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一方面要讲绩效,另一方面要注重过程性管理。从企业的经济效率来讲,绩效是十分重要的;从“2+1”教育模式来讲,过程性管理是最重要的,因为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来讲,他们具有双重身份:学生、工人。而顶岗实习严格来讲是教学计划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顶岗实习中的过程性管理,避免走急功近利的老路。
【关键词】 中职学生 顶岗实习 过程性管理
关于顶岗实习,一直就有定位上的争论。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和学生认为,既然已经脱离了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参与了企业的实际生产,那么孩子们就属于完全的工作。也有一些老师和专家认为,虽然中职学生顶岗实习不像前两年阶段的普通学习,但是也属于学校教学安排的一部分,所以应该属于教学工作。实习生从根本上讲还是学生。笔者认为,在这两方面偏颇偏废是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职业发展的,只有做好两方面的统一,才能得到好的结果。而统一,就要建立在过程性管理的基础之上。
一、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方向定位
我看往往能够看到这样的现象,中职学校在推行国家“2+1”教育模式的同时,也面临着教学资源不够的残酷现实。一旦经过两年的学习,到了第三年实习的时期,学校就迫不及待地把学生推向了陌生的企业和社会,来缓解教学资源的紧缺。也就是说,学校在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过程中,并没可有作出动态监控和及时的指导。从学生家庭方面来看,很多中职学生家长在当初把孩子送到职业学校就是为了能让孩子有一技之长,早日参加工作减轻家里负担。这样一来,在潜意识里,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就已经有了轻视理论知识,一心只想早日参加工作的打算。这样急功近利的想法,在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那里,并不少见。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现在由于我们国家的经济转型,再加上我们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劳动人口的减少,都给一些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自然会把企业的比较近期和迫切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比如劳动力的紧缺、工人工资的上涨,整体管理和运行成本的加大等等,都给他们造成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思维。最终,企业在和学校进行有关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合作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我们在调查报告中提到的问题了。所以,要想做好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明确定位,我们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过程性管理方案来进行有效的引导。至此,我们不难看出各方对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性质定位和价值判断。
学生以及家长容易急功近利,把顶岗实习当成定岗就业。
通过我们的调查不难发现,大多数中职学生家长对于中职学生定岗就业的想法是“早点锻炼,给家里减轻点负担”,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之下,学生的思维也就自然受到整个家庭的影响了。
学校由于教学资源紧缺或其他原因,把顶岗实习当成资源节省。
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有可能出现教学紧张的情况,原因或许是由扩招带来的压力,也可能是长期以来教学资源就比较紧张,所以,没到顶岗实习的时间,总有一些教师表示“松了口气”,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适合我们国家整体的教育发展水平分不开的。
二、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绩效管理
真正能够作为各方利益共同点的,大概绩效算一个。从学生自身来说,绩效意味着更高的酬劳,家长也会把绩效当做检验孩子学习两年之后技能高低的重要手段。如果一个孩子的绩效很高,那么家长会很自然地联想为“这今年学费没有白花,孩子学到了真本事。”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生的整体绩效越高,越能说明学校的教学能够学以致用,从而有利于树立学校的良好声誉。从企业角度来讲,如果花费一样多的管理资源和人力资源成本,得到的绩效越高,那么自然也就证明这个企业作为基本的管理组织,其输出是巨大的,其前景是远大的。所以,要搞好过程性管理,必须要建立在转好绩效的基础之上。同时,过程性管理的最终目标也和绩效的集约性输出是高度符合的。所以,不管各方的矛盾有多么尖锐,诉求有多么不同,只要注重绩效的提高,就能够做到让各方求同存异的结果。
三、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性管理
过程性管理,是区别于目的性管理的一种更加合理的现代管理方式。目的性管理强调领导人的绝对权威,直接体现为“未达目的,不问其他”的落后局面。从管理学意义来看,过程性管理不但注重组织的输出绩效,也更加注重在实现这些绩效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科学规范的流程和纪律等等软件环境。
四、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矛盾统一
如何协调在整个中职学生顶岗实习中所体现出来的矛盾,笔者认为主要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注重学生顶岗实习绩效的提高,做到制定绩效规程,实施绩效的奖惩。
学校要注意对多个学生的跟进指导,弥补企业培训资源不足的缺陷。
学校和企业应当开展合作,制定过程性管理的实施细则。
有关部门要做好监督和财政激励工作。
【参考文献】
[1] 孙启进. 江苏省中职学生顶岗实习调查[J]. 教育与职业, 2008,(01) .
[2] 徐志刚. 顶岗实习:学生权益存隐患[J]. 教育与职业, 2009,(10) .
(作者单位:河北省霸州市职业技术中学)
【关键词】 中职学生 顶岗实习 过程性管理
关于顶岗实习,一直就有定位上的争论。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和学生认为,既然已经脱离了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参与了企业的实际生产,那么孩子们就属于完全的工作。也有一些老师和专家认为,虽然中职学生顶岗实习不像前两年阶段的普通学习,但是也属于学校教学安排的一部分,所以应该属于教学工作。实习生从根本上讲还是学生。笔者认为,在这两方面偏颇偏废是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职业发展的,只有做好两方面的统一,才能得到好的结果。而统一,就要建立在过程性管理的基础之上。
一、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方向定位
我看往往能够看到这样的现象,中职学校在推行国家“2+1”教育模式的同时,也面临着教学资源不够的残酷现实。一旦经过两年的学习,到了第三年实习的时期,学校就迫不及待地把学生推向了陌生的企业和社会,来缓解教学资源的紧缺。也就是说,学校在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过程中,并没可有作出动态监控和及时的指导。从学生家庭方面来看,很多中职学生家长在当初把孩子送到职业学校就是为了能让孩子有一技之长,早日参加工作减轻家里负担。这样一来,在潜意识里,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就已经有了轻视理论知识,一心只想早日参加工作的打算。这样急功近利的想法,在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那里,并不少见。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现在由于我们国家的经济转型,再加上我们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劳动人口的减少,都给一些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自然会把企业的比较近期和迫切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比如劳动力的紧缺、工人工资的上涨,整体管理和运行成本的加大等等,都给他们造成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思维。最终,企业在和学校进行有关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合作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我们在调查报告中提到的问题了。所以,要想做好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明确定位,我们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过程性管理方案来进行有效的引导。至此,我们不难看出各方对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性质定位和价值判断。
学生以及家长容易急功近利,把顶岗实习当成定岗就业。
通过我们的调查不难发现,大多数中职学生家长对于中职学生定岗就业的想法是“早点锻炼,给家里减轻点负担”,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之下,学生的思维也就自然受到整个家庭的影响了。
学校由于教学资源紧缺或其他原因,把顶岗实习当成资源节省。
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有可能出现教学紧张的情况,原因或许是由扩招带来的压力,也可能是长期以来教学资源就比较紧张,所以,没到顶岗实习的时间,总有一些教师表示“松了口气”,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适合我们国家整体的教育发展水平分不开的。
二、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绩效管理
真正能够作为各方利益共同点的,大概绩效算一个。从学生自身来说,绩效意味着更高的酬劳,家长也会把绩效当做检验孩子学习两年之后技能高低的重要手段。如果一个孩子的绩效很高,那么家长会很自然地联想为“这今年学费没有白花,孩子学到了真本事。”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生的整体绩效越高,越能说明学校的教学能够学以致用,从而有利于树立学校的良好声誉。从企业角度来讲,如果花费一样多的管理资源和人力资源成本,得到的绩效越高,那么自然也就证明这个企业作为基本的管理组织,其输出是巨大的,其前景是远大的。所以,要搞好过程性管理,必须要建立在转好绩效的基础之上。同时,过程性管理的最终目标也和绩效的集约性输出是高度符合的。所以,不管各方的矛盾有多么尖锐,诉求有多么不同,只要注重绩效的提高,就能够做到让各方求同存异的结果。
三、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性管理
过程性管理,是区别于目的性管理的一种更加合理的现代管理方式。目的性管理强调领导人的绝对权威,直接体现为“未达目的,不问其他”的落后局面。从管理学意义来看,过程性管理不但注重组织的输出绩效,也更加注重在实现这些绩效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科学规范的流程和纪律等等软件环境。
四、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矛盾统一
如何协调在整个中职学生顶岗实习中所体现出来的矛盾,笔者认为主要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注重学生顶岗实习绩效的提高,做到制定绩效规程,实施绩效的奖惩。
学校要注意对多个学生的跟进指导,弥补企业培训资源不足的缺陷。
学校和企业应当开展合作,制定过程性管理的实施细则。
有关部门要做好监督和财政激励工作。
【参考文献】
[1] 孙启进. 江苏省中职学生顶岗实习调查[J]. 教育与职业, 2008,(01) .
[2] 徐志刚. 顶岗实习:学生权益存隐患[J]. 教育与职业, 2009,(10) .
(作者单位:河北省霸州市职业技术中学)