思,不要求逐字逐句地理解。
六、周末讲故事录音
要求孩子每个周末讲一个故事并进行录音。讲故事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愿望,增强孩子的情商,学会分享、换位思考、关心别人等,也可以让孩子的性格變得开朗,开阔视野,让孩子的知识变得更加丰富,增强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好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和想象空间。总之,讲故事可以给孩子带来很多好处,当然,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一点,是孩子要把故事流利地讲出来,就要对故事进行反复朗读、记忆,在这个过程中,也无形地把故事里出现的字进行主动、轻松的认识、记忆,又一次增加了孩子的识字量,并对汉字进行了使用,也就又一次执行了“以面带点”的辅助教学。
总之,孩子通过不同文章的阅读、背诵,不但扩大了知识面,懂得了一些道理,提高了文学修养,更不知不觉中增加了识字量,使孩子们轻轻松松就认识很多字,让识字不再成为语文课的障碍。
[关键词]以面带点;轻松;识字
新课标低年级语文课时少、识字量大,如果只是简单让学生认字、记字,显得很枯燥,学生很容易厌烦,而且还有一部分学生经常记不住字,学起语文来感觉很吃力,时间长了,就会对语文产生厌倦,从此失去了学语文的兴趣。因此,除了上好语文课上的教学识字以外,笔者还根据低年级孩子的记忆特点,想出了“以面带点”为指导思想的一些辅助教学方法。所谓“以面带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熟读、背诵整篇文章的这个面的过程,来达到认识、熟记文章中出现的生字这个点的过程。
一、课前预习
无需笔者赘述,这项功夫应该是每个稍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必备的能力,课前要求孩子把课文读3—5次,读不太流利的地方多读几次,这样,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初步读通读顺课文,无形中基本能把生字大概掌握,有利于在正式上课时,更快、更顺利地把生字全部掌握,初步执行“以面带点”的辅助教学。但是这种学习方法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也就是学生很容易应付了事,学生随便读读,或者根本不读,家长就签字了。学生对课文、生字还是不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所以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比较自觉的学生或家长执行度比较高的孩子身上。
二、课前录音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达,Q群的普遍使用,聪明的老师们开始想到让孩子们在家录音读课文,这样既方便老师检查,学生也做不了假。为了录音而把课文老老实实地反复朗读,使孩子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能把课文流利地读出,同时也就熟悉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进一步执行了“以面带点”的辅助教学。刚开始这样做时,笔者是在教完课文时才请孩子们录音的,可是与其这样,还不如在教之前就要求录音,学生间还有时间,有机会互相听录音,可以与同学进行对比,汲取同学的优点,如果发现自己朗读得不如同学,就又会刺激他们加强朗读。这样,在上课时,即使平时认字挺困难的同学,一节课上完后,也已经会认生字了,而且对学完的生字,印象也比较深刻,对老师讲解的课文也理解得更加清晰,对于后进生来说,能当堂掌握生字,增强了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可谓一箭双雕。
三、课后背诵
这种做法要根据课文实际情况,看课文内容是否有需要,或全篇背诵,或节选背诵,或根据课文内容改篇背诵,背诵能让学生更熟悉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巩固,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巩固,对于文本学习的“以面带点”的辅助教学达到最后的巩固阶段。
四、古文背诵
只要是笔者所接班级,无论是低年级,还是中年级,我都会组织同学熟读、背诵经典古文,《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笠翁对韵》《论语》……学生在读读诵诵的过程中,对意思的一识半解中,无形地就认识了很多字,也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懂得了很多天文、地理和历史知识,也是对课内识字进一步的巩固和课内所没有的生字的延展,扩大了“以面带点”的范围。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古文不必像中学生那样深入理解,古文里的很多道理和知识,他们不一定能明白,我们也不能强求统一,重点是让他们读熟,有一个朦胧的映象,慢慢随着他们长大的过程不断地深入理解、内化。
五、古诗背诵
中国古诗言简义丰、意境优美、语言凝练,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孩子们喜好朗读、背诵的文体。因此,组织孩子背古诗不但可以让孩子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同时还可以体验古诗的韵律美,背熟古诗,认识了其中的字,也是对学生“以面带点”又一个层次的渗透,让学生在享受意境美、韵律美的艺术熏陶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又轻松认识了很多课内所无法接触到的生字。同样的道理,在学古诗时,只能让孩子大概理解诗的整体意思,不要求逐字逐句地理解。
六、周末讲故事录音
要求孩子每个周末讲一个故事并进行录音。讲故事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愿望,增强孩子的情商,学会分享、换位思考、关心别人等,也可以让孩子的性格變得开朗,开阔视野,让孩子的知识变得更加丰富,增强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好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和想象空间。总之,讲故事可以给孩子带来很多好处,当然,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一点,是孩子要把故事流利地讲出来,就要对故事进行反复朗读、记忆,在这个过程中,也无形地把故事里出现的字进行主动、轻松的认识、记忆,又一次增加了孩子的识字量,并对汉字进行了使用,也就又一次执行了“以面带点”的辅助教学。
总之,孩子通过不同文章的阅读、背诵,不但扩大了知识面,懂得了一些道理,提高了文学修养,更不知不觉中增加了识字量,使孩子们轻轻松松就认识很多字,让识字不再成为语文课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